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捕手》|我用盡全力嘲諷這個世界,最終不過是想同自己和解

作者|寧鏡誠

《心靈捕手》|我用盡全力嘲諷這個世界,最終不過是想同自己和解

《心靈捕手》

我不知道你是如何理解“天賦”這個詞的,如果把人生中的苦難看作是一道道關卡,相信在大多數人眼裡,所謂的天賦就是我們掃清障礙的憑仗。

其實早在1200多年前,狂放不羈的李白就對“天賦”作出了自己的註解,他藉著醉意痛飲狂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雖顯得飛揚跋扈,但又不禁令人豔羨。

可現實是,很多人究其一生都無從得知自己的天賦,或許是因為他們碰不到能夠點醒自己的老師,又或者,他們對自己的平庸堅信不疑。

在這樣的背景下,“天才”系列的影片往往更能激發我們的好奇。畢竟天才總是少數,他們得到命運垂青的經歷,常常令人神往。

《心靈捕手》|我用盡全力嘲諷這個世界,最終不過是想同自己和解

威爾

1997年上映的影片《心靈捕手》,就是一部講述在數學領域有過人天賦,但在生活中又是一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威爾,如何同自己和解的故事。

與他人不同的是,威爾不僅擁有摯友查克數十年的陪伴,還遇到了自己的伯樂一一心理學教授尚恩,他在兩人的幫助下逐漸敞開心胸,迎來了人生中的豁然開朗。

該片最終不僅砍下近2.2億的票房,還在1998年、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上摘得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原創劇本兩項大獎,可謂是名利雙收。

23年後的今天,這部影片在豆瓣上的評分也高達8.9分,其中近46.5萬人參與了評價。

《心靈捕手》|我用盡全力嘲諷這個世界,最終不過是想同自己和解

鮮為人知的是,《心靈捕手》還有著另外一個譯名一一《驕陽似我》,雖然略顯不羈,但用來刻畫片中的主角一一威爾,簡直再合適不過。

時至今日,如果將《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安迪比作金庸筆下的蕭峰,因為他們都是依靠自身的不懈努力完成自我救贖,最終鳳凰涅槃;

那麼,《心靈捕手》中的威爾則更像是蕭峰的三弟一一虛竹,前者藉助尚恩教授的心理援助,重新定義了自己的人生;後者則是憑藉無崖子70年的內力,縱情馳騁江湖。

相比《肖申克的救贖》的轟轟烈烈,《心靈捕手》中威爾對自我的救贖則顯得溫情滿滿,如斜風細雨般融入了我們的心房。

《心靈捕手》|我用盡全力嘲諷這個世界,最終不過是想同自己和解

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曾寫道:<strong>“有時候,人們把面具佩戴得天衣無縫。連他們自己都以為,在佩戴面具的過程中,自己實際上就成了和麵具一樣的人了。”

而《心靈捕手》講述的,就是一個卸掉面具的故事。

01

我用盡全力嘲諷這個世界

最終不過是想同自己和解

《心靈捕手》|我用盡全力嘲諷這個世界,最終不過是想同自己和解

針對人生這個命題,楊絳先生在晚年時寫道:“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很明顯,《心靈捕手》中擁有極高天賦的威爾是不認同的,起碼,他一開始並不這麼認為。

因為從小缺乏父母的庇護,在被三個寄養家庭先後拋棄的威爾,逐漸在自己的心中豎起了高聳入雲的城牆,他本想借此免遭他人的傷害,沒成想這堵高牆也將自己牢牢禁錮在陰暗的角落。

為了不被傷害,威爾總是拼命掩飾,而他過目不忘的天賦儼然成為了謊言的幫兇。

當女友史凱蘭問威爾有多少兄弟姐妹的時候,威爾信口胡謅了12位“哥哥”的名字,在女友懷疑的眼神中,威爾憑藉復讀機般的記憶力,又將這12個人的名字複述了一遍,以證實自己所言非虛。

《心靈捕手》|我用盡全力嘲諷這個世界,最終不過是想同自己和解

威爾複述12個人的名字

童年的經歷並沒有抹去威爾的才華,卻將這個男孩身上應有的自信拔得乾乾淨淨,他肆意揮霍著命運賦予自己的天賦,成長出一腔狂妄自大。

1.對待藍波

在麻省理工做清潔工的威爾,因為無意間解出了一道數學系教授藍波寫在黑板上的難題,從而得到了後者的賞識,兩個人原本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也因此有了交集。

藍波就好像在二手古玩市場猛然間發現一副唐伯虎真跡一般,對威爾這塊璞玉起了“雕琢”之心。

他向法官求情保釋,讓威爾免於牢獄之災,但前提是威爾必須答應自己兩個條件:一是同自己一起進行數學研究;而是每週去看一次心理醫生。

比起坐牢,威爾無奈之下還是選擇了向自由妥協。

《心靈捕手》|我用盡全力嘲諷這個世界,最終不過是想同自己和解

但自持有數學天分的威爾,面對和藍波的學術交流,每每在給出自己的答案之後便急不可耐地破門而出,只留下一句:“我的答案是對的,把它帶回家吧。”

他用天賦碾壓著這位數學系的教授,也用狂妄地態度叫囂道:你們最好都離我遠點。

2.對待尚恩

如果你問我,心理學教授尚恩和之前那幾位心理諮詢師有何不同,那麼我會告訴你一個最直接的答案,因為尚恩和威爾太像了。

他們兩個都出身於南波士頓,有著相似的童年經歷,僅這一點就能讓尚恩可以更好地共情。

威爾初見尚恩,就憑藉自己敏銳的洞察力發現了這位蓄著絡腮鬍的心理學教授掛在牆上的秘密,那副掛在牆上的畫,隱隱透露著尚恩在妻子去世後,內心的孤獨和茫然。

《心靈捕手》|我用盡全力嘲諷這個世界,最終不過是想同自己和解

尚恩掛在牆上的畫

而這一切,都被威爾這個毛頭小夥子抖了出來,威爾的出言不遜瞬間激怒了尚恩,兩人的初次見面就這樣草草收場。

但尚恩很快發現,威爾只不過是一個“被嚇傻的狂妄孩子”,兩人在湖邊談心之後,威爾在內心建造的高牆開始慢慢風化。

最終,在拒絕了藍波教授提供的高薪offer之後,威爾向尚恩徹底敞開了心扉,當尚恩第一次說“這不是你的錯”時,威爾還輕描淡寫地回答“知道了”,試圖逃避;

當尚恩第七次說“這不是你的錯”時,威爾咬了一下嘴唇,孩子氣地說“別再煩我”;

當尚恩第八次重複這句話的時候,威爾欺身向前,用力推搡著尚恩,但身體已經開始止不住的顫抖;

威爾第九次聽到這句話時,終於痛哭流涕,掩面而泣;

《心靈捕手》|我用盡全力嘲諷這個世界,最終不過是想同自己和解

尚恩的第十次“這不是你的錯”剛一出口,兩人便緊緊擁抱在一起,他們同自己徹底和解。

這是筆者觀看此片最受觸動的一個片段,不僅感懷於威爾同自己和解,同樣也見證了尚恩通過和威爾的交流,漸漸走出了妻子逝去陰影的畫面。

心理學家露易絲·海曾在《心的重建》中寫道:“傷痛是一種挑戰,但使傷痛變得更加難以承受的往往是我們的想法。”

<strong>縱觀我們的一生,未嘗不是同人生中的種種傷痛和解的過程,當我們幻想著身騎駿馬,背跨銀槍,做一個行俠仗義的騎士時,猛然一瞬間才發現,自己不過是痴癲的唐吉坷德。

但就像唐吉坷德最終在病床前幡然醒悟一般,我們終歸還是要重拾自我。

02

最真摯的友情

莫過於“和而不同”

《心靈捕手》|我用盡全力嘲諷這個世界,最終不過是想同自己和解

《三傻大鬧寶萊塢》中有過這麼一句臺詞:“朋友失敗時候,我們難過;朋友成功的時候,我們更難過”,堪稱一語道盡現如今的所謂“友情”。

但《心靈捕手》中和男主威爾從小玩大的摯友查克,眼見威爾成天糟踐才華,和自己混在工地搬磚時,他說了這麼一段話:

“我每天到你家接你,我們出去喝酒笑鬧,那很棒。但我一天中最棒的時刻,只有十秒,從停車到你家門口,每次我敲門,都希望你不在了,不說再見,什麼都沒有,你就走了。我懂得不多,但我很清楚。”

我知道你有能力創造更好的生活,雖然和你待在一起感覺很棒,但我還是希望你珍惜自己的天賦,離開這個本不屬於你的環境,去更高的地方。

<strong>這是查克眼中的友誼,也是一段令人熱淚盈眶的友誼。

《心靈捕手》|我用盡全力嘲諷這個世界,最終不過是想同自己和解

威爾和查克

正如作家武志紅說得那般:即使兩人關係再好,當我們想脫離舊的邏輯而奔向新的人生時,那些與我們舊的邏輯捆綁在一起的人,很容易產生恐懼,並有意無意使用各種方式來阻攔我們的改變。

<strong>然後我們不斷在這樣的嘗試和畏縮中反覆,掉入無盡的死循環。

然而查克並沒有那樣做,在威爾猶豫不決時,查克幫助他找到了正確的人生目標一一遵循自己的本心,不辜負上天賜予你的天賦。

在筆者看來,朋友之間除了所謂的利益交換之外,一定要有那麼一些東西,是他人都不能撼動的,他們不一定勢均力敵,但在內心深處都會覺得,對方的存在彌足珍貴。

都說“君子和而不同”,但最真摯的友情,莫過於“和而不同”。

《心靈捕手》|我用盡全力嘲諷這個世界,最終不過是想同自己和解

他們並非定要像伯牙子期般心有靈犀,但在嬉笑打鬧之餘,一遇到正事兒,對方能做到摒棄私慾,真心為你考慮,實屬不易,也應倍加珍惜。

曾幾何時我們以為,支撐自己向前的力量莫過於前輩成功的經驗、胸中深藏的學識以及一往無前的信念,但一份讓人熱淚盈眶的友情,因為它的可遇不可求,亦讓人心馳神往。

03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心靈捕手》|我用盡全力嘲諷這個世界,最終不過是想同自己和解

如果說尚恩教授最後憑藉重複十遍“這不是你的錯”,徹底打開了威爾的心房,那麼兩人在湖邊長椅上的那番談話,才是讓威爾卸下偽裝的解藥。

因為自持讀書破萬卷,威爾在酒吧教訓了哈佛新生克拉克,並甩下一句:

“你花一萬五所受的教育,用一塊五就能在公共圖書館得到”,揚長而去。

他諷刺克拉克總是用書中的知識來顯擺自己,但反觀威爾自身,又何嘗不是如此?他們兩者的差距在於,因為威爾的閱讀量碾壓克拉克,所以他更能找到支持自己的論點予以反駁。

顯然,尚恩教授對這一點心知肚明。

他看著威爾,說出了整部影片最精彩的那段臺詞:

“你沒離開過波士頓,問你藝術你可能會提出藝術書籍中的粗淺論調,有關米開朗基羅你知道的很多,但你不知道西斯庭教堂的氣味,你從沒站在那兒看著美麗的天花板……問戰爭你會引用莎士比亞的話,但你從沒接近過戰爭,看著好友吐出最後一口氣……而你只是看了我的一張畫就認定了解我的全部,你把我的人生撕裂了。”

《心靈捕手》|我用盡全力嘲諷這個世界,最終不過是想同自己和解

讀書本沒有錯,但你錯在把書中的所有當成現實。

你威爾是看了很多書,但如果你覺得書中的內容就等同於你眼前的這個世界的話,那就是大錯特錯。

書卷只不過是對於世界的一種解讀,一種站在作者角度的解讀而已,而大千世界的奇妙之處,只有你親身體驗過後,才有資格做出自己的判斷。

早在南宋年間,詩人陸游就曾寫下:“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他提醒後人在讀書的同時,不要忘了去經歷,紙上談兵的後果只能是作繭自縛。

這個道理放在今天,仍然適用。

在影片最後,威爾作出了自己的選擇,他放棄了令人豔羨的工作,而是選擇離開家,開著朋友送的組裝車,決定去找回自己深愛的姑娘。

《心靈捕手》|我用盡全力嘲諷這個世界,最終不過是想同自己和解

威爾還是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義。

當他開著車行駛在公路上,我不知道這個年輕人此時在想些什麼,或許他在想:

<strong>“我還有更長的路要走,不過沒關係,道路就是生活。而我,願做一隻永不停息的箭。”

一一END一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