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琴圖》裡的器物 你看出什麼特別之處了嗎?

《聽琴圖》裡的器物 你看出什麼特別之處了嗎?

《聽琴圖》裡的器物 你看出什麼特別之處了嗎?
《聽琴圖》裡的器物 你看出什麼特別之處了嗎?《聽琴圖》裡的器物 你看出什麼特別之處了嗎?
《聽琴圖》裡的器物 你看出什麼特別之處了嗎?

古琴

較唐代更具有

文人審美和文人氣息

《聽琴圖》中蔡京題詩的第一句為“吟徵調商灶下桐”,詩中的“灶下桐”是指東漢蔡邕所制古琴。《後漢書·蔡邕傳》有載: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

因制琴的桐木被火燒到,導致琴尾部分為焦黑色,因而被命名為“焦尾琴”。詩文中只是借用了這一典故,並不是指圖中古琴就是漢代的“焦尾琴”。圖中古琴琴頸做圓形凹角處理,琴腰處做方形凹角處理,琴身基本沒有裝飾,整體風格簡潔內斂,樣式介於伶官式與仲尼式之間,具有宋代審美下的古琴特徵。另外,與古琴相配的琴桌亦風格簡約,頗似後世的明式傢俱。

宋代的古琴較唐代相比,更加具有文人審美和文人氣息。在形制上,唐代古琴追求氣魄宏大,而宋代古琴追求古樸秀美。宋代古琴改變了唐代古琴琴面的弧度,由渾圓的琴面改為扁平琴面,也就是所謂的“唐圓宋扁”之說。《聽琴圖》中古琴造型簡潔素淨、含蓄大方,除了在琴頸、琴腰部內收部分分別做了圓角和方角處理再沒有別的修飾了,整體風格符合宋代文人崇尚高雅的審美眼光。

《聽琴圖》中用於描繪古琴的黑色區別於人物服飾與頭髮的黑色,色度上更為重一些,不僅還原了古琴表面烏黑光亮的漆色,同時也能在視覺上給人立體的真實感。古琴上的十三徽用白色點染,琴絃用白色細線勾勒出來,嚴謹而細膩。與此同時,琴桌則為古樸的原木本色,琴桌側面僅裝飾有素雅的卷草花卉,排列整齊、線條流暢。

北宋的多位皇帝都是古琴的熱愛者和收藏者,宋徽宗還設立單獨的機構“萬琴堂”,主要用來收藏從全國各地蒐集的傳世古琴。宋代的古琴藝術在統治者和眾多文人的推動下,琴技手法更加複雜多樣,產生了許多師承淵源的藝術流派,琴曲較之前更加豐富。

《聽琴圖》雖然歸類為宮廷繪畫,但在市民生活高度發達的宋代,圖像中所描繪的器物必然跟當時社會的審美和喜好有所關聯,折射出的是宋代整個文人群體的精神面貌。你看出什麼特別之處了嗎?

香爐

體現內斂含蓄樸拙雅緻的

文人審美

焚香,在宋代被稱為“四般雅事”之一。焚香可靜心凝神,從古至今撫琴之時必在旁邊放置香爐,在琴音和香氣氤氳中體會奇妙的心境。《聽琴圖》撫琴之人右側有一黑色高几,上面擺放有香爐,嫋嫋清煙從爐中飄散出來。香爐通體為白色,上部有蓋,是封閉式的燻爐,底部有承盤。在宋代,這種底部有承盤的香爐並不多見,此香爐某種程度上沿襲了漢代博山爐的制式。

據北宋呂大臨所撰《考古圖》記載:

香爐像海中博山,下盤貯湯使潤氣蒸香,以像海之迴環。

畫中香爐底部的承盤是用來澆注熱水的,熱氣上升到達爐內,浸潤煙氣,出現煙氣繚繞的景象。

宋代香爐摒棄了唐代的華麗之風,整體風格簡潔、樸素,體現出宋代內斂含蓄、樸拙雅緻的文人審美。宋代以前的香爐金屬材質居多,而宋代有“五大名窯”的說法,是傳統瓷器工藝大發展的時期,這就決定了宋代香爐以瓷質居多。

在北宋晚期還出現了仿古類瓷爐,這類香爐主要仿造青銅器的樣式,造型去繁存簡,線條簡約流暢,器身紋飾較少,具有古意,深受文人士大夫階層的喜愛和追捧。如《聽琴圖》中這種精緻的小瓷爐,主要是供文人們在書房案頭或文會雅集時把玩和觀賞。

花插

將青銅器的斑駁表現得淋漓盡致

《聽琴圖》畫面下方的插花器皿為青銅小鼎,鼎上佈滿紋飾,腹部和內壁還有少許銅綠。青銅器可用來盛水養花,這在南北朝時期就有先例。據《南史·晉安王子懋傳》記載:

子懋年七歲時,母阮淑媛嘗病危罵,請僧行道。有獻蓮華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

再有,南宋趙希鵠的《洞天清祿集》中“古鐘鼎彛器辨”:

古銅器入土年久,受土氣深,以之養花,花色鮮明如枝頭,開速而謝遲,或謝則就瓶結實。

銅元素本身就是植物生長必須的微量元素之一,且銅綠呈酸性,可保暖,有解毒祛腐、殺蟲除菌的功效。直至今天,銅綠祛腐、殺蟲的藥用價值依然受人重視。

《聽琴圖》中用來插花的小鼎外壁呈古銅色,紋飾凸出,器物腹部和內壁點染綠色,將青銅器的斑駁表現得淋漓盡致。對器物的高度還原,體現出畫家敏銳的觀察力和高超的寫實能力。青銅小鼎裡有一束茉莉插花,枝葉姿態舒展,造型優美。而將插花銅鼎放置於一塊玲瓏剔透的太湖石之上,或與北宋末年的賞石之風有關。徽宗為建造“艮嶽”而大興“花石綱”,此石可能就是這一龐大工程的一分子。

備註:本文節選自韓笑、呂埴《中的藝術世界》,原文發表於《收藏》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