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政策落实到位 多点发力“两稳”

4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增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支持加工贸易、广交会网上举办等系列举措,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努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会议指出,当前全球疫情大流行加速传播,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投资带来巨大冲击。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做好“六稳”工作部署,坚持扩大开放,采取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举措,努力减轻我国经济特别是就业受到的影响。这已经是近半个月来国务院常务会议第三次对有关外贸外资工作作出部署。

外部环境不容乐观

近期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对全球经济和贸易投资的影响不断显现,各国纷纷采取更加严厉的防疫措施,疫情本身及贸易投资下滑已成为全球性挑战。

针对外部经济环境,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对国际商报记者分析,美国、欧洲等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进入抗疫紧急状态,经济或将陷入衰退,国际需求出现波动;全球供应链合作体系遭遇重大挑战,协作效率受到很大影响,不仅欧美等最终产品消费市场受阻,一些中间品及能源、原材料的进口也受到影响;国际旅行限制和严格的防疫措施的采取对航空、旅游以及商业零售等服务行业造成严重冲击,商务人员往来受限对贸易投资的开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近日,国际组织和机构纷纷下调全球经济贸易预期,认为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严重下滑,全球贸易增长将受到很大冲击,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将受挫。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此前表示,疫情给全球经济造成严重损失,预计全球经济2020年将陷入衰退,2021年有望复苏。2020年全球经济将陷入负增长,衰退程度至少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相当,甚至更加严重。

国际金融协会最近发布的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1.5%,其中发达经济体将萎缩3.3%,新兴经济体将仅增长1.1%。报告认为,至少有两个不确定因素将影响未来世界经济:一是许多国家为抑制疫情扩散而暂停部分经济活动的情况会持续多长时间;二是与疫情有关的限制措施解除后,消费和投资活动会否快速反弹。

重点突出深挖潜力

面对外部环境可能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中国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则将重点放在跨境电子、加工贸易、外贸展会等方面。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外贸发展新亮点。今年前2个月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174亿元,同比增长36.7%。有分析认为,疫情防控期间跨境线下消费难以满足,线上消费需求得以释放,进口跨境电商或将迎来较高速发展。

加工贸易占我国外贸1/4,其不仅对外贸进出口具有重要意义,还对带动就业等有着重要作用。以广交会为代表的外贸展会则对众多外贸企业开拓市场、接触客户、获得订单至关重要。国家对支持加工贸易和外贸展会发展作出部署,无疑是给稳定今年外贸形势注入一针强心剂。

同时,外资企业在中国进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外资企业曾长期处于外贸第一主体的地位,因此稳外贸与稳外资密切相关。

张建平建议,在落实好相关政策的同时,要坚定加快自贸试验区经验的复制和推广,特别是自贸试验区经验在全国的复制推广,使贸易投资效率提升、成本下降;为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创造更好条件,在全球市场不太有利的情况下获得更强竞争力;加强利用跨境电商,加快线上线下协作,提升新业态新模式优势。

在稳外资方面,需要加快优化营商环境,加快落实新的外商投资法及其配套条例,地方也要加快出台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

此外,要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外贸市场多元化,深挖“一带一路”市场,弥补传统市场损失。更好地利用自贸协定,利用已经建立的机制性合作路径挖掘潜在价值,帮助企业更好拓展市场和增强竞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