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爸爸的財教課系列之第1節--5種基本的財商

建立5種基本的財商。它們是:

第一財商:賺更多的錢

第二財商:守住你的錢

第三財商:預算你的錢

第四財商:撬起金錢的槓桿

第五財商:改善你的財務信息


北京爸爸的財教課系列之第1節--5種基本的財商

走一步看三步


今晚和兒子講了小兔回家的邏輯思維題,給他講述了走一步看三步。人生必須這樣,否則你很容易卡殼。就像下面內容提到的進入前就要想著如何退出,起飛前要想著如何降落,失去控制的事情就是風險。孩子的培養,我更注重於生活中的點滴滲透。

第一財商:賺更多的錢

提高你的理財智慧的方法,就是解決擺在你面前的問題。

人們缺乏第一財商“賺更多的錢”。原因之一就是他們想要錢,但不想經歷過程。許多人都沒有意識到使他們致富的是過程,而不是金錢。許多彩票贏家或繼承萬貫家財的“驕子”很快就破產,原因之一是他們接受了金錢,但沒有經歷這個過程。另一些人不能致富的原因在於,他們更看重一份穩定的收入,而不是在理財問題上變得更聰明從而更富有的學習過程。他們被貧困的恐懼嚇壞了,正是這種恐懼使他們無法抓住機會,也解決不了如何致富的問題。

一份工作並不是一份資產。所謂資產是不管你是否工作,你都會有進賬。

每個目標都有一個過程。

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都有不同的優點和缺點。我們都會經歷不同的過程,面臨不同的挑戰和不同的問題。

理財智慧也是情感智慧。世界上最富有的投資人沃倫·巴菲特說:“如果你無法控制你的感情,你就無法控制你的金錢。”你所要經歷的過程也是同樣的道理。我最艱難的經歷是,在沮喪時我沒有退出,在失敗時我沒有丟掉勇氣,在想前進時我繼續學習。

控制感情的跌宕起伏以及把短暫的滿足感延後,對發展理財智慧的過程是至關重要的。情感智慧是所有智慧中最重要的。舉例來說,許多人由於恐懼而放棄他們的夢想。即使他們開始了夢想的旅程,當遭遇失敗時,他們就選擇放棄,而且在應該對自己的失敗負責任時,他們只會怨天尤人。

窮人和中產階級之所以為收入少而煩惱,正是因為他們為了金錢或一份穩定的收入而工作。為錢工作帶來的問題就是,為了賺更多的錢,你必須更努力地工作、工作更長時間或承擔更多的工作。更長時間地工作和更努力地工作帶來的問題是,我們的時間和精力都很有限。

富人會越來越富的原因是,他們每年都會建立或獲得新的資產。增加新的資產並不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或工作更長時間。實際上,一個人的財商越高,當獲得更多、質量更好的資產時,他工作的時間就越短。你想想看,資產產生了被動收入,從而自動為富人工作。

北京爸爸的財教課系列之第1節--5種基本的財商

人們願意付錢給能解決他們的問題的人。

一個真正的企業家就是要發現一個問題,然後創造一個產品或一種服務來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財商:守住你的錢

第一財商一般通過總收入來衡量,第二財商則通過百分比來衡量。

他賺了100萬,你賺了50萬,那他第一財商比你高。

他賺了100萬付出20%的成本,你賺了50萬付出10%的成本,那你第二財商比他高。

政府官員的工作就是把手深深地插入——合法地插入——你的口袋中,而你要做的就是找到稅收優惠方案,儘可能多地留住你的錢——當然也是合法地。

在新的金錢規則下,我們要知道如何通過借貸來獲得資產,因為我們不再需要儲蓄貨幣。換句話說,在新的資本主義條件下,贏家是聰明的借款人,而不是那些儲戶。

在簽署協議前考慮退出策略。

結婚以後會一直生活得很開心是一種愚蠢的想法。這種想法只能存在於童話中。世事難料,所以退出策略對於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是重要的。

我知道你在與夢寐以求的愛人結婚之前要求籤署婚前協議,可能會讓人覺得不舒服。但這是財務上最理智的做法,特別是處在當今離婚率高達50%的時代。你與一個新的夥伴合作一筆新的生意時,我知道在你們的合作剛剛開始時要考慮到買賣協議或合夥解除合同,可能是比較困難的,但是,你在簽署協議前考慮到退出策略在財務上才是明智的。

許多人不喜歡考慮退出策略,但是你在最後退出前有所考慮,是高財商的表現。


第三財商:預算你的錢

北京爸爸的財教課系列之第1節--5種基本的財商

花在哪裡未來就在哪裡

做預算是學習和變得聰明的一個重要過程。每天都要堅持不懈。

第三財商“預算你的錢”就如同第二財商用百分比衡量一樣,也可以用進入你的資產欄中收入的百分比來衡量。

如果拿出30%太難了,那麼就從3%開始。舉例來說,如果你賺1000美元,實在沒有300美元或30%可以放到資產欄,那麼就把3%或30美元放入資產欄吧。如果這3%讓你的生活更艱難,那也很好。如果艱難的生活能使你變得更聰明,那麼艱難的生活就是很好的。

你分配給資產欄的收入比例越高,你的第三財商就越高。


第四財商:撬起金錢的槓桿

只有在人們投資他們不能控制的資產時,槓桿作用才是危險的。如果能很好地控制,運用槓桿作用就可以將風險控制得很低。

公寓的價值在於租金,住宅的價值基於市場狀況和出售時的貨幣購買力。哪個可以控制哪個不可以控制?在於自己的把握。

正如:本書作者喜歡公寓,而國內房產大V則是除了住宅其他一切全部不好。可是國內現狀是住宅三年未漲還跌賣不出去,公寓限購更是難以出手。

但有一點:這些資產的組合租金大於你的貸款利息的話,你無疑是舒服的財務自由者。所以,一切的核心在於自己對生活和資產配置節奏的把控。

儲蓄、股票、債券、共同基金和指數基金等紙資產,主要缺點是不可控制。

北京爸爸的財教課系列之第1節--5種基本的財商

做生意、買房產,都要能控制這四欄。

理財智慧是控制的關鍵所在。理財智慧可以提高控制的能力,財商則對理財智慧帶來的財務收益加以衡量。

專業投資者不做多元化投資,而做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是隻集中於大的投資項目。這既可以省錢,又可以提高收益。第二件事情是避險。避險是保險的另外一種說法。

能夠控制這3個要素——好的夥伴、好的財務和好的管理,我就更願意把債務當做槓桿來使用。在不能控制的情況下,我可能不會用債務來融資。如果風險太高也不行,如炒股和投機商品期貨,我只喜歡用我能賠得起的錢來投資。


第五財商:改善你的財務信息

信息在戰場上意味著生或死,而在生意場上則意味著富有或貧窮。

信息是這個時代獨一無二的、最偉大的資產。在過去,你因擁有工廠、農場、金礦、油井或摩天大樓而成為富人。在信息時代,單是信息就可以使你變得很富有。你不需要諸如土地、黃金或石油這樣的有形資源。創立MySpace和You Tube的年輕企業家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僅憑不多的美元、一些信息和技術作為槓桿,這些20多歲的年輕人已經成為了百萬富翁。


人類經歷了4個經濟時代:

1.石器時代。在石器時代,大自然提供財富。

從金錢的角度來說,石器時代只有一個階級。每個人都是窮人。

2.農耕時代。人類學會了如何播種農作物和馴養動物,土地就變成了財富。

從社會經濟學的角度看,農耕社會由兩個群體組成:富人和農民。

3.工業時代。

在工業時代,諸如石油、銅礦、錫礦和橡膠這樣的資源是財富。在那個時代,不動產的價值在發生改變。在工業時代,非農業的土地變得更有價值。

從社會經濟學的角度看,一個新的階級即中產階級出現了。這個時期社會有3個階級:富人、中產階級和窮人。

4.信息時代。

在信息時代,信息經由技術的槓桿作用後就是財富。

從社會經濟學的角度看,現在有4種人:窮人、中產階級、富人和超級大富翁。


不是資產使你變得富有,而是信息使你變得富有或貧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