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鏡頭下的中國,六十年代日常生活,走進尋常百姓家庭


【上海嘉定,馬陸公社的農家;1964年。】南宋時期,今馬陸隸屬於嘉定縣春申鄉。清朝康熙年間,此地設馬陸廠。1958年,馬陸劃入上海;同年成立公社。當時公社總面積逾三十平方公里,耕地面積逾三萬六千畝;有生產大隊十七個,人口逾三萬。

【北京南柳巷衚衕,傳統民居內景;1964年。】西城區南柳巷,全長近四百米。據考證,此地原為東城牆外護城河。明朝時期,此地叫柳巷兒。清朝時期,此地也叫十門房。民國年間,南、北柳巷才被統稱南柳巷;李少春寓所就在此地。

【北京人民大會堂,國慶十五週年慶典;1964年。】本組圖片由瑪格南通訊社的勒內·布里先生拍攝;1964年至1965年,因Magnum-BBC的拍攝活動,他在中國生活了半年時間;此期間,勒內·布里曾在京、滬、粵、豫等地拍攝。

【內蒙古呼和浩特,老城區街景;1965年。】今呼市城區,由舊時的歸化、綏遠二城組成;五十年代中期,改為現名。歸化為呼市舊城,歷史逾四百年。解放初期,歸化城內街道逾一百五十條,店鋪、老字號遍佈。由於城建改造,街道不斷重建、更名,很多老街消失。

【內蒙古錫林浩特;1965年。】清朝康熙六年,今錫林浩特地區隸屬於左翼旗,稱貝子廟。五十年代初期,錫林郭勒盟成立,貝子廟改名錫林浩特。八十年代初,錫林浩特改設縣級市;管轄三個蘇木、一個鎮、七個街道、六個農牧場。


【廣州荔灣光復路地區,街頭的行人;1965年。】舊時,荔灣稱西關,屬於核心的商業地帶。南北走向的光復路,始建於民國二十年。該路的主幹道漿欄路,曾是民國年間的藥鋪一條街。八十年代,該地成為童裝的集散地;現為服裝配料批發集散地。

【瀋陽北陵公園,遊園的學生們;1965年。】民國十六年,奉天省將清昭陵闢為北陵公園。該園佔地面積十餘萬平方米,主體建築氣勢宏偉;古老的皇陵蒼松挺拔、奇花遍佈,令中外遊客心曠神怡。每年清明,很多學校會安排學生至此。

【陝西延安,小米地裡的農民;1964年。】宋朝元祐四年,設立延安府。延安地區的晝夜溫差較大、光熱充足,當地產的小米蛋白質含量高、含礦物質、維生素、蛋氨酸等;其中,延安香小米屬於陝北三大雜糧之一。其作為主要秋糧,歷史已逾七千年。

【洛陽市郊區,棉花地裡的女農民;1964年。】明朝中期,棉花種植傳至洛陽,得到大規模種植。但此時紡織多在江南,洛陽就成了山、陝、豫三省的主要棉花交易地;明末時期,洛陽棉商足跡遍及全國各地。《中國生活,1964年-1965年。攝影:勒內·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