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疫情你應該知道的15個數字

自疫情爆發以來,我們無時不刻在關注著各種關於疫情的數字。看每天的疫情新增確診人數、治癒人數等。病毒肆虐,每一個變化的數字都敲動我們的心絃。各種信息撲面而來,一個數字比文字更讓人印象深刻。

今天,小編也整理了和疫情相關的15個數字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

1米

與人接觸時,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返崗上班的朋友需要注意,在與別人講話交流時,請最少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2米以外會更安全。一定要戴上口罩,並且按照標準的方法進行佩戴,否則就失去了防護功效。

另外,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人與人距離較近,一般小於1米,有傳染疾病的風險,少說話、不吃東西可以保護到自己。

關於疫情你應該知道的15個數字

30分鐘

每天最好保持30分鐘的通風時間

每天至少保證開窗通風3次,每次30分鐘。

選好通風時間

最好在每天的早、中、晚開窗通風。8:00~11:00 、 13:00~16:00是最佳通風換氣時間段。開窗時,老人及小孩要添衣,且避免在窗戶旁邊逗留,以免著涼。家中有病人的謹慎開窗,建議使用紫外線消毒燈淨化空氣。

注意通風時長

以80平方米的屋子為例,在無風或微風的情況下開窗,11分鐘能把室內空氣換一遍,20分鐘能使室內微生物減少60%。所以建議開窗通風以20~30分鐘為宜。如果只是開條小縫,開窗時長以30~60分鐘為宜。

如何讓通風效果更好?

對流風:對流通風的效率是最高的,同時打開兩扇對著的門窗,離得越遠越好,能提高換氣速度。但冬天的對流通風也會使室溫驟降,要酌情使用。

關於疫情你應該知道的15個數字


20秒

每次洗手時間不少於20秒

面對疫情,洗手和戴口罩一樣重要!洗手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手腕、手心、手背、手指縫及指甲都要洗到,每次洗手時間至少20秒,注意用清水沖洗乾淨。

還有一些注意事項要提醒大家

如果使用肥皂,肥皂應保持清潔和乾燥。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裝的洗手液,如使用替換裝,每次分裝前要將容器清潔消毒,當皂液有渾濁或變色時,應更換;

洗後的手不要在衣服上“蹭”幹,提前準備好幹手紙、幹手毛巾或烘乾機;

如果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請留意產品說明中“開瓶後使用”的有效期,一般開瓶後的使用期限不超過30天。


關於疫情你應該知道的15個數字

14天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潛伏期一般為3~7天左右,最長不超過14天

從傳播的特點上來看,病人早期體溫不高,或正常,輕症病例較多,病毒的傳染性有增強趨勢,行走的傳染源大大增加了防控的難度。目前,我們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認識還十分有限,傳染源還沒有找到,傳播致病的機理以及變異的風險還不清楚。

從觀察情況看,病毒潛伏期大約在10天左右,最短的潛伏期有1天發病,最長的潛伏期是14天,潛伏期具有傳染性,這與SARS有很大的不同。

基於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潛伏期一般為3~7天左右,最長不超過14天。對於需要居家隔離的人來說,一定要在家觀察14天(2周)。在這段時間內,儘量減少和其他人的接觸,包括家人。

關於疫情你應該知道的15個數字

75% 濃度

醫用酒精中75%濃度用於消毒效果最佳

利用醫用酒精消毒是目前比較提倡的方式,其中75%濃度效果最佳。

醫用酒精是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其中乙醇的濃度為75%。醫學實踐證明,這個濃度的醫用酒精消毒效果最好,能夠殺滅多種細菌和病毒,也能夠有效殺滅新型冠狀病毒。

使用醫用酒精時除了不能直接接觸火源以外,還要防止酒精蒸氣導致的燃燒和爆炸。在使用醫用酒精時,特別是進行噴霧消毒時,由於酒精揮發性強,容易產生酒精蒸氣,特別是在密閉的空間,如門窗關閉的房間中,可能導致酒精蒸氣聚集,達到爆炸範圍,遇到火源則引發燃燒,甚至爆炸。

總之,在家中使用酒精時,要遠離火源;家裡存放的酒精,也要遠離火源,切忌放到廚房等與火源接近的地方。

關於疫情你應該知道的15個數字


56 ℃

冠狀病毒在56℃的高溫下30分鐘就死亡

根據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院士在記者會上透露:新型冠狀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溫,56℃持續30分鐘,冠狀病毒就死亡了。按照以往對冠狀病毒的經驗,乙醚、75%乙醇、含氯的消毒劑,還有過氧乙酸等等,均可有效滅活病毒。

如果有家用的碗筷消毒機,可以直接使用高溫消毒模式,注意溫度一定要大於56℃,時間持續30分鐘。如果家裡沒有消毒櫃,清洗後可以直接煮沸消毒,至少15分鐘。

關於疫情你應該知道的15個數字

2次

居家隔離的人,每天至少測量2次體溫

隔離並不是「與世隔絕」。居家隔離需要做到的,是除了看醫生之外的時間,都留在家裡,觀察 14 天(2 周),儘量減少和其他人的接觸。建議居家隔離的人,每天至少測量2次體溫,並觀察病情變化,記錄下來,密切關注自己的症狀。

具體需要做到:不要去上班、上學,或前往公共場所;不要乘坐任何公共交通工具,或是出租車;將自己與家中的其他人隔離,儘可能與家中的其他人待在不同的房間裡;不要和其他的人見面或聚會。

這個期間需要和外界聯繫,讓朋友家人隨時知道你的情況和訊息。

關於疫情你應該知道的15個數字


2 天

在乾燥的環境中,病毒存活時間僅2天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在乾燥的環境當中,它的存活時間也只有2天,在空氣當中2小時以後,它的活性就明顯地下降。


5 天

如溫度、溼度合適,病毒有可能存活5天

雖說乾燥環境下僅存活2天。但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蔣榮猛表示,目前研究發現,病毒在這些光滑的物體表面,可以存活數小時。如果溫度、溼度合適,有可能存活數天。比如在20℃的環境,溼度40%到50%,有研究發現病毒有可能存活達5天。


30 個小時

病毒對所有人都易感,目前最小患者出生僅30個小時

按現在公佈的病例數據,目前最小確診的寶寶出生僅30個小時,最大年齡是90多歲的老年人。所以人群都是普遍易感的,老人與小孩的預防同樣重要!

關於疫情你應該知道的15個數字


37.3°

平靜狀態下超過 37.3 ℃,可判斷為發熱

對於發熱的標準,平靜狀態下口腔溫度超過37.3 ℃,可以判斷為發熱。根據時間和環境的變化,正常人的體溫也會波動。如果體溫略微超過 37.3℃,身體沒有其他不舒服,可以先在家觀察。但如果溫度超過38°C,則應該立即就醫。

關於疫情你應該知道的15個數字

3 天

除核酸檢測陰性解除隔離出院的條件之一為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

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肺部影像學顯示炎症明顯吸收,連續2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間隔至少1天),可解除隔離出院或根據病情轉至相應科室治療其他疾病。

關於疫情你應該知道的15個數字

一週

重症患者多在發病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瀉等症狀。重症患者多在發病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

二次

口罩沒有損壞汙染的情況下,可二次使用

正常防護使用的口罩在經過正確的消毒處理後可以二次使用。

我們這裡所說的口罩的二次使用是指普通市民的一般防護口罩,即正常居民在未到人群聚集地(如醫院、火車站等)使用的防控口罩,口罩上沒有沾染病毒。

病毒本身對外界的抵抗力不強,在56℃加熱30分鐘就會死亡。按照以往對冠狀病毒的經驗,乙醚、75%的乙醇、含氯的消毒劑、過氧乙酸等溶劑可以有效滅活病毒。

口罩在二次使用之前,可以這樣做:取一閒置的蒸鍋(注意:不是平常煮飯的鍋),放入一定清水大火燒沸後,口罩放入蒸鍋中蒸3分鐘,取出晾乾即可;用75%醫用酒精噴灑口罩兩面;無人情況下,家用紫外線燈照射10分鐘即可。

關於疫情你應該知道的15個數字

2.26%

目前全國確診病例的病死率為2.26%

截至到2月9日晚24時,全國確診病例的病死率約為2.26%。其中湖北省2.94%,武漢市4.03%,湖北省死亡病例佔全國96%。目前武漢市的死亡率遠比其他地區高。鍾南山院士曾表示,目前的死亡率比SARS還是低的,但我們不能因為低就放鬆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