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比宇宙更遠的地方


南極,比宇宙更遠的地方


南極,是一塊遠離其他大陸、與文明世界完全隔絕的大陸,至今除少量的科學考察人員外仍然沒有常住居民;它也被人們稱為第七大陸,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極高的冰雪所覆蓋,一直孤獨地藏匿於地球的最南端,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的大陸。

有人稱之為“白色荒漠”,有人稱之為“另一個星球”,而我更喜歡稱它為“比宇宙更遠的地方”,因為對於每個喜歡旅遊的人來說,南極就是夢想所在,雖是世界的盡頭,但也是一切的開始。


南極上的生物

南極,比宇宙更遠的地方

雖然南極是唯一一塊沒有人類分佈的大陸,但那裡有著太陽永不會落下的極晝、巍峨的雪山、可愛的企鵝、呆呆的海豹、神秘的鯨,儘管冰天雪地,也擋不住生命在此綻放奇蹟。企鵝、海豹、海獅、南極磷蝦等生物棲息於此。

其中的企鵝,無疑是南極最具有代表性的動物之一。在南極有共七種常見的企鵝:帝企鵝、阿德利企鵝、金圖企鵝(又名巴布亞企鵝)、帽帶企鵝(又名南極企鵝)、王企鵝(又名國王企鵝)、喜石企鵝和浮華企鵝。儘管種類不多,但是數量大、分佈廣,佔南極鳥類的90%以上。每當人們談到它們,腦海裡就會出現挺著肚皮,走路一搖一晃的憨模樣。

南極的氣候

南極,比宇宙更遠的地方


由於海拔高,空氣稀薄,再加上冰雪表面對太陽輻射的反射等,使得南極大陸成為世界上最為寒冷的地區,其平均氣溫比北極要低20℃。南極大陸的年平均氣溫為-25℃。南極沿海地區的年平均溫度為零下17至零下20℃左右;而內陸地區的年平均溫度則為零下40至零下50℃;東南極高原地區最為寒冷,年平均氣溫低達-53℃。地球上觀測到的最低氣溫為攝氏-93.2℃。

南極沒有四季之分,僅有暖、寒季的區別。暖季在11月至來年3月;寒季在4月至10月。暖季時,沿岸地帶平均溫度很少超過0℃。暖季平均溫度為+5至-5攝氏度之間,極端天氣狀態下氣溫可能在-10攝氏度。適合去南極旅遊的時間一般是在11月到3月,因為南半球在這個時候正處於夏天,而夏季時當地氣溫通常是-2℃至2℃。

艱難的郵輪之旅

南極,比宇宙更遠的地方

(圖為國產“1號郵輪”外觀)

去南極旅遊的旅客最多選擇、也是最經濟的方式就是坐郵輪,但是這種出行方式卻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他們需要經過900公里的德雷克海峽,即世界上著名的“魔鬼海峽”!因為其處在西風帶上,風高浪急,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會暈船,有人形象地將那種乘船體驗比喻成躺洗衣機裡,這也是很多人對南極之行最大的心裡障礙。

所幸,等他們成功登上南極半島,看見夢寐以求的美景,可愛無比的企鵝,相信穿過海峽時所有的不適感,都會被無邊的寧靜和震撼的景色瞬間取代。而後那種穿越“魔鬼海峽”的經歷也將成為他們無比珍貴的記憶。


漸漸消失的南極

南極,比宇宙更遠的地方


最近,南極溫度突破20攝氏度的消息備受關注,根據一篇來自《METRO》的報道,南極洲的氣溫已經首次超過了20攝氏度,科學家在南極洲記錄到的最高溫度已經達到了20.75攝氏度。這個溫度是科學家在南極洲有史以來記錄到的最高溫度,創造了一項新的歷史紀錄。

另外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21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衛星在2月4日至13日拍攝了南極鷹島地區。在圖像中可以看到大塊的積雪融化,僅過了10天,這一地區就有20%的積雪融化了。

南極,比宇宙更遠的地方


與此同時,隨著棲息地的減少,企鵝的數量正在急劇地下降中。最近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大象島上的企鵝數量只有1971年上一次調查的一半。半島電視臺則聲稱,有些帽帶企鵝的數量甚至比50年前的上一次調查下降了77%。

南極冰川的快速融化,不僅會導致海平面上升,還會讓棲息於南極洲的動物加快滅絕,況且科學家已經在南極的冰川中發現了很多遠古病毒的存在。如果那些冰川融化,或許這些病毒會重新出現在地球的表面。而這些未知的病毒,很有可能會引發一場新的生態災難。

今年,我們遭遇了太多災難,澳洲火災、加拿大大雪、南非蝗災、新冠肺炎,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或許在以這種方式警示著我們,應當給予環境更多的關注,最後還是覺得以《流浪地球》裡的話來結束最恰當。

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

這不過是一場山火、

一次旱災、

一個物種的滅絕、

一座城市的消失,

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