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東歐的波蘭翼騎兵到底有多厲害?

戰國君


這樣的問題,會讓很多人噴鼻。因為在他們看來,第一是波蘭這樣的民族,居然能用厲害二字來形容?第二是所謂翼騎兵,那無非就是國王視察之際用來裝飾的,能上實戰麼?

那麼司馬就來解釋一下吧!

(電影畫面中的波蘭翼騎兵,真的很拉風)

首先,波蘭真的曾經厲害過,而且王牌武器,就是翼騎兵。

16世紀,波蘭曾經狠狠地教訓過德國人。1577年,即明神宗萬曆五年,這場戰役發生在當時的但澤,即今日的格但斯克,這裡當時是普魯士人的地盤。普方有一萬人,不過基本上都是步兵,而波蘭出動的便是兩千翼騎兵,而最後的戰果,是波蘭人以二百人的代價,將一萬普魯士步兵全部殲滅——由此,翼騎兵一戰成名。

17世紀,波蘭又同樣以翼騎兵為自己的王牌,同樣狠狠地教訓了俄國人。戰爭的起因,是因為俄國沙皇皇位出現繼承問題,而當時被認為沙皇伊凡的幼子就在波蘭。於是,波蘭打著護送沙皇真兒子的旗號,對俄國開戰。此時,打敗俄軍,最將這個伊凡幼子推上沙皇寶座的,就是波蘭的翼騎兵。

也是在17世紀,“北歐雄獅“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帶領當時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瑞典步兵方陣,在一個叫特日齊安納的地方遭遇波蘭軍隊,同樣見識了翼騎兵的厲害——波蘭翼騎兵兩次衝破瑞典步兵方陣。

而到了1682年,奧斯曼土耳其大軍維也納城下,哈布斯堡王朝皇帝棄城而逃,奧斯曼帝國的維齊爾(宰相)穆斯塔法·帕夏,幾乎以為維也納已然在自己手下之際,前來支援的波蘭翼騎兵,突然從山坡背後出現,以雷霆之勢,一舉突破土耳其的軍陣,並最終打得不可一世的奧斯曼人,全線崩潰——那個時代,波蘭國王甚至成了解救基督教文明的英雄式人物。

你看,中世紀四大強敵:德意志人、俄國人、瑞典人、土耳其人,都曾敗在波蘭手下,這是不是證明了波蘭的翼騎兵,確實牛逼過!

當然,等到三百年後的二戰,波蘭還拿騎兵去對付德國的坦克集團軍,世人也就只能搖頭了。

那麼中世紀的翼騎兵,究竟為什麼要特意裝備一套羽翼在自己身後呢?難道只是為了漂亮、扮酷?

實際上,當時的活動在亞歐大陸中間地帶的蒙古人、土耳其人等等,都擁有一種遊牧民族的特殊戰法,即投擲套索將敵軍騎兵從馬上揪下來,就好像他們在和平時期用套索來套羊一般——後來美國人也喜歡採用這套手法,如下圖。

正是為了應對韃靼人、土耳其人的這一套戰術,波蘭騎兵在自己的後背,插上了兩根阻攔物,而後再配以光鮮的羽翼,一方面可以壯大聲勢,更重要的一方面,便是防止被遊牧人的套索拉下馬。

從史實看,不得不說,在那個時代,波蘭的翼騎兵確實起到了這個作用。只不過你不能把古代戰場上這一套,照搬到現代罷了。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我們往往有一個認識誤區,認為波蘭翼騎兵很強大,但是波蘭這個國家沒有什麼存在感。誠然,現代波蘭已經非常缺乏存在感,但在在16世紀-17世紀期的歐洲,波蘭是地道的大國。當時的波蘭與立陶宛合併成立波蘭立陶宛聯邦,波蘭進入黃金時期。

國家的強盛帶來了持續的軍事改革和發展,16世紀後半葉,斯特凡·巴託雷國王為波蘭驃騎兵做了一套全面的改革。巴託雷國王以四五百個特蘭西瓦尼人和匈牙利驃騎兵組成了自己的衛隊,驃騎兵們從此不再使用巴爾幹盾和華麗的服飾,去掉華麗但防禦力薄弱的外衣,在祖潘(ZUPAN 傳統的波蘭長大衣,兼有禦寒和武裝衣的功效)外罩鐵製頭盔與板鍊甲,同時為他們裝備一杆足夠長的一次性騎槍,使其衝擊力和肉搏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他對翼騎兵部隊改革的結果是建立了一支大為靈活機動而又具備極高紀律性的新軍。這樣的軍隊戰鬥力自然要強於腐朽的封建軍隊。

武器裝備

科皮亞長矛,這是一種從巴爾幹、匈牙利地區傳至波蘭的騎槍武器。與傳統西歐騎槍相比,波蘭科皮亞長矛由杉木製成,中間挖空,然後將兩條材料的橫截面粘連在一起,這樣就導致科皮亞長矛更加輕便。

斯扎布拉軍刀。這種軍刀幾乎就是為騎馬作戰而生的,重型刀刃配合彎曲的刀身,使其在高速運動中發揮出無以輪比的砍殺性能。

契斯卡格盔,作為翼騎兵的制式頭盔,見證了這個兵種的興衰榮辱。這種帶小帽簷,兩塊護頰(注意有一個心形的耳洞,用來讓翼騎兵聽清命令),一條標誌性的龍蝦尾護頸,還有一塊在帽簷上的活動護面。

阿尼瑪甲,這種鎧甲的“胸肌”部分為一整塊厚度為3-5mm的,中部被打出稜脊的拋光鋼板製成。下方由疊加的五塊靈活的鋼板條保護腹部。

曾經的戰績

1656年華沙之役,強大的波蘭翼騎士曾兩度擊敗對手俄羅斯,並攻佔莫斯科。其後前來援助俄羅斯的瑞典軍又翼騎兵所打敗。

1683年,波蘭國王率騎兵擊退了進攻奧地利的土耳其軍隊,保護了歐洲的完整,史稱維也納之戰。

最後的輝煌

1939年,納粹德國以閃電戰襲擊了波蘭,成千上萬的波蘭騎兵揮舞著長矛和馬刀,騎著快馬蜂擁而上,波蘭騎兵想用他們手中的馬刀和長矛像以往一樣,宰殺一切入侵的敵人,他們呼嘯著向德軍的坦克發起猛攻……結局大家都知道了,這次慘敗,讓波蘭騎兵幾乎從地球上消失。

從上面我們也可以看到,波蘭經過被滅國又頑強復國,已經不再是當初的強國大國,因此翼騎兵的榮光也必定早已逝去。

所以,只有國家強大了軍隊才能跟著強大,否則再強大的軍隊(兵種)也不過是歷史天空中的一顆流星。


裝腔小組


1、克魯申之戰

克魯申之戰發生在俄國“大動亂”時期。在這一戰中,波蘭翼騎兵取得了極為輝煌的成績,他們以少勝多,一舉擊敗了莫斯科—瑞典聯軍,緊接著佔領莫斯科,並將臭名昭著的“波耶”沙皇瓦西里·舒伊斯基作為戰利品帶回了華沙。


二戰歷史紀錄


聽說波蘭翼騎兵在二戰被德國閃擊後敢於去剛德國的坦克,你說厲害不?[捂臉][捂臉][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