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的孩子做作業做到夜裡12點,你家的孩子有過這樣嗎?

奶爸老周


孩子作業寫到十二點,我們需要理性分析原因:

究竟是老師佈置的作業太多,還是孩子的效率太低?

家長心疼孩子,這本身無可厚非。但倘若出於孩子自身原因完成不了作業,家長在深夜11點打電話責怪老師,老師真的很委屈。

所以,希望家長們先消消火,我們靜下心來思考以下這幾個問題:

孩子做作業的效率如何?

效率是第一要素。

壞習慣的養成:放學回家,把書包一丟,先看兩集動畫片再說。轉眼間已經到了吃飯時間,磨磨蹭蹭吃完飯,再慢悠悠地去洗澡,到了做作業時間已經超過8點。

此時已經有點犯困,心猿意馬又如何能快速完成作業呢?

還有一個問題非常容易忽視。有些家長以為孩子坐在課桌前就是認真學習。其實不然,有些孩子會發呆、有些孩子拿起一塊橡皮也能玩一個小時。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

解決辦法:協助孩子定下學習計劃。放學後第一時間就要做作業,做完才能看電視。同時,把作業任務細分,比如30分鐘完成某一章節、某一頁,及時監督,讓孩子有時間緊迫感。

是個別現象還是普遍現象?

是就自家孩子這樣,還是全班同學都這樣?

如果大部分同學都能在9點之前完成作業,而只有自家孩子做作業做到11點,這肯定就不是老師的問題,難道老師單獨佈置了更多的作業嗎?肯定不是的。

解決辦法:和其他家長溝通,或者直接在班群裡討論,孩子們完成作業的情況。

作業對孩子來說難度如何?

孩子:我真的很認真在做作業了,可是太難了。

這個問題也是廣泛存在的。因為對知識的吸收程度不同,孩子做作業做得很艱難,導致做作業的速度很慢。

還有些孩子容易鑽牛角尖,陷在難題裡不肯出來,非要想破腦袋才肯繼續做下一題。堅持不懈是好品質,但要講求方法。

解決辦法:引導孩子科學做題。做作業要『從易到難』,先完成基礎的、難度小的問題,把實在想不出的問題留到最後,尋問家長、請教老師等。

老師是否知道這個情況

如果班級裡的同學們大部分都做到很晚,那這必然是老師佈置作業太多。

倘若老師不知道這個情況,那麼就會一直佈置這麼多作業。

解決辦法:遇到孩子總是做作業到深夜的情況,在班群裡和其他家長溝通、向老師反應。當家長們紛紛表示「作業的確太多」時,相信老師們也會及時做出改變的。

以上,是推薦給家長們的一些參考意見。

老師佈置作業,初衷就是為了孩子能夠更好地吸收知識、鞏固知識。

老師家長之間應該保持和諧的關係,理性溝通、共同努力,才能讓孩子學業順利、健康成長。


微課本教育


我是一名老師,也是一位學生家長,我孩子從小學到初中寫作業從來沒有超過十一點。上高中以後,偶爾寫作業到十二點,這也並不能說明老師佈置的作業多,因為理科作業聰明的孩子或者應付作業的孩子很快就能做完,而反應慢而且認真的孩子可能會用更多的時間完成作業。

作為一名小學老師,我談談自己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這種現象不正常。 好多地方上級領導部門三令五申一二年級的學生不能佈置書面作業,對於這種規定大部分學校是嚴格執行的。我任教二年級數學,上學期我也是按照上級要求不佈置回家作業,但是上課除了傳授新知識,還要處理教材上的習題,剩下的時間就不多了,上級領導部門指定的教輔資料就做不完。考慮到家長花錢買了教輔資料,孩子們也沒有得到鞏固練習,這個學期我在練習課上領著學生做一部分,剩下的部分拿回家做。有的學生在學校已經完成,部分學生需要回家完成。這種情況也是隔三差五的,不是每天都有。正常情況下,孩子很快就能夠完成。


從7:30寫作業,寫到晚上12:00,那得有多少作業要做,題主沒有說明作業數量。題主應該知道問題不僅僅是作業多的問題,因為同樣的作業,有的孩子很短的時間完成,有的孩子會磨蹭很長時間。課堂上也存在這種現象,有的學生做完題了,還有的學生沒有翻開練習本。家長也應該反思自己孩子的作業習慣是否正常。

家長應該這樣做。首先看看孩子是不是一邊玩一邊寫作業,然後看看孩子是不是作業有困難。如果孩子作業習慣不好,應該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業習慣,如果孩子學習有困難,應該幫助孩子克服困難。

題主反映的事情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如果因為作業過多造成的原因,應該找老師積極溝通,而不是抱怨,於事無補!


三寸粉筆寫人生


上個星期我女兒打電話說,老師告訴她,孩子上課發呆,想回來讓我和孩子談談他為什麼發呆?我問女兒,是不是最近你們夫妻吵架了?她說沒有啊,我說是不是晚上做作業時間太長,孩子睡遲了?

第二天孩子回家了,中午飯後,我讓他坐下和我說說話,我說最近學習壓力大不大?有什麼想不開的問題了?

他說什麼也沒有。

我問他,我們鄰居家孩子上課老師說他發呆,你有沒有這個毛病?他說沒有。

我問他你想想他為什麼發呆呀?他說是不是想他媽媽了。我說是不是晚上作業太多,睡得遲,白天對學習沒有興趣了?他說有點……。

短短的交談中,讓我想起我的孩子上學時晚上的作業,12點都做不完,孩子一邊哭一邊做,看著心疼死了!

我個人認為,孩子學習成績與晚上作業多與不多無關,特別是小孩子,如果睡眠不足,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希望學校和教育部門重視這一問題!



心願r


我是數學李老師,來說說我的看法。

一年級的孩子做作業到夜裡12點。這個只是現象,深入分析原因才是關鍵。

教委對於一年級的作業問題是有明確要求的

對於一年級的學生,教委對其的作業要求是不允許留書面作業。

這個在很多學校都是在嚴格落實的,我所在的學校,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其他年級的作業大致控制在半小時左右。

當然,出於對升學的考慮,部分學校對一年級也是留作業的,不得不說,確實有極少數學校的一年級作業較多,但絕不是多數。

家長是否關注過孩子的寫作業效率?

對於給一年級留作業的學校,家長在關注到孩子寫作業時長的同時,有沒有關注孩子的寫作業效率?是否存在拖沓的情況?

如果孩子寫幾個字就走神,這樣耗到了12點,就應該去關注孩子的做事效率問題。

瞭解同班同學的寫作業情況。

可以去有意瞭解班中其他同學的寫作業情況,如果都存在這個問題,可能作業量確實比較多,必要時可以和老師說明情況,如果只是孩子自己的個人情況,則更多的還是要在自家孩子身上找原因。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數學李老師


這個情況是真的。這樣的結果是家長和孩子共同作用的結果。

1.時間規劃問題。

關於孩子放學回來是先看電視還是先寫作業。這是判斷題,不是選擇題。必須先寫作業再看電視。

2.寫作業習慣養成

我們這上二年級的,放了學一直輔導到8點,晚上還得回去寫作文。要不來這,晚上正常就是十一二點。孩子不是喝水就是上廁所。光啃那個麵包就有半個小時,一點一點咬,跟小老鼠似的。這樣直接導致本來半小時能做完作業,直接拖後半小時,後邊還討價還價,墨跡。直接恨的牙癢癢。放學回來10分鐘簡單填一下肚子,不管吃多少,以時間為準,不以吃不吃的飽為準。寫作業過程中,自己獨立寫,不打擾她。做完檢查。

3.家庭寫作業的氛圍

既然當了家長,就不要孩子寫作業,你玩手機,看電視,天熱了還吃西瓜。這讓誰能受得了。孩子在那奮筆疾書,家長來那逍遙自在。直接拉仇恨啊這是。自己就算看不了書,也可以打掃一下衛生,準備一下晚飯,修修補補,讓孩子看出來每個家庭成員都在為這個家在付出,沒有什麼是不勞而獲,撈現成的。


正大氣象


從你的描述來看,孩子從下午7:15開始做作業,一直做到深夜12點,這得有多少作業呀。教育部也多次在全國教育工作會上強調: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不佈置家庭作業。這一政策在很多學校得到落實,你孩子那所學校不可能不知道教育部的規定吧。

我家孩子在讀小學一、二年級時,也有家庭作業,但那時的作業量很少,放學回家後,孩子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家庭作業,他都會按照老師的要求把作業做得規規矩矩,然後把家庭作業交給父母簽字。孩子每天做家庭作業的時間大約一個小時,因為孩子很小,做作業時有拖拉現象,有時候會花兩個小時才能完成,但也沒有像你說的要做四個多小時。



小學生貪玩、好動是天性,孩子在做家庭作業的時候,最好給孩子規定做作業的時間,不然孩子會邊做邊玩,本來可以在半個小時內做完的作業,孩子可能會花上兩個小時,這種邊做邊玩的學習方式,不利於孩子的學習行為習慣的養成。一、二年級的學生,不在乎他能夠學到多少知識,而是要讓孩子養成一種良好學習方法的習慣。


我家孩子在讀小學四年級時,做家庭作業也有邊做邊玩的習慣,有一天晚上,孩子已經做了一個多小時的作業,我以為他把作業做完了,當我走進他房間時,我發現他還在玩小玩意兒,語文作業只寫了兩排字,數學作業還未做,我把孩子批評了一頓,然後和孩子談了十多分鐘,孩子能夠意識到錯誤,表示立馬改正,在後來的學習中,孩子做家庭作業很少有拖拉的現象。

現在各個學校都在為學生減負,特別針對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不佈置家庭作業,這是硬性規定。如果你的描述屬實,你可以到學校進行諮詢,由學校出面來解釋問題會更好,如果還有疑問,請將情況如實反映給教育主管部門。


Lance課堂


一年級的小孩寫作業時需要幫助的。

一年級的小孩寫作業時需要家長的幫助的,主要是寫作業的效率,習慣方面。

一年級的小孩認識的字有限,所以在寫作業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不懂的東西,需要家長隨時的指導。如果家長不能及時的指導,有可能就會花很多的時間。

一年級的小孩還沒有建立很好的學習習慣,注意力集中比較困難。有時候不是作業多,而是注意力無法集中就寫寫幹別的,拖拉很久。

我家孩子一年級的時候,我都是跟她一起寫作業,幫助她寫作業,順便幫她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的效率,不至於剛開始就覺得寫作業是個很可怕的事情。

現在學校都在限制小學孩子寫作業的時間,一年級就寫到12點,估計應該是不常見的。所以更多的原因還是該在孩子甚和家長身上。一年級的孩子真的非常需要家長的幫助,希望家長能幫助孩子度過剛開始建立學習習慣的過程。


總是記不得


一年級主要語文數學兩科,而且比較簡單,因為很多題型在幼兒園已經教了,只是在重複,所以根本不可能寫到12點呀!

老師佈置作業,心中有數,大概多久能完成,不能超負荷,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小孩在長身體,再加上本來在學校都呆了一天了,很累的,老師都會全方面考慮到的。

當你的孩子寫作業寫到那麼晚的時候,你有沒有問過同班的家長,他們家的孩子也跟你的一樣?我們這邊,一年級作業都很少,一個鐘都能完成了,英語只是練口語,三年級才真正地列入重點科目。

因人而異,如果孩子做事拖拖拉拉,三心二意,半個鍾能完成的任務可能他要兩個鍾,效率低時間就長,又或者是孩子追求完美,擦了寫,寫了擦,這樣也費時,還有就是上課沒認真聽講,不會做!

孩子每天的作業是不是除了學校老師佈置的,家長是否給孩子上補習班?也自己從外面買練習冊讓孩子做?我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願!



做好自己090726


一年級孩子作業到12點,這肯定是不正常的,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鍛鍊好身體,這才是首要的問題。

家長要儘快找到原因,然後對症下藥,否則孩子身體肯定吃不消。原因不外乎這幾點:

1-孩子進入一年級,剛開始學習寫字,即使以前在幼兒園也接觸過寫字,但是從量上來說肯定比較少,手臂手腕的力量還沒鍛鍊好。

2-剛進入小學,沒有養成連續性學習的習慣,經常是邊玩邊學,影響學習效率。

3-孩子剛接觸加減法,還不具備形象思維能力,數學計算能力弱,也會影響作業速度。

家長可以在孩子寫作業有意識在旁邊觀察一下,看看是那種原因,然後針對性解決。

1-有意識鍛鍊一下孩子的精細動作,比如可以通過夾豆粒,彈奏樂器,聯繫毛筆字等方式來鍛鍊。精細動作發展好了,這樣就會提高寫字速度。

2-家長可以把孩子學習桌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全部收起來,讓孩子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作業上,如果孩子有磨蹭拖拉現象,可以考慮限時作業。

3-藉助日常生活中的道具,比如牙籤,筷子等等,讓孩子將抽象思維與形象化的東西結合起來,慢慢養成抽象思維的能力。

我是一位二寶媽媽,曾經也是一位高等教育教育工作者。如果您有育兒或教育方面的困惑,歡迎和我一起探討。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咱們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教大育小日誌


我家的孩子每天準時21點就睡了,從來沒有過寫到12點的。每天18點回到家,有時先看會電視才寫作業,有時回來馬上寫。回來就寫的寫到一半又吃飯再繼續寫。

作業對他來說應該不是很多,一般是當天學過知識,比如同步練習當天學的那一課,當天學的生字。數學也是當天學的同步練習的習題。英語是當天學的單詞。寫完後有背誦的課文就讀,沒有就讀課後的讀讀背背15分鐘,英語讀15分鐘。大概一個鐘能把當天的作業完成。

我覺得能寫到午夜12點,那得多少作業,有可能孩子聽錯呢。有的孩子寫著寫著注意力又分散了,玩別的東西。有的有些作業不會了就拖拉就造成寫很久也寫不完。

孩子寫作業家長陪在傍邊最好不看手機,不在電視傍邊寫,這樣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和思考能力,甚至孩子沒心思寫,就造成拖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