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陳情令》偶感

魏無羨為了救溫情姐弟及其族人,大破金氏守衛,得罪所有仙門世家,困守亂葬崗。這期間,雖是荒山殘壁,危險重重,卻大有遠遁江湖、迴歸田園的簡樸和寧靜,即便這寧靜很短暫。他們搭房子,開荒地,種糧食,釀濁酒,帶孩子,養老人……

再看《陳情令》偶感


魏無羨本人也全情投入在“煉製”溫寧的事業中。目前為止,他對自己所作所為無怨無悔,義無反顧,鋤奸扶弱,問心無愧。他只是忠實的實踐了自己的諾言,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可是接下來有三個人來找他,他似乎有一些動搖,也從中體會到難以派遣苦楚來。

第一個是江澄。江澄是魏無羨從小到大兄弟,現在是他的上司,因為魏無羨與百家為敵,江澄現在很尷尬,當然也不想失去這個兄弟,所以第一個需要與他擺正關係的人。可是江澄永遠也不能理解魏無羨,他只關心自己的親人、家族的安危,他心中的確存有道義和善念,只是抵不過自己和親人的得失成敗。他比魏無羨現實、“理智”,他懂得形勢比人強,所以他清楚地知道在四大家族面前,魏無羨是怪傑、是獨俠、是梟雄,但一旦和他們發出不同聲音,魏無羨就是喪心病狂、罔顧人倫。而魏無羨總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先道後己,先義後勢。江澄把魏無羨也看成自己的親人兄弟,卻不能與之成為知己朋友。所以兩人一番爭論後,只能通過假裝“決裂”來處理眼前的危局。此時魏無羨更加堅定了自己選擇,他不願用溫氏族人來換取自己的平安。

第二個便是藍忘機。在窮奇道雨夜狹路相逢時,藍忘機便告誡魏無羨:此一去便是真正的離經叛道!而當他們在夷陵碰面時,畫面卻無比溫馨。面對“離經叛道”的魏無羨,藍忘機沒有一句責問,他們只是一起逛街,一起吃飯,一起聊天,一起帶小孩,一起制服溫寧。當夜色降臨,藍忘機該走了,魏無羨送他出山。其實魏無羨應該不想藍湛走的,阿苑想留下藍忘機,魏無羨又何嘗不是呢?只是他明白以藍湛的身份留下來會有損藍湛的清譽。可是他已經有些懷念那些可以與熟悉的人自由自在相處交往的日子了。所以當藍湛問他難道要一直這樣下去嗎?他希望有一條陽關道可以不修詭道,又保護好自己想保護的人,然而沒有,所以他只能“一天獨木橋走到黑”!他說“是非在己,譭譽由人,得失不論!”這是實話,卻有些苦澀了。

按理說藍忘機最是端正守禮,最是執著不二,與魏無羨的放蕩不羈、隨性而為的性格完全是水火不容,然而他們卻成為了最好的知己,在最危險艱難的時候守望相助,為什麼呢?只因他們天差地別的表象下隱藏的都是一樣的俠肝義膽,一樣的炙熱胸懷,一樣的捨己為人。所以真正的知己是即使生活方式不同、性格迥異,甚至有時候選擇不同,他們都相信彼此最深層的靈魂是相通的,但當勸阻無效後,不是決裂,而是無條件的相信和支持。

再看《陳情令》偶感


最後來的是師姐。師姐穿著紅嫁衣,煮了蓮藕排骨湯來看魏無羨,還讓他給未來的外甥取字。雖是短暫的相見,但師姐就是魏無羨最溫暖最親近的港灣,師姐給了他家的溫馨,母親的呵護,姐姐的疼愛。所以當他回到亂葬崗,躺在伏魔洞時,他想起了雲夢的蓮塘,師姐的溫柔,江澄的小脾氣。他自問:你真的還會做同樣的選擇嗎?

正是這一問,我才覺得魏無羨這個人活過來了。人生總會面臨很多抉擇,有些抉擇決定了我們的人生走向。當抉擇過後的生活不盡人意,我們是否會回望那個時刻,“當時要是不那麼做,會不會……”不同的是有些人能夠堅定不移,勇敢朝前看,大多數人卻總是不斷回頭,自怨自艾。我徘徊在兩者之間,卻也遊移不定。或許有人會說只要目標明確,明辨是非,就不容易後悔。很多時候我並不是不清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可是我們有太多欲望,太多的顧忌,太多的瞻前顧後,於是這些迷霧掩蓋了我們的本心,做出了違背本心的選擇。如此一來,即使一時得到某些安穩,某些利益,但當回頭看時,總不免後悔、不安、愧疚,這樣的後悔和愧疚是懲罰也是救贖。這一類人良心未泯,卻被世俗羈絆,在人世中苦苦掙扎。這是世間大多數吧!可是也有另兩類人不容易後悔不安,一類是沒心沒肺,無心無腦之人,還有一類是意志堅定,初心不改之人。魏無羨應該是後者,也是我們崇敬嚮往之境。

活到現在才明白堅持自己的想法,做自己喜歡的事,做認為對的事,有多麼不易。因為有時候根本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自己堅持的是不是對的。我們不用是江湖行俠仗義的英雄,不用冒天下之大不韙,我們只需要拯救自己,但拯救自己是遵循義理大道,還是遵循本性本心呢?這個問題很多年前就有先哲回答過。孔夫子說“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朱老夫子說“存天理,滅人慾。”王陽明說“天理即人慾”

孔夫子太高遠,朱熹太冷酷,我更喜歡陽明先生的說法,不用做是非選擇,也更加親切人性。可是平庸普通如我還是不能把握這其中的關聯和界限。

魏無羨的堅守並沒有換來正義,他要保護的人為了他幾乎全體陣亡,他最親愛的師姐死於混亂之中,他的兄弟與他決裂,他自己崩潰跳崖。這代價和犧牲何其慘烈,這不正是許多堅持本心,堅持道義之人必然結局嗎?只是仙俠玄幻可以超越生死,作者用死而復生的方式還給了魏無羨一個公道,還給世間一個清平。那我們真實世界的人呢,不必期待輪迴轉世,即便輪迴我們也不會記得。公平正義或許永遠不會到來,那隻能如孔子所說“求仁而得仁,又何怨。”這不免消極悲觀!

再看《陳情令》偶感


魏無羨帶著無限的悲憤,無限的絕望而去,他想知道答案是什麼,醒來後他回到了少年時的不羈,卻忽然發現一切都不重要了,在靜室的屋簷下,他望著漫天飛雪,一邊喝酒一邊笑道:隨便,去他的吧!

好一個隨便!所以如果堅持了本心,即便結局真的不好,一笑了之,可能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了。

我們看 小說裡的人乾淨明白,他自己也堅定不移,知道他堅持的對不對,該不該。可是現實中的我們還得掙扎下去,並努力不讓自己的選擇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