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險些滅族的大瘟疫,竟被奇蹟擺平

時間回顧到1911年,距離清政府最終滅亡不到一年的時間,在清朝的皇室發家之地----中國東北三省,發生一件大事,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這裡,比起戰爭災害革命的破壞力還要大!更恐怖的是,當時可能是全人類的災害,他就是震驚世界的

東北鼠疫


一場險些滅族的大瘟疫,竟被奇蹟擺平

在嚴寒的11月,傅家甸,即今天的哈爾濱道外區,爆發了神秘的瘟疫,導致了好多家庭舉家死亡,甚至來處理案件的警察也屍橫遍野,紛紛倒下。一瞬間,這件事猶如開閘的洪水,迅速在北方大地大肆的蔓延開來,引起了極大的恐慌。僅以官方說法,死亡就高達6萬人。奇特的是,這場瘟疫的載體--老鼠,身上竟然檢驗不到傳染病毒,以至於國外很多醫生悲觀的說,這個死亡的數字,僅僅才剛剛開始。比起世界歷次的瘟疫,這一場無疑是空前絕後的。風雨飄搖的清王朝,更加搖搖欲墜。一旦東北扛不住,也就是大清朝撐不住,鼠疫蔓延開來,必然世界災難。

一場險些滅族的大瘟疫,竟被奇蹟擺平

屍橫遍野

當時的外交部右丞,施肇基,這位昔日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哲學博士,面對此情此景,力薦了一個人,伍連德!伍連德,祖籍廣東,馬來歸國華僑,擁有劍橋大學醫學博士的頭銜,應袁世凱之邀回國服務,時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的副監督。


一場險些滅族的大瘟疫,竟被奇蹟擺平

有沒有感覺挺帥的

到達哈爾濱的第三天,他發現一名與當地通婚的日本女人死於瘟疫,他決定解剖屍體。舊時觀念中,解剖屍體為大不敬,不但面臨社會風俗壓力,也為國法所不容。所以他只能秘密進行。這一次的屍體解剖,他看清楚了橢圓形的疫菌---正是鼠疫。他立即上報此事,並且提出初步的防疫措施,控制鐵路、公路交通,以防瘟疫蔓延,隔離疫區傅家甸,向關內徵聘醫生。

通過觀察,他發現軍民民房低矮骯髒,冬天空氣不流通,室內一人感染隨即全家感染。他認為這種病是人與人之間通過飛沫和呼吸傳播的。為了防止飛沫傳播,他設計了一種極其簡單的雙層紗布囊口罩。用兩層紗布,內置一塊吸水的藥棉,戴上它阻斷飛沫傳播。目前醫護人員也在用,簡稱“伍氏口罩”

在疫情最危急的時候,伍連德下令將傅家甸分為四個區,每區配醫生護士巡防,並用硫磺和石炭酸每家每戶消毒。後派兵把守四個區,他將疫區劃為紅黃白藍四種,每個區的居民配帶不同證章,只允許在本區活動。

收診病人時,分為疫證院、輕病院、疑似病院和防疫施醫處,各院設有醫生護士巡長看護等人。後來伍連德向中東鐵路局借了一些火車車廂作為臨時的隔離營。治療鼠疫的接觸者、感染者。建立了初步的防疫隔離措施。用了120節車廂這麼大的規模,防疫歷史上都沒有過。

當時的哈爾濱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集散地和交易市場,每天在各地到來了大量的勞工,為禁止人員流動,經過交涉,日本控制了南蠻鐵路停運。山海關是東北進入關內的唯一途徑,當時清政府在此設立檢驗所,南下的人需要停留5天觀察。

疫情發生之初,政府提供棺材安葬,但隨著人越來越多,屍體直接丟棄在墳場。伍連德憂心這個墳場將變為鼠疫桿菌的大冰庫,於是他提出,處理掉這些屍體,集中火葬。這在當時對中國人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目睹親人就這樣灰飛煙滅,兩萬名傅家甸的百姓面無表情,呆呆出神。

1月31日大年初一,當局下發通知,鼓勵家家戶戶燃放爆竹,他認為爆竹中含有硫磺,同樣具有消毒的功效。大年初一的這天開始,傅家甸死亡人數逐漸降低。此後日漸消減,再也沒有回升過。3月1日,鼠疫死亡人數為零的消息傳來,全國各處一片沸騰。後他又轉戰長春、瀋陽,經過努力,4月底,東北三省鼠疫全部消滅。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科學手段抗戰疫情。

當今疫情控制我感覺也是整體這個思路,伍連德,真國士無雙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