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疫情對煤炭產量帶來的不利影響已經基本消除

2月2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長魯俊嶺在會上表示,經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國煤礦復工復產取得了明顯成效。疫情對煤炭產量帶來的不利影響目前已經基本消除,復產率達到了往年同期水平。

魯俊嶺表示,截至2月22日,全國在產煤礦產能31.7億噸,產能復產率達到76.5%,當日產量833萬噸。這三個數據均比2月1日增加了近一倍。除湖北省以外,其他產煤省均已復工復產,其中河北、安徽等六個省區復工復產率超過90%。

魯俊嶺強調,近一時期,國家能源局把加快煤礦復工復產、保障煤炭穩定供應作為整個能源保障的重點工作,落實落細各項工作舉措,目前取得了顯著成效。從工作方面我們主要採取了以下幾項措施:

一是建立日常調度機制。從2月1日對疫情防控期間煤炭供應保障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要求各產煤地區和有關央企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動煤礦復工復產。同時會同有關地方行業管理部門建立日報告、日調度制度,每日彙總各產煤省區、央企每天生產多少,有關數據做到每天掌握。

二是加強分類指導。這裡有三種情況,山西、內蒙、陝西這樣的產煤大省,產煤比重接近全國的70%,是煤炭供應的基本盤,這些地區重點強化目標管理,可以確保復產保供的大頭落地。對於一些地方復工復產比較慢,而且當地用煤庫存水平比較低的地方要更加細化,要求分礦,把順序排一排、底子摸一摸,總得來講要加快復產。對於央企的要求高一點,這個時期要求他們發揮好中央企業“國家隊”的骨幹作用,要求能復盡復。目前為止,山西、內蒙古、陝西三個重點產煤省已完成階段性目標。中央企業所屬煤礦的產能復產率超過95%。我們對比了一下,和往年情況基本一樣。

三是加強產運需的銜接,主要是督促指導煤礦、電廠供需雙方加強溝通銜接,嚴格履行合同。我們也請鐵路交通部門把電煤運輸保障作為重點,特別是像湖北這樣的重點疫區,以及首都和東北地區,這些重點地區多裝多運。同時提高秦皇島港和環渤海四港的港存,在多年的煤炭北煤南運過程中,港存充足軍心就穩,這是一個導向作用。

四是重點保障好電煤供應。電煤在整個供應中一直是我們保障的重點,我們建立全國電廠每天採購、消耗、存煤的臺賬,引導產煤地區和產煤企業在這期間對電煤要優先傾斜,多采多運多供。同時針對個別地區近期反映電廠存煤比較低,對於這些情況我們做了點對點的協調工作,確保庫存上來,“點球”到位,一對一解決問題。2月22日,全國統調電廠煤炭庫存1.19億噸,處於歷史同期的較高水平。從可用天數來講,全國可用27天,比2月初增加了7天。

五是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針對地方反映了一些實際困難,在這方面我們加大力度,解除他們復工復產過程中的後顧之憂。有些煤礦職工返崗比較困難,我們指導煤礦輸入地、輸出地做好銜接,採取單位包車等一些靈活有效方式把職工送到工作崗位。當然防疫檢測工作要做到位。有些煤炭生產出來運輸不暢,我們協調產煤地市開綠色通道,煤炭運輸發放綠色通行證,確保煤炭物流暢通。

国家能源局:疫情对煤炭产量带来的不利影响已经基本消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