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鐘學會營養便當

節後復工,最近大家的午餐都在吃什麼呢?如果可能,建議朋友們自己動手做便當,填飽肚子還能吃得營養健康,保障自身免疫力。

給大家看看我最近的午餐便當:

便當1:藜麥飯&番薯|三文魚|番茄炒蛋|蒜蓉西藍花

30分鐘學會營養便當

便當2:燕麥包|彩椒雞胸肉|豆乾丁炒包菜|聖女果藍莓(一般不建議帶麵食做便當主食,因為用微波爐加熱的話,容易導致過於幹。不過我們公司有小烤箱,所以燕麥包復烤一下,香香噠~)

30分鐘學會營養便當

便當3:藜麥飯糰|彩椒雞胸肉|亞麻籽粉拌菠菜(帶飯一般不建議帶綠葉蔬菜,因為蔬菜中含有較多的硝酸鹽,炒熟後隨時間的延長,在細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鹽會還原成亞硝酸鹽,導致亞硝酸鹽含量的增加)

30分鐘學會營養便當

便當4:白藜麥鷹嘴豆紫薯|胡蘿蔔黑木耳炒豆腐|彩椒西藍花(這天應該是週一,“週一請吃素”已經堅持一段時間了,不推崇某一種飲食方式也不反對某些特殊的飲食,多多嘗試,聽從身體的反饋)

30分鐘學會營養便當

便當5:三色藜麥鷹嘴豆|番茄炒蛋|胡蘿蔔炒荷蘭豆|車釐子(實際上還吃了同事分享的一個雞翅)

30分鐘學會營養便當

便當6:黑米飯糰藜麥飯糰|清蒸三文魚|彩椒西藍花|藍莓聖女果

30分鐘學會營養便當

便當7:三文魚藜麥飯糰|胡蘿蔔炒蛋|小白菜|藍莓車釐子

30分鐘學會營養便當

因為不定期做便當,外食常吃的菜式幾乎自己不再烹煮,儘量做到食物多樣化。

順便分享一下我的時間安排和搭配原則:

當日食當日做,通常是早上半個小時做好和便當。

主食:粗雜糧薯類為主,粗細搭配。

粗糧多以藜麥為主,輔以豆製品鷹嘴豆。常用這兩種食材,一是個人口味比較喜歡,二來這兩種食材可以不用電飯煲(香港條件受限,一個平底鍋一個蒸鍋做飯),晚上泡上早上起來像水煮雞蛋一樣煮就好啦,藜麥的皂角味順便還被揮發了,不喜歡藜麥味道的朋友可以試試。

當然也可以在米飯中加入其他豆類或雜糧米,如紅小豆、燕麥、小米、糙米等雜糧食材,努力提高主食的營養品質。另外像蒸山藥、蒸玉米、蒸土豆也是比較容易保存的食材,比起白米飯來說營養價值更高一些哦。

優質蛋白質類:選用三文魚、雞胸肉、雞蛋比較多

~

選購原則當然也是因為個人口味喜好+高蛋白低脂肪全營養,二來自己做便當袋 時候不會優先選擇外食時常吃到的菜式,如豬肉牛肉系列菜式。俗語說: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的,兩條腿的不如沒有腿的,哈哈。對部分海鮮過敏,唯獨所有魚都喜歡。而且三文魚和雞胸肉都只需要簡單煎一下就好,廚房小白也不懂太複雜的烹飪工藝。雞蛋就更萬能啦,水煮蛋/水蒸蛋/厚蛋燒/炒蛋系類,愛不釋手,從營養上來看,雞蛋是生物價非常高的食物,一般情況下推薦大家每天可以吃一個全蛋哦。

當然雞鴨牛羊肉都可以,優先選擇脂肪含量比較低的瘦肉部分。魚和海鮮類隔夜後易產生蛋白質降解物,容易產胺,會損傷肝、腎功能。肉類也要儘量避免培根、臘肉、火腿腸等加工肉製品,如果一定要吃,選擇從正規渠道購買有品牌保證的合格產品,以防亞硝酸鹽殘留量超標。

蔬菜:彩虹搭配

一般每週採購兩次,約2~3天採購一次新鮮蔬菜,不太列清單,一來在香港沒辦法列清單去超市找,二來下班後可供選擇並不多,基本都是看見新鮮的蔬菜都收入購物。心中牢記食物多樣顏色多樣,最近沒吃過的都拿來試試~

一般來說,便當宜選茄果類蔬菜,不易變質,微波爐加熱後也不易改變菜餚的色和香,就像是西紅柿炒雞蛋、燒茄子、芸豆、蘿蔔、南瓜、胡蘿蔔、蘑菇、海帶、木耳、藕、洋蔥等,菌菇類、豆類等等。選擇白灼或快炒等方式製作有助於維持良好的外觀和口感,也可以蘸著麻醬、醋、醬油等調味料食用。


作為一名喜歡吃的營養師,我想說:營養餐最重要的是份量、烹調方式和種類搭配。而這些跟你的經濟條件沒有太大的關係,只需要花一點時間來“取悅”自己。食物的組合有無數種可能,滿足適合的比例,合適的份量,五彩斑斕的搭配,基礎的烹飪,足矣。也不難看出,造成人與人之間健康差異的,首先是對比例和份量的把控,其次才是烹飪口味。

30分鐘學會營養便當

當然,如果你實在不能自己動手,只能點外賣,這裡有一些小建議:

儘量選擇品牌大、口碑好的商戶,品質和衛生都相對更有保障。

同時注意每餐都有適量的碳水主食、優質蛋白質主菜和彩虹蔬菜及菌菇搭配,這樣飲食營養更全面均衡,有助於保障免疫力。

若進食即食類要選擇熱加工食品,對外賣二次加熱更好。取外賣時一定做好防護,儘量避免和外賣員直接接觸,同時取外賣後對外包裝用酒精噴灑消毒,消毒解袋後及時洗手。

另外少吃高油鹽高熱量的外賣,少喝含糖量較高的飲料。

健康中國,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保護自己,從細節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