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一線黨旗紅】北戴河區疾控中心消殺科:馬玉武負重入疫點 消殺控源頭

在新型冠狀病毒的存活現場,揹負著裝滿藥水後重30多斤的消殺噴霧器,被噴灑的含氯消毒劑刺激得呼吸困難……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北戴河區疾控中心消殺科的老黨員馬玉武始終戰鬥在第一線,肩負著病毒“殲滅者”的職責。

今年54歲的馬玉武,是一名有著32年黨齡的老黨員,也是一名退伍軍人。平時北戴河疾控中心消殺科只有馬玉武1個人,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後,緊急配備了3名新隊員。作為一名經歷過非典、禽流感的戰“疫”老兵,馬玉武加班加點整理出消毒制度和流程,連續開展培訓,反覆演練,在三五天時間裡帶出來一支技術過硬的疾控消殺隊伍。

疫情防控期間,馬玉武帶領的消殺團隊全天24小時待命,到達消殺戰場後,他不捨得讓他的隊友隻身面臨危險,總是說:“我是黨員,我先上!”

2月7日凌晨,馬玉武接到通知: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啟動應急消殺程序。疫情就是命令!馬玉武立刻帶領團隊趕赴現場進行終末消毒。完成周邊環境的消殺後,進入到確診患者家中,狹小的空間中,二氧化氯消毒劑刺激得大家喘不過氣來。他第一時間讓其他隊員撤出現場,獨自忍著不適完成了此次消殺任務。

消殺任務完成後,他已經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同事們送老馬到醫院做檢查,被診斷為呼吸道灼傷,醫生建議他居家休息,他直接就拒絕了。“現在工作任務重,單位人手緊缺,自己這個時候休息了,同事們的工作量就要增加很多。”他這樣考慮。

初春的北戴河乍暖還寒,軍人出身的老馬卻常常汗溼衣背。從單元入口到樓頂的整個樓道,入戶後的地面、牆角、窗戶,床單、窗簾、日用器具等等,不放過任何一個消殺細節,進行全面覆蓋的徹底消殺。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揹負著裝滿消毒劑後超過15公斤的消殺噴霧器,一次終末消毒流程完成要近4個小時,一天通常出動2至3次,天常常就這樣黑了又亮了。因為防護服等用品稀缺,為了少用應急防護物資,為避免上廁所,他常常連口水也不敢喝。

在常人眼中,新冠肺炎患者活動過的地方是高危險區。患者確診後,他帶領團隊第一時間趕赴疫點,很多時候,他和病毒只隔著一層防護服。“這是我上班以來第一次遇到這麼烈性的疫情實地消毒,說完全不怕那是假的。”馬玉武說,“但越是這樣,我們消殺人員越要衝在前面,不給病毒留一絲存活的機會,將病毒消滅在源頭。”

記者:周建軍

終審:馬力 張曉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