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怎麼扣殺?

羽毛球視界


在這炎炎的夏日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以下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總結如下:

①單腳起跳時,持拍手同側的腳蹬地發力,有助於在跳起的過程中轉身;雙腳起跳,基本是雙腳同時發力,將重心降低,然後彈起來;

②起跳時,身體後仰,並轉身收腹,轉肩,將身體的力量傳遞到大臂上;

③鎖肘之後整條手臂內旋,收腹,身體向前彎曲,將力量通過“鞭打”的方式甩出來。

前面2步是力量的傳遞,最後1步是力量的釋放。在力量的傳遞時,主要是轉體和身體後仰;在釋放的時候,手臂的內旋和收腹,讓身體向前傾,是關鍵。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TYtime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在羽毛球擊球技術中,殺球無疑是力量最充分發揮的擊球技術。那殺球的力量從哪裡來?這個是很多球友都在問的一個問題,那我們這節內容就來分享一下。

- 殺球的力量 -

完整的殺球,不是單靠手臂的力量就能做到的。這和高遠球以及吊球有很大差別,高遠球打的熟練之後,完全可以不轉身,只靠大臂的力量即可。經常看到運動員的對拉高遠球,如下圖:

↑對拉高遠球↑

再來看下殺球的動作,如下圖:

↑殺球↑

殺球幾乎是用上了全身所有的力量。從腳到腿、跨、腰及上身,然後是大臂小臂,最後到手上。只有這樣,才能讓你的力量最大,這是保證殺球速度快的基礎。下面來詳細分析力量的來源。

- 腳 -

不管是什麼樣的殺球,都需要起跳。腳的蹬地發力,就是起跳力量的來源。若是雙腳起跳,在蹬地之前,膝蓋應該是彎曲狀態,重心下降,經常出現在男選手身上,如下圖:

↑雙腳起跳前的下肢動作↑

↑雙腳起跳前的下肢動作↑

對於力量和彈跳較弱的女選手,一般採用單腳起跳,此時的腳和膝蓋動作如下圖:

↑單腳起跳前的下肢動作↑

↑單腳起跳殺球下肢動作↑

雙腳起跳,是為了跳的更高,擊球點更高;單腳起跳主要目的是為了利用身體的力量。所以,兩者的不同也顯而易見。業餘選手,建議首先學單腳起跳,能夠順利的利用身體的力量之後,再練習雙腳。

- 腰腹 -

從起跳的那一刻開始,身體向後仰,背成弓形。通過在空中的轉體,然後收腹,將腰腹的力量發揮出來。

我們在看李宗偉的殺球時,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殺完球之後,身體是向前傾的,一方面是為了更快的上網,另一方面也是用力收腹之後的結果。

我們來看下圖,注意身體的變化:

↑雙腳起跳後身體的變化↑

從起跳開始,身體就向後形成“C”字,轉體收腹,向前形成“C”,上身前傾,背向前彎。如下圖:

↑起跳後身體的變化↑

再來看單腳起跳的身體變化,單腳起跳的高度不高,所以身體的變化幅度不會像雙腳起跳後那麼大,不過重點還是要利用起跳,帶動身體的發力。如下圖:

↑單腳起跳後身體的變化↑

↑單腳起跳後身體的變化↑

和雙腳起跳相同的是,在起跳後身體後仰,然後轉體,並收腹發力。所以,腰腹的發力,是在空中轉體完成後開始的。

過程應該是這樣:起跳,身體後仰,轉體,收腹發力,使整個身體從向後彎曲變成向前彎曲。

- 肩膀 -

其實應該說轉體的發力,不過,子墨覺得轉體的力量來自於後腳的蹬地力量。在騰空的過程中,身體要轉動,最明顯的補位就是肩膀。如下圖:

↑擊球前肩膀的轉動↑

整個身體的轉動,是從下向上的,先是腿部,然後是腰腹,然後才是肩膀。肩膀轉動後,身體的正面正對著球網,為下一步殺球做準備。

而且肩膀的轉動,能帶來不小的力量。想要將這個力量增大,需要注意“展胸”這個動作。

在“正手高遠球”的動作要領中,說過“展胸”,主要就是將持拍手向身後拉,另一隻手與持拍手保持平行。如下圖:

↑殺球前的展胸↑

展胸之後的轉肩才能更強烈,力量更大。當然,這個動作應該是在起跳前就做好的,起跳之後,就是轉肩和倒拍的動作了。

- 手臂 -

不管身體的力量控制的如何,最終都需要經過手臂傳遞到球拍上,所以,手臂的動作十分重要。

抬肘和亮肘:動作和正手高遠球幾乎一樣。將肘關節上抬,小臂後倒,使小臂和大臂形成的平面朝前。

這裡要糾正一個很多業餘選手存在的錯誤,就是抬肘後倒的時候,有球友說肘要向前頂,肘關節朝前。此時小臂和大臂形成的平面是朝向臉部的。這樣的動作,會嚴重影響到手臂的旋轉發力。——子墨看了大量的專業選手的動作加上個人實戰經驗的總結,不一定完全正確。

來看下專業的選手在抬肘和亮肘時候的動作,如下圖(也可以參考上一篇視頻裡面的殺球慢動作):

↑抬肘及亮肘的動作↑

這個動作要求,在抬肘時,大臂要稍微遠離身體,而不是移動至頭部右側。也可以理解為:在展胸動作的基礎上,轉肩時,肘部上抬,但是保證肘關節朝外,而不是完全朝前。如下圖:

↑轉肩帶動大臂↑

- 內旋 -

(重點)

內旋發力是殺球發力的重點,而這個重點卻被很多球友忽略,或者是簡單的內旋就可以了,造成的結果就是身體有力殺球卻無力,怎麼都體會不到“鞭打”的感覺。來看下手臂的內旋,如下圖:

↑整條手臂內旋↑

↑整條手臂內旋↑

這裡的內旋就不單單是手腕帶動小臂內旋(正手勾對角時採用),而是整條手臂一起內旋。這樣的內旋就能讓你很快體會到“甩鞭子”的感覺。

我們再來看整條手臂內旋擊球后的動作,如下圖:

↑手臂內旋後,拍頭朝下↑

↑手臂內旋後,拍頭朝下↑

手臂向內旋轉的弧度越大,拍頭就會越垂直於地面。如上圖,大力殺球的時候,手腕和小臂的旋轉差不多180°了。這樣的內旋,所發出的力量是非常驚人的。

這裡就要說到手臂的抬肘和亮肘了,如果按照上文所示的錯誤方式,則不利於整條手臂的旋轉,只能手腕帶動小臂做小角度的旋轉,擊球力量顯然會大大降低。

只有把大臂的角度空出來,才能有更大的空間做內旋動作。大家可以空手試試:肘關節朝前和肘關節朝外的發力,會有明顯的區別。

以上就是殺球的力量來源,總結如下:

①單腳起跳時,持拍手同側的腳蹬地發力,有助於在跳起的過程中轉身;雙腳起跳,基本是雙腳同時發力,將重心降低,然後彈起來;

②起跳時,身體後仰,並轉身收腹,轉肩,將身體的力量傳遞到大臂上;

③鎖肘之後整條手臂內旋,收腹,身體向前彎曲,將力量通過“鞭打”的方式甩出來。

前面2步是力量的傳遞,最後1步是力量的釋放。在力量的傳遞時,主要是轉體和身體後仰;在釋放的時候,手臂的內旋和收腹,讓身體向前傾,是關鍵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爆紅一條龍


大家看著球場上的運動員一次次的殺球,最後把球釘在地板上,一定很過癮吧。是不是幻想著有一天自己也能這樣大殺四方?那就讓我們詳細聊聊再練起來吧

殺球一般有單腳起跳殺球和雙腳起跳殺球之分,雙腳起跳殺球一般多為男子職業羽毛球運動員所採用,要練好它,對個人身體的綜合能力要求極大,如果身體能力達不到,經常起跳殺球的話,很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所以一般不建議業餘球友們採用。

單腳起跳殺球,相對來說,要求不那麼高,也比較容易學會,建議業餘球友們都應該學會學透。他其實和起跳打高遠球差不多,只是最後的擊球方向,一個是前上方,一個是向前下方。一般能打好高遠球的人,基本都能學會,而且這個動作也更為實用。

  1. 擊球前先側對球網,左腳前,右腳後,兩腳輕微墊踮起,重心在右腳掌上,右手正手握拍舉至肩上方,左手自然上舉,目視來球


  2. 當球降落到能打到的最高點時,屈右膝蹬起身體,兩肩同時上提,將身體蹬至空中並形成弓形
  3. 接著先向後倒下小臂引拍,,隨後,快速轉體收腹向上帶動球拍,並接著向前揮出,在擊球的一剎那,手腕瞬間用力抓拍,內旋向下用力。利用最後的一下爆發力,將球殺下來。注意一定要打出鞭打的感覺。(在轉身的同時完成左右腳的前後交叉)

  4. 擊球后,拍子順勢運動到左腹下方,然後拍子再收至胸前。此時應左腳在後方著地,順勢蹬地將身體移向場中央。

整個殺球動作在殺之前應該放鬆,切勿太過緊張,只有在殺球的一剎那,全身肌肉猛然收縮,才會釋放出最大的能量。

殺球是最能體現一個人核心肌群的能力,不單單是絕對力量的體現,需要各大肌群協同發力。肌肉瘦小的人並不一定殺球沒力,我們球隊的幾個暴力狂肌肉看上去都不大就很能體現問題。

祝大家球技精進。謝謝


平安羽球行


在羽毛球擊球技術中,殺球無疑是力量最充分發揮的擊球技術。那殺球的力量從哪裡來?這個是很多球友都在問的一個問題,那我們這節內容就來分享一下。

- 殺球的力量 -

完整的殺球,不是單靠手臂的力量就能做到的。這和高遠球以及吊球有很大差別,高遠球打的熟練之後,完全可以不轉身,只靠大臂的力量即可。經常看到運動員的對拉高遠球,如下圖:

↑對拉高遠球↑

再來看下殺球的動作,如下圖:

↑殺球↑

殺球幾乎是用上了全身所有的力量。從腳到腿、跨、腰及上身,然後是大臂小臂,最後到手上。只有這樣,才能讓你的力量最大,這是保證殺球速度快的基礎。下面來詳細分析力量的來源。

- 腳 -

不管是什麼樣的殺球,都需要起跳。腳的蹬地發力,就是起跳力量的來源。若是雙腳起跳,在蹬地之前,膝蓋應該是彎曲狀態,重心下降,經常出現在男選手身上,如下圖:

↑雙腳起跳前的下肢動作↑

↑雙腳起跳前的下肢動作↑

對於力量和彈跳較弱的女選手,一般採用單腳起跳,此時的腳和膝蓋動作如下圖:

↑單腳起跳前的下肢動作↑

↑單腳起跳殺球下肢動作↑

雙腳起跳,是為了跳的更高,擊球點更高;單腳起跳主要目的是為了利用身體的力量。所以,兩者的不同也顯而易見。業餘選手,建議首先學單腳起跳,能夠順利的利用身體的力量之後,再練習雙腳。

- 腰腹 -

從起跳的那一刻開始,身體向後仰,背成弓形通過在空中的轉體,然後收腹,將腰腹的力量發揮出來。

我們在看李宗偉的殺球時,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殺完球之後,身體是向前傾的,一方面是為了更快的上網,另一方面也是用力收腹之後的結果。

我們來看下圖,注意身體的變化:

↑雙腳起跳後身體的變化↑

從起跳開始,身體就向後形成“C”字,轉體收腹,向前形成“C”,上身前傾,背向前彎。如下圖:

↑起跳後身體的變化↑

再來看單腳起跳的身體變化,單腳起跳的高度不高,所以身體的變化幅度不會像雙腳起跳後那麼大,不過重點還是要利用起跳,帶動身體的發力。如下圖:

↑單腳起跳後身體的變化↑

↑單腳起跳後身體的變化↑

和雙腳起跳相同的是,在起跳後身體後仰,然後轉體,並收腹發力。所以,腰腹的發力,是在空中轉體完成後開始的。

過程應該是這樣:起跳,身體後仰,轉體,收腹發力使整個身體從向後彎曲變成向前彎曲。

- 肩膀 -

其實應該說轉體的發力,不過,子墨覺得轉體的力量來自於後腳的蹬地力量。在騰空的過程中,身體要轉動,最明顯的補位就是肩膀。如下圖:

↑擊球前肩膀的轉動↑

整個身體的轉動,是從下向上的,先是腿部,然後是腰腹,然後才是肩膀。肩膀轉動後,身體的正面正對著球網,為下一步殺球做準備。

而且肩膀的轉動,能帶來不小的力量。想要將這個力量增大,需要注意“展胸”這個動作。

在“正手高遠球”的動作要領中,說過“展胸”,主要就是將持拍手向身後拉,另一隻手與持拍手保持平行。如下圖:

↑殺球前的展胸↑

展胸之後的轉肩才能更強烈,力量更大。當然,這個動作應該是在起跳前就做好的,起跳之後,就是轉肩和倒拍的動作了。

- 手臂 -

不管身體的力量控制的如何,最終都需要經過手臂傳遞到球拍上,所以,手臂的動作十分重要。

抬肘和亮肘:動作和正手高遠球幾乎一樣。將肘關節上抬,小臂後倒,使小臂和大臂形成的平面朝前。

這裡要糾正一個很多業餘選手存在的錯誤,就是抬肘後倒的時候,有球友說肘要向前頂,肘關節朝前。此時小臂和大臂形成的平面是朝向臉部的。這樣的動作,會嚴重影響到手臂的旋轉發力。——子墨看了大量的專業選手的動作加上個人實戰經驗的總結,不一定完全正確。

來看下專業的選手在抬肘和亮肘時候的動作,如下圖(也可以參考上一篇視頻裡面的殺球慢動作):

↑抬肘及亮肘的動作↑

這個動作要求,在抬肘時,大臂要稍微遠離身體,而不是移動至頭部右側。也可以理解為:在展胸動作的基礎上,轉肩時,肘部上抬,但是保證肘關節朝外,而不是完全朝前。如下圖:

↑轉肩帶動大臂↑

- 內旋 -

(重點)

內旋發力是殺球發力的重點,而這個重點卻被很多球友忽略,或者是簡單的內旋就可以了,造成的結果就是身體有力殺球卻無力,怎麼都體會不到“鞭打”的感覺。來看下手臂的內旋,如下圖:

↑整條手臂內旋↑

↑整條手臂內旋↑

這裡的內旋就不單單是手腕帶動小臂內旋(正手勾對角時採用),而是整條手臂一起內旋。這樣的內旋就能讓你很快體會到“甩鞭子”的感覺。

我們再來看整條手臂內旋擊球后的動作,如下圖:

↑手臂內旋後,拍頭朝下↑

↑手臂內旋後,拍頭朝下↑

手臂向內旋轉的弧度越大,拍頭就會越垂直於地面。如上圖,大力殺球的時候,手腕和小臂的旋轉差不多180°了。這樣的內旋,所發出的力量是非常驚人的。

這裡就要說到手臂的抬肘和亮肘了,如果按照上文所示的錯誤方式,則不利於整條手臂的旋轉,只能手腕帶動小臂做小角度的旋轉

,擊球力量顯然會大大降低。

只有把大臂的角度空出來,才能有更大的空間做內旋動作。大家可以空手試試:肘關節朝前和肘關節朝外的發力,會有明顯的區別。

以上就是殺球的力量來源,總結如下:

①單腳起跳時,持拍手同側的腳蹬地發力,有助於在跳起的過程中轉身;雙腳起跳,基本是雙腳同時發力,將重心降低,然後彈起來;

②起跳時,身體後仰,並轉身收腹,轉肩,將身體的力量傳遞到大臂上;

③鎖肘之後整條手臂內旋,收腹,身體向前彎曲,將力量通過“鞭打”的方式甩出來。

前面2步是力量的傳遞,最後1步是力量的釋放。在力量的傳遞時,主要是轉體和身體後仰;在釋放的時候,手臂的內旋和收腹,讓身體向前傾,是關鍵。


墨勝羽球


殺球是將對方擊來的球在儘量高的擊球點上斜壓下去。這種球力量大、弧線直、落地快,給對方的威脅很大,它是進攻的主要技術。一般是看準來球,用力向前下方重擊、重切或重“點”擊球。殺球分為正手殺直線球和對角線球,正手突擊殺直線球和反手殺直線球,頭頂殺直線和對角線球。

(一)正手殺直線球

動作要領:準備姿勢和擊球動作大體與正手擊高遠球一樣。步子到位後屈膝下降重心,準備起跳。側身起跳時,往右上方提肩帶動上臂和球拍上舉,以便向上伸展身體。起跳後,身體後仰挺胸成反弓形。接著右上臂往右後上擺起,前臂自然後擺,手腕後伸,前臂帶動球拍由上往後下揮動,握拍要松。隨後凌空轉體收腹帶動右上臂往右上擺起,肘部領先,前臂全速往前上揮動,帶動球拍高速前揮。當擊球點在肩的前上方時,前臂內旋,腕前屈微收,閃腕發力殺球,這時手指要突然抓緊拍柄,把手腕的爆發力集中到擊球點上。球拍和擊球方向水平面夾角小於90°,拍面正面擊球託的後部,使球直線下行。殺球后,前臂隨慣性往體前收。在回位過程中將球拍回收至胸前。

(二)正手殺對角線球

動作要領:動作要領和準備姿勢與正手殺直線球相同,不同點是起跳後身體向左前方轉動用力,協助手臂向對角方向擊球。至於長殺、短殺等,這就要靠手腕和手指控制拍面、傾斜角度、用力方向和大小來決定。

(三)正手突擊殺直線球

動作要領:側身,右腳後退一一步準備起跳。起跳後身體向右後方騰起,上身右後仰或反弓形,右臂右上抬肩儘量後拉。擊球時,前臂全速往上擺起,手腕從後伸,經前臂內旋至屈收,同時握緊球拍壓腕產生爆發力,高速向前下擊球。突擊殺球后,右腳在右側著地屈膝緩衝,重心在右腳前;右腳在左側前著地,利用左腳蹬地向中心位置回動,手臂隨慣性自然往體前回收。

(四)頭頂殺直線球和對角線球

動作要領:首先判斷準確對方來球的方向和落點,然後迅速將身體轉向後方。頭頂殺直線球的準備姿勢與頭頂擊高遠球相同,不同點是揮拍擊球時,要靠腰腹帶動大臂,協調小臂、手腕的綜合力量形成鞭擊動作,全力往前下方擊球,球拍面和擊球方向水平面的夾角小於90°。

頭頂殺對角線球的動作方法基本同頭頁殺直線球,只是擊球時全力向對角線方向擊球才標。

右上臂向上抬,球拍由右繞過頭頂,擊球點應選擇在頭頂上方的部位。擊球時,前臂向前上方由內旋帶動手腕突然回收發力揮拍形成鞭打,要集中全力直線方向下壓,球拍面和擊球方向水平面的夾角小於90°擊球過網。擊球后,小臂內旋較明顯,慣性作用小,手臂自然往前擺動。


匹亞羽毛球


分階段

第一個階段 基本動作 這個階段網上解釋的特別多,一提怎麼殺球,來了很多的動作教學,這只是最初級的,必要不充分,而且就基本動作而言,是依託於來球的線路和你要出球的線路目的,直線來球你要殺球,和斜線來球你要殺球,肯定不一樣,同理你要殺直線或者斜線,也肯定不一樣,或者你要輕殺重殺點殺什麼的,也肯定不一樣 再或者來高拋球球頭向下的,和平快球你要突擊的動作發力,肯定不一樣 一言蔽之,殺球的動作應該有很多種,而且整個動力鏈條發力側重點不一樣,規範的基本殺球動作是對應著理想狀態的來球弧度速度落點,就像物理化學定律裡的前提都是理想狀態質點或者一個大氣壓下 等等

第二 練習方式 要了解自我 揮空拍,原則要慢點開始揮,理順發力順序,最好有個鏡子 瞭解身體動力鏈裡哪一環是缺的 一般高個子會缺的是核心,肩關節穩定性,揮臂速度和抓拍

第三 最重要 心態 一般球友剛開始練習定點殺球,腦海裡可能是傅海峰或者誰誰,激情上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拼命往下砸,只要是有這狀態的,練不好殺球 大腦的用力的神經衝動駕馭不了身體能力,身體就會各種走形,各種發力代償,養成不科學的發力習慣,這疼那疼,長期的訓練就是要了解自己,大腦和身體合一 一定是先近距離,看準擊球點,揮拍流暢,慢慢殺,觀察出球速度,多體會,記住好的感覺

多嘗試 給你發一百個球裡,總有幾個能殺的還舒服的 效果不錯的,記住這種感覺

記住羽毛球都是打出來的,球才是檢驗你的動作的唯一標準

未完待續


好244869867


羽毛球技巧很多,但是哪個技巧你最想學會?

答案肯定會是羽毛球扣殺技巧!

為什麼那麼多想學羽毛球扣殺,扣殺到底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除了扣殺是得分率比較高的一個技巧外,更大的是在於扣殺得分後的驕傲感和滿足感,會感覺能做出這個動作得分,特別帥氣!
其實扣殺不難學,主要的知識點跟各位球友分享一下:

想要打出強而有力的高質量扣殺,站位很重要,如果選擇扣殺,竟然不要讓羽毛球的落點超過自己的頭頂,不然扣殺出來的質量不會很好,不如直接打高遠球!

羽毛球的落點出現在自己的頭頂靠前時,就是扣殺的最佳時機!
接下來這個動作基本是一氣呵成的一個動作:

側身-往後揮拍-往前引拍-擊球的最高點-手腕瞬間發力-手腕下壓!

這六個步驟,少一個就很難打出高質量的扣殺!

側身是為了更好的發力

往後揮拍是為引拍做基礎

引拍是為了手臂更有力量

擊球的最高點不容易撞網或出界

手腕瞬間發力會讓扣殺速度更快

手腕下壓,減少球飛行距離,但不能壓的太死

以上是每個步驟必須做的原因!

六個步驟合一起,基本上一兩秒中完成,所以羽毛球需要長時間的不斷練習!

羽毛球不難,羽毛球知識也不難,難的是你把你所知道的知識點融入到你的動作中!

什麼技巧都知道,但就是打不好,還是你沒有把技術要點融入到你的動作中!

所以如果你還沒有真正的把扣殺技巧融入到你的動作中,那麼建議你先收藏,時不時的拿出來看看,看自己這六個步驟到底有沒有做到,等你什麼時候不用再看技巧就能打出高質量扣殺時候,就是你邁向高手行列的時候!


羽毛球必看


羽毛球的扣殺是一個看似簡單卻又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問題。而運動科學不僅是理論,更是實踐,單純用書面文字是很難讓人領會它的要旨的。

有條件的話,我倒希望能配上一些GIF示意,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也能有助於練習。

如果語言描述,主要強調三個重點:

1. 發力位置- 高遠球需要提肘沉拍,由後背位置向頭頂擺臂旋拍; 扣殺則是由頭頂位置開始向身前發力; 另外,尤其要強調手指的使用方法 --只需要在球拍擊打球的瞬間,手指才用力握緊球拍,產生轉動後的急停效果製造擊球力量,而在運拍過程中,手指一定要適當放鬆,讓球拍在掌中向擊球方向旋轉;

2. 旋拍- 注意兩個圓心,一是肘關節為圓心,小臂為半徑的擺臂;二是以掌心為圓點,球拍為半徑的旋拍,需要手指適當放鬆,體會球拍在手掌中的轉動。同樣要贅述一次,任何擊球方式都一樣,切忌擊球過程中讓球拍直線運動,這樣很難產生並控制力度和角度;

3. 身體協調- 扣殺並不是只依靠臂力達到效果,還包括後弓身後的蹬腳,擰腰,用腿和腰腹的力量一起配合手臂發力才能實現最理想的殺球效果。

歡迎各位球友指正哈。


yee客伯傑


在羽毛球比賽中,羽毛球扣殺得分威脅最大。這裡所講的是針對的是業餘選手的,右手握拍的(左手握拍相反)。 一般情況是對方起高球,面向來球,提前判斷來球位置,做出不同的扣殺方式。1.來球在後場頭頂正上方,我們應側身對著來球,左腳為重心蹬地跳起高點扣下,扣下後右腳落地變為重心,準備下步的撲球或殺球。



2.球落點在後場右上方,則要側平移步至球正下方後起跳扣下,儘量在高點扣下。

3.如球在後場左上方時側身移動飛躍扣下,這點相對比較難掌握,但威脅性很大,一般業餘選手做不了,需要運動員較好的身體素質和球感。

4.來球在正前方和右前方時,向前或向右移動撲下即可,一般業餘選手容易掌握。

5.來球在左前方,一定反手抓拍移步向前將球撲下。
現實中,這點大多業餘選手做得不好,要麼撲下網,要麼用正手握拍撲下,效果都是不好的。要想提高反手撲球,沒有捷徑,唯有多練習。


日月182576940


殺球準備時候一定要側身,擊球點要在身體的前方,起跳時身體成弓型,用腰腹帶動手臂手腕手指,動作一氣呵成,擊球前身體要放鬆一些,擊球瞬間握緊拍子鞭擊發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