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明朝與巔峰清朝哪個強?

大侃歷史


大明:

明朝一箇中國曆史上輝煌的王朝,相比清代明代確實是非常的強硬,自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開始,這個王朝不斷創造著輝煌。

但是明代最巔峰,最霸氣的時期是明成祖朱棣在位的時候,朱棣一手締造了當時世界上輝煌的時代——大明永樂,你永遠不知道巔峰時期的明朝有多厲害,和清朝大相徑庭,真霸氣!

明成祖曾經霸氣的說道:“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和前朝相比,突顯大明王朝國勢之尊,可見明成祖對自己統治的超然自信。

明代軍隊數量龐大,在巔峰時期軍隊的人數達到了200萬人,比歐洲各國軍隊的總和還要多,但是不僅僅是軍隊人數多,軍隊的裝備也非常的精良。

每五千軍隊配備火槍200杆、霹靂炮1000門、火炮20門,至於弓弩等裝備更是人手一件。

試問這樣的軍隊,誰敢抵抗三分?明代對內戰基本就是勝多輸少,強大的盟國鐵騎,也就是踏遍世界的前朝蒙古鐵騎在明代以前都是戰無不勝的。

中原的軍隊往往是無法和蒙古鐵騎抗衡的,主要原因就是蒙古的騎兵真的是非常的強大。

而朱棣在位期間曾多次御駕親征,每次都大勝而歸,直接扭轉了這一局面,對外的戰爭中,明朝曾經先後征討異國如越南和朝鮮等一些地區,同樣很少有失敗。

海軍方面也是和西方國家有過爭鬥,英國艦隊、葡萄牙艦隊都先後挑戰過大明的權威。

結果迎接他們的不是清朝一般的真金白銀,而是明代無情大炮的滅頂之災,自此在沒有任何國家敢挑戰大明王朝的海軍。

明代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都是處於世界之林的狀態,因此吸引了很多海外的國家,這就出現了各國爭先恐後來朝的盛世。

當時和明代有過外交關係的國家有近百個,前來朝貢的可以分為三類:一是臣服於明朝的,希望得到明代的封賜,二是仰慕明代的文化,想過來學習的,三是以貢使身份來華貿易的商人。

1405年,因此貢使很多,朱棣下令重置市舶司。

在浙江、廣東、福建分設來遠、懷遠、安運三市市舶司,用來接待外國的使者,而於京師設會同館以待國賓,而為了方便和各國人士的交流,還設立了四夷館。

專門用來翻譯各國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字和語言,我們在這點可以看的出來,明代十分樂意接受外來的文化,而不同於清代的閉關鎖國。

此後的永樂一朝中,先後有四位海外國家的國王來大明,其中還有三位葬身於中華的大地,的確是中外關係的大事,明代的外交政策是用“宗主”的身份自居的,在政治上和各國並不平等。

1423年鄭和第六次下西洋,回航的時候,船上載有16國1200多名使臣以及使臣的家屬,到了永樂晚期,來進貢的國家就有60多個。

大清:

實事求是的評價,清朝做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在各個方面都超越了此前的多個朝代,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鼎盛時期的清朝無疑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只是後來因為閉關鎖國,吏治腐敗,政治僵化等種種原因才遠遠落後於西方各國,簽訂了諸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逐步淪為西方列強口中的一塊肥肉。

疆域遼闊

歷史上,清朝疆域面積僅次於元朝。最鼎盛時期(乾隆二十四年),北起西伯利亞,南至海南(包括南海諸島),東抵外興安嶺、庫頁島,西接巴爾喀什湖(位於哈薩克斯坦境內)、蔥嶺,國土面積1300多萬平方公里。

為政舉措

一,從康熙時期頒佈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到雍正時期推行攤丁入畝,使得全國人口大規模增加,到道光時期,人口首次超過4億;

二,雍正時期推行火耗歸公,杜絕了這種流傳百年的貪汙行為。實行官紳一體當差納糧,既增加了國庫收入,也緩和了階級矛盾;

三,清代皇帝吸取歷代亡國教訓,嚴格教育皇家子孫,有清一代,雖有庸主卻無昏君。嚴格管理閹宦(太監)和外戚,太監和後宮干政案例只出現於晚清衰落時期。

威服四海

強大的軍事、經濟實力征服了周邊鄰國,使之成為藩屬國。東有朝鮮、琉球,南有安南、南掌(老撾)、暹羅(泰國)、緬甸、呂宋和蘇祿(菲律賓),西南有廓爾喀(尼泊爾)、哲孟雄(錫金)、不丹、達拉克,西有浩罕、哈薩克、布魯特汗國、布哈拉汗國、山克、愛烏罕(阿富汗)以及南洋的蘭芳共和國(今加里曼丹島西部)等19個藩屬國,真可謂是德化萬方,威服四海。

雖然清朝鼎盛時期也十分強大,但隨著西方工業革命浪潮的興起,而清朝卻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從乾隆後期開始清朝國力由盛轉衰,政治僵化,吏治腐敗,致使爆發了白蓮教起義,天理教起義等起義活動,進一步削落了綜合國力。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英國用大炮轟開國門,揭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加速了清朝走向滅亡的進程。

雖然鼎盛時期的清朝也是十分了得的,但是與鼎盛時期的明朝相比,論經濟實力,國家對外影響力和民族氣節與軍隊戰鬥力,大明勝於大清。





卍舉手摘星辰卍


要論明清的巔峰,明朝給清朝提鞋都不配。

我們就用一個簡單的標準比較,因為明清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蒙古人,就用哪個能打的過蒙古人來作為比較標準。

明朝武力最巔峰的時刻就是在它開局的時刻,朱元璋和朱棣當皇帝,因為這個時候明朝還能對外征戰,打的過蒙古人,但是僅僅是打的過。

<strong>

朱棣死了以後,明朝面對蒙古人就採取了守勢,要依靠長城和九邊要塞才能保住領土,而且明朝和蒙古人打仗還丟了一個皇帝,可以說明朝真是個弱雞。

清朝的巔峰是康熙繼位到乾隆離世,差不多140年,清朝巔峰了140年,在清朝巔峰時期,蒙古人被收拾的服服貼貼。

在清朝根本不需要長城,進攻一直都是最好的防守,準格爾人叛亂被康熙打得是一敗塗地,然後乾隆幫準噶爾人消了號。

滿清的皇帝有五個身份,其中一個就是蒙古各族尊稱滿族皇帝為大汗,草原民族把這個稱號給中原王朝,歷史上只有唐太宗短時間達成過這個成就,而清朝全程都有這個成就。

就是清朝最弱雞的時候,也就是慈禧的時代,更是吊打明朝,畢竟時代發展了,清朝有了現代化的軍隊和裝備,不過這個是作弊,不能算數。

不過總之清朝全程吊打明朝,清朝的巔峰時候可以隨便吊打明朝任何時期。


西山講歷史


兩國朝代差了200多年不說,清朝 時期正好是世界科技快速發展的時候,幾十年就會迎來一個大變樣。清朝時雖然閉關鎖國,但是1840年之後被英國打開國門,也學到了不少先進技術,對軍隊戰鬥力的提高也是呈幾何上升的。

(正在閱兵的清軍)

還有,明朝人口最多的時候也就2億多,但清朝人口高峰已經達到了4億多,最關鍵的是明朝的人口高峰對應的不是軍事鼎盛時期,而清朝的人口高峰對應的正好是鼎盛時期,所以明朝和清朝最好不要比軍事實力,因為會被吊打。

(正在閱兵的明軍)

明朝最強大的時候是建國初期,這個時候明朝名將輩出徐達、常遇春、藍玉等都堪稱不世出的名將,而此時明軍已經裝備了較多的火器,由於受到蒙古人的影響騎兵實力也很強大,火器配合騎兵作戰,再加上當時明軍訓練有素,戰鬥經驗豐富,在東亞地區已經成為無敵軍團。

而且,當時明軍的戰術也非常先進,比如,沐英1388年使用三段擊戰術擊敗緬甸象軍,斬首四萬。朱棣在北伐蒙古的時候使用的大炮轟完騎兵衝的戰術打得蒙古人抱頭鼠竄。可以說,建國初期的明軍絕對稱得上世界第一強軍。

如果那時候的明軍遇到明末清初的八旗,基本上可以做到完虐。可惜,清朝軍事最鼎盛的時期不是清朝初年,而是清朝後期。

清朝軍事最鼎盛的時候是清朝末年,最強悍的軍隊是袁世凱的北洋軍,其次是各省新軍,再次為鎮守京城的八旗新軍。

1895年甲午戰爭失敗後,清廷認識到編練新式軍隊的必要性,於是命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編練新軍。袁世凱以德國軍制為基礎編練了一支現代化的軍隊,這支軍隊完全裝備當時比較先進的新式武器,包括數百門大炮和馬克沁機槍。

到1905年,袁世凱編練的新軍已達7萬多人,成為當時清朝最強大的一支軍事力量。而整個大清的新軍人數更是達到了20多萬。

清末的這支新軍如果碰到明朝初年以冷兵器為主,前膛炮和火槍為輔的明軍,不用說肯定會取得輝煌的勝利。馬克沁機槍和克虜伯大炮一定會顛覆明軍的觀念。

再說海軍,明朝鄭和的遠洋船隊算是當時最強大的一支海軍,這支軍隊有2.8萬人,數百艘海船,其中最大的海船長達130米,足以在當時稱霸海洋。

(鄭和船隊)

而清朝海軍最強大的時候是甲午戰爭前,這個時候正是北洋艦隊最風光的時候,這支艦隊當時有5000船員,擁有各種軍艦38艘,其中最強大的軍艦定遠和鎮遠都是排水量超過7000噸的鐵甲艦。遇到鄭和船隊不要說拿炮轟,直接撞就可以了。

(北洋水師)

所以,清朝最強大的水師可以吊打大明水師。

明清兩朝軍事縱向PK沒有意義。就算你能吊打有如何,明朝軍事最鼎盛的時候是世界頂級水平,清朝不是啊。就在清朝軍隊鼎盛時期,也是他不斷喪權辱國的時期!搜索關注小編“日月晨雲”,更多精彩歷史等你讀。








富士康一哥


比一比兩個王朝的人民生活水平。就知道。

1585年當時西班牙人門多薩曾經來到大明,寫下了一部非常重要的史書,叫做《中華大帝國史》,這本書寫的是中國明朝萬曆年間的所見所聞,並寫到當時中國的泉州,福州等地方進行實地考察,他們看到明朝的人衣服非常講究,家裡也很豪華,特別是老百姓工作努力,許多買賣和商人也絡繹不絕,土地肥沃,所以他們稱明朝是世界上最富饒的國家。

而關於明朝的經濟狀況,當時書裡面是這樣寫的,這個國家有很多糖,而且價格非常低,就連在西方非常昂貴的絲綢和瓷器在這裡也隨處可見,他們買的東西足夠歐洲一個領主一年的稅收,很多人通過一次貿易就能夠賺得盆滿缽滿,從此衣食無憂,另外明朝的城市化建設非常好,他們在街上看不到一點髒亂差的現象,很多公務人員都會清理街道,如同意大利的威尼斯。

另外明朝人所穿的衣服也很漂亮,他們用五顏六色的絲綢做成綢緞,而且穿在身上很好看,女子體態勻稱男子也很有精神,在書中還寫道,明朝街上沒有看到一個乞丐,因為明朝的城市都會給窮人,瞎子,乞丐一些居住的房屋,他們活著的時候都會有國家供應大米,許多遊手好閒的人都會被國家安排工作,然後發放工資,因此明朝的制度來說相當完善,而這本《中華大帝國史》在西方曾經引起轟動。

所謂康乾盛世這一時期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高度的文化壓制,大興文字獄。據不完全統計,康熙時文字獄30多起,雍正時文字獄20多起,乾隆時文字獄更是高達150多起。乾隆59年,來訪的英國使者馬戛爾尼記載滿清中國:遍地都是驚人的貧困… …很多人沒有衣服穿… …軍隊像叫花子一樣破破爛爛。使團成員約翰·巴羅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說:“不管是在舟山還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裡,沒有看到任何人民豐衣足食、農村富饒繁榮的證明。……除了村莊周圍,難得有樹,且形狀醜陋。房屋通常都是泥牆平房,茅草蓋頂。偶爾有一幢獨立的小樓,但是決無一幢像紳士的府第,或者稱得上舒適的農舍。……不管是房屋還是河道,都不能跟雷德里夫和瓦平(英國泰晤士河邊的兩個城鎮)相提並論。事實上,觸目所及無非是極度貧困落後的景象。”

“清初蜀中三傑”之一的唐甄,在康熙40年記載:“清興五十餘年矣。四海之內,日益貧困,農空、工空、市空、仕空,是四空也。吳中之民,多鬻男女於遠方,男之美為優,惡者為奴;女之美為妾,惡者為婢,遍滿海內矣。”


西湖邊的耕田人


明朝朱棣時期領土有990萬平方公里,但只持續了20多年,明朝大多數時間只有500萬平方公里,到了南明只有350萬平方公里。而清朝自乾隆打下新疆1757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1300萬平方公里維持了103年。到清末1100萬平方公里又維持了50多年。除了清朝,中國歷史上沒任何一個王朝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維持上百年的。有了長時間的大一統才會有民族認同和國際上的承認。

雍正評價清朝疆域的貢獻:是中國之一統始於秦氏,而塞外之一統始於元代,而極盛於我朝。自古中外一家, 幅員極廣,未有如我朝者也。然各蒙古之所以一統者,亦皆天時人事之自然,豈人力所能強乎?

簡單來說,雍正的意思是從古至今,沒有哪個朝代的疆域有清朝那樣幅員遼闊。

如果從一個朝代的鑄幣數量來看,明朝的富裕程度遠低於宋朝,甚至不如清朝,明朝後期,白銀大量外流,導致銀本位的國家金融體系很快便支撐不下去了,明朝可以說就是被錢荒燒死的。

清朝晚期收回的土地

如果按照原本的趨勢,其實清朝根本無法保留下1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清朝末年要不是有著左宗棠這位大功臣的存在,清朝晚年的時候頂多只能保存下來9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清朝晚期的時候,沙俄對我們的新疆虎視眈眈著,在他們的挑動下,一箇中亞勢力首先對新疆動了手。

對那時候的清朝來說,這塊土地太過於偏僻、人口太過於稀少,所以李鴻章等人提出了放棄這塊土地的想法,就如同之前放棄東北以北的那些土地一般。

要不是左宗棠和這些放棄派激烈對峙、主動要求去收回的話,或許這塊土地就和我們沒有緣分了。



o上知天文o


明清兩朝,是中國最後兩個封建王朝,由於時代相近,因而具有明顯的可比性。

明朝是一個純粹的漢家王朝,就疆域而言明朝巔峰時期,國土面積東起朝鮮,西據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磧,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萬零九百四里,總體面積大約為997萬平方公里。

明朝在巔峰時期人口數量達2億多人,年財政收入1500萬兩白銀。

而清朝是個滿族建立的多民族大帝國,巔峰時期清朝在最巔峰的時期,疆土東北方向到達庫頁島和外興安嶺,北部邊界為薩彥嶺、沙畢納依嶺與額爾古納河,瀕臨貝加爾湖,西北邊境到達巴爾喀什湖,據粗略計算,清朝巔峰時期領土的面積大約在一千三百萬平方千米。

清朝在乾隆時期人口數量超過4億,年財政收入4000萬兩白銀。

所以就疆域、人口、財政等體量和經濟規模指標而言,清朝的巔峰強於明朝的巔峰。

但明朝科技、文化、藝術、思想等領域極其發達,在世界上居於領先地位。

明朝前期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造船技術,依仗這種技術,明成祖派鄭和率領龐大艦隊七次下西洋。據隨行翻譯馬歡所著《瀛涯勝覽》對鄭和寶船有這樣的記載:“寶船六十三隻: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明代一尺合現在的0.238米,按此計算最大的寶船長126米,寬51米,甲板面積相當於一個足球場,排水量過萬噸。

明朝出現了眾多科技著作,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方以智的《物理小識》、程大位的《算法統宗》、吳有性的《瘟疫論》、徐霞客的《徐霞客遊記》,明朝末期,隨著耶穌會傳教士的到來,在他們傳播教義的同時,也大展開了科技合作,例如徐光啟就曾與利瑪竇合譯了幾何原本。

明朝在文化上更是大氣磅礴,編纂了卷帙浩繁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百科全書”條目中稱中國明代類書《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明朝還湧現出了一大批文化藝術大師,如唐寅、文徵明、祝允明、鄭曉、高岱、王世貞、李贄、焦汯、嚴衍、談遷、黃宗羲、顧炎武等等。

明代文學藝術空前繁榮,中國小說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就是出於明朝。馮夢龍淩濛初加工編輯的三部白話短篇小說集“三言二拍”。

明朝在思想領域極其活躍,思想成就領先與世界,出現了王陽明這樣的思想巨擘,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心學思想深深影響了世界,尤其是東亞,成為日本明治維新的思想指針。

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礎,蘊育了明朝恢宏氣質,明成祖曾驕傲地說:“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有明一朝,始終無和親歲幣之事,所以被稱為“剛明”。

清朝則把獨裁專制和閉關鎖國推向了極致,壓制科學研究和思想創新,大興文字獄,嚴重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受到思想束縛文人士子只能埋頭與訓詁考據之間,使得清朝一代沒有出現思想巨人,只有大量犬儒。由於拒絕對外交流,導致科技嚴重落後於世界,在巔峰時期就失去了與西方較量的資本,要不是那一時期西方自身戰亂不斷,無暇顧及東方,鴉片戰爭將提早一百年到來。

在文化上清朝巔峰時期雖然也出現了《紅樓夢》這樣的長篇鉅著,以及《長生殿》《桃花扇》這樣的優秀戲劇作品,但與明朝璀璨的文化成就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燒死的火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毫無疑問,當然是巔峰時期的清朝強大了。

可能很多明粉不服,但是事實就在那裡。

就以領土範圍來說,是清朝直接奠定了今天中國的版圖,而不是明朝。

如果從巔峰時期的明朝來看。

上圖中紅色的區域,就是明朝巔峰時期的控制範圍。乍一看面積也不小,但是要知道,實際上明朝對東北女兒幹都司的控制及其薄弱,最後女真就是從這裡發源壯大,最終入關奪去了大明的天下。同時對西南包括西藏,其實聯繫也都是不是想象的那麼緊密。

大明最核心的區域,其實還是長城以內的這些區域。

這也是大明統治者的思維方式決定的,周邊很多地方都是無用之地,征伐勞民傷財,得之不足以耕種,沒什麼用處,所以有不徵之國這個存在。

但是清朝就不一樣了,這個誕生於東北的民族,能夠充分認識到草原對於中原的戰略地位。

所以俄國人從東北來了,康熙皇帝不惜發動兩次雅克薩戰爭,硬擼毛子。西邊準噶爾也是一個不小的遊牧國家,清朝就是敢給他幹,一干就是幾個皇帝,最終把新疆納入麾下,就連青藏高原上又不安生的,八旗鐵騎也是敢衝上世界屋脊的。

就是在大清晚期,財政捉襟見肘之時,也還是能夠在海防與塞防爭端之時,拍板守衛內陸邊疆,最終形成了今天中國的版圖。

就從這一點說,巔峰時期的清朝,比明朝強太多了。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巔峰時期的明朝,只能是永樂帝朱棣時期,兵鋒極盛,領土面積肯定沒有清朝大,但鄭和七下西洋,大明的海軍強大得沒有對手;清朝時,康熙年間,接近14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先割尼布楚周圍近200萬平方公里給沙俄,北海(今貝加爾湖)一半包括在內,禁海令出,海軍日益沒落,加上不準研發新式火器,終致落後於世界。不好比較,個人更喜歡大明。


手機用戶慕


個人覺得還是巔峰明朝更強一些。

1,首先明確巔峰明朝在明成立的前兩代,朱元璋和朱棣。巔峰清朝也是在清初,從皇太極定都瀋陽,到順康雍乾盛世。這兩朝無論是文治,武功,政治,經濟,文化都是空前的發達。

2,要想比較,首先應該排除明被清滅的刻板印象。朝代更迭,天道使然。

3,好了,現在我們看看文治。明初,以科舉為例,朱元璋採用八股取士,雖說現在被人詬病,但在當時可是科舉的一大改革。而清朝的大部分的制度都是用的明朝的。明用內閣取代宰相制,內閣首府還是有權利的。清在雍正開始設軍機,人才成了奴才,君主集權,思維禁錮了。

4,看武功。明朝永樂鄭和七下西洋,還有傅友德的拓土邊疆。清朝入關以後做了什麼呢,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康熙滅三蕃是因為清朝沒法鎮壓住啊,同理,清朝收復新疆,征服葛爾丹,也是因為初期無法征服。這些區域在明朝初期可是服服帖帖的。值得一提的事,現在的整得朝鮮半島以前都是聽明朝的,謂之“使國”,清朝好幾次才把他們打下來。

5,看文化,明有《永樂大典》,清朝有《四庫全書》,明有王守仁,清有王夫之。好像沒法比,那就比最底層人民的文化,木桶理論嘛!看過《明朝那些事兒》的同學們都知道,據考證,明朝大街上是有裸奔的,人民的開放程度很高的。清朝呢,長長的辮子辮子辮子,,,,百姓的精神豐茂立判高低。

6,有人說,明朝是中國最後一個朝代。不過我們還是應該排去狹隘的民族主義情感。但是康乾盛世也確實是所謂的夕陽餘暉了。

7,綜上所述,以上都是我個人觀點。沒有數字統計詳細證明。清朝也有可能在一些方面超過明朝。我們要用唯物主義辯證的思維看嘛。

8,青山依舊在,都付笑談中!


魑魅鹿123


這是典型的關羽戰秦瓊,不過如果大家硬要做對比還是可以比的。

如果從縱向歷史來對比,那麼與清朝處在不同歷史時空的明朝,顯然無法與清朝相比。

清朝由於近代以來面對西方列強的不斷入侵,一再的喪權辱國,割地賠款。因此,給人們留下落後羸弱的失敗形象。然而,清朝軍隊的弱是相對於同時期的列強軍隊而言的,但要是和兩個多世紀前的明朝相比,顯然就強得多了。

因為,清朝軍隊巔峰時期已經是一支近現代化的軍隊,而明朝軍隊,即便是在巔峰時期也仍舊是一支以冷兵器為主的古代軍隊,兩者根本不在一個水平。

事實上,清朝軍事的巔峰時期,應該在清朝末年。當時,清朝當局在經歷甲午戰爭的失敗後,痛定思痛,開始按照西方列強的模式,編練新式軍隊。比如袁世凱的北洋軍,就是以德國軍制為基礎編練了一支近現代化的軍隊。北洋軍成軍後規模達到7萬多人,而且裝備清一色先進的新式武器,包括數百門大炮和馬克沁機槍,成為當時清朝最強大的一支軍事力量。

而清末除了北洋軍外,還有各省自行屯練的新軍,以及鎮守京城的八旗新軍等新式軍隊,這些新式軍隊加起來的規模達到20多萬之巨。

而如果清朝的這些新式軍隊碰到明朝巔峰時期的軍隊,那明軍估計就跟八里橋之戰中的清軍那樣,遭受到屠殺式的慘敗。因為,光是清軍所裝備的那些德國造的馬克沁機槍和克虜伯大炮,就足以打得明軍懷疑人生。

但如果從橫向歷史來對比,那麼巔峰明朝卻要強於巔峰時期得清朝。

明朝軍事的巔峰時期,應該是明朝初年。此時,明軍中可謂是將星雲集、名將輩出,擁有如徐達、常遇春、湯和、藍玉等頂級將領。明軍強大的戰力,能將曾橫掃亞歐大陸的蒙古鐵騎,直接驅逐出中原,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

此外,當時的中國在很多方面還是領先於西方的。所以,明朝初年的軍隊,不論是戰術還是軍備也同樣領先世界。比如沐英在1388年率先使用的三段擊戰術,這就足足領先西方百多年之久。

然而,到了清朝時期,中國其實已經全方面落後於西方了。所以,清朝在國力巔峰時期,其軍隊不論是裝備還是戰術都以落後於同時期的西方各國。這點,我們在雅克薩之戰中都能窺視一斑。此戰中,沙俄軍隊的火器質量和裝備比例都明顯優勝於清軍,而那時的沙俄在歐洲也算是落後了。

到了近代,雖然清軍在後期也實現了近現代化,但不論是兵員素質、還是國防工業水平,清朝都無法與同時代的西方列強軍隊相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