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疫情後普及太極拳,公益免費參與的人會多麼?

太極養生武館


疫情後太極拳會有更大前景,因太極拳能更好得鍛鍊人體臟腑功能,使五臟六腑得以運動,起到免疫功能曾強,應全民支持,加以推廣。


中華武巔峰


全民都來打太極,當然是個好事情,準確說是指打太極拳健身運動,人與動物在死亡面前是十分敬畏恐怖,求生是本能!面對這次人類一時措手不及的災難,眼睜睜看著那麼多人死,每個人心中陰影很深,一聽什麼可以預防就爭先恐後的來照著做!南京這麼多人來練太極拳,大概就是如此!

不過像我練過太極拳的人,雖然贊成全國人民都來練練太極拳,太極是中國文化的像徵,太極拳是傳統武術也是修身養性的健身運動,不過很多時候只是一種安慰劑,也就是說急時抱佛腳似的練太極拳並起不了多大作用,相當於運動運動身體偶爾跑跑步一樣!

太極拳不像做體操廣場舞那樣學學樣子就可以了,而是一項要用心靜心來練的東西,想像一下,在一棵大樹底下,在水榭樓臺旁,一個人一招一式像流水像浮雲來來去去,仙境感覺!

疫情後是會起到推廣太極拳的作用,特別是方倉醫院打太極拳的宣傳作用,真正過了疫情一切恢復正常,估計能大規模,像以前廣場舞一樣流行起來,應該不會的,儘管如此,我還是極力推廣建議都來學太極拳!


99論天下事


普及太極拳是正確的。但是,一定要糾往過正,過猶不及。在我多年的觀察和練習中,若要準備普及太極拳,一定要做好頂層規劃,不要再走以前的老路,比如在一個社區設個輔導站,然後請個老師教,這種方式不是不行,但不能都是這種方式。下面,我說幾點我個人的看法,僅供參考。

(1)頂層,也就是政府主導單位,一定要明確這個太極拳的普及,最終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要有明確的目標。沒有目標,設計出來的東西就是亂的。

(2)一定要避免做成老年退休為主體的太極操的形式。這種形式不是不可以存在,但不應只有這一種形式。

(3)太極拳是看起來容易,練好難的拳術。所以,必須要請明白的老師教。音樂太極,國家套路,那不是太極拳。那只是太極操,太極操,不是不可以,但不應成為主流;

(4)太極拳不建議從娃娃抓起,最小也就是從初中生開始練習。太極拳是非常適合年輕人練習的,特別是太極基本功,老年人已經不適合練習了。青年,和中年應成為練習太極拳的主要隊伍。這個年齡層的人理解力強,更容易理解拳理,這群人也更需要好的身體為家,為國做貢獻,他們是社會運轉的主要動力。

(5)對於習練太極拳前,一定要對習練者講明拳理,沒有拳理的太極拳就是太極操。普及太極拳時,一定要明白這一點。

(6)為激勵大家練習的興趣,可以舉辦太極拳比賽,比賽形式不能僅僅是單一的太極操團體表演,可以加入功力推手,比如就比定步單推,頂部雙推,樁功等,這樣,可以避免常見的太極比賽中摔跤頂牛現象,也對初學者來說,更容易上手。

(7)好的太極拳師已成為稀缺資源,一定要給予這些人良好的尊重和待遇。

~~~~~~~~~~~~~~~~~~

總之,不做好頂層規劃,就無法辦好這件事,就難以避免成為一陣風的運動。


自由搏擊王者教練


很願意回答這樣一個問題,

首先,練習太極拳可以增強免疫力,這是被事實證明了的,無需質疑,鍾南山院士也有提及。本人是陳氏太極拳習練者,經過近十年的練習,親歷證明,對改善失眠,胃腸功能,呼吸功能都有很好的作用。

我不知道南京普及太極拳的發起人是誰,但我想,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真心祝願普及成功,也希望廣大民眾積極參與,特別是有一些基礎病,慢性病的人,耐下心來,通過長時間習練,把自己身體的整體素質提升起來,對抗疾病。

就在昨天,陳家溝國際太極院院長陳炳先生,發起全國百站(分佈在全國的上百家陳氏太極分院,輔導站)服務民眾,普及太極拳輔導活動,特別提出了:對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優先培訓,免費培訓,助力抗疫活動。相信,待抗疫結束後,全國定會掀起“普及太極,全民參與,增強體質,服務社會”的熱潮,我們將全力支持、參與這一有意義的活動。


紅綠相依


估計不會多。學習太極拳要有毅力,還得有天賦。我學習太極拳時,一個動作要長時間的去做,以為會了,但在別人看來仍不倫不類,打起來遭人恥笑,這時多會打退堂鼓。但我不氣餒,跟人學了以後,還買了太極名家的光盤細心去領會手法腳步自己哪裡不到位,努力去做到一絲不苟,幾年學下來才略見成效。再看一塊兒學拳的朋友多已不見了蹤影。



五柳風


太極拳是一套系列的文化,是身心修行的方法,太極拳(太極明理,基本功動作,樁功,打坐,套路,對練,器械等)這裡面一定有適合自己練習養生的方法。

一、就從明理來說,萬病皆由心起,太極之意由道化生,無極,太極,三才,四象等演化到九九歸一復歸無極。讓自己明白宇宙的規律,人體也是一個小宇宙,這樣在打拳練功中,實際就是在讓身體這個小宇宙與大宇宙相融和。讓心靜下來,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呀。靜則能安,安而能慮,慮而能得。

二、從套路來說一套太極拳分高架,中架,低架,架勢高低鍛鍊的目的不同,適合不同階段的習拳人士。在把太極之理融入拳架中,體會道的變化,調養身心。

三、太極拳的練習從套路上講有五種境界1.勢正也就是架勢要正確,很多太極操細節不正規日久會傷害身體。2.練松(松心不空,松身不墜)這個練法特別能養身心,習拳者去體會。。。其他三項練法今天不多說。

四、太極來源於生活,生活中太極無處不在,養生是在自己生活中,點點滴滴都在做不傷害身心的事,這樣才行。

五、太極拳的推廣對身心健康,提高免疫力,防止疾病,抗擊疾病無疑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非常支持。只是希望大家能學習到正確的太極拳。

武當元一太極

元真

2020年2月19號



武當元一太極元真


太極拳與太極拳操都有強身健體的作用, 拳與操還是有根本區別。真正太極拳有攻防作用,太極拳操活動筋骨全民適用簡單易學。不要會比劃幾下太極動作穿套太極服就目空一切,一上擂臺實戰丟人現眼。現在能實戰太少了。(個人觀點)


小金魚344


我認為公益免費參與的人會多!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許多人明白,身體健康的活著,才是最好的財富和幸福!所以追求身體健康的人會越來越多。中國的太極拳是弘揚傳統文化,更是中華傳統武術的精華,適合各種人群。如今,中國國粹太極拳遂漸進行了全國普及,南京疫情後公益免費普及太極拳,真是順應了民意,是件值得慶賀的大事!給鼓掌👏點贊👍!



Wgq好好過生活


應該會比原來有較大幅度的增加。南京本來練習太極拳的就不少,各家公園,特別是五臺山周邊。上個世紀30年代中央國術館就在南京成立,少林武當太極等門派在南京及周邊地區有傳承。目前南京的太極拳幾乎各個門派都有,因為太極拳的文化內涵和對人免疫力有確實的提升作用,相信學習太極拳的人會越來越多。


太極藥師


疫情結束後,參與太極拳運動的人不會減少,堅持的一定會堅持下去,因為此項運動非常適合中老年人,是增進健康的重要方式而且獲益匪淺,國家的支持會讓更多的人去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