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两稳”不容“疫”

2月18日,商务部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做好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把疫情对商务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

促消费、稳外贸、稳外资简称“一促两稳”,是商务部的重要工作,在全年商务发展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商务部落实中央做好“六稳”工作部署的重要抓手。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消费、外贸、外资工作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做好“一促两稳”工作显得更为急迫。

2月14日,商务部党组召开会议强调,疫情防控是当前的头等大事。同时,要全力以赴“一促两稳”,做好“6+1”重点工作,千方百计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努力实现商务发展全年目标任务。

疫情发生后,消费成了直接受到冲击的行业。

少出门、不聚会是老百姓最简单的防疫措施之一,这对居民消费产生了直接影响。商务部的分析显示,从结构上看,餐饮、住宿、旅游、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受影响较大;从品种上看,汽车、家电、金银珠宝、服装鞋帽等耐用消费品受影响较大;从业态上看,百货店、大型购物中心、沿街专业店和专卖店影响较大;从模式上看,线下消费影响较大。

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促进消费,当务之急是抓紧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指导各地做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为此,商务部提出,要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经营服务模式,加快步行街改造提升,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释放新兴消费潜力,发展便利店和菜市场。

可喜的是,虽然疫情对消费短期影响较大,但其对消费中期影响较为平缓,后期逐步恢复,预计疫情对一季度消费影响最大,3月份消费市场有望触底企稳;二季度消费市场仍将处于恢复期,下半年进一步好转,受疫情影响的部分补偿性消费进一步释放。疫情不会改变我国消费长期稳定和持续升级的发展趋势。

外贸所面临的困难主要在“人”。

首先,人员流动受限导致外贸企业复工难。同时,上下游产业复工时间存在差异也给外贸企业复工复产造成影响。其次,人员不足导致物流不畅,外贸企业的原材料、货源采购运输、产品外运都存在问题,包括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也受到影响。最后,人员流动受限还使得企业的商务谈判、考察、参展等受到限制,不利于外贸企业订单、市场、客户的拓展。

在稳外贸方面,商务部在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支持外贸企业抓紧复工生产,保市场、保履约、保订单,加大贸易融资支持,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积极参与国际协调合作,努力为外贸企业营造良好的国内外环境。

同时,商务部还出台多项支持外贸企业的政策措施降本增效,为外贸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外资除了同样面临“人”的问题外,也面临信心的问题。

与外贸企业一样,在华外资企业同样面临“人”的问题。这需要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另一方面,稳外资还面临信心的问题。由于中国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时期,如何帮助投资者树立在华发展的信心、吸引更多投资者来华投资也是各级商务主管部门需要考虑的。

商务部已印发通知,要求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实施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指导外资企业用足用好应对疫情各项支持政策措施,加强外资大项目跟踪服务,创新和优化招商引资方式,指导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开放平台抓防控促发展,加强外资企业动态监测,有针对性地加强服务和指导。

随着各地各部门推出的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逐步落实,已有相当多的外资企业复工并享受到与内资企业同等待遇。下一步,各级商务部门还需进一步创新服务,通过网上洽谈、视频会议、在线签约等方式,整合各类招商资源,持续推进投资促进和招商工作,确保稳外资工作顺利推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