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將每人手下都有副將,只有趙雲是例外,趙雲真沒有副將嗎?

段興宇


人們習慣將有著相同特徵的人歸位一類,以便於探究、評價,五虎上將便也是如此。陳壽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和黃忠五人放在一起作傳,不過還未提出"五虎上將"或"五虎將"這樣的稱呼。等到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及其他民間文藝作品裡,五虎上將的名號就被打響了。

因為普遍存在於民間文學作品之中,有關"五虎上將",《水滸傳》、《隋唐》等其實都有著和《三國演義》不同的見解。至於站在五虎上將身後的,恍若影子一般存在的所謂"八大副將",更是各家有各家的說法。"副將"正式作為官名存在,始於南宋。因而要說東漢末年就存在正兒八經的"副將",也是不合適的。

但從本義上來說,"副"即為與"正"相對的,位於第二位的,起一定輔助作用的。所以從廣義上來說,"副將"可以指活躍在主將身邊的諸多將領。因而接下來我們就來羅列一些,擔當著五虎上將左膀右臂之責的蜀漢英雄豪傑們。

但八大"副將"卻只是個虛數,並不是真正有八個。

在各地的關公廟中,關羽身邊常常立著另兩位武將。這兩位,便是"關羽"重要的"副將"周倉和關平。周倉,正史不見其人,野史記載其字元福。不少人認為,周倉應當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杜撰的一藝術形象,現實中很可能並不存在此人。然而不僅是在小說中,在古代戲劇和傳說中,周倉都頻繁出現。因而漸漸的,人們也就接受了關公身邊站著這位周倉。

在《三國演義》中,周倉本是黃巾起義軍地公將軍張寶的手下,後獨自加入關羽麾下。周倉最卓越的戰績,應當是在荊州生擒龐德。在關羽父子被東吳斬殺之後,忠心耿耿的周倉便自刎追隨關氏父子而去。

關公身邊立著的另一位,則是他的愛子關平。關平,字坦之,是關羽長子(民間文藝作品中誤認為是義子)。作為大將之後,關平也投身軍營,在關羽身邊為其分憂。建安二十五年(220),關羽父子出兵與曹軍交戰,結果孫權趁機奪取蜀軍後方,控制了將士們的親人。不得已,關羽父子只能從與曹軍的戰場撤退,掉頭與東吳交手。結果這次掉頭,就讓關羽父子命喪沙場。

說完了關羽和他手下的"副將",我們再來說說關羽拜把子兄弟張飛的情況。在《三國演義》中,張飛手下曾有過吳班和雷銅這些大將。不過在正史裡,我們只能得知這二人為劉備效力。至於他們是否曾與張飛並肩作戰,我們還無法確定。

吳班,字元雄,吳匡之子,既是蜀漢大將,又是重要外戚。吳班的族妹吳氏,即為劉邦正妻穆皇后。從劉備到諸葛亮,無論誰掌權,吳班都活躍在前線,先後為蜀漢立下了不少功勞。尤其在北伐時,吳班曾和魏延、高翔一起大敗司馬懿,斬殺魏軍三千餘人,繳獲鐵甲五千領、弓弩三千一百張。

然而與蜀漢關羽、趙雲一類的大將相比,吳班的軍師才能就要遜色不少。因而儘管他常在軍中,卻顯得平平,一直熬到了諸葛亮去世,他也不過是憑著關係和以往的功績,得了個綿竹侯噹噹。可這對於一個鐵血將士而言,實在不算是個讓人順心的結局。

而在趙雲手下,也曾有過一位大將——張翼。張翼,字伯恭,其高祖父、祖父都曾任漢王朝的高官,因而張家在當地頗有名望。建安二十八年(218),張翼曾跟隨趙雲在漢水之戰中迎擊曹操。之後,他因處理鎮壓南夷一事,得到諸葛亮賞識,在朝中步步高昇。

然而在諸葛亮逝世,姜維主政後,張翼與姜維因為北伐產生了分歧。姜維堅持北伐,而張翼覺得蜀漢國力已難以承受大規模的攻伐,據理力爭。然而掌權者終究還是姜維,北伐還是被再次發動,而張翼也被趕鴨子上架,再一次奔赴戰場。

雖然張翼更主張優先發展好蜀漢國內,但他要面對的"阻擾"還不僅是一心北伐的姜維。蜀漢景耀六年(263年)八月,司馬昭率軍進攻蜀漢。姜維、廖化、張翼、董厥等人嚴防死守,卻還是被鄧艾等擊敗。當姜維和張翼等人還在前線尋找機會的時候,後主劉禪便發佈了降書,張翼等便不得不向鍾會投降。第二年年初,鍾會、張翼一行人到達成都,結果鍾會很快謀反,張翼便在兵變動亂之中被人斬殺。

以上的諸位大將,他們為蜀漢拋頭顱,灑熱血,然而名氣不如五虎上將,成為很多人眼中的"配角"。可是無論我們怎麼看待,蜀漢已去,諸位將帥也已去。只是他們在自己的一生中,都做了無可爭議的主角。


高會民


這個問題其實不對,嚴格的說五虎將不是隻有趙雲沒有副將。

既然說五虎將,那就是《三國演義》啦,在正史裡,並沒有副將這個職務,在演義裡是有特指的,和普通的部將有所不同。像關羽出征襄陽時,帶了關平、廖化和周倉,其中關平是副將,廖化是先鋒,而周倉只是一般部將。而黃忠去攻打定軍山時,賭氣說不要副將,所以雖然手下還有牙將陳式,但是他不是副將。

縱觀整本《三國演義》,其實明確提到出任五虎將副將的不多,列舉如下:

第一個是老將嚴顏,《三國演義》第七十回張郃攻打葭萌關時,黃忠不服老,請纓出戰,諸葛亮問他誰為副將,黃忠特意點了老將嚴顏。

第二個則是張著,《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牙將張著報告曹操命張郃將糧草運到漢水北山腳,諸葛亮命黃忠和趙雲前去奪糧,同時命張著為副將。

第三個則是前面說過的關平,《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關羽北上時任命關平為副將。

第四個則沒有明說,那就是龐德,在《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曹操命于禁去救樊城時,任命了龐德為先鋒,董衡私下對於禁說龐德不適合,因為他“原繫馬超手下副將”,可見當時龐德是馬超的副將。

而其他像雷銅雖然跟隨過張飛,吳蘭跟隨過馬超,張翼、鄧芝跟隨過趙雲,但是都沒有明確說他們是副將,應該算是部將。結合上面所列,除了趙雲外,張飛也沒有提到過有副將。所以趙雲不是唯一沒有副將的五虎將。


不沉的經遠


趙雲當然有副將。

一、張翼



《三國志.蜀書.趙雲傳》:夏侯淵敗,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山下,數千萬囊。黃忠以為可取,雲兵隨忠取米。忠過期不還, 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 云為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眾至,勢逼,遂前突其陳,且鬥且卻。公軍敗,已複合,雲陷敵,還趣圍。將張著被創,雲復馳馬還營迎著。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來,至雲營圍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作樂飲宴至暝。軍中號云為虎威將軍。

趙雲偃旗息鼓,大破曹軍

這位沔陽縣長張翼,就是趙雲軍中的副手。雖然軍事才能並不突出,但卻由於長壽,到了蜀漢人才缺乏的後期,混得比趙雲好,官至左車騎將軍,領冀州刺史。初封關內侯,進爵都亭侯。

二、鄧芝



《三國志·趙雲傳》:五年,隨諸葛亮駐漢中。明年,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


鄧芝為趙雲副將時,趙雲已經年老,是最後一次征戰沙場了

亮曰:“街亭軍退,兵將不復相錄,箕谷軍退,兵將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雲身自斷後,軍資什物,略無所棄,兵將無緣相失。”

鄧芝是史書有載的趙雲第二位副將,當時的官職為中監軍、揚武將軍。無獨有偶的是,他混得也比趙雲好,官至車騎將軍,假節,領兗州刺史,封陽武亭侯,督江州。

趙雲這兩位副將,一位盡忠職守,一位清廉自律,可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張翼為庲降都督時,夷族首領劉胄造反。朝廷徵召張翼回朝,部將都認為應該火速返回請罪,張翼說:“接替我的人還沒有到達,而我正身臨戰場,應當組織運送、屯積糧草,作為討滅叛賊的物資,怎麼可以因為被職的緣故而荒廢國家政事呢?”他直到接任的馬忠到達前線後才回朝。馬忠依靠張翼打下的基礎得以平亂,諸葛亮為此非常讚許張翼。

鄧芝為將二十多年,賞罰明斷,體恤士卒。身上的衣食從官府資取,不治私有財產,妻子甚至有飢寒的日子,死時家中也沒有多餘財物。

而且,張翼、鄧芝都和姜維有緣,只不過關係恰恰相反。

姜維屢次北伐,眾臣都不敢反對,唯有張翼一人當庭爭辯,認為國家弱小百姓疲憊,不應該濫用武力。

張翼與姜維不和,但兩人是對國家戰略的認知有衝突,並無私怨

鄧芝的性格剛強、質樸,不會修飾情緒,因而沒有士人和他結交;而且對當時的人也不大敬重,只曾器重姜維。

也許只有這種講原則、有操守的人才適合當趙雲的副手。從張翼抗辯姜維,我們可以聯想到趙雲諫劉備不應伐吳;從鄧芝不愛財物,可以聯想到趙雲諫劉備勿分田宅。三人皆有名臣之節、亦得名臣之譽。

“而趙雲之辭田宅、請滅魏,皆有古大臣識量,寧得僅以名將律之。”

武侯祠裡的趙雲塑像,後世士大夫認為趙雲不僅僅是一位名將,而是一位符合士人節操的名臣,所以把趙雲像塑成了一位文臣

《三國志·趙雲傳》:孫權襲荊州,先主大怒,欲討權。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

《三國志·趙雲傳》:益州既定,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雲駁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


海軍史研究會員


韓信統兵多多益善,劉邦問韓信,你多多益善,那,作為你上司,皇帝,能統兵多少呢,韓信回答劉邦,陛下統將,比臣更高級。趙雲五虎上將,每到打仗時,自領一軍,部將不定也正常,那樣不會搞獨立王國,認將令,不認人,那樣部隊只忠誠於國家,那樣才是好部隊,也不會搞山頭,團團夥夥,聽令一人,一將。對於趙雲,經常在中軍,行走,一招手,就有副將,有士兵聽令,所以沒有必要,也就是無定人,或者有定人,但是,沒有實際駐守某地,要個副將也沒有用,事情說不清,那麼是個大將,有領軍的權力,就成了!


說道231960427


不同職務的時候,副將不同。陳到好象是乾的最多的。《三國志》魏國最詳盡,蜀國講的少,象趙雲這樣不太重要出名(歷史史實),都沒有立傳。


難得浮生閒半日


知道副將是什麼嗎?副將不是部將,不跟主將捆綁,在需要出征的時候才臨時設置的。

趙雲有張著部將,但是定軍山後趙是黃的副將,定軍山前敗夏侯德是嚴顏做黃的副將。

張飛打敗張郃,後面是胃炎做副將。

概括一下,關羽部將有周倉,王甫等,但是沒有副將。伐吳前關興張苞還掙個正副呢。


小邪163082961


關羽從來不需要副將。

在他看來,副將就是多餘。

500效刀手或一擊鼓鳴金觀敵撩陣的人足矣。

所以,設問題不要先包辦一個前提強加於事實~那叫強姦事實。



風從東方來163590821


趙雲出道那會兒,在公孫瓚那兒連將都算不上,最多是個隨從,兜兜轉轉到了劉備身邊就沒離開過,劉備從縣長、將軍、稱王、做上皇位一路上封賞加官進爵,都沒趙雲什麼事兒,趙雲呢始終陪在各種夫人和小阿斗身邊,有幾次跟丟了,夫人們跳井的跳井、被殺的被殺,小阿斗也給嚇傻了,劉備嘴上不說心裡老大不痛快,沒追究就算好了,能給個多大的官兒。


霧都溼氣


趙雲沒有固定的副將,但他和黃忠,魏延多次統領大軍。


楚唯夢


都說有陳到這個人 但是民間為什麼很少有他的故事呢 三國演義中更是隻字不提 這是什麼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