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堵點除限制,不失時機復工復產 青島各區市多種舉措保障重點項目和企業及早開工復工

市南:總部企業多數已全面復工

為促進轄區企業復產復工,連日來,市南區先後出臺《市南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若干措施》及措施細則,承諾首批拿出1.3億元企業扶持資金、設立總規模不低於1億元的企業信貸應急週轉金等務實舉措,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記者從市南區獲悉,截至2月18日,該區工商業復工電力指數已達66.86%。

總部經濟是市南區重要經濟支撐。記者瞭解到,目前市南區多數總部企業已經進入全面復工狀態。

位於市南區的中遠海運(青島)有限公司是央企中遠海運集團的直屬地區公司,也是一家業務範圍覆蓋山東、中原、東隴海地區的區域性總部航運服務企業。記者採訪獲悉,目前該企業下屬的船舶物資供應公司、船務公司、通導科技公司、船貿公司、遠洋華林公司等多家直屬單位已經全部復產復工。

“為了確保疫情期間防疫物資能夠順利從韓國運輸回山東,在公司自有‘香雪蘭’號船舶例行修整期間,我們又租用了替代船舶,從正月初六開始,每週三次往返於煙臺和韓國仁川之間。最多的時候,我們一趟船運輸過80多個標準箱防疫物資,約佔全部運輸貨物量的三分之二。”青島中遠海運下屬煙臺中韓輪渡公司總經理李春明告訴記者。

通堵點除限制,不失時機復工復產 青島各區市多種舉措保障重點項目和企業及早開工復工

■澳門路小學項目已正式復工建設。

在澳門路小學改擴建項目工地上,近30位來自省內的工人正在緊張施工中;在市南區軟件園內,山東省最大的獨立單體停車樓項目正在進行收尾工作,將於近期準備驗收……在項目建設方面,市南區城建局工作人員姜巖介紹,市南區共有23處在建項目,目前已經有10處工地開工。已經開工的項目類型主要是中小學項目、人才公寓項目、安置房項目和商務樓宇項目,此外,位於市南區的國信海天中心項目在春節期間一直未停工。

針對復工企業用餐問題,市南區已經公佈兩批共15家供餐企業名單,這些企業為市南區範圍內的企業等團體單位提供13元—60元不等的早餐、午餐和晚餐。截至2月19日,共為市南區20餘座商務樓宇內的復工企業提供餐食30000餘份。隨著復工企業數量增加,大批餐飲企業也逐漸復工,目前市南區80%的限上餐飲企業均已復工,可以滿足疫情期間上班工作人員正常用餐。

市北:省級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全部復工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市北區堅持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兩手抓、兩促進”,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促投資、穩增長、抓防疫、保民生的重要抓手,多種舉措保障重點項目及早開工復工,實現了項目建設的良好開局。

截至2月20日,市北區省級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全部復工,9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開復工6個,93個固定資產投資續建項目復工41個。與此同時,市北區不斷創新和優化招商引資方式,通過網上洽談、視頻會議、在線簽約等方式,整合各類招商資源,持續推進項目引進和落地。目前,全區重點項目125個,其中新引進項目44個,落地項目6個,完成註冊項目31個。

1月21日,青島普航控股有限公司及子公司青島普航投資集團有限公司;2月11日,青島普航歷奇國際貿易有限公司;2月14日,青島普航國際物流有限公司;2月19日,青島歷奇普航控股有限公司和青島歷奇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不到一個月,青島普航控股有限公司及旗下5家子公司全部在市北區註冊落地。從第一次接觸,到如今6家公司全部落地市北,整個過程也不過兩個月左右。

“沒想到會這麼快。”普航董事長葉輝對這種速度感到欣喜。這個速度的達成,得益於市北區的靠前服務。疫情防控期間,在代辦公司未復工的情況下,市北區專門安排值班人員進行網上辦理。材料準備齊全之後,普航幾個公司的註冊都是當天完成,從遞材料到出章出照乾脆利落,一條龍、無縫隙的服務為企業解決了困難和問題,促成了企業儘快落戶。

2月6日,香港海龍船舶項目在市北區完成註冊。項目落地過程中,市北區產業發展專班充分了解企業需求,在青島紡織谷預留出符合標準的倉儲空間,為企業價值3800萬元的高端人工智能航運設備找到落腳地,解決了企業的頭等難題。

隨著一系列“暖企”政策措施持續發力,項目單位的投資信心得到了有效提振。青島紡織谷內,國合通測山東總部建設項目已經全面復工復產,同時計劃今年繼續加大實驗室建設力度,擬定了1900餘萬元的高端檢測設備的採購計劃。作為第二批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國合通測山東總部正向國家級第三方綜合測試評價服務機構、新材料測試評價技術研究機構進發。

李滄:10天時間開復工18個項目

自復工復產以來,李滄區通過突出黨的領導、建立專員隊伍、織密保障網絡等措施,確保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硬”,在加強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的基礎上,更好更快地為復工復產企業紓困解難、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企業保經營穩發展。

“上游原材料供應商受疫情影響未能及時復工,企業個別原料供應不上,導致企業正常生產遇到困難,由此帶來的損失以分鐘計。”2月10日,位於李滄區虎山路街道的樂星汽車電子(青島)有限公司人事總務部處長楊濤向前來了解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計劃需求的企業專員李滄區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振彬反映了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

樂星汽車電子是一家規上企業,連續多年被評為青島市優秀外資企業,主要生產汽車開關、繼電器等產品,國內客戶主要有北京現代、東風悅達起亞、長城等國際化大公司。當時,企業復工復產在即,但位於即墨區的三家供應商無法生產供貨,企業無法正常復工復產。在瞭解到這一實際困難後,宋振彬向有關領導彙報後立即行動了起來。一方面與市工信局聯繫,一方面和即墨區工信局以及具體經辦人對接溝通,僅用了兩天時間,就將問題解決。

為從細抓好復工服務,李滄區在去年4月份為334家重點規上企業配備“一對一”服務專員的基礎上,針對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勢,實現規上企業全覆蓋,為轄區全部700餘家規上企業配備企業服務專員。目前,已幫助50多家企業解決問題80餘個。

“項目開復工需要到外地接工人,我們打算問問開運輸證明的流程,沒想到兩個小時就給辦完了。”青島地鐵8號線李滄段項目部負責人表示。近日,李滄區利用十天時間,累計實現沔陽路7號等18個在建項目開復工。加上春節期間未停工的5個項目,截至目前,李滄區已有23個在建項目實現開復工。

針對企業反映集中的防疫物資緊缺問題,李滄區還建立了防疫物資供銷信息交流平臺,將有供貨渠道的31家內外貿企業、有需求的307家復工復產企業納入平臺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