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年豬、送蛋菜、做社飯……恩施老鄉這樣感謝天津“親人”

殺年豬、送蛋菜、做社飯……恩施老鄉這樣感謝天津“親人”

原標題:殺年豬、送蛋菜、做社飯……恩施老鄉這樣感謝天津“親人”

杀年猪、送蛋菜、做社饭……恩施老乡这样感谢天津“亲人”

2月22日,恩施州中心醫院為天津醫療專家李傑過生日。(視界網侯丹丹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李彥睿通訊員周忠寶

2月22日,是天津支援恩施州中心醫院醫療專家李傑的生日。當天下午,忙碌了一天的李傑走進駐地酒店大廳,一份驚喜不期而至:恩施州中心醫院的工作人員一邊唱著《生日快樂》歌,一邊將獻花、蛋糕、長壽麵和恩施富硒小土豆送到他手中。

“謝謝恩施的戰友們,讓我過了一個難忘的‘戰地’生日!”對著蠟燭,李傑許願:“希望天津與恩施攜手共進,早日戰勝疫情!”

千里馳援,大愛無疆。連日來, 恩施人民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感謝天津專家的深情厚誼。

2月20日一大早,鶴峰縣太平鎮奇峰觀村村民楊勇和田治安便拿著頭天開好的通行證,來到村裡養殖戶家裡,挑了一頭最大的肥豬。

田治安說,看到天津醫療隊到鶴峰支援抗擊新冠肺炎,二人一直想表達一下感激之情。最後決定用土家族“殺年豬”的禮儀,邀請專家們吃頓“殺豬飯”。但特殊時期不能接專家們到家裡吃飯,二人買好肥豬後請人運到屠宰場,經檢疫合格後,屠宰場免費幫他們殺好運到鶴峰縣中心醫院。

“天津醫療隊千里迢迢來支援鶴峰,我們做的這點小事微不足道。希望大家一起使力,把這個病早點趕走。” 田治安和楊勇的話樸實又純真。

收到村民的心意,天津市靜海區醫院主任醫師任朝來說:鶴峰對我們有很多期望,天津對我們也有很多囑託,我們一定不會辜負大家,堅決把醫療援助工作做到最好。

“龔永德500元、秦世洪500元、秦世友500元、楊元勝300元、秦世斌500元……” 2月18日下午,咸豐縣朝陽寺鎮罾溝村四組的微信群裡,捐款買豬的名單接成一條龍,30餘戶村民共捐了8000多元。

“看到周邊農戶都在為疫情防控捐贈蔬菜,我們也想表達自己的心意。我們一商量,就捐一頭豬。”捐贈發起人龔永德介紹。

2月19日一大早,龔永德、秦世洪、田長春等發起人就聯繫村裡的養殖戶李正友,購買一頭肥豬,殺好洗淨分好,連同1000斤大米、26桶食用油送往咸豐縣中醫醫院和縣機關事務服務中心指定的餐館,為醫護人員改善伙食。

酒店免費提供食宿理髮師上門服務

天津支援利川醫療隊的專家要穿防護服進入隔離病房,頭髮長了十分不方便。利川目前沒有理髮店營業,怎麼解決?

利川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李宇瞭解到醫療隊的需求後,馬上在微信群尋找理髮師,不一會兒便有三名志願者主動申請為醫療隊免費服務。

2月17日夜晚,3名理髮師來到天津支援利川醫療隊駐地為專家們理髮。“你們不遠千里來支援利川,我們要懂得感恩。比起你們治病救人,我們理髮是舉手之勞!”理髮師們這樣說。

在利川半島國際酒店,廚師們每天都為天津醫療隊專家們精心準備一日三餐。為了讓專家們更好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廚師們每天變著花樣做菜。

2月13日,天津醫療隊支援利川支隊到達以後,利川半島國際酒店總經理馮海江便主動提出免費為專家們提供食宿。“天津醫療團的醫生大老遠跑過來支援我們,把他們生活和住宿安排好,是我作為一個利川人應該做的。”

“就是想讓天津大夫們吃好點”

在湖北民族大學附屬民大醫院食堂,午飯食材來自全州各地,許多是村民自發捐贈的,濃縮著對天津醫療隊由衷的謝意。

“老鄉們很樸實,就是想讓天津大夫們吃好點,天天都有人給我們送當地的新鮮蔬菜。” 食堂負責人何志勇說。

州中心醫院中醫部每週3箱、1080枚雞蛋,民大醫院每週3箱、1080枚……這是鄒秀文牢記的數字。鄒秀文家住恩施市芭蕉侗族鄉白巖村大槽組,經營著一家農莊,飼養了4000多隻母雞。2月7日,他給恩施州中心醫院中醫部捐贈的第一批1080枚雞蛋送達該院。2月8日,為湖北民族大學附屬民大醫院捐贈1080枚雞蛋。從那時起,他每週都給天津專家工作的這兩家醫院送雞蛋。

“疫情期間,我經歷了太多感動。其中,天津117名醫務人員馳援恩施的消息最讓我感動。我承諾,除了疫情期間一直免費給一線醫護人員供應雞蛋,待疫情結束後,我還要為每一位支援恩施的天津醫護人員送上一個禮包——50枚雞蛋和1只真空包裝好的土雞。”這位土家漢子放出“豪言”。

感恩在接力,溫暖在傳播。有著70餘年黨齡的102歲恩施老兵滿恆彬,將5000元現金通過恩施市慈善總會定向捐贈給支援恩施市中心醫院的天津醫療隊,向一線醫務工作者致敬;恩施州聰麟實業有限公司將價值12萬元的優質有機茶捐贈給來自天津的醫護工作者和奮戰在恩施州防疫戰場一線的工作人員。

在來鳳,天津支援來鳳醫療隊隊員第一次吃到了土家族人的“社飯”。來鳳縣疾控中心一名工作人員的岳母聽說天津支援隊來了,特意做了一大盆社飯送過來。聽說土家人用社飯祈福年景順利、五穀豐登、家運祥和,醫療隊員們“搶”著吃光了。“吃了這份社飯,一定國泰民安!”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2月15日,歌聲在恩施市機場路一社區響起。歌唱者是小區居民,有的居民還拿起小國旗,在窗口隨著歌聲揮舞。“感謝天津!恩施加油!”不知是誰帶了個頭,大家都跟著喊。

樓下,正指導消毒殺菌工作的天津援恩醫療隊專家田紀鋒被這一幕感動得紅了眼眶。“中華民族是個大家庭,你有難了我來幫,我有事兒你幫我,我們親如一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