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教育家之福祿貝爾的教育思想(5)


外國教育家之福祿貝爾的教育思想(5)

福祿貝爾,德國教育家,19世紀歐洲最重要的教育家之一,現代學前教育的鼻祖。


1.論教育的基本原理


第一,統一的原理。


人類首先須認識自然、進而認識人性,最終認識上帝的統一。教育的實質正在於使人能自由和自覺的表現他的本質,即上帝的精神。幫助人類逐步認識自然、人性和上帝的統一,這就是上帝的任務。


第二,發展的原則。他第一次把“進化”概念完全而充分的運用於人的發展和人的教育,把人性看成是一種不斷變化發展和成長的東西,教學就要適應這一原則。


第三,順應自然的原則。在他看來,既然神性是人性的本質或根源,人性肯定是善的。因此,按上帝精神的作用和從人身上的完美性和本來的健全性來看,教育教學和訓練的最初標誌就是容忍、順應,僅僅是保護性的。二自由和自覺正是全部教育的目的和追求。


第四,創造原則。在他看來,上帝是有創造性的,那教學也應仿效,因此,創造性便是一個主要原則。


外國教育家之福祿貝爾的教育思想(5)


2.幼兒園教育理論


他認為,幼兒園工作的任務就是通過各種遊戲和活動,培養兒童的社會態度和民族美德,是他們認識自然和人類,發展他們智力,尤其是運用知識和實踐能力。幼兒園還擔負起培養幼兒園教師的任務。他關於幼兒園教育的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自我活動或自主性(self-activity)。依據這一原理,他重視兒童的親身觀察,高度評價遊戲的教育價值,認為是兒童內在本質向外的自發表現。在課程上,主要有遊戲與歌謠、恩物遊戲、手工作業、運動遊戲、自然研究,以及唱歌、表演和講故事等,建立起一個以活動與遊戲特徵的幼兒園課程體系。最值得一提的是恩物。是他創造的一套供兒童使用的教學用品,它的價值在於幫助兒童認識自然以及其內在規律。恩物作為自然的象徵,能幫助兒童由易到難,有簡到繁,循序漸進的認識自然。此外,他還注意從幼兒園到學校的過渡,加強之間的連續性。


外國教育家之福祿貝爾的教育思想(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