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品市場平穩運行 期貨工具保“價”護航

□本報記者 周璐璐

2月22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簡稱“中鋼協”)召開視頻信息發佈會,介紹當前我國鋼鐵行業運行情況和麵臨的問題。中鋼協副會長駱鐵軍主持會議,寶武鋼鐵、沙鋼相關負責人介紹各自企業應對疫情的主要措施和生產情況。

據介紹,疫情導致鋼鐵行業面臨著交通運輸受限、下游復工延遲等影響,部分鋼廠已採取減產和設備檢修措施。在原料供應端,雖然力拓等境外礦山下調鐵礦石發運量,但對當前鐵礦石供需平衡的影響較小。值得注意的是,春節後國內期貨市場運行趨穩並步入常態化,在特殊時期提供了有效的價格信號和避險工具,助力鋼鐵企業抗“疫”渡關。

二季度下游需求好轉

駱鐵軍表示,疫情對鋼鐵業的影響體現在多個方面,具體包括:交通運輸受限,原輔料短期供應緊張,產品出庫困難;建築、機械等主要用鋼行業開工延期等。對於各方較為關心的原料供應情況,受近期澳大利亞颶風和淡水河谷暴雨影響,部分礦山公司下調一季度產量預測,市場擔憂短期礦石供應可能存在缺口。駱鐵軍認為,礦山發運量的減少對近期鐵礦石供需平衡的影響很小。力拓減產將影響生鐵產量1萬噸-1.5萬噸/日,而受疫情影響,截至2月21日,已有47家鋼廠的73座高爐實施停產或檢修,影響鐵水產量21萬噸/日。

提供避險工具

面對鋼鐵行業所受的影響,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宗旨的期貨市場整體運行穩健,期貨業也在積極行動。各期貨交易所在證監會統一部署下,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和風險防範,切實維護市場穩定運行,併為市場提供有溫度的監管,為實體企業應對疫情和現貨經營風險提供了有效的期貨價格信號和避險工具。以大商所為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大商所圍繞疫情防控和維護市場穩定,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確保鐵礦石期貨市場安全平穩運行,並擬定相關措施服務產業企業。

記者瞭解到,春節期間大商所緊密跟進鐵礦石現貨和境外市場變化,在市場監管方面,假期結束市場開市後,大商所持續強化市場服務與監管,先後3次面向會員發佈“溫馨提示”,公佈疫情防控會員和客戶業務辦理便利措施;推動和支持客戶採用期轉現、廠庫交割模式靈活處置現貨,確保交割業務順暢;大商所還推出了加強線上產業企業培訓、便利新入市產業企業套保申請、減免倉單充抵保證金手續費等多項措施,增加市場業務辦理的便利性、降低鋼鐵企業風險管理成本,通過提供有溫度、有彈性的一線監管與服務,更好地服務企業參與利用衍生品市場。

從節後市場運行情況看,由於各方準備充分,鐵礦石與國內大多數品種僅在開市首日出現跌停行情,隨後即趨於穩定,保持了安全平穩的運行態勢,併為節後陸續復工的企業提供有效的期貨價格信號和避險工具。截至2月21日,鐵礦石主力合約價格仍比現貨價格低14元/噸,9月合約比5月合約低27元/噸,反映出市場認為疫情影響較為短期、悲觀情緒逐步改善。

從交易情況看,今年以來鐵礦石期貨單邊日均成交、持倉量分別為74.4萬手、84.4萬手,雖然較節前有較大增幅,但相較於去年同期成交下降了12%、持倉增加了28%,疫情發生以來成交持倉比尚未超過1.0,這表明投資者越來越理性,同時也與春節假期期間現貨價格波動較大、企業套保避險需求增加有關。

記者在採訪中獲悉,一些鋼鐵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積極利用衍生品工具對下游產品和上游原材料進行套保。某鋼廠利用2月初疫情及外盤影響下鐵礦石價格大幅回調的時機,開展鐵礦石、焦炭期貨多頭套保,鎖定數萬噸原材料價格成本;另一家長期參與期貨管理原料及產品價格風險的大型鋼廠,今年通過鐵礦石期貨提前鎖定價格、以目前價格核算降低原料成本近1億元,有效對沖了疫情的負面影響。

除了期貨套保外,去年12月上市的鐵礦石期權為鋼鐵企業對沖原料價格風險提供了新工具和新策略。中大期貨副總經理景川認為,有了場內期權後,當擔心原材料價格上漲時,企業可以通過購買看漲期權來鎖定成本。如果價格上行,看漲期權的收益能夠彌補現貨採購中的損失;若價格下行,企業也不會付出額外的成本,依然能夠享受到原材料價格下行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