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想改變伴侶,為啥你被噴控制慾強,而她卻笑著讓對方乖乖改變?

前一段時間看《囧媽》,電影一開始,因為檯燈問題,妻子張璐與男主徐萬伊展開了一場對話,張璐說:

“你看,這就是我們倆之間的問題,你心裡面長了一個幻想的老婆,她應該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該怎麼說話,你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都這麼多年了,你難道還沒有意識到,我不是你想的那個人嗎?”

都想改變伴侶,為啥你被噴控制慾強,而她卻笑著讓對方乖乖改變?

後來,徐萬伊也因為不滿媽媽盧小花的控制,說了同樣的話:

“你看看這就是我們之間的問題,在你的心裡面住著一個幻想出來的兒子,他應該吃幾塊紅燒肉,臉上肉是橫著長,還是豎著長,什麼時候要孩子,膀胱幾點鐘排水,你全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都這麼多年過去了,難道你沒有發現嗎?我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那個兒子。”


都想改變伴侶,為啥你被噴控制慾強,而她卻笑著讓對方乖乖改變?

“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

無論是在親子關係,還是夫妻關係中,鍥而不捨地想要改變另一方,都是非常常見的現象,而且往往是徒勞無功。

可為什麼人們還是鍥而不捨地要改變對方呢?

這是因為,每個人的大腦都被自己和別人“應該如何”的假設控制住了。在這些“應該”假設背後,隱藏著一個人的經驗、內在需要、願望等等。

當一個人發現,別人的表現與自己的“應該”假設不符時,就會感覺特別的失望與焦慮。此時,自戀本能會讓我們相信,自己的感覺是正當的,是對方沒有滿足我們的期待,所以錯在對方。

在這一想法的支配下,我們就會想方設法地改造對方。可問題是,伴侶或孩子偏偏不願意服從我們的改造,導致矛盾激發。

都想改變伴侶,為啥你被噴控制慾強,而她卻笑著讓對方乖乖改變?

人的“應該”假設來自哪裡呢?

  • 有一部分是來自我們從小到大的經歷。

比如,如果在你生長的家庭中,爸爸特別勇敢,媽媽特別溫柔,那麼你就會認為,所有的妻子丈夫都會這樣。而當你結了婚之後,發現伴侶並非如此時,就會覺得特別失望。

  • 有一部分是來自於我們沒有實現的願望。

比如,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伴侶能積極上進,可是他(她)並非如此,你就會像傅首爾那樣,有一種竭盡全力也要改造對方的衝動。

  • 還有一部分來自於將對自己的不滿投射到了對方身上。

比如,你是一個有拖延症的人,如果恰巧你的伴侶和孩子也特別拖延,你就會覺得特別難以忍受,想要改變他們。

都想改變伴侶,為啥你被噴控制慾強,而她卻笑著讓對方乖乖改變?

“應該”假設意味著——不認可

表面上看,好像是對方問題重重,但是不肯做改變,所以我們才要幫助對方。可氣的是,他們不領情也就罷了,居然還倒打一耙,怪我們控制慾強。

可實際上,真正的問題出在我們的“應該”假設上。

有很多時候,我們的“應該”假設並不準確,只是大腦的錯覺而已。

而且即使這種假設正確,它傳遞出的信息也會讓伴侶或子女特別反感,因為它在說:“你不是好伴侶,你不是好兒子或好女兒,我不認可你。”

也就是說,在家庭關係中,想要改變另一方的本質是——不認可。

都想改變伴侶,為啥你被噴控制慾強,而她卻笑著讓對方乖乖改變?

在囧媽盧小花眼中,兒子伊萬一身的缺點:這麼大個人了,還不知道好好照顧自己;長了一身的肉不說,還不知道控制飲食;結婚這麼長時間,也不要個孩子……

於是,盧小花開始了她一系列控制兒子的行為,不讓他吃最後一塊紅燒肉;給他塞西紅柿,喝養生水;甚至連他上廁所、生孩子的事情也要管,結果引發了兒子的反抗,最後導致親子矛盾激化。

在盧小花的心中,有一個幻想出來的理想兒子,導致她不斷地把真實的兒子和幻想中的理想兒子做比較,伊萬當然就輸得很慘。

都想改變伴侶,為啥你被噴控制慾強,而她卻笑著讓對方乖乖改變?

不只是親子關係,夫妻關係也是如此。

我認識一對夫妻,妻子是老師,工作特別積極。而丈夫在國企上班,工資高,待遇好,工作還不累。

按理說,這對夫妻應該很幸福,可是,他們卻經常爭吵不斷。妻子認為,丈夫目前的工作雖然很穩定,可也應該有危機意識,多掌握一些技能。

而丈夫並不贊同,他認為自己可以在工作中成長,沒必要另外再學習,順其自然就好。

於是,兩人常常因為這件事情吵架。

其實在這個妻子的心中,也有一個理想丈夫,所以她才會不斷改造丈夫,希望他成為自己想要的那個人。

都想改變伴侶,為啥你被噴控制慾強,而她卻笑著讓對方乖乖改變?

如果一定要改變對方,我們要怎麼做才好呢?

如果孩子有不良行為,作為父母,忍心不幫助孩子改變嗎?如果伴侶有不良行為,作為妻子或丈夫,就可以放手不管了嗎?

當然不是。

想要改變別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並不是說沒有希望。只是“解鈴還需繫鈴人”,問題的關鍵不在對方,而在你身上。

想要讓對方改變,需要遵循兩個原則。

都想改變伴侶,為啥你被噴控制慾強,而她卻笑著讓對方乖乖改變?

第一個原則,不要從改變對方入手,而要從改變自己開始。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改變自己大腦中想要“改變對方”的念頭。

對於這一點,我們都耳熟能詳,除非對方願意改變,否則我們沒有辦法強迫他改變。而且,如果我們太執著於此,只能讓關係陷入膠著的狀態。

關係的改變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但是卻需要一個人先做出改變。如果雙方都希望對方先改變,那這段關係很難發生好的變化。

可能你會很不服氣:

  • “是他做的不對,憑什麼要我先改變?”
  • “需要改變的是他,不是我。”
  • “如果我改了,他還是老樣子,那怎麼辦?”

事實上,如果你改了,對方也許會改,也許不會改。

但是,畢竟你已經為這段關係主動付出了努力,讓這段關係不再惡化,還有改變的可能。

如果你做出了改變,對方依舊無動於衷,你需要思考,自己的改變是否是對方需要。如果是,那就要考慮,順其自然,或者結束一段婚姻關係。

都想改變伴侶,為啥你被噴控制慾強,而她卻笑著讓對方乖乖改變?

第二個原則,促使對方發生改變的前提是,先認可對方,表現出你的欣賞。

從表面上看,人們之所以討厭別人來改變自己,是因為在這份“改變”裡,隱藏著對自己的“不認可”與“否定”。

可是當一個人表現出了對對方的認可與欣賞後,再提出一些改變的要求,對方也通常能夠給予回應。

比如我有一個朋友,在結婚前,是出了名的懶人,能坐著絕不站著,能躺著絕不坐著。可是結婚之後,卻變得特別勤快。

有一次大家一起吃飯,我從他妻子崇拜的眼神和話語中,發現了他改變的原因。

  • 當大家誇土豆絲很好吃時,他的妻子說:“我老公炒的土豆絲,比這盤土豆絲還要細,而且味道還要好。”
  • 當有人抱怨丈夫不上進時,他的妻子說:“我老公特別努力,每天都會看書寫文章,已經有很多粉絲了。”

結果,一頓飯成了她的炫夫大會。再看看我朋友,也是一臉的驕傲。

都想改變伴侶,為啥你被噴控制慾強,而她卻笑著讓對方乖乖改變?

可以說,妻子的認可讓朋友變成了一個特別勤快的丈夫。如果每一個懶丈夫身邊都有一個特別懂激勵人的妻子,那這個丈夫恐怕也會行動起來。

可是話又說回來,這好像說不通。

既然認可、欣賞對方,為什麼又希望對方改變了?我想,可能是欣賞一部分行為,又希望對方改變另一部分行為吧。

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如果只是一味的要求對方改變,並且明確指出,你的行為讓我不滿意,那對方恐怕也很難改變。

都想改變伴侶,為啥你被噴控制慾強,而她卻笑著讓對方乖乖改變?

不管是在親子關係,婚姻關係,還是正常的社交關係中,想要改變對方,都需要經歷很難的過程。如果我們真的很愛對方,那麼就在改變自己的同時認可對方,說不定就能有所收穫。

你曾經試圖改變孩子或伴侶嗎?結果如何?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一起交流討論。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