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讓農村大面積拋荒的土地長出豐收的糧食?

qzuser


拋荒犯法,去消拋荒農民的農村補貼,鼓勵願意種地的任何人,城市可以去農村種地,養殖,可以買房。


張完平972


按毛主席指引的路走,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各行各業支援農業,農民也應和其它行業有相等的退休金,因為農民交了公糧,就等於交了養老金。農民除種好地外,也可以搞小型企業,但國家必須給予資金幫助。只有這樣農業才能大發展。


已到夕陽


我認為,想讓農村拋荒的土地長出豐收的糧食,還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因地制宜的找出路。當然,土地不僅僅只能用來種植糧食作物,還可以種植水果、蔬果等其他作物,所以說,因地制宜的將拋荒的土地利用起來,不讓土地拋荒是問題的關鍵,就此我發表下我的看法。


像我樓下有一間小門面(我在湖北十堰),有一對來自河南南陽的夫妻在裡面蒸饅頭、包子、花捲,然後將這些蒸好的麵食用個三輪車推到路口賣給過往的行人,一天可以賣個三、四百元的毛收入。平常和他們聊天得知,他們在老家也有土地,算是處於平原地帶,家裡的地有幾十畝的樣子,不過是租給別人在種,他們就專門的在我們這裡賣麵食,一年到頭基本上是不回去。

從這對河南夫妻身上,可以得出思路一:不想種田的人進行土地流轉,使得想種田的人有田種。這對河南夫妻由於在外找到了生活出路,有可靠的生活來源,可以不再依賴於土地為生,這種選擇也許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選擇,是適合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在土地不荒蕪的同時,還可以將土地租給有需要土地的人耕種,增加家庭收入,這樣就完美的解決了土地拋荒的問題,這就是不想種田的人進行土地流轉,使得想種田的人有田種的道理。


十堰市位於秦巴山區,在我們這裡山多地少,農戶每家零星的平地和坡地加起也就幾畝的樣子,25度以上的坡地在以前就退耕還林了,坡度再大的就是農戶以現的自留山,現在被劃為生態公益林,也有補助可以領取,剩餘的平地面積也少,還分散。

這有限且分散的平地,離城鎮近的話,農戶會種植一些蔬菜去城裡出售或是糧食,基本上都是處於在耕種狀態,而離城鎮遠點的村情況就不那麼樂觀,山高路遠的土地基本上處於荒蕪狀態,當然這是由於地理位置所限,如果耕種的話會增加耕種成本所致。

雖然說零星且分散的平地每家每戶加起來就幾畝的面積,但是將整個村彙總起來的話,面積就有幾百上千畝,如果荒蕪著就很可惜。像是有個村離鎮上有1個小時的多的車程,將土地以100元1畝的價格從農戶手中流轉過來之後,招了幾次商不僅不成功,人家還撂下一句話“倒找我錢我都不來”。這也可以理解,農業項目本來就週期長、投資大、見效慢,存在著風險,你地理位置不好,誰願意來此冒險一搏?

還好,村裡借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的契機,向上級申請了60萬元的資金用於發展獼猴桃,目前確定的是100畝,如果項目做好了的話,還會繼續擴大種植面積,當然也有可能失敗。

先不管獼猴桃項目成功與否,但目前是將100畝原本荒蕪的土地給盤活了。那麼,從這個事例上也可以得出思路二:村集體牽頭,盤活閒置的土地。個人不來投資來做,那是因為個人做的風險太大,怕承擔不起,而村集體來做有資金來源,有優勢,當然村集體做需要具有責任心、事業心的人來牽頭,把村集體的事業當成自己事業來做,成功的可能性才會大,不過這是後話就不在些討論,不可否認的是村集體牽頭,盤活閒置的土地也是解決土地拋荒的思路之一。


除了村集體牽頭,盤活閒置的土地這一思路之外,還有一個思路我覺得也很好,那就是發掘自身優勢、依託優勢、服務優勢。像我所在的武當山,本身就是風景名勝區,同時還有武當文化,包括武術、養生、醫藥等等。

一些興趣愛好者會來開展武術、養生項目,開展項目需要清靜的場地,把場地選擇在農村就再好不過了,因為農村環境幽靜,適合修身養性,租賃場地的話也不貴,所以我們這裡有很多村裡都有人在開設武術、養生項目。

他們將農戶閒置的房屋以每年5000元的價格租賃過去之後,自己投入改造成他們喜歡的樣式,自己招收學員開班授課,甚至還有國際友人。

這就是一種優勢,他們利用武當武術的名氣,在此開班授課更具吸引力。那裡村裡也可以利用這種優勢,發掘自身的優勢,為有需要的人提供他們需要的場地,讓他們到村裡開班授課,他們到村裡來了村裡有人氣了,他們會吃喝拉撒產生消費,那為什麼不依託這種優勢,將荒蕪的土地利用起來,種植些瓜果蔬菜提供給他們呢?所以這種思想也很好,不僅閒置的房子盤活了,連帶荒蕪的土地都跟著一起盤活了,關鍵的是你要找準併發掘自身存在的優勢,然後再依託優勢、服務優勢。


以上就是我針對這個提問給出的三種思路,個人見解,不足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


農村一山貨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所有我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也一直在想和在找解決這方面方法,失敗很多次也沒成功。所以我想這問題不是某個人,某個公司能解決的問題。

根據我這些年的實踐,找出一些問題供大家討論。

第一,百分之九九農業,看天的臉色吃飯。老天臉色不好看,我們農民一年等於白乾還要倒貼錢。

第二,農民跟風種植,去年張三種蒜掙了錢,今年一窩蜂跟上,造成了供大於求。

第三,技術和科技含量低,沒有多少人沉下心研究,都想賺快錢。

要解決問題,只有國家把田地收回,改成旱澇保收,適合機器化耕種的良田。然後建立耕種網絡化,那裡種了什麼,種了多少,市場需要多少,在網上都可以查到。防止菜貴傷民,菜賤傷農。然後把田地承包給,想沉下心來搞農業的,和有農業精煉和技術的去種。國家給與科研技術護持。

如果我有說得不對地方,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解憂農場


像袁隆平老專家那樣,人在北京受勳,心還惦記著田裡的事。


第二,造種好糧的地

土地是種糧的第一要素。開國領袖毛主席總結農業生產八字憲法:“土、肥、水、種、密、保、管、工”。改良土壤,防止汙染。

第三,有種糧好技術

大力培養一代新農人,傳承農業,面向未來。第四,賣得出好糧價

種出好的糧,賣出好價錢,獲得好收入,農民有了成就感,土地不會拋荒,大地會一片豐收。

就此回答,您滿意嗎?

我是“三農”創業老兵,請關注我,歡迎一起探討農村創業發展。


生態潮人


近幾年來,在農村出現了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題者所提出的,大面積的土地被拋荒,傳統上都說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難道農民拋棄了土地,使它荒蕪,連命根子都不要了嗎?我想使土地荒蕪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近幾年來農資價格大幅上漲,而農產品價格低迷,農民種地賺不到錢,嚴重的影響了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對土地也就不那麼重視了,荒蕪了也沒有多大關係。

第二:就是農民憑著種地,己經滿足不了生活的需要,如子兒上學、結婚、買房子、買車等,靠種地很難辦到,所以有許多農民拋棄土地,另尋它路。

第三:就是種地與打工相比,外出打工比種地更划算,打工一不用自己投資,二沒有風險,三旱澇保豐收,掙錢更多更快。我們這裡有一個人,在外打工,在家還種了五畝玉米,今年被風把玉米颳倒了,無法使用機械,只能用人工,收了五畝玉米,賣了四千元錢,去了成本和少種的工資,每畝還賠了二百多元。

第四:就是現在農村種地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年輕人都到城裡去打工,發展,很少有人願意留在農村,所以出現了農村有土地沒人種的現象。

以上是農村大面積土地被拋荒的原因,要想使被拋荒的土地長出豐收的糧食來,這不是一句空話,也不是那一個人說說就能辦到的,這需要國家的力量,優惠的政策,對農業的重視,只要辦法到位,我們相信荒原變糧田,被拋荒的土地必能長出豐收的糧食來!


李發明375


學小崗,落實責任制呀!學小崗搞流轉,開好飯館當老闆!


順林5688


這個問題很難解決,只要條件適宜,也可以通過有效整合資源,尋找到有能力的人來操作。問題是,糧食豐收了,能賺到錢嗎?農耕子在這裡按照本地實際和個人觀點來說一說如何利用拋荒土地問題。


1.拋荒土地出現的根本原因還是經濟效益低下的問題。從全國各地來看,出現拋荒土地最多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經濟發達地區的耕地,一個人交通不便的深山地區。

在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全國各地大中型城市周邊地區和煤炭等礦山資源豐富且開發的地區,農民身份的人群有了更多的賺錢門路,土地要麼拋荒,要麼種菜,要麼變成了經濟林,也有部分地區為了防止城市擴張、重點項目施工等,栽植了園林名貴樹種,為的就是等到別人賠償,全然不顧本身的經濟效益。當地人根本就不願意種植糧食作物,因為種植糧食作物經濟效益太低,根本不合算。


在大面積貧困的地區,特別是像商洛等秦巴山區的高寒地區,易地搬遷已經成為事實,近期都在清理舊宅基地騰退遺留戶,農民失去了當地居住的權利,剩下的極少數人面對大面積的坡耕地,又沒有機械化條件,只能愛莫能助,耕地荒蕪會越來越多,無法改變現狀。

農民現在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他們種植的糧食作物就是商品,大部分需要出售變現,而其他糧食則需要從市場購買。比如商洛地區,很少有人種植小麥,一年只種植一季玉米,而農民需要的糧食主要是大米、麵粉。農活很重,年輕人不願意幹,中年人如果在耕地上賺不到比打工更多的收入,也不會幹的。老年人倒是很在意耕地,但是沒有勞動力,只能種植極少數耕地,也會把一年兩熟變成一年一熟,甚至於輪休耕地。


2.哪些途徑可以讓拋荒土地實現種植糧食作物?

現階段,如果想要讓荒蕪的土地重新種植糧食作物的確很難,最主要的就是農村沒有了勞動力,加上種植糧食作物週期長,自然災害多,收入低微。這主要還是小規模種植引起的效益低下,

在經濟發達地區的荒蕪土地,如果土地租金在500元以下的話,還是可以流轉土地種植糧食作物的,因為有種植者補貼可以彌補一部分費用。這些地方有灌溉條件,可以實行機械化作業,連片種植1000畝耕地,一年種植兩季農作物,每畝地也有500元的純收入的。但是,目前土地流轉費用太高,一般達到1000元以上,懂行的人都不會涉足,這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在貧困山區的荒地,需要村委會或者村級經濟組織介紹投資人或者企業進行投資和管理,最後按照耕地入股,年底分紅的方式讓土地承包戶和流轉經營的企業獲得雙贏。但是,土地投入費用太大,成本太高,很難獲得很高的經濟收入。


3.解決拋荒土地問題的有效途徑。

前面說過,種植糧食作物不賺錢是耕地荒蕪的根本原因,想要讓土地產生效益,就不能侷限於糧食作物這一條路,完全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耕地條件和勞動力成本數量,還有當地最需求的的其他農產品上面思考,可以發展果樹,也可以種植中藥材、蔬菜和花卉苗木等,至於選擇哪些項目,則需要市場調研,符合當地飲食習慣,避免重複建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有特色”,走深加工和多渠道銷售,針對不同的目標人群來生產優質農產品,比如沒有膨大素的獼猴桃,有祝福圖案的禮品水果,晚熟蜜桃、食藥兼用的蔬菜、反季節上市的水果蔬菜等。至於市場開發,則需要提前學習,比如利用頭條號的內容創作帶貨、西瓜視頻直播帶貨等方式,也可以讓網紅出售你的特色農產品。


總的來說,一個時期,必然會有各種困難,以後的耕地會變得越來越金貴,優質農產品絕對是市場上最為搶手,yes利潤最高的行業,看你如何把控,如何掌握,就像現階段的豬肉,誰能想到呢?其實,很多聰明人就是這樣狠狠地大賺了一筆,不是嗎?


農耕子


國家應加大對農業的支持,首先考慮農民所面臨的教育,物價,看病,養老等問題,提升農業的地位,讓農民真正感受到國家的溫暖,有報孝祖國之心


用戶4042301130440


我真的想說一句,是你沒有明白現在農村到底為什麼會有大面積被拋荒的土地。你以為農民不種地的原因是地裡長的莊稼不夠多,不夠好,可是實際上真的不是這樣的。

咱們先來說一下為什麼農村會有大面積拋荒的土地。

首先來說種地不賺錢了,這裡說的不賺錢並不是說種地遇上水澇或者乾旱導致了地裡的農作物減產。而是說現在指望買糧食賺錢,對於農民來說真的只能是越過越窮了。

前幾年風調雨順的,糧食豐收,對於農民們來說本來應該是一件好事,可是糧食的價格卻接連下跌,花生最低的時候都跌到了兩塊錢左右。要知道一畝地的花生能夠產600-800斤就已經很不錯了。按照這個價格來算的算的話,一畝地也就能夠賺1200-1600塊錢。在減去人工費用、化肥、地膜等等的費用,最後一畝地都賺不到八百塊錢。這也難怪為什麼有人說現在種地就是賺個工錢,而且是不穩定的那種。遇到個不好的天氣,可能工錢都賺不出來。

再說說大家為什麼都喜歡出去打工。最簡單的道理就是賺錢。一個三十到四十歲的男勞力在城裡面找工作的話,工資至少也得在五六千塊錢以上,當然這裡說的是出苦力的那種工作。就算一年只幹十個月的話,一年也能賺個五六萬塊錢。

而在家種地能夠賺多少,即使是一畝地能夠賺個一千塊錢的話,那麼想要賺個五六萬塊錢也需要自己有五六十畝地。問題是農村人誰家有這麼多的地,而且即使是真的有這麼多的地,誰又能種的完啊。

當然瞭如果真的想在家種地,有想要豐收的話我有這麼幾點建議。

1、深耕。土地深耕可以使土壤變得疏鬆綿軟、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蓄水能力。

2、避免重茬。在農村呆過的人都應該知道重茬是什麼意思,在農村種農作物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避免重茬。因為重茬是減產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3、合理施肥。其實化肥這個東西一定要按照最合理的方式去施肥,因為施的少了,化肥的效果就達不到,而施的肥多了,還容易“燒苗”,所以如何合理施肥很重要。

4、加強管理。對於農作物,你不能種植完成之後就不管了,要經常的去田間把裡面的雜草清除掉,這樣才更適合農作物生長。

5、採用機械種田。種地這個事情,只要是能夠用機器的就不要用人工,因為人工不僅僅加大的成本,而且工作效率也比較的低。兩個人一天能夠完成的工作,有時候用機器一個小時就搞定了。

不過解決農村拋荒問題不是讓地裡長出豐收的糧食,而是如何讓農村人呆在農村裡面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