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改變,也是一種競爭力

改變,在中國人傳統觀念中是一個不願意觸及的字眼。和、穩、中庸,這些平和詞彙更對中國人的胃口。但是歷史的沉浮變換,無一不是改變以致於突破。

改變,有時是生存的需要,要想生存甚至勝出,就要順應時代盡心改變。春秋戰國時期,是真正群雄爭霸的年代,齊國坐擁江南富庶之地,有群雄豔羨的財富,楚國幅員遼闊,是當時戰國時期最大的諸侯國,韓趙魏等國要麼地處險要,要麼有多邊關係優勢,總之各國都有自己的競爭優勢,得以在紛亂時代裡立足。但可稱雄,卻沒有一個國家強大到有統一大陸的實力。

時代需要改變,分久必合,來自隴西負隅之地的秦崛起了,崛起來自於改變。商鞅變了法,讓秦是歷史以來第一個重法制的國家,法制就是規矩,規矩就是執行力,就是讓一個國家變成一個強大的國家機器,軍事農業商業無所不豐。秦的改變,是政治變革,是真正的創時代,是將奴隸社會推向封建社會的一次偉大改變;秦的改變是生產力的改變,是降維打擊,用領先一個時代的國家機器橫掃陳舊的六國,情理之中。改變,讓秦生存,讓秦勝出,成就千古功績。

改變,是一種發展的需要,是發展的競爭力。21世紀以來,世界很快的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時代給世界產業帶來了線上生活,帶來了新的發展模式,新的生活方式。報紙攤越來越少,小時候愛不釋手的故事會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電子數,各大媒體終端,點一點手機,你想讀的故事,想了解的新聞,以更快速便捷的方式來到你眼前,這就是發展。而這發展源自於改變,源自於傳統媒體像新媒體形式的轉變,誰能順應互聯網發展模式,誰就能生存,順就能發展。

改變,是一種創新的競爭力。改革開放,是中國創新發展模式的改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模式,是一種偉大的制度創新發展模式。直至今日,國家的發展導向仍然是創新,要改變,要創新到不能再創新。不改變,無創新,突破固有思維,創新經營發展模式,才能順應時代需求,才能滿足人們日益高質量的美好生活需求。

順應時代順應自身發展需要,做出改變,改變,是一種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