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你媽住院了,你得辭職回來照顧”“好,給我一套房!”

很多人都喜歡兒女雙全,而實際上又不能一碗水端平。雖然現在都男女平等了,但是“養兒防老”的觀念仍然存在。一些老人認為,女兒再好也是別人家的,兒子再差也是自己家的。他們把房子、財產都留給兒子,指望兒子養老,說“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但是,當老了的時候,需要養老盡孝了,又說兒女都一樣。


“妹妹,你媽住院了,你得辭職回來照顧”“好,給我一套房!”

口述:陳女士

我最近特惱火,母親在老家,得了腦血栓。我這個做女兒的,孩子也顧不上,扔給老公就開車回老家了。在醫院照顧了三天兩夜,看到母親病情也穩定了,單位最近忙著項目驗收評審,離了我也不行,我就跟我哥打招呼,多辛苦他跟嫂子了,我過幾天再回來,醫藥費也不用擔心,我會出一半。

可沒想到,第二天晚上嫂子就給我打電話,而且用的還是命令的語氣:“妹妹,你媽病了,你得回來照顧一段時間啊。我和你哥也沒啥本事,賺錢也不多,你侄子上大學花銷也大,我們還得出去幹活呢。你有文化,妹夫工作單位也好,大不了你辭職一段時間,等你媽好了,你再找份工作。再說了,你是親生閨女,我是兒媳婦,這是你的義務。”

我當時聽了,就很生氣。老人病了,當兒女的應該盡心盡力,但她憑什麼對我發號施令?當初我結婚的時候,她攔著我媽不讓給陪嫁,說“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他們才是一家人。家裡拆遷分房,我戶口還沒有遷,應該有我的一份。她話裡話外提醒我媽,將來還得指望他們養老送終呢,三套房子都歸了她和我哥,一套也沒給我。現在需要她出力了,卻用道德綁架我了。


“妹妹,你媽住院了,你得辭職回來照顧”“好,給我一套房!”

我越想越氣,告訴她:“好,我回去照顧我媽,拆遷房給我一套!”嫂子直接掛了電話。過了不大一會兒,我哥的電話就打過來了,不分青紅皂白就衝我嚷嚷:“房子咱媽是自願給我們,農村的習俗就是歸兒子繼承的,哪家人都是一樣,你還能把這個習俗改了不成?就問你,你是不是咱媽的閨女,你是不是親生的?拋開我和你嫂子不講,你的親生母親病了,你真的不需要報答養育之恩嗎?”

我瞬間就哭了,這可是我的親哥啊!我出嫁沒有從家裡帶一分錢,結婚這麼多年,每逢節假日都回去,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東西沒少買,錢也沒少花。我一直認為,自己不在老人身邊,多花點錢,讓他們多幫我盡點孝心。沒想到,最後反而成了我跟他們計較,反而我成了不孝女。


“妹妹,你媽住院了,你得辭職回來照顧”“好,給我一套房!”

既然如此,我也不用顧什麼親情面子了,鄭重地告訴我哥:“現在講究男女平等,媽不是你一個人的,也不是我一個人的,我辭職回去照顧咱媽可以,但前提是房子必須給我一套,你看著辦吧。”

掛了電話,我大哭了一場。我知道,那個家我再也回不去了。

風言解惑: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不僅是傳統美德,也是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但是,有的家庭重男輕女,房子、財產都由兒子繼承,需要贍養父母了,就要求男女平等了,這對女兒來說確實不公平。作為嫂子和哥哥來說,既然享受了父母的好處,那麼應該主動承擔起更多的義務,而不能道德綁架嫁出去的妹妹。畢竟妹妹在這個家庭裡沒有得到什麼,她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也有自己的困難和無奈。


“妹妹,你媽住院了,你得辭職回來照顧”“好,給我一套房!”

哥嫂和妹妹都是一家人,遇到問題應該一起解決,有矛盾應該一起商量辦法,這才算是一家人。“久病床前無孝子”,照顧病人確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對於嫂子而言,可能認為跟婆婆一點血緣關係都沒有,憑啥照顧?但是,這是協助丈夫來履行義務,不能把委屈和不滿轉嫁到小姑子身上。

感情都是相互的,無論哥嫂還是妹妹,不存私心來照顧生病的母親,這才是一家人。生活中,考驗親情的時候不多,無非就是老人生病了、老了,需要有人伺候、有人照顧。大家應該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不要摻雜其他的心思,不能因為只佔便宜不想付出,而毀了來之不易的情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