有多少家長堅持每天陪孩子閱讀,陪伴的過程中對你有何影響?

沫蓓少兒美術


如果想陪孩子閱讀的家長有10個,那麼真正能夠做到並長期堅持的,可能只有1~2個——這都是往好了估計的。老記身邊的朋友同事,幾乎沒人能夠做到。

閱讀之所以重要,一是因為它可以提高孩子的文字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知識累積;二是因為如今的語文科目考試,主要就拼課外知識量,無論哪個年級的老師,都在緊抓學生的課外閱讀。

倘若家長能夠陪著孩子讀同一本書,那麼起碼有以下幾點好處:

1、可以和孩子的距離更近——當針對書中某一事件或觀點交流、討論時,你就是孩子的朋友。2、可以瞭解孩子的閱讀深度和理解層次——雖然一萬個人眼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但孩子的理解通常是片面的、淺顯的,家長可以把書本中重要的內容給孩子深入解讀一下。3、可以根據書中的內容給孩子拓展相關的知識點——一本經典往往包含很多知識點,而書中(尤其是兒童作品中)不可能做出相關解釋,但家長則可以額外給孩子補充一下。

老記是一直堅持陪孩子讀書的。從一開始共同看繪本,到如今孩子先看完一本書,老記再隨後抽時間讀一讀;沒事之時,就和孩子聊一聊書中的內容,補充補充知識點,既瞭解了孩子有沒有把書讀透,又給他補充了額外知識,還增進了父子感情,一舉多得——唯一的缺點就是讀書費時間。

(老記在頭條文章裡分享了一些經典書籍的讀書摘要和知識點拓展,有想陪孩子讀書卻又沒時間家長,可以關注老記之後點擊看看,興許既可以偷懶,又可以陪孩子聊聊他所讀書籍的內容呢)


為父筆記


我從大寶2週歲不到,每天睡覺前,做親子閱讀,一直到現在他上4年級。雖然,他已經可以獨立閱讀了,但還是喜歡我讀書給他聽。我分享一下,這麼多年,陪伴孩子閱讀的一些感悟吧。


1、孩子的閱讀習慣培養起來了。其實,我也是無意中培養了他的閱讀習慣。那時,我不知道什麼叫親子閱讀,只是覺得孩子愛看書,是好事。於是,就買了繪本,每天讀給他聽。習慣就這樣培養起來了,那是哪天不讀,孩子鬧的很。


2、在陪讀的過程中,我發現,繪本不光是給孩子看的,而且也是給大人看的。有些繪本表面上是在寫一個故事,其實,是在說明一個做人做事的道理,對我自己也是很有收穫。

3、培養了我自己的閱讀習慣。眾所周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要以身作則。我之前是不愛看書的,自從跟孩子做了親子閱讀之後,我慢慢地捧起了書。覺得,想要讓親子閱讀堅持下去,自己首先得有一個閱讀習慣。


4、孩子的識字能力和理解能力大大提高。我從來沒有教大寶認字,我覺得孩子不到那個學知識的年齡,就不要教給他。但,到後來,我發現,他認識了好多字。以至於,到他上了一年級,對於剛開始的認字和聽課,都沒有任何問題。

5、親子溝通順暢、親子關係和諧。現在大寶4年級,我們都會看同一本書,然後,討論。發表各自的觀點,總結自己的感悟。有時,大寶看到書上一段話,很有意思,他就會讀給我聽。我看到書上,寫的好的句子,也會分享給他。這樣的交流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隨時瞭解孩子對於一個事情的認知到了什麼程度,對於是非的判斷正不正確。發現,有問題,可能及時引導和調整。


4、通過故事講道理。其實,很多時候,不是講道理,孩子不聽,而我們講的道理太概念化,孩子不理解。但是,繪本不同,書不一樣。裡面有故事,有場景,有人物,有發生的事情。孩子通過一系列的故事邏輯,就能明白道理。比如,我們告訴孩子“分享的越多,自己得到的越多”,其實,這樣告訴孩子,永遠只停留在文字上,具體該怎麼做,那是不知道的。


但是有一本繪本《凱琪的包裹》,講的就是“分享的越多,自己得到的越多”的一個道理。孩子通過閱讀,知道了凱琪是如何分享的,她是怎麼做的?最後,她得到了什麼?為什麼?那麼,孩子就知道 ,這個道理是什麼意思,具體該怎麼做?


樺姐談養育


孩子兩歲多我就開始每晚給她讀繪本,現在七歲上一年級了,她的識字量達到小學四五年了水平,自己可以單獨閱讀純文學兒童小說。現在每晚睡前必看書,不看就不睡覺,我又給她加了一項任務,看書前先讀不會背誦的唐詩三遍,她唐詩累積會背了大幾十首,期間我會給她解釋一些詩的意境。幼兒園期間沒給她報過漢語拼音、認字、算數、幼小銜接等課外輔導班,但她一年級表現挺棒,剛進學校兩個月就代表班級參加全校詩詞大賽,自己每天拿著筆亂寫,說要寫童話故事! 出門也培養她帶本書,週末帶她出去玩,累了找個坐的地方拿本書看看當作休息;出去旅遊也帶上幾本書,途中以作消遣,現在每出門她自己必找書放包裡。 她的數學作業從來不需要家長讀題,都是獨立完成! 至少目前她很喜歡自覺的讀書。


用戶2691797557172


現在陪伴孩子讀書的家長,不是很多,特別是十幾年以前,應該是比較少,但是現在,隨著全民提倡閱讀後,年輕的父母,年輕的爸爸媽媽陪伴孩子閱讀是越來越多了。

一個喜歡陪伴孩子閱讀的,對自己最大的好處就是:自我學習、自我成長和自我靜心的過程。

我有一個學生,那是在我剛畢業的時候帶的第1批幼兒,83年的一個美女。

她的寶寶出生以後,她就每天會定時給孩子朗誦和閱讀優美的文章,孩子稍大以後,她就會陪伴孩子閱讀繪本。

孩子現在上了小學,他們全家最喜歡乾的事就是,每個人手上捧著一本書,集體看書,閱讀這樣的一種文化氛圍,讓很多家庭羨慕。

現在她的最大的收穫就是,她的孩子特別安靜,寫文章,寫日記,寫作文,在班上也是寫得比較好的,同學們,都很羨慕她的孩子,為什麼語言表達能力強?為什麼作文寫的那麼豐富?

她的同學也特別羨慕她生了這麼一個乖巧的兒子,實際上每個孩子的生下來的時候潛力都是一樣的,都是非常的聰明,孩子現在變成這樣的聰明,招人喜歡是得益於媽媽天天陪伴他閱讀,這就是閱讀帶給這個家庭的最大的實惠。

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閱讀吧!


敏西園長


下個星期開始會每天陪孩子讀一個故事,對孩子來說,多讀書對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我兒子喜歡聽故事,我家裡買的有很多故事書,他現在上大班,很喜歡看書,我發現他對很多事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而且很喜歡發表自己的看法,雖然有時候表達的不是很清楚。他老師也和我說過,有時候感覺他說話條理很清晰,思維很靈活。


毛毛蟲幼兒分享


我從三歲左右開始每晚都與孩子一起讀書,開始是給孩子讀繪本,孩子看圖畫,在讀的過程中我會與孩子互動,如你知道下來小熊要幹什麼嗎?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他猜測主人公下來要做什麼 ,並給予孩子回應,討論完再讀下一頁,每本繪本不要過多加入的討論,影響孩子讀書質量。四五歲後孩子識字後自己可以讀簡單繪本,我陪他一起讀,孩子不會的字停頓下來了我再幫他念出來,讀完一本再進行簡單的討論。上學後晚上孩子自己挑一本喜歡的書自己讀,我也去一本書在他身邊大家一起看,有不明白的情節不認識的字孩子主動來問我再幫他解決,讀完書我們會各自分享自己書的內容或感受。現在孩子六年級了,學習時間緊張,每週五還是會安排家庭共讀的時間,家人一起讀讀書。

陪伴孩子讀書的過程安詳溫馨,增進了親子感情,孩子喜歡讀書大大增長了自己的知識面,孩子性格更穩定,認真讀書也讓孩子的專注力也得到鍛鍊。對於我來說,非常享受與孩子小腦袋擠在一起讀書的感覺,長時間的讀書讓我心態變得平和許多,對孩子更耐心,更願意與孩子回應、傾聽、交流,家裡的氛圍始終很暖、很和諧,讀書讓我更加懂得愛。


果果爸聊家聊孩子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現在陪伴孩子讀書的家長,不是很多,特別是十幾年以前,應該是比較少,但是現在,隨著全民提倡閱讀後,年輕的父母,年輕的爸爸媽媽陪伴孩子閱讀是越來越多了。

一個喜歡陪伴孩子閱讀的,對自己最大的好處就是:自我學習、自我成長和自我靜心的過程。

我有一個學生,那是在我剛畢業的時候帶的第1批幼兒,83年的一個美女。

她的寶寶出生以後,她就每天會定時給孩子朗誦和閱讀優美的文章,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 ▄ ▅ ▆ ▇ █ 謝謝關注█ ▇ ▆ ▅ ▄ ▂



綠蘿助考工作室


我每天晚上陪孩子讀書,現在五歲,已經認識很多漢字了,從剛開始每讀一句話要問好多次,到現在能夠很通順的讀幾句話,最近幾個月把英語繪本也加上了。每天陪孩子讀書,說實話自己也漲了不少知識,工作後忘掉的東西又慢慢拾回來了,而且能夠發現孩子的優缺點,可以有針對性的引導繼續保持優點並改正缺點,受益頗豐。


homework


其實沒有不愛閱讀的孩子,只有不懂得引導孩子閱讀的父母。而且,孩子閱讀習慣和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而家長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親子閱讀如細水長流,首先要陪伴孩子看,再引導孩子說,培養孩子逐漸養成閱讀習慣,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必定要花費大量的精力、財力。

生而不養非善類,養而不教非父母。多少家長總是以太忙、太累、太苦、太貴為藉口,以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為藉口,而缺少對孩子的陪伴和教育。

父母肯花時間陪伴孩子閱讀,孩子看的不是書,而是愛,是對世界的感悟、對待人生的認知。

親子閱讀強調的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享受閱讀的過程,而不是孩子一個人去看。試想一下,孩子在一旁讀書,你在一旁玩手機,孩子還能認認真真讀書嗎?

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過程中,是一定要有所投入的。家裡要有一個屬於孩子的小書櫥或者書架,上面藏著孩子喜歡的書,定期為孩子添置圖書。

家裡有了書香味,加上父母的言傳身教,孩子自然而然也會愛上閱讀,因為成長的環境會影響一個人行為氣質的形成。

如果父母本身就對閱讀厭棄不已,那就不要指望孩子會愛上閱讀。

不管是窮養還是富養,陪伴孩子閱讀,父母一定不能吝嗇。

和孩子一起捧起書,才能讓孩子愛上書。


小小思維家


每天陪孩子閱讀,長久下來你會收到大大的驚喜。我家二寶6歲了,已經認識1000多個漢字了,這都是每天堅持陪她閱讀帶來的成果。而我在閱讀中,心態越來越平和,心境越來越開闊。帶孩子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了。


堅持每天陪孩子閱讀,會有什麼收穫?

閱讀不僅僅是讀故事,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堅持的習慣。只要家長保持一個平常心,將陪讀進行成一種習慣。無論是對於孩子,還是自己本人,都會有大大的收穫。

1、促進識字、讀寫能力:我家二寶,沒有專門的教過她識字。但是每天閱讀時,我會給她逐字逐句的讀。多了之後,好多字她都學進去了。今年剛上小學,老師說她的讀寫能力比其他同學都要強一些,閱讀都能獨立完成。

2、增進親子感情: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如果你願意和他多玩多親近,什麼手機啊,電視都可以通通放下。平時孩子總會拉著你參與一些他們的遊戲,你會覺得無聊、幼稚。而親子閱讀既可以陪孩子,又不至於讓你感覺乏味。如果父母能跟孩子一起閱讀繪本圖書,孩子會變得異常安靜,父母也會覺得自己的身心得到了緩解。這樣美好的時刻,在無形中增加了感情,這將對寶寶的成長產生深刻的影響。

3、引導孩子各方面的技能:在平時的生活中,你給孩子講道理,講知識點,他可能不能理解,過會就忘了。但是如果是以繪本中的情節來給他說,就容易接受的多。現在的繪本包羅萬象,無論是生活技能,還是情緒管理,亦或是社交能力等,都可以通過繪本來給孩子引導。

4、促進語言和溝通能力: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還可以通過跟孩子進行對話的形式來進行。或者在講完故事之後,讓孩子複述自己聽到的內容。或者是用幾個簡單的問答,讓孩子複習書中的內容。這其中就可以大大的鍛鍊他的語言和溝通能力。

5、富有想象力、獨立思考:我們知道,給孩子的讀物,基本上都是以動物的形象來講述,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富想象力的世界。動物跟人一樣,有情感,會思考,而且還具有人類沒有的超能力。這些都是給孩子種下了想象力的翅膀,在以後的學習中,也能提高他的寫作能力。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閱讀將會帶給你無盡的財富,所以一個熱愛閱讀的孩子,你不用擔心他的未來。而親子閱讀,就是讓孩子愛上閱讀,養成習慣的啟蒙和臺階。

如何更好的引導孩子閱讀?

腦力科學家魏坤琳說“孩子小時候,培養閱讀興趣比學知識更重要”。閱讀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進程,你覺得只是給孩子講了一個故事,但其實這其中蘊藏的能量比你想象的要大的多。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當然方法很重要。

1)、啟蒙階段:選書很關鍵

讓孩子對閱讀感興趣,書很關鍵,如果你給一歲的寶寶講歷史,他肯定會不耐煩。如果你給二歲的寶寶識字,那他肯定不喜歡。所以,我們要根絕寶寶的年齡段,他的自我能力,他感興趣的點來選擇書。像我們上圖提到的,二歲以前的讀本,循序漸進的來引導,讓孩子自然快樂地愛上閱讀。

2)、興趣階段:反覆性閱讀很正常

一本書,孩子會要求我們反覆的講。家長有的時候會表現的不耐煩,不明白講了無數遍的故事,為啥總是聽不懂,還要求反覆講呢?但其實這正是孩子產生閱讀興趣的階段,我們需要的只是多一點的耐心。

我們自己讀故事,一遍就可以瞭解到故事的情節。但是孩子的思維方式跟我們不一樣,他聽第一遍注意的是一個點,第二遍又是另外一個點。反覆的講就是加深整個故事印象的過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個故事讀了很多遍,在複述的時候,不能一字語句的讀出來,而孩子可以一字不漏的讀出來。所以在孩子要求你講同一個故事的時候,請耐心一點。

3)、學齡階段:課外閱讀不會影響學習成績

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和提高學習成績本身就是不衝突的。建議爸爸媽媽們放下這樣“功利”的想法。如果只是一味的讓孩子專注於課內讀物,那麼他失去的將是,更為廣闊的世界。書中的世界,以及孩子的理解,是我們無法想象和控制的。

只要讓孩子注意用眼的程度,不挑燈熬夜的看書,將閱讀形成一種自然的熱愛。對他的學習不但不會影響,還會有幫助。想想世界上有多少偉大的作家,就是因為從小喜歡閱讀和思考,才創作出了經典流傳的文學。所以不要讓孩子成為學習機器,要讓成為一個有溫度和感知的人。

總之,讓孩子愛上閱讀,要跟著他的興趣走。閱讀的過程,並不只是講述故事情節,孩子中途提出的問題,都是開發他想象力的窗口,我們要放下書本耐心的去解答。而不是把讀完整本書當成一種任務。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