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一線解難題 企業吃下“定心丸”

奔赴一線解難題 企業吃下“定心丸”

縣工信局志願者赴企業發放疫情防控公益宣傳單。(閩侯縣委宣傳部供圖)

18日至20日,閩侯縣開展第六輪“敲門行動”,針對企業用工難、疫情防控難、交通物流難、供應鏈協同配套難、市場拓展難等“五難”,廣大黨員幹部深入一線,解決難題,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推動項目企業復工復產,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

掃清障礙

項目建設不停步

昨日上午,在閩侯二橋的施工現場,57名作業工人正集中火力,攻克項目的關鍵節點——北岸4號橋墩和南岸3號橋墩。

閩侯二橋是閩侯縣近年來單體投資最大的民生工程,建成後將成為連接縣城、荊溪鎮和竹岐新區的全新跨江通道,實現與福州地鐵2號線快速對接。

“項目意義重大,不能松。全面復工有什麼問題,提出來!”面對專程上門的復工指導組的詢問,項目負責人黃耀文坦言,人員短缺仍是主要阻礙,雖然管理人員已全員到位,但作業工人返崗率僅有約30%。“絕大多數工人來自外省,屬地管控嚴格,我們已經給他們開具了返崗復工證明,動員他們早日返回,預計25日前返崗率能提升到50%”。

瞭解到項目推進遇到的問題,閩侯縣全力協調支持,不僅提前為員工返崗打通交通環節,安排免費核酸檢測,還專門為施工方辦理手續開闢綠色通道。“有這麼多支持和保障,我們按期交付的目標不變!決心不變!”黃耀文的兩個“不變”令人振奮。

記者瞭解到,在第六輪“敲門行動”中,閩侯縣落實縣領導聯繫掛鉤重點項目機制,成立16個復工指導組,開展項目開工指導,加強開工政策支持,針對項目建材採購和運輸、建設資金撥付、施工人員到位、防護物資籌集等問題及時協調解決。截至昨日,已經有14個省重點項目、52個市重點項目、179個縣重點項目復工。

做足保障

企業吃下“定心丸”

在祥謙鎮五虎山工業區,福建金龍騰動力機械有限公司的在崗工人剛剛完成了一個出口訂單,產品正運往寧波港。

該公司是閩侯縣的“出口大戶”,也是福建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產品遠銷海外。

“作為出口企業,我們更要迎難而上,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國外訂單,展現我們中國企業的頑強生命力!”公司董事長張曉丹對復工復產表現出強大的信心。

“我們目前已經申請了三方面的政策補助,分別是就業、金融、稅收,現在招工補貼高,稅收減免也很可觀……”對於近日市縣出臺的一系列幫助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共渡難關的政策舉措,張曉丹瞭然於心。“最近縣領導還專門帶著銀行工作人員來到我們公司,幫我們加快政策兌現,祥謙鎮的幹部每天也關心詢問我們復工復產的情況,比我們辛苦多了!”張曉丹說。

做好保障支持,讓企業家吃下“定心丸”。數據顯示,閩侯規上工業企業363家(不含高新區),截至昨日已復工338家,復工率96.3%;限上規上商貿服務業企業215家,已復工184家,復工率85.6%。

一線解難

黨員幹部有動力

在第六輪“敲門行動”的帶動下,激情閩侯形成了“到一線、解難題”的濃厚氛圍。

在青口鎮,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網格化包乾模式建立,班子領導掛鉤幫扶,對重點企業、項目實施掛圖作戰,實行動態管理,確保儘快復工復產。

在上街鎮,防控由面轉點,每家企業和每個工地都成立了工作專班,建立了省委黨校項目、鷺燕醫藥和菸草物流公司等示範點,在嚴格防控下,以點帶面,全力推動復工復產。

在甘蔗街道,“五個到位”全面推行,採取“一企一策”做好企業復工備案登記、審核服務、跟蹤監管等工作,推行“村居+企業”結對共建行動,化解企業員工出行與村居管控的矛盾糾紛,切實關愛包容“新閩侯人”。

在白沙鎮,查送並舉,查企業返崗員工的備案管理,落實返崗員工的承諾書籤訂,送省市縣惠企政策彙編、送免費核酸檢測服務、送包車聯繫服務、送疫情防控指導、送口罩和免費消毒服務,精準落實對點服務……

“通過第五輪和第六輪‘敲門行動’,全縣強化了服務理念,由單純防控向統籌兼顧企業復工復產轉變,鄉鎮(街道)、產業園區掛圖作戰,實現企業分佈一目瞭然,包企責任人、責任目標一目瞭然,企業復工達產情況一目瞭然,企業復工存在問題清單一目瞭然,同時縣裡還出臺了政策和措施,為項目企業復工復產破除障礙。”縣防控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

(福州日報 記者 蔣雅琛 通訊員 張存金 陳建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