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接連發聲:“房住不炒”仍是調控政策主導方向


央行接連發聲:“房住不炒”仍是調控政策主導方向

中房網訊 (亞晨/文)據央行網站消息,2月21日,人民銀行召開2020年金融市場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總結了2019年金融市場和信貸政策工作,分析當前形勢,並部署了2020年重點工作。

  會議充分肯定了金融市場和信貸政策工作取得的成績。2019年在推動金融市場規範、創新、發展、開放,加大金融支持國家戰略和重點領域、民營小微企業、精準扶貧力度,穩妥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以及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實施穩健貨幣政策、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會議指出,人民銀行近期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金融支持疫情防控30條措施。各分支機構要著力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加強引導監督,把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政策快速精準落實到位,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較重行業和企業的金融支持。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對製造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實體經濟領域信貸支持,為經濟增長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和穩定性

  會議要求,2020年金融市場業務條線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促進金融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改革債券發行管理體制,完善債券違約風險防範和處置機制,推動債券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強金融基礎設施統籌監管,提高貨幣市場穩健性,加強票據市場規範治理和風險防範,規範黃金市場發展。

  二是,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和穩定性,繼續“因城施策”落實好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促進市場平穩運行。

  三是,多措並舉,徹底化解互聯網金融風險,建立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長效機制。

  四是,採取量化目標、改革完善政策環境和約束機制、提升服務能力等措施,進一步緩解小微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五是,聚焦深度貧困地區,持續加大金融資源投入,鞏固脫貧成果,確保高質量脫貧。研究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

  六是,加大對製造業、科技創新、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金融支持,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本次會議對2020年的房地產金融政策也提出了要求。即: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和穩定性,繼續“因城施策”落實好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促進市場平穩運行。

  央行副行長劉國強:房住不炒仍是當前調控政策主導方向

  實際上,央行近期針對房地產領域接連發聲。

  2月19日,央行發佈的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執行報告中,在談及下一階段的主要政策思路時,再次重申,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則,加快建立房地產金融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由於該《報告》受公眾關注較多,人民銀行劉國強副行長就報告發布後相關焦點問題接受了《金融時報》專訪。

  對於新冠肺炎疫情對全年信貸增長產生的影響,劉國強表示,受企業延遲復工復產的影響,製造業、基建投資、房地產投資等相關貸款需求也會有所延後。但應當看到,這些影響都是暫時的,隨著疫情防控取得積極進展以及企業復工復產,對信貸增長的影響也將逐步消退。全年來看,疫情對信貸增長的影響不大。2020年全年信貸有望保持平穩增長,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將繼續保持同經濟發展相適應。

  對於貨幣政策如何平衡好穩增長和穩槓桿的關係?劉國強認為,宏觀槓桿率高速增長勢頭得到了遏制。受疫情的短期衝擊,國內經濟增長短期內可能受到一定影響,宏觀槓桿率也可能出現小幅波動,但這些影響是暫時的。人民銀行將科學穩健把握逆週期調節力度,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基本匹配,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中國的宏觀槓桿率不會再出現大幅上升的情況,將保持基本穩定。

  對於LPR下降是否會影響個人房貸利率這一問題,在劉國強看來,LPR下行基本上不影響個人房貸利率。

房住不炒仍然是當前房地產調控政策的主導方向,央行剛剛發佈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強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銀行可通過LPR加點方式確定個人房貸利率,基本保持原有水平。在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過程中,要堅決貫徹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和房地產市場長效管理機制,確保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有效實施,保持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水平基本穩定。

  而在此之前,市場上曾傳出央行擬調整MPA中的房地產信貸相關考核指標,僅考核房地產廣義信貸,而不再細化考核按揭和開發貸等具體比例的說法。對此,央行方面稱該說法不屬實。央行表示,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則,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調控機制,統籌做好房地產金融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業內:不會盲目刺激房地產市場

  在央行表態的同時,近期財政部、統計局等多部門也紛紛發聲,重申“房住不炒”定位,再次強調“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這無疑給樓市潑了一盆“冷水”。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表示,房地產是高度依賴金融機構的行業,房地產的穩定對土地財政、金融穩定影響巨大。央行在最新的報告中明確“不以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在其看來,疫情衝擊經濟的當下,不應該把這句話與政策繼續收緊劃上等號。房地產投資的平穩對於中國經濟順利渡過當前的難關也很重要,應該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穩定房地產投資和銷售。對房企來說,應該把此次疫情作為浴火重生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里程碑。短期內房企的核心在於開源節流。長期來看,疫情帶來了對未來運營模式的思考,不能等到生存危機到來再思考生存模式,正好借這次疫情,好好思考未來三年或五年的戰略規劃。

  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從中長期看,“房住不炒”仍將是房地產調控的主題。下一步,央行和金融機構將根據購房區域、主體的不同,綜合運用多種手段,量價並舉,長短結合,既調控總量又調整價格,既滿足剛性需求又抑制投資投機,既著眼當下又引導預期,進一步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業內人士認為,央行強調保持房地產政策大方向不會變,在支持房地產市場發展和化解房地產金融風險方面,依然保持定力,不會盲目刺激房地產市場,即保持既有政策思路基調的穩定和一致。央行近期的表態,所釋放的信號再次明確,不能為了短期的經濟效益對房地產行業放水。近兩年,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信貸一直是保持著總量縮減,未來還會保持這個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