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石頭》帶火的“網絡用語”還挺多,論語言還是甯浩厲害

2006年,一部小成本電影橫空出世,賺足了大家的眼球和票房,在得到廣大影迷的認可後,還收穫了相當於總投資額十倍以上的票房收入,可以說

《瘋狂的石頭》這部電影是成功的,它讓億萬中國觀眾看後,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這部拍攝期僅45天,靠300萬港幣的投資,卻在上映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票房收穫1500萬元,算是開創了近年來我國國產故事片小製作大收入的先河。

《瘋狂的石頭》帶火的“網絡用語”還挺多,論語言還是甯浩厲害

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導演,一群沒啥名氣的演員,一夜之間紅遍了大江南北,幾個小人物圍繞一塊石頭所發生的故事,影片無論是情節設計、時空顛倒手法的運用,還是視角選擇,語言結構,都給觀眾留下了驚喜,特別是影片中語言特色和其黑色幽默的風格為電影增色不少。

“我頂你個肺”本是一句粵語,但是卻在這部電影裡傳播至國內各地,還成為了當時的流行語,不管是哪個地區的方言,只要是放在電影裡,都會成為大家的口頭禪,不得不說甯浩在電影語言這方面還是很下功夫的,方言本身就是一項重要的元素,是可以讓電影變得多姿多彩的。

《瘋狂的石頭》帶火的“網絡用語”還挺多,論語言還是甯浩厲害

《瘋狂的石頭》在語言上以重慶話為主,還融合了成都、河北、普通話一級港式普通話等形式,算是一部融合了多方語言特點的電影,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只有一個“目的”。

方言除了能夠拉近和觀眾之間的距離,還能夠讓角色更加立體,因為普通話對於塑造一個人物的個性而言,相對弱了許多,在人的語言和情感表達時,方言可以看作是最原始的表達方式,所以由於方言的地方特色化,更容易讓廣大老百姓喜聞樂見。

《瘋狂的石頭》帶火的“網絡用語”還挺多,論語言還是甯浩厲害

黃渤飾演的黑皮,操這一口青島話,喊出:“你媽了X”的時候,可能有些觀眾聽起來有點刺耳,這樣的確是一句低俗的話,但是我們要考慮他是在什麼樣的狀況下說出的這句話,畢竟一個人在絕望的時候,撕心裂肺,竭盡全力的喊出這樣一句,可以說他是在真情實感的發洩情緒,是最最本能的表現方式。

其實電影中運用了很多方言俗語,不只有前面說到了那些,對於熟悉這些語言的觀眾來說,是親切的,但是對於不熟悉這些方言的觀眾又是新奇的,總之,這部電影使用方言是十分成功的,此外,方言的運用也很恰當的掌握在了一個範圍內,沒有出現篇幅過長的濫用,因為一旦方言出現的次數過多,就會成為電影角色和觀眾之間的阻隔,會使一些觀眾無法消化,或者是沒有時間理解其中的劇情和電影的內容,所以從這一點來看,《瘋狂的石頭》這部電影的編劇對方言的運用尺度都把握的很到位,即能使觀眾聽得懂,又能夠很好的彰顯方言的魅力,這就是電影最大的特點。

《瘋狂的石頭》帶火的“網絡用語”還挺多,論語言還是甯浩厲害

“頂你個肺”等語句是一定會在短時間內成為流行語的,如同“二十一世紀最缺的是什麼?人才~”一樣,這些臺詞如果能夠經歷時間的考驗,將會豐富漢語的詞彙,這是對特殊語境的一種表達能力,當然了,經歷長時間的運用還不被人們所遺忘,才是最成功的。

同時這些流行語也反映了我們社會發展的痕跡,要是把每一年中國的流行語集中起來,說不定展現的就是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

《瘋狂的石頭》帶火的“網絡用語”還挺多,論語言還是甯浩厲害

大眾傳媒對新的表達形式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網絡,電視,電影,報刊等都會影響到新形式的發展速度和方向,試想一下,如果沒有《瘋狂的石頭》,沒有網絡,那麼這些流行用語可能只是一個地區一部分人們的口頭禪罷了。導演甯浩曾說,《瘋狂的石頭》這個劇本是集體智慧的捷徑,主創人數五六個人,劇組中大部分演員都提供了點子和笑料。

小投資並不足以支撐他去實現哪些好萊塢大片中的橋段,但是《瘋狂的石頭》從多方面運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給中國電影開脫了一個新的市場,它打破了常規,讓我們眼前一亮,電影的成功也讓更多中國電影人深思,什麼才是好電影?

《瘋狂的石頭》帶火的“網絡用語”還挺多,論語言還是甯浩厲害

能講好故事,會講好故事,那就是好的中國電影,現在的電影市場看中內容,都是以內容為王,所以《瘋狂的石頭》就算沒有高成本,沒有炫目的特效,只要講好故事,有了自己的特色,也能夠成為佼佼者。

《瘋狂的石頭》中各式各樣的小人物形象也各不相同,但是我們在每個人身上都能看到周圍人的影子,不需要性格完美的英雄人物,也不需要瑪麗蘇的女主角,只要取材於現實生活中身邊人的樣子,就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和共情。

《瘋狂的石頭》帶火的“網絡用語”還挺多,論語言還是甯浩厲害

故事裡“講什麼”、“誰來講”、“如何講”都是電影人需要思考的課題,中國故事是大歷史,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小故事,我們所有人都置身於中國故事中,而中國故事也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有所體現,說白了就是中國人自己的故事。

也就是電影中這些中國特有的文化暗含其中,才讓這部電影受眾群更加廣泛,其實和方言一樣,電影中的佛教元素也無處不在,因為影片中的重要場所就是即將拆除的寺廟,影片中也有很多暗含的佛教文化,中國人傳統認知中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輪迴等傳統思維統統在電影中展現。

《瘋狂的石頭》帶火的“網絡用語”還挺多,論語言還是甯浩厲害

其實甯浩在電影中埋下的元素有很多,一遍可能發掘不完,畢竟好電影就是要反覆觀看,他的電影,無論是喜劇的表象,還是深層次的善惡觀,都極容易被觀眾所接受。

小人物、方言、佛教元素、戲曲等中國特有文化,在講述中國故事時,都是必不可少的,電影本身就是講好中國故事的一個範本,有趣的故事內容,有技巧的拍攝手法,表達出中國文化語境下的價值觀和中國精神,在語言上的獨特之處,影片生活化、平民化,才能引起大眾的共鳴,讓人物更加鮮明,只要達到了想要的效果,並深入群眾生活,就一定能講好中國故事。

《瘋狂的石頭》帶火的“網絡用語”還挺多,論語言還是甯浩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