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朝代的覆滅,應不應該歸咎於女人?

張溢解密


每一個王朝的覆滅,實際上都是氣數已盡,滅亡是大勢所趨,是歷史的必然。要把責任歸咎於女子,實在膚淺,她們大多身不由己,地位低下,只是君王的寵妃,無權插手朝政,怎能把鍋加給女子。有人說她們天生尤物,迷惑君王,禍亂朝政,那也只是君王昏庸無能,色迷心竅,不關女子。看看褒姒和楊玉環的例子也能窺見一二,王朝滅亡其實與女子無關。

褒姒

提到褒姒,我們一般以為是她迷惑周幽王姬宮湦,為了博美人一笑,做出了烽火戲諸侯的荒淫行為,最後導致滅亡。其實不然,我們來看看當時的政局,周幽王是西周第十二個王,在他繼位時,王朝就已經搖搖欲墜,日薄西山了。


早在西周中期開始,社會危機就已經加劇,對外與周邊的蠻,夷,戎,狄等少數民族矛盾衝突不斷,對內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矛盾日趨尖銳。在周昭王時期,楚國崛起,勢力日益壯大,與周王室摩擦不斷,昭王親自領兵伐楚,在二徵時落水而死,這就是歷史上的“昭王南征而不復”,經此一役周王室力量被嚴重削弱。而此時王室內部貴族階層爭執不斷,舊的貴族沒落,新的貴族崛起,逐漸分化,動搖了奴隸主貴族統治。


到了周厲王時期,各種社會矛盾進一步加劇,爆發了國人暴動,加速了其滅亡,暴動之後又遇天災,雖然周宣王極力穩住了局面,但周王室已經氣數已盡,到他死的時候,最大的外患獫狁也沒能解決掉。


之後就是周幽王繼位了,接了一手爛攤子,國家已是千瘡百孔,恰巧他自己本人還是一位暴君。在位期間朝政混亂,諸侯叛離,最後被犬戎聯軍攻入王都,幽王被殺,西周滅亡。


所以,西周滅亡是亡於內憂外患,亡於君主暴政,褒姒是無辜的,她一個弱女子身不由己,背上禍國殃民罵名,只是後來文人的一廂情願,有意如此撰記。


楊玉環

唐玄宗李隆基的愛妃楊玉環可謂國色天香,“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連君王都不上朝了,她的魅力可見一斑。以至於後來的安史之亂都說和楊玉環分不開關係,但是安史之亂和楊玉環之間有沒有必然聯繫呢?我看沒有,因為當時盛世之下的大唐朝,已然是一隻“紙老虎”,當然這隻“紙老虎”是相對於安綠山而言。安祿山憑什麼敢反,因為他擁有反的資本,天時地利人和聚齊。


安祿山得寵後,位高權重,就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的節度使,總兵力達二十萬,是中央軍的兩倍有餘,佔全部邊防軍的四層之多。此外安綠山利用邊境便利,與遊牧商貿民族做生意,不斷充盈自己財庫;重要職位,撤下漢人,全部自己人擔任;成立八千敢死隊,成立以一敵十的親衛軍;借朝廷名義殺掉各個部落酋長,引起對朝廷仇恨。在安祿山積極備戰,準備謀反的時刻,我們看看此時的大唐。


唐玄宗七十歲,年老遲暮,變的昏庸,只圖玩樂,不理朝政;中央軍久違沙場,疲於訓練,金玉其表敗絮其中;朝中權貴大臣欺上瞞下,紙醉金迷,歌舞昇平。盛世之下的大唐,儼然就成了“紙老虎”,這樣的大唐怎麼能是安祿山的對手呢,所以安祿山一反,唐軍節節敗退,最後唐玄宗倉皇出逃。


盛世大唐,竟被打的如此狼狽不堪,誰的原因呢,當然和唐玄宗分不開,眾臣和將軍們不敢把矛頭指向唐玄宗,卻可以讓楊玉環背鍋,都是這個女人禍國殃民,應該把她處死,於是楊貴妃血灑馬嵬坡,就這樣含冤而死。我覺得這樣很不公平,也毫無理由可言,堂堂大唐那麼多能臣武將,尚且擋不住安祿山,她一個女子又能做什麼呢,你說她迷惑君王,那是唐玄宗自己墮落昏庸沉迷美色,與楊玉環無關。所以,安史之亂最大的責任要歸咎於唐玄宗,而不是楊玉環。


總結

王朝的更迭,興衰交替,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和規律。客觀的講,一個王朝滅亡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推動的,像內憂外患,天災人禍,這些都要從歷史的縱向橫向去探究。單純的把亡國原因推給女子,說她們紅顏禍水禍國殃民,是很狹義和膚淺的看法,之所以我們會有這樣一種觀點,可能和歷史上文人喜歡這樣撰記有關,為了突出一個女子美貌,往往把君主寫的昏庸無能以致亡國,然後責任歸咎於紅顏女子,這樣一種形式大眾都喜歡看,符合大眾胃口。但是喜歡不代表它的真實性。紅顏禍水禍國殃民的故事,閒談一笑就好,莫不要當

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