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守護上海嗎?和3萬名申城抗疫青年志願者一起奮鬥吧!附報名鏈接

想守護上海嗎?和3萬名申城抗疫青年志願者一起奮鬥吧!附報名鏈接

圖說:青年志願者堅守道口。普陀區教育局供圖

平日 裡,他們是這座城市的普通人。上班,下班,偶爾吐槽薪水怎麼還沒漲,加班的時間為何越來越長。

但是,一場疫情發生時,他們如同穿上了超人的披風,成為守護這座城市的平凡英雄——有人在道口堅守,測溫、填表,重複數百上千次動作,只為了替上海守好大門;有人在社區奔忙,協助居委會做好“疫情排查員”,為居家隔離對象和獨居老人買菜、取快遞、扔垃圾,當“青春快遞員”;有人不顧時差,組織全球接力,成為各類物資“渠道對接員”;工廠缺人手,他們成為編外“物資生產員”,報名赴口罩、消毒劑、防護服生產廠家加班加點;“白衣戰士”出征,他們成為孩子的“愛心輔導員”……

這一次,他們有著共同的名字——青年志願者。來自團市委的統計數據顯示,上海抗擊疫情期間,全市16個團區委共組織近3萬名青年志願者上崗服務,累計服務時長超過50萬小時;全市各級團組織已在疫情防控一線組建1618支青年突擊隊,突擊隊員達41897人。

不推脫:“來不及”

“有些崗位需要三班倒或四班倒,在選擇服務時間時,需要通宵值守的時段竟然是最搶手的,很多90後、95後甚至是00後主動要求值守夜班。”在日前舉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團市委副書記鄔斌說,自從1月底本市發出青年志願者招募令後,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

特殊的時期,生物鐘?時差?似乎都是不存在的。

隨著復工潮的到來,外來務工人員密集返滬,社區居家隔離觀察人員數量倍增。在外來人口比較集中的崇明區城橋鎮金珠社區,居家隔離、居家觀察的人員面臨著巨大的管控壓力。需求發出,一支16人組成的城橋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成立了,接到任務當天,便分為5組完成了對所有居家隔離觀察人員的走訪,建立了微信群。金珠社區面積大、樓棟多,加之陰雨天氣地溼路滑,就在居民擔心家裡“糧倉”將盡時,志願者們扛著大包大包的米麵蔬菜,按時按需地送到了各家各戶家門口;居家隔離時間長了,有些居民情緒產生了波動,兩名具備心理健康諮詢師資質的志願者,每天通過微信為他們撫平情緒。

想守護上海嗎?和3萬名申城抗疫青年志願者一起奮鬥吧!附報名鏈接

圖說:青年志願者和居家隔離觀察的人員建立了微信群 採訪對象供圖

疫情發生後,醫用防護服、護目鏡、N95口罩等成為全國各地緊缺物資。市青聯、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出倡議,希望愛心企業、人士和社會各界朋友捐款捐物,同舟共濟。於是,一個個人和手機都幾乎24小時保持充電狀態的微信群誕生了——在滬全國青聯常委、上海市新聯會副會長邵楠的手機裡一下多了30多個群。越南採購群、韓國口罩供應群、加拿大救災物資援助群、上海護目鏡防護服群……每一個群有新消息閃動,他幾乎都“秒回”。市青聯委員、UCloud創始人兼CEO季昕華也開啟了“全球購”模式,凌晨3點對接完美國資源才入睡,一早8點就起來繼續跟進,下午則對接歐洲國家,2隻手機不離手,多一次對接,就多一份希望,增一分平安。

搶著說:“我報名”

疫情發生正值寒假,盡己所能,奉獻上海,成為申城眾多青年教師給自己佈置的一份特別“寒假作業”。

從朋友圈看到本市一家企業招募防護服生產志願者,黃浦區荷花池第二幼兒園園長、黨支部書記樂洛很快帶著另外4名夥伴,一起報了名。陸佳萍老師週三剛剛參加居委會的志願者活動,聽聞週五的這項活動,她毫不猶豫又舉了手。

想守護上海嗎?和3萬名申城抗疫青年志願者一起奮鬥吧!附報名鏈接

圖說:荷花池第二幼兒園青年志願者在整理防護服 樂洛 攝

在工廠,她們的任務除了摺疊和包裝防護服,還有一樣精細活:在醫用防護服拉鍊一側,貼上一條約1米長的3M貼紙。這也是醫用防護服的最後一道防線,拉完拉鍊,用貼紙封口,才能確保徹底隔絕病毒,絲毫馬虎不得。“幼兒園老師嘛,平時做手工做得多,這道工序我們做還真的特別適合。”樂洛笑道。從上午8:30至晚上21時,除了中飯和晚飯各半小時,一整天時間,大家忙起來連坐下的功夫都沒有。“說真的,有苦有累,但能真實地為抗擊疫情出分力,很開心。”樂洛說。

G2花橋道口是上海的“西大門”,普陀區新型肺炎疫情防治志願服務隊招募令發出後,共收到243名普陀教育青年的報名,佔總人數的22%。為經過的每一輛車上人員測量體溫,核查入滬信息登記表……2月3日,蘑菇亭幼兒園幼兒教師在道口度過了一次最特別的生日。她說,回家後和家人一起點燃生日蠟燭的那一刻,猶如點燃抗疫成功的希望。

“看到確診病例數字每天翻滾,心理不是滋味,總想著怎樣才能出點力。”上海音樂學院附屬安師實驗中學青年曆史教師蔡鈞說,看到普陀教育青年志願者招募通知,就如同收到了一支“穿雲箭”。穿上最厚的羽絨服出門,再套上雨披和志願者馬甲,蔡鈞說,每天隨著日光西斜,中午“積攢”的一身大汗到了傍晚時分就化成了陣陣涼意。但即便如此,大家都把自己的“暖寶寶”省給額溫槍貼上,只為了確保它正常工作,精準測溫。

這,並不是蔡鈞第一次做志願者,2018年,他曾赴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援藏一年,併為當地的孩子們創設了第一個書法社團。

“這些做志願者的經歷,讓我產生了一種家國情懷。”蔡鈞說,身為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在學校裡教書育人,而應該為社會貢獻更多的力量。雖然開學日期尚未確定,他已經籌劃著,如何將抗疫期間自己的所思所獲,和學生們分享。

新民晚報記者 陸梓華

【相關鏈接】

“用愛,保衛我們的家園!”團市委、市青聯、市學聯、市少工委、上海青年志願者協會聯合向全市青年發出倡議書,招募上海抗疫志願者,服務崗位包括道口監測、社區排查、心理疏導、科學引導、困難幫扶、轉運協助、消毒防疫、生產支援、線上輔導、復工諮詢等10類。凡是年滿18週歲申城市民均可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將根據報名時選擇的服務意願分到各個區或4個服務隊(12355青少年服務平臺志願者、抗疫醫務人員家庭手拉手志願者、上海金融青年志願服務隊、上海青年律師志願服務隊),結合各區實際需求進行統一管理和崗位調配。

想守護上海嗎?和3萬名申城抗疫青年志願者一起奮鬥吧!附報名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