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馬虎怎麼辦?現在四年級了都?

楓葉4766


學會增加題目的趣味性。

孩子的想法很簡單:簡單題沒有挑戰性,所以沒有用心做。結果由於輕視,反而是簡單題馬虎丟分。

  有一些人具有這樣的特質,喜歡做具有挑戰性的事情。歷史上的一些開拓者很多都是這一類型的人,不過,紮紮實實打好學習的基礎是這一類人成功的前提。一些家長和老師對聰明的孩子特別疼愛,只要孩子做對了難題,即使簡單題出錯,也只是輕描淡寫地關照一句“以後不要再馬虎了”。這在無形中助長了孩子輕視簡單題的心理。

心理研究表明,缺乏動機會造成孩子平時學習的馬虎。簡單的題目無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而難題做對、做好後,能夠贏得老師的表揚、同學的關注以及父母的自豪,大大滿足了孩子的成就感。難題能夠激發學習動機,孩子做題的時候就願意把精力集中在難題上。

  從源頭上說,三四歲是孩子最固執的時期,他們對於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者想要做的事情格外執著。如果父母此時對孩子儘量滿足,沒有給予適當的教育和打擊,孩子就缺少一種經受挫折的經驗。這會造成孩子性格自負,心靈不敏感,難以吸取教訓。這樣的孩子在上學後也會執著於自己的觀念,認為做對難題才是本事,簡單題馬虎馬虎也沒有關係,即使受到教訓也難以改變。這會對孩子的未來造成很多影響,比如,自負的孩子在處理人際關係時會習慣性地對別人的意見不予理睬,察覺別人評價的敏感性不足,即使聽到或看到別人的批評也會不以為然。這樣的孩子容易在人群中被孤立。

學會適當的打擊孩子

  發現孩子有這樣的問題,媽媽慣用的手法是:批評和提醒。但對於“輕敵”的孩子來說,其作用是不大的,因為孩子已經形成了這樣的意識,難以聽從別人的建議。造成這樣的結果,是由於老師和父母在孩子剛開始出現這樣問題的時候,只看到了孩子做對難題的聰明勁,卻沒有進一步要求孩子採取穩紮穩打的學習方式。想要改變這樣的孩子,與其浪費口舌批評和提醒,不如老師和家長達成一致、統一口徑,減少對孩子的表揚,並且給孩子提出硬性的指標,讓孩子經受適當的打擊。

  也可以適當的帶孩子參加一些挑戰極限的拓展訓練。

  總之,面對孩子的學習馬虎時,家長要重視的,應該進行鍛鍊的,積極的鍛鍊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





鄭堃育兒經


你好!我是@小愛老師講數學,四年級的孩子馬虎怎麼辦?不知道你指的是生活上的馬虎還是學習上的馬虎。因為我侄女屬於生活上馬虎,經常找不到鑰匙,可是學習上一點都不馬虎,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家長可能更關心學習上的馬虎,我從以下方面來分析:

第一,瞭解孩子馬虎的原因。造成馬虎的原因有很多,如基礎知識不紮實;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

第二,解決孩子馬虎的辦法。

1.紮實孩子的基礎知識。比如語文,每天的聽寫默寫一定要過關;比如數學,每天要口算訓練,要保證孩子計算題不出錯。

2.培養孩子專注集中。在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侯不要打擾,特別是做作業的時侯。要給孩子寫作業有一個專門的空間,不受外面因素干擾。規定時間完成規定的事情,不要三心二意,一會兒想做這樣,一會兒又想做那樣。

3.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數學專門準備一本錯題本,把平時做錯的題目抄在錯題本上,經常拿出來鞏固鞏固。比如數學的草稿本要清晰,不要太草,要能一眼就看到答案。要養成一行一行(或一列一列)打草稿,從草稿本找原因,有利於克服孩子馬虎的毛病。

4.少用或不用橡皮。橡皮也是造成孩子馬虎的一個原因,孩子想:反正錯了可以擦掉,於是孩子擦了錯、錯了又擦,根本不在乎。四年級數學可以訓練孩子用考試水筆答題,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錯了沒辦法擦,他下筆之前就會認真思考。

5.家長自己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榜樣。不要經常給孩子暗示,比如:這道題目你本來會做,就是太馬虎了。做錯了就是知識沒學紮實,不要給孩子找藉口。

如果孩子以前不馬虎,從四年級才開始馬虎的,希望上面答題能幫到你。


小愛老師講數學


您好,我在小學一線教學,從教過多個年級,語數學科。

孩子學習粗心馬虎,這個問題可大可小,但您不必過於擔心。因為只要敢於去面對它,解決掉還是可以的,更何況您的孩子才四年級。

我就教學過程中教學生如何處理此缺點的經驗來跟您分享分享,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找到根源,對症下藥。

首先我們要明確孩子做錯題是真的粗心馬虎,還是對題目的知識點沒有掌握好,還是沒有找到題目的難點。

常見的馬虎現象:

(一)文科:寫錯字詞、看錯單詞、看錯句子、看錯問題(看錯:彼看成此)等等。

(二)理科:看錯題目、看漏條件、抄錯數字、寫錯運算符號、看錯單位等等。

知識點沒掌握的現象:

(一)文科:記不住音、字、詞、句型、表達方法等等

(二)理科:記錯或沒記住公式、概念等;不懂靈活運用公式等;不全懂數學算理、原理等等。

二、反覆練習,形成習慣。

找到自己出錯的根源後,若條件允許就把三四年級所有做錯的題目分門別類抄寫到錯題本上。每道錯題標上錯因。還要專門有一頁錯因彙總,最後把所有錯因熟記。在平常的做練習或做作業前靜下心來回憶自己所有的錯因,在進入做題時腦子裡帶著錯因遍歷題目。自問“我看對條件了嗎?”,“我抄對數字了嗎?”,“我寫對單詞了嗎?”,“我又混淆了嗎?”等等。這樣不斷的刻意練習,每個錯因至少堅持七天,如果某個錯因在做五道題中都不再出現了,可以說明這個錯因被消滅了,這時可以把它從錯因彙總中劃掉。如此反覆練習,就能形成習慣。

總結:找到錯因,熟記錯因,做題遍歷,刻意練習,形成習慣!

可以關注我,讓孩子在學習上持續“方法習得,習慣養成;作業輔導,知識鞏固!”


老周小學微課堂


我是小學老師,現在教的是二年級的小孩子,所以我對一年級的小孩子也特別瞭解,我來給大家說說關於這個做題老是粗心馬虎的事情。

我班裡就有個這樣的小女孩,長得秀秀氣氣的女孩子,可是每每做題不管多麼簡單的問題,她全做對的時候就很少。總是多多少少因為馬虎大意而出現錯誤。那麼造成孩子粗心馬虎大意的原因都有哪些呢?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給大家分析下原因,家長們可以有的放矢的幫助孩子來改正缺點,使孩子學習上有所提高。

首先看看孩子的視覺分辨能力是否有問題。

有的家長不明白視力和視覺分別能力有什麼區別。

視力即視覺能力,只要想看就一定能看到。 殊不知,視知覺能力並不等於“視力”,它是在“視力”的基礎上,讓孩子能夠在其視野內的物體作出正確觀察、分辨的能力,它需要經過一番發展才能獲得的能力,即看得見不等於看得明白、分辨得清楚、寫得正確。可想而知,如果孩子的視知覺能力發展不夠,即使有正常的視力,做到專心致志,面對他這個年齡的功課時,仍會出現實際能力與要求能力不相符的情況,那麼孩子遇到類似的上述問題就不足為怪了。

教育專家認為,孩子學習粗心有一種原因是大腦前庭平衡系統功能失調引起視覺分辨能力和視-動統合(即手眼協調)能力低下所致。它將導致兒童視覺追蹤能力受到影響,極大地妨礙他們的閱讀。大腦前庭平衡系統功能失調,一方面會影響到眼肌張力失常,不是太僵就是太鬆,導致眼球移動不平順,看東西不是跳行就是漏字、看錯或抄錯;另一方面導致字形的信息難以及時傳達到大腦,就像通信道路受阻一樣,雖然眼睛看到了字,但大腦並沒認識到,視神經傳遞出現故障,這就是視覺能力差而導致的視而不見的現象。 視覺分辨能力差的孩子往往把形近的字弄混,比如,把王字看成玉字,把內當成肉,把“嚴禁入內”四個字,竟讀成“嚴禁人肉”,這種視覺分辨能力差的孩子,就經常會出現很多家長或者老師認為的不該錯的錯誤。

再就是造成學生做題馬虎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沒學會,然後孩子和家長都拿馬虎當了擋箭牌,來進行心裡安慰。

有的孩子在考試前,家長和老師千叮嚀萬叮嚀,要細心認真,不要馬虎大意,考試的過程中孩子自己也提醒自己一定要認真對待,可是結果呢,還是會出現一些老師和家長認為不該錯的題,可是孩子錯了。

很多孩子考試成績出來後,總難免要懊悔感嘆:

“這個問題我就差一點點就想到了!”

“這個題我會做,因為馬虎寫錯了”

“我把加法看成了減法,不然我也能考100分”

連孩子自己也覺得不該錯呀,結果孩子就是錯了。原因何在?

在考試時答題和普通練習時,孩子的心情是不一樣的,考試是有時間限制的,多少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大腦也會因為有時間限制而緊張起來。大腦在高度緊張的時候,它給出答案往往都是第一印象,如果他的這個第一印象是錯誤的,那麼他給出的答案就是錯誤的。所以做題出現錯誤,首選的原因就是沒把知識學精學透,只是學了皮毛而已

沒有好的習慣也是造成馬虎的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有的孩子從小就沒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看什麼東西,只看一下就覺得可以了,寫起作業來想當然,憑著記憶來寫,憑印象寫,甚至糾正錯誤都是憑印象,聽起課來也只聽耳旁風。這樣的孩子是不可能把知識掌握牢固的,考試的時候也會經常出錯。

班裡就有這樣的孩子,平常練習時如果做過這樣的題,如果考試時出現了類似題,但是卻有小小改動的題,他保準出錯,因為他根本就不會認真的把題讀完,就覺得自己會做,就憑著自己對以前題的印象開始做題,你說這不出現錯誤嗎?還有的題,比如說,人家題目的要求是把錯誤的答案給劃掉,可馬虎的同學根本就看清楚題目的要求,就把正確的答案劃掉了,這根本就是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不好。

對於學習不感興趣,心思不在學習上。

我班裡有個這樣的小女孩,腦子非常聰明,如果她要是好好寫起作業來速度也很快,但是她就是注意力非常不集中的孩子,愛走思,非常貪玩兒。一會兒想這樣,一會兒想那樣,哪裡有點動靜,她就好奇的不行,心思根本不在學習上,每每考試時,快要交試卷,她才急匆匆的寫答案,你說她這樣的態度,不出錯呀。

書寫不夠規範。

有的孩子在書寫的時候,不是認真對待,1不像1,7不像7,0和6也傻傻分不清楚,老師在看卷的時候,沒人去給你細細推敲你到底寫的是什麼,看不清楚或者老師就按自己看到,自己認為的答案給分,結果就判定學生寫錯了。這也是造成孩子原本會卻得不到高分的一個原因。

找到了原因,怎麼解決問題呢?這也是大家關心的一個問題。

首先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大家也都知道,在小學考試多少分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可是大家沒有發現嗎?就算是小學低年級裡,你看看那些每次考滿分的孩子,其實人家孩子就具有好的學習品質!

不要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說什麼低年級的東西簡單,考高分沒什麼,也許將來成績不高的孩子會超過現在成績高的孩子。你說的也不是沒可能,但是低年級知識這麼簡單的情況下,就考個三十多分,不要給我說他將來可能逆襲的事情。我還是相信一步一個腳印的同學更有前途。

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上課認真聽講,跟老師良好互動,對於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要敢於提問。直到完全弄明白為止。回家按時按質的完成作業。每次練習也好,考試也好,都要拿出百分百的態度來對待,只有做好每次的練習,最後才可以完美呈現在試卷上,不可能平常錯誤百出的一個孩子,考試就全答對了,這樣的事情和彩票中大獎的概率差不多。

其次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對於感興趣的事情,你不用去教,他就會主動的去學習了。孩子們手機玩的都非常溜,大人都不會的,他們無師自通,還不是因為感興趣,就研究它,摸索的多了,自然就掌握了。

家長要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有的說學習本來就是件苦差事沒有樂趣,孩子不願意學習。好像說的也不是全無道理。學習與玩樂相比,誰都會選玩樂,包括成年人。可是成年人有自制能力,知道就算是不愛好的事情,為了生活還得去做。

孩子們意識不到這些,但是如果孩子能從學習中得到快樂,那麼孩子慢慢就會喜歡學習的。比如孩子學習有了進步,得到了老師和家長的表揚,甚至得到了同學們敬慕的眼光,這都是一種刺激他更加努力學習的原動力。

有的孩子為啥越來越不願意學習,就是學習沒有給他帶來一點點的樂趣,學起來枯燥,還沒有成績,得不到老師和家長和同學的認可,所以越來越不想學習。

家長要在開始幫助孩子,打好基礎,努力的向上進取,有獲得好成績的美好體驗,培養他對學習的興趣。

最後培養孩子做任何事都要認真。

做事就要告訴孩子,要麼不做,要做就認真對待。很多孩子馬虎就是他們學習也好,考試也好。包括生活上,他都不能認真對待。世界上的任何事情,就怕認真二字,只有孩子認真對待就沒有做不好的事情,當然也包括學習。

總結語:家長不要認為馬虎是個小毛病,馬虎可大可小,雖然很多孩子都有馬虎的毛病,但我們還是要讓孩子儘快地改正,讓孩子養成做事嚴謹的態度。在弄清楚孩子粗心的原因之後,家長就可以不用盲目埋怨孩子馬虎、麻痺大意、思想不集中、做事敷衍了事的惡習,利用假期的時間,可以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補救訓練。

可以多讓孩子讀書,如果孩子能熱愛上讀書,很多細節都會引起孩子注意,這樣也能鍛鍊孩子的心性,不容易急躁產生失誤。和孩子在外玩的時候鍛鍊孩子的觀察能力,讓孩子學會記住路線及標誌,這樣孩子會提高洞察力和敏銳度,是一個培養孩子細心和改掉馬虎的好辦法。在家長有時間的時候看著孩子去多做一些事,不要怕孩子出錯,孩子出錯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待錯誤的態度,要及時幫助孩子糾正因馬虎而出現的錯誤,這樣通過讓他動手可以使他慢慢養成做事認真的習慣。還可以利用假期叫孩子練字,讓孩子沉下心來去寫字,由原來的歪歪扭扭逐步寫的工工正正,家長在一邊陪著,及時糾正,這也是讓他逐步變得細心的好辦法。






Evie家三個娃的成長路


小孩子馬虎怎麼辦?現在都四年級了!

羊老師以為,能發現孩子的問題,就等於問題解決了一半。那我們不妨先看看導致孩子馬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1.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或考試習慣

考試不僅是平時學習內容的考察,同時也是平時學習態度和習慣的總體體現。有的學生,平時就從不注重做完題後的檢查,那走上考場同樣還會犯這個毛病。

另外,考試也有考試的一套要求,許多學生在做題時往往犯想當然的錯誤,對具體的試題要求關注不夠,最終導致做題出錯。

比方說選擇題多數時候是讓選正確的,可有時卻是讓選擇錯誤的一項,如果審題不清那就容易犯低級錯誤。

2.平時學習基礎就不紮實

有些馬虎,看似馬虎實質反映的是學生在這個知識點上掌握的不牢,到了關鍵時候,學生開始懷疑,不知道究竟該如何了。

這種情況,最容易讓學生以為是自己“馬虎”造成的丟分。

3.考試緊張

學生考試沒有不緊張的,我們成人多數都是伴隨著一次次考試走過來的,我們也可以想想我們自己,當初我們自己考試時是不是也很緊張呢?

不瞞大家,羊老師當年高考時,緊張的5分鐘之內卷面上看不到一個字,5分鐘後才慢慢緩過勁來,所以,面對考試一點也不緊張的情況是很少見的。

4.性格使然

有些學生的馬虎可能是天性使然,這個也不奇怪。如果一個孩子平時做事就是馬馬虎虎,對自己沒有一個嚴格的要求,到了考試時,恐怕也不可能一下有很大的改變。

造成孩子考試丟分,或者家長眼中“馬虎”的情況,主要有以上幾點,那如何才能儘可能避免因“馬虎”而丟分呢?大概需做好以下幾點:

1.加強平時學習或考試良好習慣的養成

既然平時學習習慣或考試習慣不太好,那家長就要注意這些小的學習細節。最好是在孩子平時寫作業時,就要有意讓孩子養成,做完題後,自己先自行檢查的習慣。

2.考前對學習中易錯易混的地方進行加強

有一種“馬虎”實際是學生自己掌握的知識不牢,應用時有似是而非的感覺。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平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能專門設一個易錯易混的本。

通過易錯本把平時遇到的那些易錯易混的知識點進行有意的整理,考試前再加以加強,一般就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

3.注意考前心理的調適

考試焦慮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更不是無法逾越的障礙。事實上,考試前,父母能把孩子的作息、飲食等調理好,加上適當的積極的心理暗示,多數孩子會減少焦慮的情緒。

4.進行性格的糾正

如果孩子的“馬虎”是一個性格上的缺陷,那恐怕就不是一個短時間內很容易解決的問題。

那需要父母平時密切關注孩子的行為舉止,從小事入手不斷去糾正孩子的“馬虎”,一般情況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這種現象會減少。

總之,還是那句話,找到問題和問題的原因,問題就等於解決了一多半。只要父母用到心,相信孩子的這些問題一定會得到改善!


教育者山坡喜羊羊


孩子都小學四年級了,做什麼事都還很馬虎,這是每個做家長都感到頭疼的事。

孩子做作業馬虎的原因,有兩個大方面——性格和習慣問題。

性格是先天因素,這種孩子天生就是做什麼事都毛毛糙糙、三心二意。他們活潑好動思維活躍,就是缺乏自制力。

習慣是後天形成的,需要長期培養,需要時間的磨合,需要人為的干涉,需要自我的養成。

如何矯正孩子做作業馬虎的不良習慣?

首先,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喜歡學習,喜歡做作業。每次作業寫完後,要求孩子認真檢查,反覆核對,細心的找出作業中寫錯的地方,對孩子做作業要提出具體的要求。比如說,第一遍查什麼,第二遍查什麼,第三遍查什麼?要有明確具體的要求。長期如此的訓練,習慣成自然,自然也就成了習慣。

其次,有目的地訓練孩子的自制力。孩子做作業馬虎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自制力,孩子自己也想不出差錯的做好作業,就是因為自己也管控不了自己,心不在焉,人在曹營心在漢,注意力不集中。這是馬虎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家長不但要想辦法讓孩子做作業時一心不二用,還要平時有意識的有目的地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養成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能專注如初,始終如一。比如,找錯訓練,家長寫出10個相似的字,要孩子在一定的時間內找出錯字並說出錯誤的地方;聽說訓練,家長說一句較長的句子,或一小段話,要孩子完整無誤的複述出來。諸如此類的訓練要有淺入深,要持之以恆的長期訓練,一定能培訓孩子的專注力,矯正孩子做作業馬虎的不良習慣。



塗懷瑜


首先,我們要透過馬虎的現象,找出馬虎的本質原因。

1、基礎知識不紮實

好比我們每天放學回家,即使一路上心不在焉也不會迷路,為什麼?因為我們對這條路線再熟悉不過了,以至於形成了不受意識支配的條件反射。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對所學知識也能如此爛熟於心,即使答題時並不是百分百細心,但也能保證出錯的幾率小得多。但不少家長和孩子愛用“粗心”來原諒或掩飾學習上的問題,考不好總能用一句:“太粗心”來心安理得地原諒自己,卻總不能給自己敲響警鐘。

2、沒有形成良好的及時檢查的習慣

沒有養成良好的及時糾正錯誤的習慣,平時做事情都有老師和家長來協助其檢查錯誤並改正,孩子沒有形成良好的及時檢查、及時改錯的習慣。

3、注意力不集中

有的孩子做作業喜歡看電視,或者吃零食,或者玩手機,總是一心多用,殊不知這樣會導致大腦的多個興奮點相互干擾,影響學習效率。如此久而久之,則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難以改變,考試粗心就是預料之中的事兒了。


時間留給了我們什麼


馬虎這個習慣很不好,得改!

首先,四年級了,也不小了,家長應該告訴他,馬虎的害處。可以給他講一些歷史上因為馬虎而造成失誤的故事,還可以講一些身邊的因為馬虎而犯錯的事,甚至可以舉他自己以前因為馬虎犯的錯。讓孩子能切身體會到馬虎不好。這樣他就會有想要改掉的想法。

其次,家長要幫助孩子改掉馬虎的習慣。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是天長日久,日積月累養成的。所以改起來不容易。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比如和孩子約法三章,認真做一件事,做好了獎勵,具體獎勵什麼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做不好就罰。這樣久而久之,堅持下去,相信一定能改正的!


心向陽a花自開


I培養好自己的孩子,比為孩子創造更多的財富更重要。因為孩子就是父母的未來,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培養好我們的孩子,就是為孩子創造了“金山銀山”。

家長應該注意孩子的性格培養,如果自己的孩子總是丟三落四或者馬馬虎虎的話,就應該注意培養孩子細膩的性格,孩子如果能夠養成細緻的行為習慣,自然對於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是有幫助的,所以,孩子總是馬虎粗心,就應該及時的進行培養和提高。孩子總粗心馬虎怎麼辦呢?

1、培養孩子繪畫。

我們可以多讓孩子練習繪畫,因為繪畫需要孩子仔細觀察,並且通過觀察才能模仿的更像,所以,家長培養孩子繪畫,是提高孩子的細心的一個非常有利的方法。

2、多做手工勞動。

做手工和繪畫有著異曲同工的作業,做手工也要觀察仔細,比如做一些小製作或者拼圖等手工,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和模仿能力,讓孩子變得更加細緻,避免做事馬虎。

3、練習數學口算。

數學口算需要集中注意力,家長可以一邊口頭出題,一邊讓孩子回答,這對於小孩子上學以後也是很有幫助的,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口算題要適合孩子的年齡。

4、玩觀察類遊戲。

有些遊戲是需要觀察的,比如找不同,或者一些其他小遊戲,我們可以適當讓孩子玩一些類似的遊戲,通過遊戲來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克服孩子馬馬虎虎的毛病。

5、加強訓練輔導。

我們應該對孩子進行特殊的訓練,特別是對於那些馬虎的孩子,不細心這種壞習慣對孩子非常不利,所以,一定要對孩子加強訓練和輔導,養成良好的習慣才好。

6、吸取失敗教訓。

我們應該懂得吸取失敗的教訓,因為有一句話叫做吃一塹長一智,因為孩子馬虎而失敗了,讓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就應該讓孩子因此吸取經驗教訓,以便於以後改進。

7、適當批評教育。

我們應該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批評和教育,如果經常提醒孩子,孩子仍然改不掉的話,就說明孩子的重視程度不夠,這樣的情況下,家長也要給孩子一些壓力,讓孩子能夠長記性。


wdz5318458


其實從本質上來說是因為孩子自己不太重視,他不認為計算錯了有什麼大不了的,他認為我會做,有思路就行了,認為結果錯了也沒有什麼反正是這樣做的,只是結果錯了而已,他自己不重視的話,再大的題量也沒有,到了初中、高中,他還是一樣的會算錯,最關鍵的是要讓他覺得算對結果是一件特別有成就感的事情,你要讓他覺得算東西是有意思的事情,可以採取一些鼓勵或是獎勵的措施,不要打罵他,越是罵,他就越不會算,讓他培養出一種別人都沒算對就他算對了的那種自豪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