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揣“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的理念教書育人

作為老師我們一定要有一個理念“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當然,從純粹的哲學角度來看,這句話過於絕對。但是從一個教育者的角度,這句話我們必須要成為自己的行動理念。那麼,是什麼對學生的發展產生了影響。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在給了老師一份最有發展潛力的學生名後,發現老師有意無意的對這份名單上的學生有了更多的期待,而這種期待促進了學生的學習進步。

教師期望效應會產生貼標籤效應

我們知道是一種通過心理暗示對學生心理發展產生的影響。比如,當我們給學生貼上“好學生”的標籤,學生就會像好學生的行為靠近,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好學生是誇出來的原因所在,反之亦然。當教師對學生懷有積極期待時,我們有意無意會給學生貼上積極的標籤,就會更加寬容學生的失敗,一時的挫折,因為我們相信這個學生是個好學生。反之,當我們對某個學生有消極的期待時,我們會給學生貼上不是好學生的標籤。我們在教學中有意無意會給學生貼上不是好學生的標籤。可能給這個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就變少了,學生的日常行為我們也傾向於消極評價。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生之所以成為差生,是因為教師已經在心裡就認為他是差生了。

我們面對的本科生最大的優勢就是具有可塑性,只要教師能夠給學生提供足夠大的舞臺,他們就一定能施展自己的才華,創造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每每到新生入學我就聯繫幾位對我的研究方向感興趣的同學,知道他們開展心理學的科學研究,參加我的研究生的組會,聆聽一些專業講座,提升科研意識,並且鼓勵他們積極申報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優秀畢業論文培育計劃、課外挑戰杯比賽、大學生本科生論文大賽以及專利發明大賽等。正是期望和鼓勵激發了學生的潛能,學生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教師的期望會影響學生的自我歸因

每個人在對待自己行為的結果都會對其產生的原因進行歸因。學生也是一樣,對自己的學習成就、遇到的挫折進行歸因。那麼,是歸因於自身的努力、運氣,還是自己就比別人聰明。不同的歸因影響學生下一步的學習動機。如果學生把這一次的成功歸因於運氣,那麼接下來的學習只有靠運氣了,那麼,他當然不會努力學習;如果學生把這一次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努力,那麼,他為了繼續成功當然更加努力。如果學生遇到了失敗,學生認為自己時有能力,只是沒有付出更多努力,他也不會灰心喪氣;但如果歸因於自己的智力差、能力差,那麼再多的努力也於事無補。

教師的期望對學生歸因的影響不得不提到一位同學。我擔任輔導員期間,負責學生科技創新。當第一屆專利發明大賽通知發佈後,最初也覺得這個離我們這個文科院系很遙遠。我按照平時的慣例將通知佈置下去,沒過幾天該同學上交了用易拉罐做成的中學物理能量轉換實驗演示教具,我們不竟為他的創意所折服、而感慨。該同學的作品獲得了當年比賽的一等獎,也是文科院系中唯一的。之後,在他的榜樣示範下,我院越來越多的同學參與此項賽事。學院領導也開始更加重視專利發明大賽的組織、動員,注重專業教師在活動中指導作用。我們也開始認識到創新意識的培養、創新興趣的激發比創新能力的提升更加重要,正是專利發明大賽的舉辦帶動了我院同學發明創造的熱情,此後幾年的參加比賽同學越來越多,最近一年學院提交的作品佔當年全校獲獎總數21.7%,並有3件作品成功申請專利。

正是該同學的成長經歷也讓我認識到,作為教師始終都要對學生懷揣期望。後來我瞭解到該同學入學以來就喜歡搞一些小發明、小創意,但是同學們都覺得使用價值不大,作為老師我也沒有對他的創新潛能在意。而正是因為專利發明大賽的開展,讓該同學得以展示自己的創新能力,他更是連續兩年獲得校級一等獎,並且成功申請一項發明專利。他取得的成績和進步也越來越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也改變了他整個人的精神面貌,變得更加自信,他也利用自己所長幫助其他參賽選手修改、完善作品。他的進步、成長令人感動,也正是他的榜樣示範,才有更多的同學參與比賽,更是在全院營造出一種重視創新、重視科研的氛圍,學院也把專利發明大賽與大學生創新性試驗計劃、“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比賽、畢業論文指導等進行有機整合。利用項目,培育成果;利用參賽,檢驗成果。我們也開始認識到專利發明大賽不僅在於比賽本身,更重要的是讓同學培養創新意識,在同學們中間營造創新氛圍。

教師如果對學生懷有積極的期待,我們對於學生的評價就是積極的,學生在成功與失敗時的歸於就會歸因於自身的努力。因為,學生會想“老師也認為我是個好學生,聰明的學生”,所以成功或者失敗一定是跟自己的付出有關。因此,教師的期望會影響學生的歸因,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這樣就會使得學生的學習進步或退步。所以,作為老師我時刻提醒自己要始終懷揣“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對學生始終懷揣希望,併為學生獲得進步創造機會。老師在成就學生的同時也會成就自己,這可能就是成為一個好老師的秘密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