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在家和孩子搶吃零食,結果老人說媽媽很貪吃,媽媽做錯了嗎?

蘑菇鹹魚


媽媽做的沒錯,是老人太過於苛刻,看不慣現在年輕人的做法,還是那套老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吃好點穿暖點,大人怎麼都可以將就的老派做法!

1.媽媽教育孩子要學會分享

年輕人和老年人的教育方法不一樣,年輕人教育孩子要學會分享,不要吃獨食。有東西可以跟別人一起分享,這樣別人有東西的時候才會跟自己一起分享。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2.親子之間需要互動

媽媽和孩子之間需要互動,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關懷,需要媽媽的陪伴,所以母子之間必然會有互動。吃零食本身就是互動的一種。媽媽可以喂孩子吃,孩子也可以餵給孩子吃,這樣會增進親子關係。

3.身教大於言傳

媽媽告訴孩子要分享,不要自私,不要吃獨食,孩子未必就能理解。這樣的互動也是言傳身教,不要讓孩子變得自私。

4.老人適當的參與子女教育

老人愛孩子可以理解,但容易過份溺愛孩子,不利於孩子今後的成長。在孩子面前灌輸媽媽的不對,媽媽不好的思想,甚至用"搶"極其刻薄的話。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媽媽不應該吃他的東西,他的東西只能自己吃的認知,對孩子有害無利。

現在生活條件都比較優越,更不缺少買零食缺的錢。不存在搶孩子的零食一說。

同時處理家庭關係,保持和諧氛圍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空空道人解君愁


可以理解為老人對孩子的溺愛;

也可以理解為,媽媽和孩子之間的互動;

媽媽的這種舉動是有積極意義的,讓孩子明白,好吃的東西,並不是只有他(她)能吃,要懂得分享,不要培養土皇帝;

如果讓孩子拿著零食問一下老人吃不吃,就更完美了,讓孩子懂得尊敬老人。

人身教重於言教。

祝你家寶寶健康快樂的長大。


泰安卡與機


其實媽媽跟小孩搶零食,雖然也有媽媽是吃貨的一部分,可這樣也可以增進小孩與媽媽的情感,讓小孩有更多的樂趣,當然,吃的不能全搶了,最少留一半,至於老人說的話,就要看零食是不是老人給的,如果是老人給的,就不用搶了,如果不是,那就不算搶,這叫分享,從小教育小孩要學會分享 不知道在你們怎麼樣,在我們那,大人都會經常教育小孩要懂的分享,所以說,有沒有錯,怎麼去理解。


呆萌的魚


正常逗孩子或者說為了不讓孩子吃另食一種方法!並不是大人想吃這個零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