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1.5元時代會不會在兩到三月之內到來,大家說說看?

三農創始人


玉米的1.5元時代會不會在兩到三月之內到來,大家說說看?

不會,也不可能會。玉米價格每斤1.5元,別說最近兩三個月不能達到,未來兩三年能達到的可能性都不大。疫情嚴重,農民手中還有不少玉米餘糧沒有出售,特別是東北部分地區,隨著氣溫升高,一些地趴糧等玉米急需出售。本來產區的農民最近兩年在糧價偏低的情況下收益就不高,這類的問題就別再忽悠、給大家添堵了。

一、疫情形勢嚴峻,短期看來無法有效解決,當前對於國家來說,在做好疫情防控防治的同時,對主要的民生商品包括農產品在內,保供穩價也是一個重要的工作。雖然玉米的市場化程度高,但包括玉米在內的糧食價格出現大幅度上漲,特別是今年這樣一個情況下的可能性不大,也不會讓出現。

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非洲豬瘟、禽流感等,本年度的玉米需求預計仍不樂觀。非洲豬瘟疫情和禽流感疫情,不必細說,對養殖行業復甦的影響已經顯現的很明顯了。此次肺炎疫情,也將會對玉米的下游需求產生比較大且深遠的影響。比如說餐飲、旅遊、建築等行業,消費需求的下降,不僅會影響到飼料養殖行業,對深加工的產品也會形成影響。

三、當前2019年產玉米收購進度偏慢,短期內基層糧源仍會面臨集中出售壓力。根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統計,截至2月10日黑龍江、山東等11個主產區累計收購2019年產玉米5925萬噸,同比減少323萬噸。雖然各地的售糧進度不一,但總體上基層還有不少餘糧,在今年因為疫情出現導致春節後售糧進度偏慢的影響下,後期隨著氣溫升高、春耕備耕臨近,農民賣糧的小高峰仍會形成。

綜上所述,玉米市場行情雖然比著小麥、稻穀等口糧品種的價格波動幅度大,但作為國內主要的糧食品種之一,特別是產業鏈條比較長,既有口糧的消費,也有飼料養殖的消費,還有深加工如澱粉、酒精、賴氨酸等的消費,在當前的大形勢下,產品需求反推帶來的原糧價格上漲的勢頭並不強。中長期的走勢,還要觀察疫情影響下國內經濟復甦的進程,但中短期的玉米價格走勢,糧小咖認為將又回覆到根據到貨量而價格小幅波動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