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為博紅顏一笑,使出一招“七傷拳”,促成五霸格局的形成

關於"春秋五霸",史上出現過多種說法, 最具代表性的說法有兩種:《史記索隱》-

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荀子·王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本文為你揭秘:為何會出現春秋五霸的格局?

在這裡,不得不提到這一對父子,周幽王和周平王。

01、烽火戲諸侯


周幽王為博紅顏一笑,使出一招“七傷拳”,促成五霸格局的形成

自周武王姬發伐紂成功,歷史進入西周時期,西周(前1046-前771年)時周王也成為天下共主的時代。從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朝起,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殺為止,共歷11代12王,大約歷經275年。

西周末年,周幽王昏庸無道也就罷了,竟然專寵美女褒姒,按理說專寵也不是什麼大事,然而周幽王卻拿國家大事開玩笑,以搏褒姒一笑。

公元前779年,周幽王攻打褒國,褒國兵敗,獻出褒姒乞降。周幽王得到褒姒後,對她很是寵愛。前778年,褒姒為周幽王生下兒子姬伯服。從此周幽王對褒姒更加寵愛,然而褒姒總是鬱鬱寡歡,不苟言笑,周幽王苦惱不已,為了博她一笑,想盡了一切辦法,但褒姒仍然難得一笑。


周幽王為博紅顏一笑,使出一招“七傷拳”,促成五霸格局的形成

周幽王為討她的歡心,使出了傷敵一百,自傷七十的“七傷拳”,想出了一個“妙招”,有一次,謊稱犬戎進攻,點燃了預示敵人來犯的烽火。諸侯見到烽火,全都趕來救援,但到達之後,卻不見敵寇,亂作一團。褒姒看到諸侯被戲耍狼狽的樣子,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以滿足自己的私慾。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再前去了。


周幽王為博紅顏一笑,使出一招“七傷拳”,促成五霸格局的形成

最後因為太寵愛褒姒,竟然廢黜王后申後和太子姬宜臼,而立褒姒為王后,姬伯服為太子。

而太子宜臼也是有背景的人,他祖父也是一方大諸侯,看到女兒和外孫被廢,一氣之下,前771年,申後之父申侯聯合鄫國、犬戎攻打西周,周幽王點起烽火求援,眾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戲而不加理會。最後三方聯軍攻破鎬京,周幽王、姬伯服被殺於驪山之下,褒姒被犬戎擄走,從此下落不明,西周滅亡。

02、平王東遷

其後眾諸侯擁立太子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因鎬京曾發生過地震受損,殘破不堪,又接近戎、狄等外患威脅之下,於是平王在即位後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在鄭、秦、晉等諸侯的護衛下,將國都遷至洛邑,開始了東周的歷史。

平王東遷是歷史學家劃分時段的重要事件,亦是周朝國勢的轉折點。平王遷都之後的周朝被稱為東周,而由周武王立國至周幽王被殺的時期則稱為西周。

平王東遷後,周天子王權開始衰落,不能擔當共主的責任,諸侯勢力不斷坐大。因為平王是由申侯擁立的,間接犯了弒父罪名,開始得不到諸侯的尊重。而且,周天子無力自保和抗拒外族入侵,須依賴諸侯國保護,致周天子地位不斷衰落,最終形成春秋時期群雄爭霸的局面。

春秋五霸格局的形成,主要有兩點:一是亂於周幽王以國家政事視為兒戲,烽火戲諸侯;二是源於周平王遷都,逃避抵禦外族的重任,最終得不到諸侯的認可。

因為專寵一個美女,最後落得國破家亡,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教訓,值得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