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書法是練得越多越好嗎?你怎麼看?

小貓咪影視


練書法固然是越多越好,但首要前提是要掌握要領,明確方向,並循序漸進,方可不斷進步。比如要先選擇你喜歡的字體,歐柳顏趙,選擇好要臨募的字帖,腳踏實地的去臨習,細細揣摩,領會,而不是盲目的去練,這樣即使練的再多,也不會有取得進步,所謂的不入門。


手機用戶存


或許我不像別人的答案那樣華麗,我就用我真實的故事來回答這個問題:不知道是從小比較笨還是不愛學習以至於成績不理想,後來發現書法比較感興趣,所以就開始各種寫字(字醜暫不稱書法)記得有一次開家長會,我媽進門的時候發現我寫的字放在門口的小黑板上,那自豪的啊,可她不知,進了教室門就是老師的一頓數落,你兒子成績有多差,我媽的心情像過山車一樣。後來初中了,我愛在英語課本上寫字,英語成績可想而知,再後來高中,我還是喜歡寫字,一直到大學到現在,我還是喜歡寫字!

所以我感覺,經常寫字多練習肯定會變好的,至於能有多好取決於你的方法和你所付出的精力的,最後希望所有的書法愛好者都能寫出滿意的作品!

下圖是我寫的,自我評價,尚需努力



一個好人的故事


我是雨夜構想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練習書法並不是練的越多越好,必須要掌握方式方法,才會事半功倍。

練習書法的時侯一定要靜心練習,最好要沒有任何打擾才是最好。作為初學者本人對書法瞭解的只是一知半解,說一下自己對書法的體會。我的字不能稱之為書法,只能叫做練字。

我每天練字兩到三個小時,沒有特殊情況就每天練習。我不認為自己練字的時間有很多,但是從中總結了些許經驗。練字之時一定要認真讀帖,讓自己讀懂字帖才開始練習。一定要認真總結自己以往的錯誤,及時改正,不要把自己的錯誤一再放大,不總結錯誤的筆法,不管怎麼練習都是在重複以往的錯誤。那樣就是練習多久都不會進步,反而會一錯再錯。

當練習開始之前,就一定要選擇字帖,根據自己的喜好和以往熟悉的字體來選擇字帖,選定以後就可以開始正式練習了。練習的時間因人而異,可以一個小時也可以兩個小時。根據自身情況自己掌握就可以,但是一定要精練。所謂精練就是單字過關,尤其是練習楷書,必須要單字過關才是最好。單字練習每天練習幾個就行,給自己定下任務,並且是硬性的規定,一旦開始練習就一定要完成任務。不要在乎時間有多久,領悟的快也許十分鐘,稍微慢一點兩個小時也差不多了。等到單個字練習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通篇練習了。通篇練習也是一樣給自己定下任務,每天臨帖多久或者臨帖幾遍,都是要自己有硬性的規定,不完成任務就不要停止。持續這樣練習,養成習慣,到時習慣成自然,就不會糾結練習書法是多練好還是少練好了。

真正練習書法或者對書法興趣濃厚的人,根本就不在乎是多練好還是少練好,只是在乎自己的水平有沒有進步。他們總是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用,不會因為練習多了少了而糾結。


雨夜構想


書法是需要時間的沉澱,練得多肯定是好的,但不能為了練而練,在練的過程中一定要多看多想,悟很重要,練習一本貼要從入到出。我身邊有個現實的例子,有一位鄰居老人練字有幾十年了,但我現在看他的字和十幾年前沒有多大變化,他基本每天拿筆練。供參考。



晚一一成


不管練什麼都需要時間,但不管練什麼不是無限長就無限好,我遇到很多專門學書法的還不如我這個臭皮匠,因為我之前的同學同桌是得過全國書法比賽冠軍拿過金牌的人,他也不會主動教我,但我主動會問他很多字的偏旁很多字的部首,只要你練好了幾個偏旁和部首,舉一反三,會一頂百,從來沒練過的字都能寫的瀟瀟灑灑,所以練字在於方法而不是越多



史上最帥的作者


你好,想通過自己練書法的經歷簡單回答您這個問題。

首先,練書法並不是練得越多越好,質量比數量更重要。這句話怎麼提現在書法練習中呢,簡單的說練習書法就跟我們平時吃飯一樣,太快容易噎著,慢慢咀嚼,需要消化,不能因為“太餓”,一下子吞下大量食物。書法就是這樣,需要消化,不能急於求成,要循序漸進。

我剛開始練習書法的時候,是比較盲目的,就拿選帖來說,這事通過大量實踐才發現自己比較喜歡哪一類字體的字帖,確切的說是適合自己的字帖。本人相對比較喜歡小楷,歐楷。其實更偏愛歐楷一點,後來是為了練習手感跟筆法,歐楷跟小楷都是交替練習,到現在發現花在小楷的時間更多一點,但是,對比以前臨摹的字還是有進步的,雖然進步不是很明顯。

書法練習前期一年時間,因為當時在校一直到工作都堅持練習,幾乎達到每天都練習的密度。

我不覺得是因為持續時間短看不到進步,而沒有堅持天天練習,反倒是發現有個叫“瓶頸”的東西,我嘗試短暫停止書法練習,間隔一段時間再去練,當然,在形成肌肉記憶之前不能提前把手法忘了,這段時間通常在一個星期到一個月不等。

我持續堅持,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把前期學的東西消化,也不要有因為大量練習就一定會進步,書法練習過程也要反思,找原因向高手學習,我這裡的“高手”有兩種,第一種就是書法家的字帖,第二種就是找網絡上一些風格比較統一和貼近本人練習字帖的人,向他們學習,遇到問題不能死鑽牛角尖。我覺得自己不同於部分書法學習者,大量臨帖是必要,同時要反思,不然就同繪畫誤區一樣只是照著葫蘆畫瓢,即使形似,神也難似。

純屬個人觀點,書法練習不管是興趣也好,職業專攻也好,最主要的是要用心對待。

最後,這幾張都是我臨摹練習的作品,歡迎書友交流。

凡事都有例子,書法練習也一樣,講究的是方法,方法沒必要統一,練習目的都是為了能進步。我本身只是以書法愛好者的身份去練習,但是自己喜歡,感興趣,所以願意把時間花在書法上,也許這種方式只適合個別人,但是練書法並不一定就是練得越多越好,臨帖在精不在多,有量的同時要有質。


Noautomati387


練書法是練的越多越好嗎?

這個不能完全說練的越多、寫的就一定好,但是大量的訓練是必須的。這其中不僅是機械的去寫,還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對用筆、結構、章法等的鑽研與實踐。

常言道“筆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獻之。筆禿千管,墨磨萬鋌,不作張芝作索靖。”王羲之有浣筆泉,智永有退筆冢,古今大家,無一不是從一點一滴積累訓練起來的。大量的訓練直觀體現在用筆上,即你的手對毛筆的掌控能力。因為毛筆的筆鋒是軟的,書法又是個“落筆無悔”的過程,所以毛筆一旦落在紙上,形成的形態是千變萬化的,怎樣想去操控毛筆寫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就需要手部對筆有極高的掌控力,做出微妙的動作調整,來塑造線條形態,或是中鋒取質、或是側鋒取妍,或俯仰向背,或粗細變化,或正斜曲直,或使轉自如,都是建立在極高的控筆能力上。有了規範嫻熟的用筆,才能談結構和章法。

不同的書體有不同的筆法,比如篆隸講究中鋒用筆,而越是行草書,書寫速度越快、筆法越是千變萬化、奇妙無窮。這都是建立在運用自如的用筆之上的,如果連筆都不能自如操控,還沒落紙手就抖如篩糠,那就不用再對談了,先去乖乖拉線條吧。

但是另一方面,多練,不是機械的去重複,學而不思則惘,要用心去體會毛筆與紙面的摩擦、去捕捉手部那些微妙的動作、去觀察線條那些變換的形態,這才是有意義的“多練”。





任城一米陽光


首先回答你的問題:不見的練的越多就越好哦!

為什麼呢?

1,學習方法非常關鍵,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書法就能事半功倍。

2,如果沒有老師的引導糾正,走上歪路邪路反而越練越壞!

3,著名書法家啟功曾說過:“練字就像吃飯,每個人的飯量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要強求自己一定要練很多很多,適合自己的量才是最好的。

下面是我自己的習作,本人學書十餘年了。學生時期,每天堅持3小時以上的練習時間。參加工作以後,工作繁忙的話,會減少練習的時間,特別忙的話,甚至就不練習了,所以說練習的時間不確定。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滿意,謝謝!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1462136919739240"} --}

郭緘墨書法


最近很流行一個觀點,自學書法=自殺,且不論這個觀點正確與否,以我自身學書經歷來看,自學書法進步緩慢,知識點比較瑣碎,沒一個老師教,來的系統。但這個老師必須是明師,明明白白的能給你講清楚,說明白的老師,很多書法老師不稱職,半懂不懂,以其昏昏使其昭昭,這個在選老師的時候尤其注意!書法前期階段一定是得多練習,提升筆力,當然,練也是正確的練,比如說國家隊的乒乓球隊員,一個動作練標準,再練熟練,練成本能反應。書法也是一樣的,練的前提是要掌握正確的筆法動作,多練才有效果。不知筆法亂叫練只能適得其反,養成錯誤習慣,很難改正,當掌握一定筆法,對筆法有了較多瞭解後,書法就得多思考,結字,也叫結構,上下結構,左右結構,獨體字,古人是怎麼寫的,其中包涵怎樣的原理?開合,錯位,虛實,向背等等,把這些問題搞懂,多練進步才快。希望我的回答能有所幫助,謝謝!更多精彩書法教學視頻請搜索書法日常。




書法日常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值得大家深入交流一下。我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接觸書法,一度也認為書法就肯定是練的越多寫的越好,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充滿矛盾的話題。一方面沒有量的積累就不會有質的突破,想寫出一手好字必定是建立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沒有一條捷徑是留給書法這條路的,只有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性子,吃得了苦頭,最後才能有巨大的收穫,才能有的放矢走向成功。但從另一方面來講好像又不是這個樣子的,我也經常看到一些已年過花甲之人,雖然也是整日筆耕不輟,可手下“畫”出的書法是不忍直視,被一些追捧者稱之為“大師”,卻毫無美感可言,更不能稱為“法”。因為書法最重要的是“法度”。所以到底該怎麼樣理清這個問題呢?到底是練好還是不練好?其實我認為選對路子的“不練”甚至好於選錯路子的“練”。

下面我們就具體談談這個問題,無論有沒有進入專門的書法課堂學習,在選帖的時候是關鍵,一定要選擇古人的碑帖作為我們的敲門磚和引路人,我稱之為“師古人”,也就是唐太宗在《帝範》中所說:“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 我們選擇一個經典的碑帖是最關鍵的,找準模板,勤學苦練,假以時日必成大器。相反的,如果我們一入門就被一些所謂的“大師”們給帶偏了,或者相信一些人所謂的7天速成之類的噱頭而去急於求成,盡學一些旁門左道討好投巧之術,只能是越練問題越大,以至於最後想再回頭都很難。所以為什麼我說選對路不練都要好於選錯路子的練了,因為選好碑帖後,很好的讀帖也是一種進步。當然想要進步,再好的帖也要配合勤學苦練。

下面幾副作品,經典碑帖和江湖書法一目瞭然,入門是關鍵,刻苦是取勝之匙,祝你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