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個決定讀文科的學生,如何對待高一不得不學習的理綜?

平付小超


愚以為,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兼顧下。

何為學有餘力,就是保證將來高考科目科科優秀,當然優秀的定義人人不同,愚以為>85%吧。在這個基礎上,理科成績差一些應該能被理解甚至是無可厚非吧。如果文科中有一科或幾科成績達到優異(95%),我想對家長也是對自己也有個交代,畢竟未來的路要自己走。而且呢,問出這樣問題的同學也應該是處在家長焦慮的陰影下的無奈。

決定選擇文科無非兩點原因:一是對歷史政治興趣濃厚,文學底子超級好;二是理科清奇的腦回路適應不了而為了生存下的無奈之舉。既然如此,那就努力把自己感興趣或能夠提升成績的科目搞到優異的級別,然後你的自信就有了,理科成績再差也不會影響到你,接著你的困惑也就煙消雲散了。



懶的蟲學習備忘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和你正好相反。

我在山東省,最討厭整天背誦書寫,所以我在高二的時候選擇了理科。

但是我也沒有放棄文史地生政這幾門課,因為我高二還要有學業水平考試,如果成績不理解,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會影響你的錄取。如果所有人都報了同一個高校,成績相當,那麼高校就會參考你的其它非高考科目的成績,那你還認為非高考科目沒有用嗎。

在我看來,高一高二的時候,所有科目必須平等對待,等到高二其它理科科目完成學業水平考試後,再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作選擇的文科項目也不遲。

作為一個過來人,這是我的觀點,希望能幫到你



蓑笠翁路亞


雖然報的文科,但還是不能丟下理綜。我今年30歲,作為一個過來人的經驗來回答你。

我的成績一直都不好,上學那會全部都玩去了。進去了社會做的是銷售工程師,接觸的電工知識需要以前的物理知識,客戶公司裡面的工藝也要運動到化學和物理,有很多東西還需要運用到數學去算。好後悔曾經沒學好,所以你現在必須學好,以後不管從事任何行業上手都會比別人更快一步


小彩泥喲


目前還沒有進入到高考改革的省市,考試方面還是以文綜、理綜試卷內容區分文理科。已經實施改革的地區在考生高一選科時,也會有很多的考生出現文理傾向。所以你的問題很有代表性,讀文、學理的矛盾如何對待、怎麼解決?我有三點建議:

1、首先要清楚,文綜、理綜課程都要學這是在國家高中新課程標準裡定下的。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高中畢業生,就必須全面學習這些課程,只有學習掌握了這樣完整的知識體系,並全部通過嚴格考試及格,才能拿到畢業證,這一點無可置疑。

2、其次要知道,文理之間在知識內容上是有滲透的,不會是象有的同學認為的學文耽誤了理,學理影響了文,文理知識是相輔相成,並非是格格不入而相互排斥。也就是說,你儘管決定讀文,但是同時又學點理科的基本知識也是有好處的。

3、第三要把握,文理課程的學習,功夫要下到恰到好處。前面兩點理解之後,平時的學習如何去分配你的力量這是非常關鍵的,理綜科目的學習應該是在課堂上聽會,把基礎知識學好,學業水平考試時能達到合格而順利過關。節餘的精力你就可以充分的用到理綜上了。

總之,只要你按照前面所述,解決好思想問題,把握好行動問題,那麼高一階段的學習生活就一定是最成功的!





張老師高考課堂


全力以赴對待文科,理科還是要課上認真聽講。當今中國正遇五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也正處在一個新的特殊歷史時期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和生產領域深刻革命正日益改變人們的生活和思想,也對人的基本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是人才所必備的兩種基本素質,文科生不僅需要掌握人文科學的基礎知識,而且也需要加強科學的素養和科學精神的培養。

1.通過理科知識的學習能使文科生了解一些自然科學方面的基本常識,提高文科生的科學素養。比如經濟學,如果沒有微積分的基礎,那在將來是看不懂需求曲線圖的。加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綜合型的人才和創新型人才,文科生學習理科能夠讓自己的思維更加有條理,這對將來學生的發展也是很有幫助的。

2.現在都講究跨界融合,世界潮流是文理知識融合,學習理科能拓寬文科生的學習視野,使學習知識多元化。

文科生的理科基礎比較薄弱,學習和掌握一些理科知識,會給今後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如學習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操作和應用,會增大文科生獲取知識的信息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學習一些物理動力學及機械方面的知識能使文科生較好掌握駕駛技術;學習金融方面的知識,使文科生學會怎樣理財。

3.由於文科生富於幻想,語言表達含蓄、流暢、委婉,記憶力強,而理科生邏輯思維能力強,做事嚴謹、周密,善於推理,計算能力強,創新和實踐能力較強,因此,文科生學習理科知識,可以改變文科生的思維方式,對文科生的學習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4.文科生學習理科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高中畢業要求有一個學業水平測試,如果過不了那就很慘了,別人都在準備高考,你還要準備補考。那時候你的心理狀態可想而知,再說學習理科也並不需要花費過多時間,只需要在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講就行了。

所以文科生在開學就在課堂上認真對待理科的學習是很有必要的,其他時間可以花在學習文科上。全力以赴對待文科,理科課上認真聽講就行。


育人學堂


在我看來你就算決定讀文科,理化生還是得學的,只是可以少投點時間在上面,具體理由如下:

1、學習理科可以瞭解許多生活常識,豐富自己的學識。

2、每個省都有會考的,文科生在高二的時候也需要參加理化生會考,會考要打等級,這個是會影響高考的省排名的,所以對文科生而言,理化生也需要適當學習。

3、做決定不能太草率,高一的時候數理化、政史地都學習一下,看下學習效果,再做決定也不遲。


獨家新視野


文科生來答一波。文科跟理科,只是一道單向選擇題,但只是暫時。可能你理科,特別是理綜不太好沒覺得學文科有優勢或者簡單一些,像我,其實是最後一課決定選擇的文科,理綜始終也是學習的一部分,但學習的中心有所轉移。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雖然覺得說的誇張一些,理綜和文綜一樣,學習都是為了開拓你的視野。當然現在這個階段,很多人都會想的是我如何更輕鬆地學習,考更高的分。

其實,上大學後你會發現理綜學到的知識會幫到你很多,有些時候。每個人在學習之後,就基本丟棄了,剩下的生存技能必須要掌握的,才不會忘記,理綜也是一個,不懂就學,實在頭痛就適當放棄,你也不需要太過於執著。讀文科,就不必學理科,或者理科不重視文科,我們選擇這個目的並不是為了這個。

刻苦學習,學到的就是你的,學不來就彆強求,正常學理綜就好。你已經有了目標,目標以外的都是額外的收穫。何樂而不為呢。


楠方之木


我現在高二下學期了,學得文科。算是在縣裡的重點高中(幾年一個清北那種),高一時候學理綜有非常非常努力的學,當時文理總科全校前20(學校1000多人一屆),理化生全95以上,物理打過99。

話說我為啥要這麼努力的學呢~( ̄▽ ̄~)~為了有啥可吹唄[可愛][耶],好吧,確實是這樣。成績好在學校就比較出名嘛。學文科之後,同學也好,老師也好,領導也好,都會對你另眼相看。理科學得好其實會讓我挺有自信,一走到哪大家全認識你,露出羨慕的眼光:哇,理科那麼好還學文,好厲害好厲害,, 之類的。

這個時候就可以表面從容淡定:哪裡啦,沒有啦。

內心自然比較開心ヽ(○^㉨^)ノ♪,當然時間久了,就覺得挺正常了。

我是女生,而且在學校裡算長得比較漂亮的,類似趙麗穎那種長相。

然後文理都好,會有光環,哈哈哈。

唉,世人熙熙攘攘,皆為名來。雖然這個好好學理綜的原因,我自我鄙視[機智][我想靜靜],好吧

但好不隱瞞,真是這樣想的……


用戶7778285930151



首先我要告訴題主不要有逃避的心態,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學校開設的每一科都是有每一科的意義的。課程設計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有結構的產生課程計劃(教學計劃)、課程標準(教學大綱)以及教材等系統化活動。

理科的東西多學一些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這種體會隨著你上大學,就能體會出來。高中所學的知識都屬於最基礎的知識,如果缺一塊,就像上山,本來有四五條路可供選擇,但現在只有一條路。所以,能多學一些理科方面的知識,將對你以後的發展大有裨益。

所以你進入高中不要糾結科目的問題,一定要學會反思,看看自己哪一科不足,我的建議就是從基礎看起,一點一點的看過來,你就懂了。

另外上了高中會很緊,一定要珍惜時間,調整心態。多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我行”;“我正期待著??”;“比上次情況好多了”等等,說這些話的時候最好是有聲地說,請“意識”調動內心深處的“潛意識”。可以站在鏡子面前,看著自己的眼睛,真誠地表述自己的願望:“你馬上要參加一場至關重要的考試了,我相信你的實力,只要肯努力,你一定可以成功的!加油!”。

最後一定要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

事物永遠是陰陽同存,積極的心態看到的永遠是事物好的一面,而消極的心態只看到不好的一面。積極的心態能把壞的事情變好,消極的心態能把好的事情變壞。當今時代是悟性的賽跑!積極的心態象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消極的心態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不是沒有陽光,是因為總低著頭,不是沒有綠洲,是因為心中一片沙漠。成功吸引成功,民工吸引民工。華爾街致富格言:要想致富就必須遠離蠢材,至少50米以外。


國老師數學課堂


我知道一個孩子就是決定學文科以後,不學理科了,高一看文科成績還行,但是到高二分科以後成績明顯下滑。因為高一大家的精力主要用在理科上,而她只學文科,所以看著文科成績還行,但是一旦高二分科以後,成績下滑厲害。再說了,學學理科不正好鍛鍊一下自己的邏輯思維嗎?對學好文科是有幫助的。文理是互通的,多學點沒壞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