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文人或名人有什麼特殊癖好?也可以聊聊古人的小八卦?

太陽下的小月亮


民國文人中愛打麻煩的不少,有梁啟超(麻將的超級愛好者)、徐志摩、張恨水、辜鴻銘(因牌技差獲得了“光緒(光輸)皇帝”的雅號)等等。


聊一聊愛打麻將的文學家胡適先生。胡適先生留學期間一本日記中,出現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打牌。


為了警示自己,胡適先生也會有日記中痛罵:胡適之啊胡適之!你怎麼能如此墮落!先前訂下的學習計劃你都忘了嗎?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然而,轉過頭,先生就又去打牌了。

2月5日

“劉千里以電話邀打牌。”【老友難得一聚】

4月29日,

“天時驟暖至八十度以上,不能讀書,與沈、陳諸君打紙牌,又與劉、侯諸君打中國牌,以為消遣之計。”【天太熱,無法學習】

5月14日,

“夜與劉千里諸人打牌。劉君已畢業,雲下星期二將歸祖國矣。”【牌友要走了,怎麼不得打一局以表送別】

7月2日,

“天熱不能作事,打牌消遣。”【天又熱了哈哈哈】

有意思的是,胡適先生還曾寫《麻將》一文痛批麻將危害:“從前的革新家說中國有三害:鴉片、八股和小腳,其實中國還有第四害,這就是麻將。”胡適擲地有聲地說:“女人們打麻將為家常,老人們以打麻將為下半生的‘大事業’,我們走遍全世界,可曾有哪個長進的民族、文明的國家肯這樣荒時廢業的嗎?”


不過,胡適先生雖喜打牌,卻從未影響他的學術研究。


據諾貝爾獎官方數據庫顯示,胡適先生曾於1939年和1957年分別被瑞典考古學家斯文·赫定和國際筆會香港中國筆會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由此可見,胡適先生學識淵厚。


胡適在《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生》中寫道——我們要深信:今日的失敗,都由於過去的不努力; 我們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將來的大收成。


這句話其實適合送給我們所有人。


除了打牌,胡適先生還有“民國第一紅娘”的美譽。據說,由胡適先生促成的有情眷屬數不勝數,先生主持過的婚禮就有150多次。


悠然閱讀


既然要八卦,那就八卦一些比較私密且大膽的話題——古代帝王那些毀三觀的性癖好!

一、五代十國時南平國的第三位皇帝高保勖,喜歡白天召娼妓到宮中並挑選強壯的士兵對她們進行淫謔!而自己則和姬妾坐在一邊欣賞玩味!——《宋史》所載:“日召娼妓集府署,擇士卒壯健者令恣調謔........保勖與姬妾垂簾共觀,以為娛樂”!

二、五代南漢的建立者劉龑,喜歡群淫群樂!他經常招伶人入宮,然後令宮中男女統統赤身裸體,自己也一絲不掛的穿梭遊戲、肆意淫樂!

三、與劉龑類似的還有金海陵王完顏亮,他與他的堂姐妹們在皇宮中赤身裸體、縱情歡歌,甚至對於文武百官也從不避諱!——《金史》所載:“臥內遍設地衣,裸逐為戲”!

四、五代後梁的建立者朱溫喜歡“亂倫”,以違背倫理道德的方式來尋求刺激。他常讓自己的兒媳婦入宮侍寢!——《通鑑》所載:“縱意聲色,諸子雖在外,常徵其婦入侍....”!

五、說到亂倫,南朝宋孝武帝劉駿更是豬狗不如,他居然和自己的母后淫亂!——《魏書》所載:“駿淫亂無度,蒸其母路氏,穢汙之聲,佈於歐越”!

六、東晉十六國時期漢國的第二任國君昭武帝劉聰,不但佔有近親族人的女兒,還要佔有人家孫女,三輩同床,姑女六人同事一夫!!——《晉書》中對此就有過“六劉之寵傾於後宮”的記載!

有著奇怪性癖好的古代帝王還有很多,其中還有不少同性戀者甚至“無性取向”者.........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暗夜思考


米芾

米芾是什麼人呢?就是和蘇軾、黃庭堅、蔡襄幾個並稱宋代書法四大家的那位。他有什麼怪癖呢?跟石頭拜把子不說,還有極其嚴重的潔癖,嚴重到什麼程度呢?

一言不和就洗手不說,還不用盆,必須用流動的水洗,洗完手吧,又嫌棄手帕髒,必須用雙手互相拍打或者甩幹才行。

你說就單單執著於洗手吧,無傷大雅,也就罷了,可別人要是碰碰他的衣服啊、硯臺啊直接就扔掉了。就連官服他也嫌髒,可官服不能扔啊,這可是受處分的大事,於是他就開始瘋狂的洗,一遍又一遍,最後官服上的花紋都給洗沒了。

這還得了啊!蓄意毀壞官服啊,為此米芾受到了光榮想降級處分

還有一個典故,叫做米公洗墨,講了什麼呢?

有一年,米芾在漣水做官,一轉眼任期滿了。米芾離開時,當地民眾自發送別,送來了各種禮品,米芾看著一地的米麵白菜,活雞活鴨,有些頭疼啊。

反正是米芾一樣東西沒收,踏上了離去的路,走了一半啊,發現自己的毛筆上沾了些當地的墨水,連忙跑回去將毛筆洗的乾乾淨淨。


米芾在安徽做地方官時,有人告訴他告訴河邊有一奇石,米芾一聽,當即般進院裡,石頭進府的那一天,安置完畢後,米芾突然對下拜說:“吾欲見石兄二十年矣。”什麼意思呢?就是米芾和石頭拜把子啊,後來有位畫家還畫了米芾拜石圖。

後來米芾在漣水做官的時候,漣水多奇石,米芾又十分痴迷異石。

同僚們見此情景,都在背後議論他“疏於政事”。按察使楊傑查訪時,警告他不要迷戀奇石,認為朝廷千里付公,他卻不務正業終日弄石。

可米芾就是不聽,然後又光榮的丟了官職。


蟬鳴七月


我國有著5000年燦爛輝煌的文化歷史,其中也誕生了諸多的文化名人,正是他們才共同構築我國的燦爛文化,其實這些文人也有許多極具有意思的小八卦,值得我們聊一聊,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三個比較有趣的。

一、醉酒花仙李清照

山東濟南章丘上出了兩個大文豪,分別就是大名鼎的豪放派代表詞人辛棄疾,以及婉約派代表詞人李清照。李清照作為一個女性,在我國詞壇上有著絕頂的地位,而她又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酒鬼,和詩仙李白一樣。

除了寫詞之外,聽到的另外兩個標籤便是賭博和喝酒,看她的詩詞“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等等一系列和酒有關的詞句名垂千古,大酒鬼是無疑了。

還有他對各種賭博也瞭如指掌,比如《打馬圖經》介紹了眾多的賭博遊戲,以及極為著名的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都反映了李清照是大賭鬼。這便是女詞人李清照的癖好了。

二、紀曉嵐嗜肉愛御女

清朝的風流大才子紀曉嵐因為主編了《四庫全書》而名垂青史,紀曉嵐喜歡抽大煙這是人人都知道的,這也是當時普遍的社會風氣。

除了喜歡抽大煙之外,紀曉嵐還有一個特殊的癖好,就是喜歡吃肉,據說紀曉嵐可以一日無飯,但是絕不可以一頓無肉,他是以肉為主食,而以米飯為調味品的。這愛吃肉的程度沒有幾個人可以匹敵。

除了這個之外,紀曉嵐本人性慾還極為旺盛,他本人曾經親口說過一天不性交,就會覺得皮膚想要開裂一樣,筋骨像要斷了一樣。甚至在《蟲鳴漫錄》一書中記載了紀曉嵐要一起有五次性生活,這也是讓人歎為觀止。

三、文豪胡適打麻將

到了民國時期,也是文人薈萃的一個時代,高舉新文化運動旗幟的忽胡適,也是得到了當時人們都喜歡他,也有特殊的癖好,就是喜歡有另類國粹之稱的打麻將。

胡適曾經在自己的日記裡寫到,今日打牌,今日打牌,今日打牌 ;接下來寫適啊適你不能再這麼墮落下去了;結果明日的日記又寫道今日打牌。這樣的胡適也是很可愛了。

這只是三個文人的特殊癖好而已,其實每個人都有一些自己的特別的小愛好,這麼看來文人其實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遙遠而不可及,他們也是極可愛,極具親和力的。


微光人文


我是清悠初見,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導語

歷史上有許多名人都有著特殊癖好,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宋代最文藝的皇帝,也是最能作的皇帝宋徽宗的特殊癖好。宋徽宗是宋朝頂級的享樂型皇帝,興趣愛好頗為廣泛,可以這麼說:除了該他乾的治國安邦發政施仁之外,不著調兒的風流事兒沒有他不痴迷的,不但痴迷,還樣樣兒都能做到極致。

張端義《貴耳集》載:有一次神宗到秘書省見到李煜的畫像,對他的丰神秀韻大為歎賞。回到後宮,又夢見李煜前來拜謁,一覺醒來,兒子趙佶(即後來的徽宗)呱呱墜地。這也許是巧合,也許是附會,但徽宗“文采風流過李主百倍”,我們就不得不信了。

一、酷愛石藝園藝

徽宗酷愛石藝園藝,“代表作品”就是那座比頤和園還要宏壯精巧的皇家園林艮嶽。岳珂《桯史》說,徽宗打算修建艮嶽,宦官們爭相出主意。他這一喜歡不要緊,全國人都遭了殃,尤其是東南地區,不管誰家,只要有奇石異木,統統搬走沒商量。這段歷史即《水滸傳》裡所說的“花石綱”。為了徽宗這個雅好,不知多少人傾家蕩產,甚至丟了性命,連方臘起義都是以此為導火索的。

《宋史·朱勔傳》載,朱勔得到一塊巨大的太湖石,以鉅艦運載,役夫多達數千人,所經州縣,遇水門拆水門、遇橋樑拆橋樑,甚至把城牆都敢鑿開。此石運抵汴京後,徽宗大筆一揮,賜名為“神運昭功石”。宋人袁褧的《楓窗小牘》說徽宗在這塊巨石旁種了兩株檜樹,還用金字題詩說:“撐拏天半分,連蜷虹兩負。為棟復為梁,夾輔我皇構。”後人都說這簡直就是為秦檜賣國、天下兩分定的調子。

二、酷愛金石書畫。

徽宗精於工筆花鳥畫,宋人鄧椿《畫繼》稱他“藝極於神”,政和初年所作的《筠莊縱鶴圖》,畫仙禽二十,“或戲上林,或飲太液。翔鳳躍龍之形,警露舞風之態。並立而不爭,獨行而不倚,各極其妙,而莫有同者焉。”概括成八個字,就是形神畢肖,栩栩如生。還有一幅《奇峰散綺圖》,能給人“咫尺千里”的感覺,使觀覽者“飄飄焉,嶢嶢焉”,分不清自己是人還是仙了。《古今圖書集成·藝術典》載趙孟頫得到一幅徽宗所畫“竹禽”,曾題曰:“何其幸耶!”

又見到徽宗畫的“六石圖”,不用皴法,以水墨生暈,堪稱傳神而創新。他的書法造詣極為精深,宋人董更《書錄》、元人陶宗儀《書史會要》都說他的字學唐朝書法家薛稷,其評未必公允。據說徽宗極喜歡米芾的字,不由自主地想模仿。蔡京婉言提醒:一代帝王學臣下的字似有不妥,徽宗才自出機杼,創立了“瘦金體”,至今無人能夠模仿。這位帝王對古董的鑑賞力也極為精湛,甚至別出心裁,命當時定窯、汝窯等工匠模仿鼎、彝、盤、樽等青銅器燒製瓷器,巧妙地將青銅器和瓷器結合起來,單這個大膽的“創意”,就能顯示出其藝術氣質是多麼不凡。

三、酷愛美色

徽宗的好色是出了名的,這大概是從他老祖趙光義那兒遺傳過來的。不過太宗雖然好色,畢竟有個限度,當時後宮裡並沒有幾位嬪妃。徽宗究竟有多少女人呢?有一本小書《開封府狀》給我們提供了較為詳細的資料。這本書實際上是靖康二年開封府官員呈交給金國元帥的“人肉清單”——金人索要的金銀太多,宋朝拿不出來,於是將徽宗、欽宗、諸王妃、帝姬(即公主)、王女、王孫等折價抵扣:帝姬、王妃一人抵扣金一千錠,宗姬一人抵扣金五百錠,族姬一人抵扣金二百錠,徽、欽二帝的妃子當然更值錢些。該文書記載徽宗的貴妃、德妃、貴儀、淑容、婉容、婕妤、才人、貴人、美人、夫人等有名號的女子共一百四十三人;嬪御九十八人;御女七十八人;宮女四百七十九人;采女六百零四人;歌女一千三百十四人。那些有名號的女子都標明瞭歲數,基本上都在十六七到二十一二之間。這麼多美女徽宗還嫌不夠用,不厭其煩地跑到醉杏樓,和名妓李師師糾纏不清。

四、迷信傳說

徽宗篤信讖緯之學,很多決定都是因為迷信作出的。舉個荒誕的例子,你就能發現他有多迷信。南宋朱弁《曲洧舊聞》裡記載:崇寧初年(1102),起居舍人範致虛上了一道奏本說:十二宮神(即今所謂十二屬相)當中,狗居戌位,乃是陛下本命,如今京城到處都是殺狗為業者,是對陛下的大不敬,請求朝廷禁絕此業。徽宗一聽有道理,於是下旨,嚴禁天下殺狗。有個太學生覺得實在可笑,說道:“朝廷事事尊奉神宗,神宗生於戊子年,屬老鼠的,可那時候並沒聽說嚴禁天下臣民養貓哇。”

徽宗的“小愛好”多著呢,比如“蹴鞠”——沒有這個雅好,高俅咋能當上太尉呢。再如“品茶”——更是行家裡手,他親自撰寫的《大觀茶論》二十篇,對福建所貢的龍團鳳餅論述精當,令人瞠目。

岳珂《桯史》還說:“徽祖居端邸,頗好馴養禽獸。”意思是說徽宗沒當皇帝前就頗好養獸養鳥,艮嶽建成後,園子裡充滿各種珍禽異獸,西漢梁孝王那個兔園,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至於寫詩填詞、絲竹管絃,就用不著多說了。對道教學說的研究,也是頂級水準。《北狩聞見錄》說他曾“出御衣之襯一領,俗呼背心”,是他當端王時親手所制。看來裁縫手藝和衣著方面的創新意識,也是其他帝王無法比擬的。

結語

宋徽宗趙佶是個好藝術家,做帝王實在不適合他,除了該他乾的治國安邦發政施仁之外,不著調兒的風流事兒沒有他不痴迷的,不但痴迷,還樣樣兒都能做到極致。他這樣作的後果就是把自己作成了中國史上最慘的皇帝之一,還造成了史上漢族政權對少數民族政權戰爭的最恥辱的事件:靖康之難,這個重大歷史事件不但讓宋徽宗和兒子宋欽宗同時被抓,還有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和工匠等10萬人被掠去金國,汴京城內金銀珠寶被掠戮一空,直接導致了北宋的滅亡。


清悠初見


說到文人或名人的癖好,不得不說說紀曉嵐。大多數人對紀曉嵐的瞭解都是通過那部火了相當一段時間的電視劇。電視劇中紀曉嵐風趣幽默,不畏皇帝,與和坤鬥智鬥勇,讓觀眾印象深刻。

現實中紀曉嵐曾任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著有《閱微草堂筆記。就是這麼一個牛人的私生活卻巔覆了粉絲的認知:重口味、八卦、結巴、不可一天無女人。

紀曉嵐有兩個癖好著稱於世。其一,愛吃肉,尤其是肥肉。一次能吃十盤豬肉,然後再喝一壺茶,簡直是無肉不歡。據說每當乾隆賞賜群臣大豬肘子時,因為缺少滋味,大臣們都吃不下,散朝後都紛紛把肘子扔進紀曉嵐的轎子裡,紀大人則是來者不拒,統統笑納。如果放到現在紀大人搞個吃播,一定能秒殺人一眾吃播主。

第二個癖好好色如命。一日御五女,一天沒有女人就眼睛充滿血絲,渾身難受。這能力也是男人夢寐以求的終極夢想呀。在編篡《四庫全書》期間,不能出宮門,所以導致紀大人無女可御,進而工作停滯不前。乾隆發現這書編了這麼長時間毫無進展,什麼原因?派個太監一調查,趕緊賜給紀曉嵐兩個宮女。紀大人有了兩個宮女的滋潤,神采飛揚,工作有若神助,再抽一口大煙袋,吃上幾個肥豬肘子,巜四庫全書》如期完成,名聞天下。




飛天金鹿


曹操好人妻

曹操對人妻的狂熱真的是無法形容,張繡投降的時候,曹操到了宛城,就去找張繡的嬸嬸,張繡的叔叔已經死了,張繡的嬸嬸是個寡婦,他因為此事讓張繡非常惱火,直接導致了本已投降的張繡背叛曹操,張繡發起了戰鬥,而曹操當時顧著和張繡的嬸嬸談情誰愛,根本沒有防備,也因為此事,直接導致了曹操的愛將典韋戰死,曹操的愛子曹昂也因此丟了性命。這裡真的替兩位感到不值,作為武將要麼死在戰場,要麼病死,替曹操望風的時候被打死算什麼?真是一種窩囊的死法。特別可惜的是典韋,典韋是當時數一數二的武將了,有人說是僅次於呂布,實在是可惜了。


小許同志一鍍鈦


看到這個題目,農夫首先想到一個人,他就是清朝的政治家,文學家,《四庫全書》的總纂官紀曉嵐。

紀曉嵐,原名紀昀,字曉嵐,別字春帆,號石雲。1754年,紀曉嵐三十歲時考中進士,曾歷任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及協辦大學士等,晚年曾擔任《四庫全書》總纂官,還著有《閱微草堂筆記》一書。算得上是一個極有才華的文人了。

據野史記載,紀曉嵐一生有兩大愛好:一,吃肉,二,找女人。而且這兩大愛好的程度,是一般人絕對辦不到的。

先說紀曉嵐的第一大愛好,愛吃肉吧。筆者記得自已十餘歲時,曾讀過"中華書局"出版的名為《紀曉嵐傳》的小冊子,封面圖像便是一個頭戴紅纓大帽的清朝官員,正在吃一盤紅燒肉的形象。據說紀曉嵐雖很瘦,但特別能吃肉,而且是肥肉。一年到頭三百六十五天,頓頓不離肉,很少吃穀物。一頓能吃一大盤,一日三餐無肉不歡,而且不發胖。其所以能消化,不發胖的原因說出來其實也很簡單,因為他對喝茶也特別喜好,每頓吃完肉後,都要泡一壺濃濃的釅茶。

再說紀曉嵐的"好女色"。

據清人筆記小說《蟲鳴漫錄》記載,紀曉嵐"日御"數女,五鼓上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臥一次。這還不算偶爾臨時起興的,據說紀曉嵐奉命總編《四庫全書》時,曾有數天未回家,乾隆皇帝來視察時,發現紀曉嵐雙目赤紅,口舌乾裂,連整個面部都是通紅的,乾隆心裡一下子明白了,連忙御賜了兩名宮女……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全國掀起破除迷信的高潮,很多古墓都被挖開了,紀曉嵐的墓也未能倖免。人們在紀曉嵐墓中發現,除了一具男性的屍骨外,還發現有仍然保持坐姿的七具女性屍骨,可見此傳說有一定的真實性。

紀曉嵐一生的兩大愛好,一般人是辦不到,真可謂"天下奇人"一個也。


秦一農夫


說到文人或名人的癖好,不得不說說紀曉嵐。大多數人對紀曉嵐的瞭解都是通過那部火了相當一段時間的電視劇。電視劇中紀曉嵐風趣幽默,不畏皇帝,與和坤鬥智鬥勇,讓觀眾印象深刻。

現實中紀曉嵐曾任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著有《閱微草堂筆記。就是這麼一個牛人的私生活卻巔覆了粉絲的認知:重口味、八卦、結巴、不可一天無女人。

紀曉嵐有兩個癖好著稱於世。其一,愛吃肉,尤其是肥肉。一次能吃十盤豬肉,然後再喝一壺茶,簡直是無肉不歡。據說每當乾隆賞賜群臣大豬肘子時,因為缺少滋味,大臣們都吃不下,散朝後都紛紛把肘子扔進紀曉嵐的轎子裡,紀大人則是來者不拒,統統笑納。如果放到現在紀大人搞個吃播,一定能秒殺人一眾吃播主。

第二個癖好好色如命。一日御五女,一天沒有女人就眼睛充滿血絲,渾身難受。這能力也是男人夢寐以求的終極夢想呀。在編篡《四庫全書》期間,不能出宮門,所以導致紀大人無女可御,進而工作停滯不前。乾隆發現這書編了這麼長時間毫無進展,什麼原因?派個太監一調查,趕緊賜給紀曉嵐兩個宮女。紀大人有了兩個宮女的滋潤,神采飛揚,工作有若神助,再抽一口大煙袋,吃上幾個肥豬肘子,巜四庫全書》如期完成,名聞天下。


一米陽光1885


文人僻好說起來令人不寒而慄的是宋代詩人柳開。其代表作《塞上》被錢鐘書先生收錄為《宋詩選著》第一首:

嗚髇直上一千尺,

天淨無風聲更幹。

碧眼胡兒三百騎,

盡提金勒向雲看。

說柳開僻好令人不寒而慄是因為他這一僻好古今中外絕無僅有,那就是吃人肝。至於是怎樣的吃法,是煎炒蒸煮還是生肝入口,史籍沒有說明,只說此君有人肝下酒之僻。原因是什麼呢?是說柳開欽羨波斯人碧眼紅須,皮若炭紅的體形特徵,苦於不能脫胎換骨長成一副波斯人嘴臉。於是有好事者出主意說,吃人肝可以長成金髮碧眼,須髭皆紅之狀。且可增膽氣,粗壯體魄。說者可能是調侃,聽者卻銘記在心。其心態可能如今天整容上癮的女子類似,你說稀牛屎可以美白,她一定會到處找稀牛屎來敷臉。柳開哪找到那麼多人肝?想必一定賄賂了劊子手:哥們,你砍人頭時,千萬把人肝留下。總之,柳開是吃人肝了。一段時間以後果然眼紅臉赤,膚色如火,紅撲撲的大鬍子也長出來了。自己感覺身體壯碩了,走起路來可謂八面生風。於是給自己取了個外號叫柳大膽。

但柳開面目雖改,未必真是鬼神不懼。有一次他到了杭州,就被老友潘閬裝神弄鬼嚇得尿褲子,並從此與潘閬絕交。此乃後話,與今日主旨無關,另當別論。不過,這文人僻好,你說柳開的算不算千古奇葩?是不是有些令人心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