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孩子上班/上學放假在家一定要早睡早起,對此你怎麼看?

曾較瘦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上班/上學都忙於自己的事情,生活起居和時間分配都是讓父母來照顧,不是那麼在意,當他們放假在家後,父母總是隨孩子去,晚一點覺,第二天也不願意早起,養成這個習慣後結果就是一整天都睜不開眼,精神狀態差。時間久了,就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逐步形成了孩子不良的作息習慣。


早睡的好處!

1、孩子早點睡覺有利於孩子的身體發育。青少年時期是人體生長髮育的高峰期,這個時候,如果能夠有充足的睡眠,會為孩子將來長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個時期千萬不能錯過。

2、孩子早點睡有利於孩子大腦的修復發育,人的大腦需要充足的休息睡眠來恢復精力和能量,人的大腦細胞每天進行高強度的工作之後,需要自我修復,更需要充足的睡眠。

3、孩子早點睡有利於孩子第二天上學注意力的集中,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夜晚睡不好覺,白天就沒有精神,說話做事注意力不集中。這是因為大腦還沒有從疲勞中恢復過來,孩子早點睡覺,讓大腦得到充足的睡眠,第二天會注意力更集中。


早起的好處

世界上90%以上的牛人都是晨型人,都是很早起床的,早起之後他們會健身、看書、學習等。

當別人還在呼呼大睡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了自律的人生。很多人都想要早起,但是每天早上都起不來,主要有兩個原因。

  1. 是沒有遠大的、自己想要的目標,

2.是前一天睡得太晚。


孩子上班/上學放假在家要養成早睡早起一個好習慣

不是累了才要睡,而是時間到了就必須睡!有的父母以為孩子只要玩累了,就會自己去睡,所以也不督促孩子養成定時睡眠的習慣。孩子玩到筋疲力竭,最後當然會昏潰而睡著,但是這當中通常會先經歷一段過度亢奮或緊張不安的情緒階段,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不會自動發展出來需要大人協助養成。

例如講講一天發生的事,放下手機,聽聽音樂,泡泡腳,讓他們不需要筋疲力竭才睡,而是能夠滿足地睡去,第二天早上滿足地醒來。這是最理想作息模式。如果受家長作息規律的影響,家長因為看電視、熬夜等,早上起不來,自然要求孩子早睡早起也會理虧三分。

家長對早睡早起,貴在堅持,如果家長因為一時心軟,覺得他們平時上班/上學太累了,放假了而讓他晚睡一次、晚起一次,時間長了,不利於好習慣的養成,還容易讓已養成的好習慣半途而廢。


程俊談教育


年前孩子上學時,因是坐校車又是第一趟,所以比較早,週一到週五我都是六點二十起床,孩子六點半起床,校車六點五十來。說真的,冬天六點多真的好早,天氣也冷,不過要上學沒辦法。週末本想讓孩子多睡下,可是七點鐘他還是會醒,醒了就要起床。

後來放寒假,總想著不上學不用起那麼早讓他多睡會,也都是不超過七點半就會醒來。最近因為疫情呆在家,別說孩子了,大人都沒有起那麼早了,但是孩子八點還是能醒來。

我覺得孩子小睡眠好的話,不用起那麼晚,醒了就起床,睡多了反而頭暈。至於年輕人,如果喜歡睡懶覺,那就讓他睡;喜歡早起的,那就早點起。成年人,睡不睡懶覺多半是習慣問題,還有自己的意識問題,不影響健康和心情就好。


別來無恙


早睡早起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自律,更是走向自由的捷徑。在孩子面前,做到以身作則就可以帶動孩子走入早起魔法世界。


品牌人看支付


適當的放鬆,是有必要的。可以稍微延長一點時間,如兩個小時。現在有個說法叫起床困難戶,這個就不建議了,這種就不知道會賴床到什麼時候了,這個就太影響一天的精神狀態了。


90後生活小白


好多家長以為早睡早起才是身體好,並且以此來證明自家家教嚴有規矩,實際上對於孩子來說睡眠很重要。養成良好的自律習慣更重要。

等過了三十,讓他多睡也睡不著,弄不好還失眠神經衰弱。。。


a小橋


這說明,教育孩子要自身做好榜樣,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確實應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