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記載大唐子民砸了狄仁傑的祠堂,老百姓為何會痛恨狄仁傑?

夢醒時分-月兒moon


大唐子民砸狄仁傑的祠堂,是史實。《新唐書》有云:“因共毀其父生祠,不復奉。”

但是從這句話追根溯源可知,狄仁傑祠堂被毀,乃因其子坑爹。

狄仁傑歷事高宗、武皇。尤得武則天器重,他不僅是傳說中的神探,更具長遠的政治眼光。武則天代李唐後,狄仁傑並沒有像一般人那樣激烈反對,在他看來,武則天雖為女子,卻有才幹。

在與武則天君臣相得之際,狄仁傑也很注意保護李唐子孫,中宗李顯、睿宗李旦都多得他庇護。他的“侄子與兒子孰親”論打動了武則天,為李唐江山的恢復立下了基礎。

朝堂多有倚重狄仁傑,民間對他的印象也很好,屢次外任皆得當地百姓立碑稱頌。他在魏州做地方官時,魏州百姓為懷念狄公恩德,於神功二年(698年)為其建造了生祠,以報恩德。

然而老子英雄兒丟臉。狄仁傑次子狄景暉頗坑爹。《舊唐書》上說其(狄景輝)人頗貪暴,為人所惡。狄景暉剛當官時,還比較謹慎,然而隨著官位的不斷晉升,就不能自己。特別是在升任幷州魏功參軍之後,更是生活不儉,激起當地群眾的嚴重不滿。鄉民恨烏及屋,怨狄公不知教養兒子,就把狄仁傑的生祠給毀了。狄仁傑察覺後,非常氣憤,斷然罷其官職,停其俸祿。

元和七年(公元812年)魏博節度使田弘正為悼念狄公盛德,在原址重修祠堂並重立石碑,碑名也改為“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原碑名為“大周狄梁公祠堂之碑”)。因有教子不嚴之過,故新碑斜置,並非正南正北。此碑現為河北省重點保護文物。


錢多多讀文史


百姓恨的不是狄仁傑,而是狄仁傑的兒子狄景暉,是狄景暉連累了狄仁傑。

狄仁傑有三個兒子,老大狄光嗣,老二狄光遠,老三狄景暉。

龍生九子,各各不同,這仨兒子雖然都是狄仁傑的種,但是人品差的很遠。


大兒子狄光嗣是個好官,子承父業,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歷任汴州刺史、揚州長史等,雖然比不上父親的成就,但也算可圈可點。

二兒子狄光遠也很不錯。當年狄仁傑遭到酷吏來俊臣誣陷,被投入大獄,當時有個規定,凡是當即認罪的人,不僅不用遭受酷刑,而且還能免死,狄仁傑當即認罪了,來君臣認為狄仁傑態度良好,於是不加以防備。

後來,狄仁傑偷偷借來筆墨,從被子上撕下來一小塊帛,寫明瞭冤屈,將其塞入棉衣,又託人送到了家裡。

狄光遠是個聰明人,父親託人送棉衣,必然大有深意,於是親手拆開了棉衣,當時就發現了這個救命帛書,於是立馬拿著帛書面見武則天申冤,後來終於救下了父親的性命。


三兒子狄景暉比兩位哥哥差太遠了,可能是狄仁傑忙於政務,忽視了狄景暉的教育,長大了的狄景暉成了紈絝子弟。

後來狄仁傑給他謀了個差事—魏州參軍,哪知道他到任之後,貪汙受賄,魚肉鄉里,無惡不作,狄仁傑好不容易攢下的好名聲被他一朝丟盡。

當年,狄仁傑在魏州幹過刺史,為官清廉,勤政愛民,還挽救了魏州全城百姓的性命。

當時,契丹大軍侵犯魏州,城內百姓人心惶惶,亂成一鍋粥,這時候狄仁傑臨危不亂,迅速派兵維持秩序,又當眾告之百姓,大唐援軍不日將至,大家不用驚慌。


後來,契丹密探潛入城中,發現百姓生活如常,毫不慌亂,又聽說唐朝大軍將至,於是就快馬加鞭回去稟報,契丹首領聽說此事之後,長嘆一聲,悻悻地率兵離去。

魏州百姓為了紀念狄仁傑豐功偉績,集資建了一座生祠,哪知道狄景暉來到魏州不久,就迅速搞臭了父親的名聲,百姓一怒之下,就把狄仁傑的祠堂砸了!


一半秋色


狄仁傑是被自己的敗家兒子給坑慘了。

狄仁傑是一代名相,備受女皇帝武則天的尊重,他素有破解疑難雜諳的名聲,成為後世人眼中的傳奇。但可惜的是,狄仁傑生了一個不成器的兒子。

作為唐朝的一代名相,狄仁傑素以智慧而聞名,是歷史上的“神探”。後人甚至還用《狄公案》這部公案小說,神化了狄仁傑的形象。

這些都是後人愛戴狄仁傑的表現。但是,如果把目光對準唐朝同期的老百姓,情況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唐朝的老百姓,在狄仁傑死後砸了他的祠堂——而這種恨之入骨的舉動,緣由就在於狄仁傑生的那個魚肉鄉里的好兒子,以致父親死後不得安寧。

狄仁傑一輩子共生了三個兒子,分別名叫:狄光嗣、狄光遠和狄光昭。

這裡說的就是三子狄光昭。狄光昭後來改名為狄景暉,被任命為魏州司功參軍。

在魏州期間,狄景暉是無惡不作,史書稱他“頗貪暴,為人所惡”。

而不巧的是,狄仁傑曾經是魏州的父母官,政績卓著、體恤百姓,所以當地老百姓曾為狄仁傑立生祠。

然而,狄景暉的無惡不作讓老百姓憤怒了,於是就發洩到狄仁傑的身上,眾人“乃毀仁杰之祠”。

由此可見,狄景暉真是歷史上坑爹的典範案例。正是因為他,連累自己老父親的名聲受累。

在唐憲宗元和年間,由魏博鎮田弘正所提議,重新修建了狄仁傑的祠堂,才算是完事。


HuiNanHistory


答:很多人對狄仁傑的瞭解,是通過偵探系列電視劇《神探狄仁傑》得來的。

的確,狄仁傑是一個斷案如神的高手。他曾在儀鳳元年(公元676年)被擢升為大理丞,掌管國家刑法大權,公正廉明,執法如山,明察秋毫,英明善斷,到任僅一年,就判決了以前積壓的幾千件案子,牽涉到一萬七千人。案子判決結束,沒有一人喊冤,沒有一個不心悅誠服。

但狄仁傑不僅僅是一個斷案高手,他實在是一個“完人”的標本,是後世學習和效仿的榜樣。他剛正不阿,敢於犯顏上諫,直陳己見;他是文人出身,卻有統兵御邊,有效地阻擋了突厥、契丹對邊疆侵擾;他勤於吏職,愛民如子,每到一地任職,就造福一地,政績卓著,老百姓在他活著時候就為他建造了生祠,幾乎他任官的每一個地方都有老百姓為他修建的祠堂……當然,他最為後世史家所瞻仰的,就是有“復國大功”,勸諫武則天還政於唐。

狄仁傑早年到寧州任職,著力嚴懲地方貪官汙吏,安撫民心,治理寧江(也叫九淩河),勸農植桑,大力發展生產,又推行積極的民族政策,撫和戎漢,短短一年時間,寧州的面貌就煥然一新。

後來狄仁傑被朝廷提拔為冬官(工部)侍郎,寧州百姓依依不捨,哭聲遍地。

狄仁傑離任之後,州民在城西廟嘴坪立了一塊“狄公德政碑”。

越王李貞是李唐宗室,不滿武則天篡位,他在擔任豫州刺史時,起兵造反。

李貞事敗後,有五千多豫州州民遭受到了武則天的血色清洗,將要集體處死。

前來出任豫州刺史的狄仁傑心急如焚,不顧律令森嚴,毅然寫了一份《奏從越王舉兵詿誤免死表》,將這些人保奏了下來,被改判為流放,遷徙豐州(今內蒙古河套西北)。

這些從鬼門關上回來的流徒行經寧州,寧州父老告訴他們:“你們能大難不死,正是我們狄公冒死相救所致!”

流徒們聽了,全都感激涕零地跪倒在寧州百姓所建“狄公德政碑”之下放聲大哭。

從此,後世又將寧州的“狄公德政碑”稱為“梁公墜淚碑。”並在立碑處加建了一座“狄梁公廟”。

後世凡到寧州做官者,無一不去“狄梁公廟”前祭祀。

宋范仲淹知慶州時還親自撰寫了狄梁公的碑文,對狄仁傑的一生功績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讚揚。

清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知府趙鳴喬還自籌經費,重修了“狄梁公廟”。

後世還在寧州建起了“狄公祠”,其中狄公祠的“梁臺雪霽”被譽為慶陽府八大勝景之一。

狄仁傑因為觸動朝廷權貴的利益,不久被撤去豫州刺史之職,先貶為復州(今湖北沔陽西南)刺史,接著又貶為彭澤令。

彭澤正遭受饑荒,狄仁傑不管自己的處境險惡,向武則天上《乞免民租疏》,為百姓請命,為百姓申請賑災,同時也積極組織生產自救。

渡過難關後,狄仁傑革新吏治,,勸課農桑,鼓勵生產,把彭澤地方的經濟搞得蒸蒸日上。

彭澤縣人民感其恩德,集體自願捐錢捐物,為狄仁傑建立了一個生祠堂,把狄仁傑當神來拜。

唐朝末年,詩人皮日休到此看到狄公祠香火還是很旺盛,大為驚歎,作《狄梁公祠碑》。

契丹入侵,河北騷亂,武則天起用能人狄仁傑任魏州刺史。

狄仁傑到了魏州,不但協助官兵趕走了契丹兵,還推行“緩賦寬役,勸農課桑”政策的進行積極治理,使百姓安居樂業,且倉廩充實。

武則天欣喜之餘,升狄仁傑為河北安撫使。

魏州吏民戀戀不捨,在魏州城西南不遠處(今大名縣城東五里)為狄仁傑修建生祠一座,相約每年歲首來到祠堂,獻上豬羊美酒,為他祈禱祝福。

就是這座由魏州百姓親手建造的祠堂,在若干年後,又被魏州百姓親手所拆。

魏州百姓並不是痛恨狄仁傑本人,而是痛恨狄仁傑那個不成器的兒子狄景暉。

狄景暉在狄仁傑去世後,曾擔任魏州司功參軍,貪婪殘暴,禍害一方。

百姓一怒之下,恨屋及烏,就把祠堂搗毀了。

不過,隨著時光流逝,到了晚唐,百姓對狄景暉的劣跡漸漸淡忘,仍然感念狄仁傑清正為民的恩德,又把狄仁傑祠堂重新修建了起來。

即使時光已經過了千餘年,在現大名縣城東五里,金大公路南側,依然樹立當時人們修建的狄公祠碑。

正所謂,金獎銀獎,不如群眾的誇獎;金碑銀碑不如群眾的口碑啊。


覃仕勇說史


千錯萬錯都是他兒子狄景暉的錯,自己的行為讓父親顏面掃地,真是虎父犬子。狄仁傑英明一世,但卻也糊塗一時,防盜防貪卻忘了防自己的兒子。自己政治清明,兒子卻貪得無厭,禍害一方。子不教,父之過也。

狄景暉,是狄仁傑最小的兒子,深受寵愛,但生活一點都不檢點。巧舌如簧的他矇蔽狄仁傑的雙眼,自己卻胡作非為,弄得民不聊生,以至於百姓痛恨狄仁傑。

《舊唐書》有言:“仁杰嘗為魏州刺史,人吏為立生祠。及去職,其子景暉為魏州司功參軍,頗貪暴,為人所惡,乃毀仁杰之祠。”

大概意思就是,狄仁傑在魏州當刺史時體恤百姓,為了紀念他的豐功偉績,魏州百姓為他立了一塊功德碑以此紀念他。

等到他離職十多年後,他的兒子繼承父位來到此地當官,但卻魚肉百姓,魏州百姓苦不堪言,於是毀掉了曾經紀念他的功德碑。

整個事情的由來是這樣的,當初狄仁傑上任魏州刺史,為人清廉,事事為民做主,嚴懲當地惡霸。魏州百姓的生活大有改善。

而當年,契丹大軍又要來侵擾,整個魏州人心惶惶,百姓亂成一鍋粥。狄仁傑迅速派軍穩定民心,讓百姓活動如往常,毫無混亂現象。


契丹密探見此狀,快馬加鞭回去稟報,契丹首領認為大敵壓境,百姓必會亂陣腳,城內必有所防備,所以毅然撤兵。

魏州百姓躲過了大災難,而狄仁傑又是個好官,於是魏州百姓便給他建了祠堂,立了功德碑。

由於政治有為,狄仁傑又被提拔。十幾年之後,狄仁傑的兒子狄景輝來到魏州擔任擔任司功參軍,不在父親的眼皮底下做事,他便為所欲為。

當地的惡霸與他勾結一起欺壓百姓,苛捐雜稅,百姓苦不堪言。知道他是狄仁傑的兒子之後,百姓更加憤怒。認為生出這樣的兒子狄仁傑也有過,於是百姓衝進祠堂搗毀。

有密探彙報狄仁傑,狄仁傑聽聞憤怒不已,命令人撤了兒子的官職,斷了他的俸祿。

狄景暉沒有了俸祿,也就沒有了花天酒地的資本,於是又故伎重演。跪著說自己會洗心革面,為百姓謀福。

許多大臣又紛紛向狄仁傑求情,但狄仁傑絲毫不肯給他將功補過的機會,畢竟民心已經向背,若不嚴懲,也枉他一生英明。


狄景暉依舊被罷了官,並且厲聲告誡自己的兒子:興邦,不可以用貪婪之人,應當選賢舉能,此乃治國之道。百姓得知後,又將被搗毀的祠堂重新修整,以此紀念他的剛正不阿。

其實狄仁傑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和二兒子都出人頭地,就這個狄景輝專門讓他背黑鍋。

禍害百姓對於狄仁傑來說是最大的罪過,無論是誰都不可容忍,所以親生兒子也被他嚴懲不貸。

這樣的好官確實深得民心,也是百姓安居樂業強有力的保障,但這樣的清官,確實不多。

而狄仁傑這一生,最愧疚的人無疑就是婁師德,差點“恩將仇報”,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狄仁傑為人耿直,剛正不阿得罪了不少人,他與婁師德同為宰相,自己經常遭到其他官員的排擠甚至詆譭,官職幾度沉浮。但是婁師德卻不一樣,他的宰相一職一直穩坐。

婁師德與狄仁傑的性格不一樣,他不會直接將壞人揪出來,“逆來順受”的性格使他很少得罪人。

貪官當道,他也絕對不會懲治任何人,他一心只會退讓,這就是他所謂的“與人為善”。

說婁師德懦弱沒骨氣的人並不少,不屑與他為伍的朝廷大臣也非常之多,但是不論別人對他成見有多大,武則天卻異常喜愛。


狄仁傑認為婁師德唯唯諾諾,自己不願意與他共同辦公。身居要職,卻不為百姓謀福,貪官汙吏卻不敢揪,也是個沒骨氣的人。

武則天聽聞,也知狄仁傑其實是要自己撤了婁師德的宰相一職。武則天又問狄仁傑,在他眼裡婁師德算是一位賢人否?

狄仁傑回答說:他固守邊疆多年,確實是有功勞,但此人是賢中不足。其實狄仁傑的意思還是婁師德坐在宰相的職位,他的才能是不配的。

武則天又說:“當年婁師德率領18萬兵馬與吐蕃叛軍大戰,凱旋而歸,又用計使吐蕃穩定,使得邊疆百姓安居樂業,是否稱得上賢?”

狄仁傑啞口無言,但理不直,氣卻壯的說:“他不能夠知人善任。”

武則天笑著說:“你的宰相一職都是婁師德力薦的,難道婁師德推薦的不是賢人,而是閒雜人嗎?”

狄仁傑聽罷,才知自己的官職是婁師德力薦的,內心慚愧不已的說:“婁公竟寬容至此,我真是配不上婁公的寬宏大量,實在慚愧。”

其實婁師德是有他的為政之道,不強出頭,卻以智取,特別是貪官汙吏橫行的時代裡,保身才能又機會將他們處置。
他不爭,並不是他怕,而是要謹慎從事,看似唯唯諾諾,其實是大智若愚。武則天得婁師德與狄仁傑,可謂穩坐龍椅,江山可保。


史之策


正所謂愛屋及烏、恨烏及屋,狄仁傑生祠正是因為這樣的道理才被百姓們給砸得稀巴爛的。

在各種影視劇中,狄仁傑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嚴明的判官形象。

很多人在不瞭解歷史的情況下,還以為這些形象是演義、影視劇編造出來的,而實際上,這些形象在歷史中是真實存在於狄仁傑身上的。

歷史中的他,確實是那種斷案嚴明的好官。

在狄仁傑科舉得名後,他最早擔任的就是汴州判佐這等判官官職。

後來隨著工作能力的出色、突出,他就一步步得到了提升,最終成為了大理寺丞,地位相當於現如今人們所說的最高法官。


在他擔任這些相關官職期間,他運用了一些極為高效的斷案方法為百姓們處理起了案件。

最多的時候,他一年能處理17000起案件,按照一年365天計算,就相當於一天處理了46起案件,這等效率,在現如今都是絕無僅有的。

而且,這些龐大的案件處理量都並不是他為了求政績而濫竽充數亂判的。

當時,他對待每一個案件都非常嚴明地審查了其中的細節,每當他作出了判決之後,百姓們都會沒有任何怨言地接受他的判決。

從這些方面,我們就可以知道狄仁傑對每一個案件的態度以及處理的狀況。


狄仁傑人生的低谷和重新崛起

在地位上升到了一定程度之後,狄仁傑慢慢改換了仕途方向,開始從審判界轉換進入了政界,先後擔任了寧州刺史、江南巡撫使、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宰相”等職位。

在擁有了宰相地位之後,狄仁傑就走上了他的人生巔峰。

不過在他走上人生巔峰沒多少年,由於受到一位奸臣的陷害,他就被武則天摘去了丞相官職、貶為了縣令。


而在狄仁傑被貶為縣令期間,一件事情的發生挽救了他的仕途。

這件事情就是契丹人的入侵。

在契丹入侵之後,因為河北地區無人作鎮,武則天就開始想起了曾經做過宰相的狄仁傑,當即將其任用為魏州刺史,讓其抵禦起了契丹的入侵。

正是由於狄仁傑完美地解決了契丹人的入侵,武則天才改變了原本對狄仁傑的懲罰,恢復了他的宰相官職。

在此事過後,雖然狄仁傑馬上被調走了,但是當地的百姓們卻一直因為此事紀念著狄人傑的恩情,為他建立了生祠歌頌他。

如果不是狄仁傑的三兒子狄景暉後來在魏州實在太過於胡作非為了,那麼這些百姓在後來很多年的時間中可能仍然會供奉著狄仁傑的生祠。

恨烏及屋的百姓們

在狄仁傑復歸了宰相官職之後,武則天由於對狄仁傑的信任,就接連對狄仁傑的幾個兒子進行了提拔。

狄仁傑的三兒子狄景暉正是在此過程中被提拔為了魏州參軍。

狄景暉此人在魏州為官初期為了迷惑自己的父親,一開始的種種作為還是比較受百姓們認可的。

但是隨著他在當地為官的時間越來越長,他的本性卻漸漸暴露了出來。

接下來,他依仗著自己的權勢在魏州胡作非為了起來。

按照道理來說,他的官職是不足以支撐他在魏州胡作非為的,但是因為他的父親是狄仁傑、是當朝宰相,在很多官員不敢得罪他的情況下,他就得寸進尺地做出了很多天怒人怨的事情。

在長久的欺壓過後,忍無可忍又實在沒辦法的百姓們就憤怒地把當年他們給狄仁傑建立的生祠給砸了。

在狄景暉的極力隱瞞下,狄仁傑原本是不知道自己兒子所做事情的。

但是隨著這件事情的鬧大,狄仁傑開始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在知道自己一直以為非常乖巧的兒子如此胡作非為後,狄仁傑十分的生氣,於是就除掉了狄景暉的官職,讓他承受到了為禍百姓的下場。

百姓們砸狄仁傑生祠的原因

至於百姓們為什麼要把狄仁傑的生祠給砸了,主要原因是他們覺得狄景暉是狄仁傑的兒子,狄景暉做出這樣的事情,跟狄仁傑的管教不嚴有很大關係。


而狄景暉之所以敢做出這樣的事情,在他們的眼中也跟狄仁傑的包庇有關。

因此在他們覺得自己看錯了人、膜拜錯了對象之後,他們就生氣地把狄仁傑的生祠給砸了,那時候,在恨屋及屋之下,狄仁傑在他們眼中的形象可能就跟一個欺世盜名的偽君子差不多。


孤客生


用現在流行的話說,狄仁傑有一個“坑爹”的兒子,坑了自己老爹。


狄仁傑,唐代名相,無論在官方還是民間,都是口碑極佳的,但狄仁傑的兒子卻很不爭氣,成功地坑了健在的老爹一把,惹得老百姓砸了狄仁傑的祠堂。

正史記載,狄仁傑有三個兒子,狄光嗣、狄光遠、狄光昭(狄景暉)。

按理說,虎父無犬子,尤其狄仁傑這種潔身自好、家教甚嚴的名臣,教育培養子女應該不在話下,但狄景暉卻是一個例外。

狄仁傑是幷州(今山西太原)人,他曾擔任魏州(今屬河北)刺史,為官清正,愛惜百姓,深受愛戴,當地老百姓為表感激,爭相立碑頌德,甚至給他立了一座“生祠”供奉。

後來,狄仁傑的官越做越大,他的兒子也靠蔭補入仕為官,其中狄景暉到了狄仁傑曾任職的魏州當了司功參軍,大概相當於縣處級幹部,可狄景暉沒有繼承父親當初做官的清風正氣,反而是貪婪殘暴,亂搞一氣,搞得民怨沸騰,跟狄仁傑形成鮮明對比。

老百姓很痛恨狄景暉,但又不能公然把他打一頓,就把怒火撒到了狄仁傑身上,他們認為狄仁傑教子無方,養出這樣一個兒子來禍害百姓,於是跑去砸毀了狄仁傑的生祠。

狄仁傑聽說這件事後非常氣憤,堅決罷免了狄景暉,狄景暉跪地求饒,很多人也為他說情,但狄仁傑仍堅持嚴懲不貸,最終博得了群眾的認可。

雖然狄仁傑的生祠被毀,但這只是當地百姓在激憤之下的一時情緒發洩,並非針對狄仁傑本人,也並未影響狄仁傑一貫的良好口碑。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老百姓為何會痛恨狄仁傑,砸了狄仁傑的祠堂?因為他兒子坑爹。


狄仁傑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賢相,他的一生幾乎沒有黑點。不過,我國的正史中卻這樣記載,老百姓砸了狄仁傑的祠堂,百姓們這樣做其實是有原因的。

(影視劇狄仁傑第三子)

他們不是痛恨狄仁傑,關於這個事情主要是因為狄仁傑的兒子,狄仁傑總共有3個兒子,老大和老二都是比較省心的孩子,只有老三是比較讓人費心的,用現在比較流行的網絡語言是比較坑爹的主。


這個兒子到處出為非作歹,引起了百姓的不滿,百姓認為狄仁傑沒有教好自己的孩子,給他們帶來了尊重的災難,就自發地去他祠堂打砸。

狄仁傑在位的時候做了非常多有利於國家和百姓的事情,但是他在世的時候並沒有得到唐朝的大肆封賞。狄仁傑去世了之後,朝廷才對狄仁傑的功績進行大封殺,並且作為典型推廣。狄仁傑的名聲,就傳遍了整個大唐,百姓們也非常喜愛狄仁傑。

就在這個時候問題來了,古代的時候是實行嫡長子繼承製。狄仁傑的大兒子狄光嗣,受到了統治者的重視,也得到了較高的官位。但是狄仁傑的第3個兒子,就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只做了一個八品小官。

三兒子就心裡不平衡,慢慢地開始作惡,最後愈演愈烈,老百姓都受不了了。這些老百姓一氣之下,覺得狄仁傑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兒子,就去打砸狄仁傑的祠堂。

安史之亂時他兒子狄景暉擔任魏州參軍,為人“頗貪暴,為人所惡,”引起老百姓公憤,“乃毀仁杰之祠”,老百姓把狄仁傑的祠廟給拆毀了。狄仁傑一心為民,因為兒子“坑爹”,死後卻被老百姓拆了祠堂。這樣的結果不免令人惋惜

現在有的標題黨為了博得眼球,顛倒是非黑白,說老百姓痛恨狄仁傑,但其實上這件事情並不是狄仁傑的鍋,狄仁傑只是代子受過,不得不說狄仁傑的兒子真把坑爹演繹得很極致,狄仁傑知道了肯定也很生氣。


江水趣談


老百姓砸狄仁傑祠堂是確有其事,但也並不是衝著狄仁傑去的,而是衝著他兒子狄景暉。

魏州祠堂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契丹首領孫萬榮作亂,攻陷冀州,河北局勢可以說是人心惶惶。武則天為了穩定局勢,起用狄仁傑為魏州刺史。這個魏州是於唐武德四年(621)所置的魏州置總管府,後來改為都督府、節度使,是河北重鎮,戰略地位重要。



魏州前任刺史在做佈防的時候也是覬覦契丹人的彪悍,邊將所有百姓遷入城內,幫助守軍繕修軍備器械,鬧的地方百姓不僅擔驚受怕,還荒廢了農田耕地,怨聲載道。所以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狄仁傑到任魏州後,孫萬榮便主動退兵,雖然不知道是否覬覦狄仁傑的威名,但效果達到了,老百姓開開心心的回家務農,繼續安寧的生活,加之狄仁傑擔任過寧州刺史、豫州刺史、復州刺史等地方刺史,經驗豐富,於是魏州經狄仁傑一番治理,百姓生活欣欣向榮,為了給這位大救星歌功頌德,魏州百姓爭相立碑頌德,還修建了生祠。

坑爹的兒子

狄仁傑有三個兒子,分別是狄光嗣、狄光遠和狄光昭,而這個坑爹的兒子就是三子狄光昭,由於新舊唐書記載的狄仁傑三個兒子中,有一人後來改名為狄景暉,加以對比得出此人便是第三子狄光昭,歷史學家猜測可能是為了避諱唐明皇之母“親昭成順聖皇后”的諡號。

“其子景暉為魏州司功參軍,頗貪暴,為人所惡,乃毀仁杰之祠。”——《舊唐書·狄仁傑傳》

由於古代官員任用時還是比較注重避嫌的,所以我覺得可能是狄仁傑覺得自己在魏州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主動舉薦小兒子狄景暉前往魏州擔任一官半職加以歷練的,畢竟狄仁傑的大兒子和二兒子都比較省心,大兒子還得到過武則天的誇獎,唯獨這個小兒子口碑不怎麼樣,到了魏州,也許會瞻仰一下老爸的功績,興許會有所改觀。


但坑爹這個秉性貌似從古至今都難以改變,這個小兒子到了魏州並沒有因父親的功績而受到激勵,反而更加橫行霸道,中飽私囊,這便引起了當地人民的激憤,於是乎將他老爹的祠堂給毀掉。

狄仁傑作為一代名相,流芳百世,但他有這麼一個坑爹的兒子,差點毀了他一世英名。


棍哥觀史


狄仁傑可謂是一位傳奇人物,斷案能力超群,不懼達官顯貴,為民著想,贏得了美名。而且用自己的身體力行在潛移默化中深遠持久地影響了武則天的行事,使武則天一朝呈現出貞觀遺風的風采,不得不說,這樣一位公正嚴明的官員著實是大唐的幸運。

但是有一件事情卻令人匪夷所思,那便是老百姓對他原本是敬佩有加,但是態度卻突然間三百六十度大轉彎,轉而變為憎恨。如此愛憎分明,著實引人好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且隨筆者一同分析。

其實老百姓對狄仁傑的態度驟變與狄仁傑的兒子息息相關。可以說就是因為他的坑爹兒子才會發生這樣的局面。

由於狄仁傑的功績卓絕,政府為了褒獎他,將他的榮譽延續到他的後代。狄仁傑一共有三個兒子,一個叫做狄光嗣,還有一個叫做狄光遠,另一個叫做狄景輝。作為嫡長子的狄光嗣享有了狄仁傑擁有的榮耀,但是次子狄景輝卻十分慘淡,這樣的天上地下很容易就引發心理的不平衡。狄光遠此人心胸寬廣,不為這些凡塵的牽絆所累,絲毫不介意。

作為三兒子,卻什麼也沒有得到,自己的父親名氣大到享譽全國,自己卻勉強做個八品小官。如此的高低落差,使狄景輝內心的陰暗面與日俱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他便在自己任職的地方興風作浪。

魏州當地的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熱的境地,這樣一個胡作非為的地方官將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各種違法亂紀的行為此起彼伏,橫徵暴斂、強搶民女不在話下,而且將地方官僚隊伍變成自己的喜好場,與自己狼狽為奸的則任用提拔,與自己不相契合的就肆意罷免,任人唯親到地方政府像是自家的後花園。

如此行徑,怎能不讓老百姓深惡痛絕,可是卻是敢怒不敢言,因為他的父親是狄仁傑,那可是國家有功之臣。最後就算是官位高至宰相,也是對他無可奈何。

這裡筆者不禁好奇,狄仁傑是否知道自己兒子這般胡作非為呢?這位狄景輝不得不說掩藏極好,做官前期絲毫沒有任何放肆姿態,老老實實,狄仁傑深信不疑。不過後來也是對他的各種也是不得而知。於是在其他官員看來,這就是一種包庇,在摸清狄仁傑的態度後,大家也只能對狄景輝的惡劣作風一忍再忍了。

忍無可忍的百姓又能怎麼辦呢,他們怎麼可能為狄景輝這樣臭名昭著的惡人立生祠供奉了,於是他們將矛頭對向了狄景輝的父親狄仁傑,正所謂“養不教,父之過”,狄景輝各種違反法律的行為都是狄仁傑沒有好好教育自己兒子的結果,那麼只能由狄仁傑自己來吞下這樣的惡果。百姓中原本對狄仁傑欽佩不已的都轉為厭惡,甚至於把他的塑像砸爛。

這位坑爹神娃將狄仁傑累積的一世英名都消失殆盡,實在是有愧於他的父親。終於天在做,人在看,狄景暉的所作所為最終還是傳到了狄仁傑耳中,他立馬奏請將小兒子的官職罷免,停發他的俸祿,終於意識到自己所做非事的狄景暉痛哭流涕,悔不當初,向自己的父親下跪求饒,可是狄仁傑依舊是鐵面無私,並對他說:“賢者當舉,貪者當罰。這是用人之道,興邦之法。”

狄仁傑和他兒子的故事實在是發人深省,為官者當理清家中事,且應使後人清白示人。哪怕盛譽如狄仁傑,百姓也不可能會容忍他的子嗣為非作歹。因此,為官者就需踏踏實實為民辦事,不得摻雜私慾,更不應該濫用權力,否則只會使百姓深惡痛絕,自己惡名纏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