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文化百年京报馆旧址,曾住30多户人家!看看腾退后的样貌


《京报》1918年创刊,原址在宣武门外珠巢街,1920年迁至于魏染胡同30号。邵飘萍,浙江东阳人,是《京报》的创始人,近代著名新闻工作者。 我们常说的“城南”其实是一个概念,就是以报业工作人为代表的一批早年北漂人在京城奋斗的历程。 【此图为京报馆旧址外观,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

《京报》宗旨是宣传进步思想,反对封建军阀制度,客观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进步思想。他大力提倡新闻救国,利用报刊来唤醒人民的觉悟。1926年遭反动军阀杀害,年仅40岁。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邵飘萍是具有热情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1984年,京报馆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

京报馆旧址外观保护不错,门头上的“京报馆”三个字是当年保留下来的。 以前这里住有30个承租户,包括邵飘萍的孙子——今年已经65岁的邵澄,他租了院里6间房,总建筑面积80平方米,非常支持建立邵飘萍纪念馆。


这是楼内门厅的“营业部”,也是当年的原貌,虽然有些陈旧,但能感受原汁原味。可以想象当年身穿蓝色长衫,穿梭于此的繁忙景象。

这是院内的景象,现已腾退完毕,由喧嚣恢复的平静。院内老房的痕迹不多,多处进行了翻建,从地面显露的高台瓷砖可以看出以前私建的情景,通路很是狭窄。

这是内部楼前一角,看似是个储物间,门板还保持部分原貌,墙面历经百年基本没变。 当年在京城办报的,基本都是南方到京城的一批留样进步人士,本着改变中国的思想进行进步宣传。所谓的民国时期的“北漂”。

这是上二楼楼梯处,楼梯还是100多年前的木质楼梯,每天都有人上下往返,年深日久,每节楼梯中间都留下了下凹的脚印。

这是二楼的地板也是木质的,楼道里的门窗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样式,窗框同样也是木质的。就是感觉楼道很窄,两人相遇需要侧身而过。 虽然有些破旧,但基本还是保持原貌

这是二楼望向街面,当年在胡同里没有那么多高楼,这个小楼能居高临下看的很远。我想邵先生,也应常站在此处眺望。 在这条胡同的北面不远有个永兴庵,是各大报纸发行的地方。可以想象当年穿梭在这条胡同里的报业人员和报童的景象。

这是二楼望向院内的景象,可以看出院内不是很大,而且房屋的瓦都换过新瓦了,只有对面房屋的瓦还是老的。院内的一溜北方就是邵先生的孙子居住的。

这是上楼的楼梯,虽然磨损很厉害,但还能使用,证明当年建筑的质量。 这条胡同前面不远就是《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的故居晋江会馆,附近还有林白水的故居,包括虎坊桥路口的船型大楼,是当年的报业印刷厂。所以这一片区就成就了城南文化。

这是大门内部,感觉有些改动,因为看见了红砖,不知原样? 邵飘萍以一介书生,心怀壮志,以“新闻救国”为铭,成为中国著名的报人。为了新闻的真实与公正,他秉笔直书,抨击丑恶,最后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用鲜血写下了中国新闻史上荡气回肠的一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