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物學分析,主宰人類情緒的神祕物質都有啥?為什麼?

夏日消消氣


不清楚。不妨猜一下,既然是生命體,情緒產生的物質來源可能來自生物活性因子。


科學中醫人本


一天早上,丈夫突然發現妻子已死去多時。警方對死者死因的調查結果,令所有的人都大吃一驚——是維生素的缺乏導致她實施了自殺的行為!實際上,令我們吃驚的東西還有更多……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同情緒和感覺伴隨著我們,如興奮、緊張、狂怒、憂鬱、恐懼等等。長期以來,人們總以為這些情緒和感覺的產生,完全是一種心理方面的作用,可是,最新的研究表明,導致這些生理行為產生的因素,更多地與一些化學物質有關,而有的雖然與化學物質無關,但導因也遠遠地超乎我們的想像。

“膽量”大小取決於單一氧化酶

在評判一個人做事情的決斷程度時,我們常聽人這樣形容:“這人膽子真小!”“他很有膽量!”這也說明,長期以來,人們可能已經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人的膽子裡膽汁含量的多少,決定著人言行的果斷、勇敢程度。


事實果真如此嗎?

我們先來看看醫學上對構成膽子的膽汁的性能是怎麼介紹的:膽汁是在膽道中流動的一種特殊的液體,由肝臟分泌產生。膽汁有兩大作用,一是作為消化液,幫助脂肪在腸內的消化和吸收;二是將某些代謝物從肝臟排出。在正常情況下,膽汁中各種成分的含量保持著相對穩定,當膽汁中各種成分發生較大的變化時,就會引起膽道疾病。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一點也看不出膽子和人的勇氣到底有什麼關係,事實上,人勇氣的大小和膽汁含量多少確實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碼事,膽子裡面的汁水就是再多,甚至“洶湧澎湃”地充滿和激盪著整個胸腔,似乎也不能使本來膽小如鼠的人因此變得氣壯如牛起來。


據醫學研究發現,人的勇氣主要取決於一種人們可能很少聽說過的物質,這就是“單一氧化酶”,它是人體中一種能抑制神經傳導物的物質。這種物質能夠對大腦中決定人某些行為的區域產生影響。有的人體內單一氧化酶比較多,做起事來就會畏手畏腳、瞻前顧後;反之,“膽量”就會很大,甚至非常愛冒險,往往置生死於度外。


瞭解了決定人“膽量”的真正原因後,是否就可以用人為的方法來對人的“膽量”施加影響呢?就好像我們小時候看到的一個童話一樣:有個神仙,他發明了一種“壯膽丹”,如果哪個人做事情缺乏勇氣,只要服下這種丹丸,就能一下子變得無所畏懼、一往無前。能不能也發明一種類似的“壯膽丹”,讓“膽小”的人變得“膽大”一些呢?完全可以。如今,這種原屬神話中的“壯膽丹”真的將在現實生活中出現,因為科學家正在研究發明一些藥物,通過這類藥物能夠調節人體中單一氧化酶的分泌量,以改變人們的某些精神和行為狀態。如對於那些做起事情來總是畏畏縮縮、猶豫不決的人,可以服用減少其體內單一氧化酶的分泌量的藥物;反之,對於那些“膽子”太大,做事總是顧前不顧後,甚至老是愛冒險,連生命也不懂得珍惜的人,就有必要讓他服用另外一種能夠促進他的單一氧化酶分泌的藥物了。

通過這種改變單一氧化酶分泌量的方法,就可以向人們展示一種奇妙的精神世界。

比如,你一直對一位異性暗中心儀、渴慕已久,但卻總是缺乏自信和勇氣向她表白,眼見著別的男子爭著向她大獻殷勤,她可能會因此被勇敢者“捷足先登”。你的心裡暗自著急,卻又不知如何是好。現在好辦了,你只要服用一些特殊的藥物,把你體內一向分泌過多的單一氧化酶降下來,你就會因此信心百倍、豪情萬丈,勇敢而又大方地站到她面前,雙眼深情脈脈地直視著你的心上人,用熱烈、滾燙的語言,說出你對她的愛慕和思念。她一定會因此被你的勇氣和表白所打動,最終把她溫柔的小手伸給了你。


在戰爭中,這種看似不起眼的新技術也可以顯示出它的強大威力。當震耳欲聾的炮聲隆隆響起,炮彈落在前後左右,炸起一個個又大又深的彈坑,彈片、土塊四處紛飛;子彈刺耳地呼嘯著從耳邊掠過,一些第一次上陣的新兵因此嚇得臉色煞白、渾身顫抖、手腳發軟,這種時候,他們連槍都拿不穩,更別說會有什麼戰鬥力了。要在以前,這種情況很讓指揮官們感到頭疼,但是,現在解決這些問題簡單多了:只要在開戰前給這些新兵服用一些能夠降低單一氧化酶的藥物,他們就會變得如同久經沙場的老兵一樣,雄赳赳、氣昂昂,無所畏懼、視死如歸。


心煩是梅拉多寧過多

相信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好端端地,突然就會感到一陣子心煩意亂、躁動不安,但到底是因為什麼,卻怎麼也說不清楚。這種看似無緣無故、莫名其妙的精神狀況,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實際上,這是人體內一種被稱為“梅拉多寧”的物質在作怪。


梅拉多寧是人體內的一種激素,在每個人的體內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分泌和積聚,如果它在人體內積聚過多,就會作用到人的大腦中主管情緒的區域,導致人的情緒發生變化,如煩躁、沮喪等,甚至精神憂鬱、亂髮脾氣。所以,當你既不是因為工作、學習,也不是因感情、家庭瑣事等方面的原因而突如其來地感到極其不爽時,你就應該想到,是不是這些可惡的梅拉多寧又在你體內興風作浪了。


一般情況下,梅拉多寧所導致的人的情緒不良通常比較短暫,短則十幾分鍾,多則幾個小時,最多一兩天,很快就過去了,對身體和生活可以說是沒有太大的影響,所以也就不必太過介意。但是,也有一些時候,如果這種梅拉多寧分泌得太過異常,就會嚴重地影響到人們的工作、生活和身體健康,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加以重視,採取適當的措施來消除這種影響。最好的方法是,清晨早一點起床,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曬曬太陽,因為梅拉多寧激素在夜間產生較多,而清晨時清新的空氣和明媚的陽光——特別是後者,有助於消除梅拉多寧物質,這樣就可使人變得輕鬆、愉快,不良情緒逐漸消失。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一種被稱為“冬季抑鬱症”的疾病越來越多地騷擾著一些人,每當進入冬季,到醫院就診的此類病人往往就會急劇增加。他們對於病情常常是這樣描述的:情緒低落、無精打采,對周圍事物了無興趣,或者是急躁易怒,愛發無名火,伴有嗜睡、貪吃等。經過研究發現,梅拉多寧與冬季情緒抑鬱症的產生也有著難以逃脫的干係,甚至是這種抑鬱症的罪魁禍首。因為在冬季,很多時候都是陰霾密佈、烏雲四合,缺少陽光的照射,而光線越不充足,晝夜間界線越模糊,就越容易擾亂人體生物鐘,同時也容易導致梅拉多寧的大量分泌,於是季節性情緒病——冬季抑鬱症也就大量的產生了。


治療冬季抑鬱症的最好方法也是要多到戶外活動,儘可能多地曬曬太陽,因為明媚的光線不僅能使人體有效地控制梅拉多寧激素的分泌,而且能使人體生物鐘與晝夜、四季的律動同步。但是,因為冬季有陽光的時候確實不多,如果靠曬太陽來治癒此病,存在著環境條件的限制,所以,科學家正在探索用藥物替代陽光來抑制梅拉多寧的分泌,以便更有效、更及時地治療冬季抑鬱症。


快感來自多巴胺

人為什麼能產生興奮的情緒?在一次美好的聚餐後、在一次愉快的旅行後、在一次忘情的約會後……人們興奮的心情總是久久不能平復,這樣的興奮與快樂是怎樣引發的?


現在,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導致快感的化學物質,其中一種分子成分就是“多巴胺”,人類在愉快的工作和生活後、美餐一頓後,就會釋放此類物質。多巴胺是行為的催化劑,它促使人們去尋求感到愉快的事情,而且當找到之後就會產生快感。

多巴胺是大腦中一組名為“單胺”的化學成分中的一種,單胺又是神經遞質家族中的一員,神經遞質同人的很多性格和行為相關,例如快樂、抑鬱、攻擊、進食和性等等。多巴胺是在大腦中部的神經元細胞體內合成的,在大腦深處有一片被稱為“伏膈核”的區域,該區域含有豐富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產生多巴胺並且對其做出反應。伏膈核是大腦的興奮區和快感中樞,在此區域中釋放多巴胺就會使人感到極度快感。


但單是多巴胺本身並不足以產生如此神奇的作用。多巴胺只是一把開鎖的鑰匙,這把鎖被稱為“受體”,它是位於大腦細胞表面的一大片蛋白質。只有多巴胺可以識別受體,其它化學物質都無法識別它,正如只有一把正確的鑰匙才可以打開某一把鎖一樣。當多巴胺進入等候已久的受體時,機關就打開了,大腦內部就會開始進行一系列化學反應,這些化學反應讓人感到了快樂。

在人生世界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些人無論在什麼境遇下都保持著快樂的心態,一副樂天派的性格;相反,另一些人則總容易灰心喪氣、悲觀失望。其實這就與一個人大腦中多巴胺的多少有關。一個多巴胺缺乏的人易患精神分裂症和憂鬱症,而如果一個老年人缺乏多巴胺,則易患使人行動逐漸僵化的帕金森症。


對一般人來說,多巴胺可以經由外界刺激產生,多做愉快的事,大腦中的多巴胺含量就會提高。但這方法對那些特別鬱鬱寡歡的人來說就不怎麼管用,不過我們可以通過藥物治療等其它辦法提高這種人大腦中的多巴胺含量。其實,服用可卡因也可以提高人的大腦中的多巴胺含量,這就是為什麼那些吸食可卡因等毒品的人容易處於興奮、迷狂狀態的原因,但服用可卡因的副作用太大,這種方法不值得嘗試。


衝動是受五羥色胺缺乏的影響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看到一些人特別地愛衝動,他們總是會因一言不合或其它一些小事而大動肝火,甚至動不動就捋袖攢拳,擺出一副欲與人玩老命的莽漢架勢。提起這樣


其實,導致這些人產生這類過激的行為狀態的,並不是他們的什麼“脾氣”或“肝火”,而是一種被稱為“五羥色胺”的物質。五羥色胺是一種神經傳遞元素,在神經元之間傳遞信息,它不僅能夠較大程度地影響到睡眠和食慾,同時也對情緒起著很大的作用。如果大腦中這種物質含量較低,人就比較容易產生情緒上的衝動,做出一些不理智甚至是很危險的行為來。事實上,大腦缺乏五羥色胺的症狀並非只是在某些人身上出現,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這種現象,只不過在有的人身上表現得重一些,而在另一些人身上表現得輕一些罷了。

那麼,有什麼方法來控制這種衝動行為嗎?有。研究發現,一種被稱為Tph2的酶最終控制著大腦中五羥色胺分泌量的多少。目前,科學家正在研究通過Tph2來生產一種能夠改變大腦中五羥色胺水平的藥物。一旦這種藥物研製成功,那些老是風風火火、冒冒失失的人言行就可能會大大改變,他在別人面前將好像換了個人似的:走路四平八穩、目不斜視,說話輕聲細氣、字斟句酌,做事慢條斯理、不徐不疾,總之,變得很理性、穩重。


此外,利用這項研究成果,也可以更好地減少和防止犯罪行為的發生。因為據分析,相當一部分人的犯罪行為,都是在一時衝動之下產生的,也就是說,這些人在進行犯罪的時候,他們大多數知道他們的行為所造成的後果,但由於當時腦中五羥色胺的含量太少,所以也就特別地衝動,很難控制住自己,以致“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你如果知道自己是個非常愛衝動,而且一衝動起來就非常難以控制住自己的人,那你平時就應當適當地服用一些能夠促進五羥色胺分泌的藥物。例如,如果你明知在高速公路飆車不但違法同時也是拿性命來冒險,卻總是手癢癢,控制不住,那你可以在每次開車前,服用促進五羥色胺分泌的藥物,這樣一來,你的那種開快車的慾望就會有效地得到抑制,不僅避免了被罰款和坐牢的可能,你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此外,對於那些拿犯罪當遊戲,已經無法用刑罰來阻嚇、用言語來感化的慣犯們,只要給他們定期地服用一些促進五色羥胺分泌的藥物,就有可能使他們重新變成遵紀守法、循規蹈矩的模範公民。


輕生是維生素B12缺乏所致

不久前的一天早上,美國新澤西州的一位居民從睡夢中醒來時,發現他的妻子麗莎的身體已經變得很冰涼、僵硬。警察對死者的死亡原因展開了全面調查,從現場的種種跡象分析,警方初步認為死者死於自殺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對於這一推斷,死者的父母、密友、鄰居、同事都表示難以接受,他們異口同聲地說,麗莎生前是一個有著虔誠、堅定的宗教信仰、開朗樂觀、熱愛生活和生命的人,而且她的家庭和睦、事業順利,幾乎沒有什麼可讓她感到悲觀絕望的事,所以,對於自殺竟然會發生在麗莎身上,他們都感到不可思議。

由於最終不能找到導致麗莎自殺的原因,因此,警察不由得轉而懷疑這其實是一樁作案手段非常巧妙高明的謀殺案,而且他們把懷疑的焦點聚集在死者的丈夫身上。若是沒有一個醫生出面來發表他的看法,麗莎的丈夫可能就會真的背上謀殺的罪名,鋃鐺入獄。這位醫生指出,如果找不到麗莎自殺的其它動機,那麼他就有理由認為導致麗莎訣別人世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因為她體內缺乏維生素B12所致。


這個自殺原因,真是讓許多人大感意外。因為稍稍有點這方面常識的人都知道,維生素B12又叫“鈷胺素”,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12的缺乏對人體的主要影響是會出現肝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礙,疲勞、記憶力衰退、抵抗力降低,發生造血障礙,貧血、皮膚粗糙和皮炎等。所以,一般人是怎麼也不會把自殺行為與維生素B12的缺乏聯繫起來的。但實際上,新的研究表明,維生素B12缺乏不僅能引起純生理上的不良反應,而且還會造成抑鬱症等精神上的疾病,這在醫學上也是很早以前就有定論的。只不過,維生素B12嚴重缺乏時甚至會導致厭世自殺,卻是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因為醫學研究人員在對部分不明原因的自殺者的屍體做病理切片分析時發現,他們體內都有一個共同的奇怪現象,那就是嚴重缺乏維生素B12。此外,研究人員還對一些自己也說不出什麼理由、莫名其妙地就產生輕生念頭的自殺未遂者做了類似的研究分析,結果也證實了他們體內都嚴重缺乏維生素B12。並且,通過對這些人進行服用一定量的維生素B12的實驗之後,他們頭腦中的悲觀絕望念頭果然由此淡漠甚至完全消除,並會對自己當初為什麼會產生那些奇怪和極端的念頭而感到可笑和不解。所以,認為維生素B12缺乏能導致人自殺行為的說法並非是憑空杜撰。


受到這位醫生的啟發,法醫再次對麗莎進行了屍檢,結果證明她體內確實存在著維生素B12缺乏的狀況。所以,雖然從邏輯上不能完全據此做出麗莎一定是因為維生素B12缺乏而自殺的推斷,但起碼可以說明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同時,因為不能排除麗莎因維生素B12缺乏而自殺的可能性,再加上也沒有其它證據能夠充分證明是麗莎的丈夫謀殺了她,所以,也就使麗莎的丈夫避免了一場可能的牢獄之災。


至於為什麼維生素B12的缺乏會導致人的消極悲觀情緒,甚至最終絕望自殺,這方面的詳盡的內在機理,還有待於科學家進行進一步地研究分析。但對於人類來說,發現這種因果關係已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因為全世界每年都會有成千上萬的人自己結束自己的生命,特別是青少年的自殺率近年來更是呈直線上升趨勢,這種現象已經引起了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憂慮。在這些輕生者中,就有相當一部分是自殺動機不明的。以前,因為弄不清楚他們的自殺動機,所以也就無法從根本上對他們的自殺行為和念頭進行防範和消除。現在,如果搞清楚他們自殺的原因是缺乏維生素B12,就可以對症下藥,讓他們多食用富含維生素B12的動物肝、腎、魚、牛奶,或者是服用適當劑量的維生素B12藥物,就可以打消他們那種可怕的棄世念頭,使他們重新變得積極樂觀,熱愛和珍惜生命。


恐懼來自內耳神經

上面所說的都是因為化學物質所引起的機能反應,此外,導致某些生理反應的因素雖然不是化學物質,但也同樣非我們以往所想像。


當你行走在空蕩寂靜、漆黑幽深的小巷裡,心裡本就七上八下的,猛然又有隻毛絨絨的大手從後面搭住了你的肩膀;或者是你正在看一部恐怖片,雖然是早有心理準備,但當看到棺材裡突然立起一具臉色煞白、面目猙獰的殭屍時,你肯定會有一系列很強烈的生理反應:直打冷顫、瞳孔放大、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甚至失聲尖叫——這種反應就是恐懼。

恐懼也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生理反應和狀態,但是,你知道你的這種恐懼感來自身體的哪個部位嗎?你肯定會不假思索地說:那當然是來自我們的大腦和神經系統。這個結論有部分是對的,但也有部分是錯的。

科學家指出,人們的恐懼感並不是大多數人所認為的直接來自大腦神經,而是你可能怎麼也想不到的內耳。人類的內耳系統控制並調節著我們的視覺、聽覺和味覺,以及平衡感、方向感、移動感、深度感等,同時,也與人的恐懼感的產生有著很密切的關係。由於內耳的“線路”錯綜複雜,有時即使是些小小的外界刺激也會造成恐懼的反應,這種反應再通過神經系統傳導到大腦,於是我們就有了那種害怕的感覺。


調查還發現,內耳神經出現毛病的人更容易感到恐懼,90%患有恐懼症的病人是因內耳故障而引起的。比如,那些患有聽力障礙的聾人,他們一般都非常封閉、敏感,自我保護意識特別強,這除了與一般人存在著交流困難的原因以外,同時也表明他們對於周圍的世界存在著較大的恐懼感。所以,對於此類病症患者最直接和根本的治療方法,就是想方設法修復他們的內耳神經。


害羞是腦扁桃體受刺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些人特別愛害羞,未開口說話就先緊張,看見生人就臉紅。對於這種愛害羞的人,通常我們都會認為最主要的是遺傳因素在起作用,是他們體內的基因繼承了父母的內向和愛害羞的遺傳信息,或者是後天所處的環境造成的,如從小受虐待、父母離異、家庭貧困、體質太差、學習成績不好等。這些說法雖然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但事實也並非完全如此。心理學家指出,實際上,有一些人愛害羞的性格,是腦扁桃體容易受刺激之故。

腦扁桃體是存在於所有脊椎動物大腦深部的一個杏仁狀結構。科學家早前研究發現,腦扁桃體在對那些需要特別警覺的事件做出反應時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被稱為人體的“情緒發動機”。腦扁桃體還有幫助控制心搏率和排汗的功能。此外,它在受到刺激時,也會使人產生“害羞”的情緒反應。


研究人員曾對22名20歲出頭的年輕人進行了試驗。這些試驗對象2歲左右時就參加過性格比較研究,13人被認定為性格拘謹或者說是害羞,另外9人從小就性格外向、開朗大方。通過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析結果顯示,當給試驗對象們看一些沒有什麼表情的陌生人照片時,那些小時候就比較害羞的人,腦扁桃體的活動比從小就性格外向者明顯活躍,同時,腦扁桃體的活躍又促使了心跳的加快和血液流量的增大。這個試驗結果表明,人的性格之所以有害羞和外向之分,與腦扁桃體功能上的差別存在著關聯。而且,腦扁桃體功能的這種差別在人成長過程中一直存在,並且能夠被檢測到。研究人員就發現,一些小時害羞,但成年後變得較為外向的人,其大腦特定區域——腦扁桃體的活動狀況仍然與從小性格就外向的人有明顯不同。


研究認為,從小極其害羞的人長大後可能更容易患上社交恐懼症或抑鬱症。因此,瞭解害羞等性格的生物學基礎,將有助於及早對一些有患病傾向孩子進行診斷、預防和治療。


夏日消消氣


大腦通過將化學物質從一個神經元或神經細胞傳遞到另一神經元或神經細胞來進行其內部的通信。而且這種週期性的、快速的消息傳遞在人每天的感覺和功能中起著重要作用。

這些神經遞質為兩個基本類別:興奮性(意味著它們刺激大腦的活動)或抑制性(意味著它們具有鎮定的作用)。我們再下面詳細瞭解一些常見的大腦化學物質以及它們如何影響您的理智與情感:


大腦中的化學物質與情緒的關係

但情緒非常複雜,對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含義,但是從本質上講,情緒是一種有意識的體驗,可以根據心境,內在的反應以及表情進行分類,包括憤怒、焦慮、痛苦、煩惱、焦慮、冷漠、喚醒、敬畏、無聊、信心、鄙視、知足、勇氣、好奇心、沮喪、慾望、絕望、失望、失望、厭惡、不信任、恐懼搖頭丸、尷尬、嫉妒、欣快、興奮、恐懼、沮喪、感激、悲傷、內疚、幸福、仇恨、希望、恐怖、敵意、受傷、歇斯底里、冷漠、興趣、嫉妒、喜悅、厭惡、孤獨、愛、慾望憤怒、恐慌、激情、可惜、快樂、驕傲、憤怒、遺憾、救濟、後悔、悲傷、滿意、自信、羞恥、震驚、羞怯、悲傷、痛苦、苦難、驚喜、恐怖、信任、想知道、擔心和熱情。


情緒來自神經系統的喚醒。在任何給定時間,大腦中都會發生數百萬種化學反應,發生於神經元的突觸之間。突觸是神經系統的一部分,正是通過這些突觸,神經元才能夠使用神經遞質來傳遞信息。

通常,神經遞質分子被包裹在囊泡中,突觸去極化導致鈣離子通道的開放,從而釋放它們。此過程稱為胞吐作用。當這些遞質通過胞吐作用釋放時,它們會在突觸間隙中擴散並粘附在受體上。再攝取是將這些遞質從受體上帶走的過程,它清除了神經遞質傳遞的通道,消除現有的神經元受激狀態。很多影響大腦的神經活性藥物就是利用這種清除機制來發揮其作用的。



情緒通常是通過生理反應來表現和識別的,例如心臟跳動、出汗、血液流到臉上讓皮膚髮紅等等。表達也是情感的重要組成部分。表達與神經系統的許多部分相關,例如運動皮層,邊緣系統和腦幹。神經系統中影響情緒最大的部分是額葉和杏仁核。額葉皮層通常與幸福和愉悅感相關。杏仁核通常與憤怒,恐懼和悲傷的感覺有關。

我們全天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情緒。通常,這些情緒本質上是短暫的。但是,當這些情緒變得非常消極或持續時,會極大地影響我們的體內的生物化學過程。某些大腦區域以及大腦中不同化學物質的含量控制著情緒。例如,如果我們處於危險之中,我們的大腦會釋放壓力激素,這些激素會通過向神經遞質腎上腺素(腎上腺素)注入某些大腦區域來引發戰鬥或逃跑的反應。當危險消退時,我們的大腦會通過發出化學物質形式的鎮靜信號來抑制壓力反應。

激素和化學物質可使人體正常工作。下面詳細列出其中一些以及它們的平衡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情感和壓力的觸發方式等等:


  1. 雌激素-女性生殖和性激素(在男性是睪酮的代謝物)

    上圖:雌二醇
    雌激素:女性的主要性激素,是從卵巢中釋放出來的。雌激素對情緒的影響表現在可以增加血清素和內啡肽的能力。與積極的情緒狀態相關的化學物質。具有雌激素功能的雌激素主要有三種:雌酮,雌二醇和雌三醇。雌酮類固醇是其中最有效和普遍的。如經前期綜合症,經前煩躁不安和產後抑鬱症中所見,雌激素也是與女性情緒紊亂有關的激素。低雌激素水平與抑鬱症、焦慮症和情緒波動有關。但是,高雌激素水平也會對我們的系統造成嚴重破壞。因此,適當的生化平衡對於功能良好的類固醇激素系統至關重要。雌激素可通過降低單胺氧化酶(使它們失活的酶)的水平來維持5-羥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水平。

  2. 孕酮–女性排卵和鎮定激素
    孕酮是一種女性性激素,由卵巢內的腺體(稱為黃體)產生,在生殖中起關鍵作用。我們的大腦對孕酮的濃度高度敏感。失眠、焦慮和偏頭痛通常見於雌激素和孕激素失衡。孕酮抵消了雌激素的作用。雌激素對大腦具有興奮作用,而孕酮具有鎮靜作用。研究表明,孕酮通過激活大腦中的γ-氨基丁酸(GABA)受體顯示出抗焦慮(抗焦慮)作用。GABA是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有助於放鬆和睡眠。

  3. 多巴胺-動機、獎勵和成癮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由下丘腦釋放,並與注意力、注意力、記憶力、驅動力,肌肉控制和排卵有關。它與機敏、記憶、認知、幸福和警惕相關。體內多巴胺含量低會導致抑鬱、衝動、情緒波動,注意力不足,認知問題,強迫行為,渴望,冷漠和對生活的滿意度下降。多巴胺在大腦的獎勵系統中很重要,其水平升高會導致成癮行為,可疑人格和可能的妄想症。沒有可以直接提供多巴胺的食物來源,但是可以考慮攝取富含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食物:製造多巴胺所需的氨基酸。這兩種氨基酸都存在於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中,例如火雞、雞肉、牛奶、奶酪和雞蛋。
  4. 5-羥色胺-幸福激素
    它調節廣泛的生理和生物學功能,包括情緒、喚醒、攻擊性、思維能力和記憶力。血清素的正常水平與放鬆、情緒提高有關。血清素過多會引起鎮靜和冷漠,而血清素缺乏會導致情緒低落、意志不足、食慾不振、焦慮症、抑鬱、社交行為和性問題。焦慮症、抑鬱症、衝動性、情緒障礙、睡眠-覺醒週期障礙、肥胖|進食障礙和慢性疼痛等疾病與5-羥色胺水平的破壞有關。冥想可通過抑制應激反應區域的活性來增強5-羥色胺的產生。

  5. 乙酰膽鹼–信息處理的神經遞質
    乙酰膽鹼是中樞神經系統和末梢神經系統神經末梢釋放的主要神經遞質。它負責肌肉運動、警覺性,注意力和記憶力。當水平達到最佳時,情緒會升高,注意力會集中,智力會提高。但是低水平則會造成學習、回憶,清晰思考的能力下降。它還控制原始驅力和情緒,例如憤怒、恐懼、憤怒和侵略性。請注意,乙酰膽鹼和血清素之間存在反比關係(如果一種增加,另一種則會減少。)。乙酰膽鹼含量較低時,會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和血清素,從而起到刺激大腦的作用。但是,過多的乙酰膽鹼會抑制大腦並導致抑鬱。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例如蛋、魚、奶製品、豆製品、家禽和含卵磷脂的食物,會顯著增加乙酰膽鹼。某些食物補劑會顯著增加乙酰膽鹼的濃度,包括膽鹼、卵磷脂、魚油、亞麻籽油等等。某些藥物、化學物質,體育鍛煉也會增加乙酰膽鹼的濃度。


  6. 催產素–親密激素
    催產素是下丘腦中產生的一種激素,並通過垂體釋放到血液中。它在親社會行為、生殖以及分娩期間和之後均起作用。它喚起了滿足感、平靜感、安全感和焦慮水平的降低。催產素抑制與恐懼和焦慮行為控制相關的大腦區域,並防止壓力。據報道,經鼻施用催產素可通過抑制杏仁核(負責恐懼反應的大腦區域)來減輕恐懼感。它增加了信任、同情心和社交互動,並引起了浪漫的吸引和隨後的一夫一妻制的結對。MDMA(3,4-Methyldioxymethamphetamine)是一種成癮性藥物,通常被稱為“搖頭丸”,它通過刺激大腦中的催產素活性來增加愛、同情和聯繫的感覺。催產素的缺乏與抑鬱症的病理生理有關,與溝通不暢,焦慮和恐懼加劇、睡眠不安、對糖的渴望和易怒有關。


  7. GABA(γ-氨基丁酸)–腦活動調節劑

    GABA是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由體內的穀氨酸(一種氨基酸)產生。它減慢了邊緣系統(情緒警報鈴)的活動,減少了恐懼,焦慮和恐慌。它像天然鎮靜劑一樣起作用,並抑制催乳素,後者是夜間失禁的一個原因。穀氨酸和維生素B6有助於製造GABA。鋅還可以增強GABA的釋放並抑制穀氨酸的釋放(一種興奮性神經遞質)。大多數躁鬱症患者的GABA水平較低,這是他們躁動不安和焦慮的原因。


  8. 睪丸激素-男性激素

    上圖:睪酮
    睪丸激素,是男性睪丸產生的激素,女性卵巢也有少量分泌。它有助於增強肌肉,增加性慾、骨骼質量、肌肉力量和能量水平。睪丸激素還影響負責調節情緒的大腦部分。內源性睪丸激素水平高的人,額葉前腦區域的活動明顯減少,額葉前腦與杏仁核(大腦的情緒控制區域)之間的交流較少,最終增加了攻擊、沮喪、衝動、憤怒、情緒波動和同理心降低。睪丸激素過少也會對男性的情緒活力產生有害影響,導致更容易被感動、沮喪、憤怒、易怒、不安全感、焦慮感等等。


  9. 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壓力激素

    上圖:去甲腎上腺素
    去甲腎上腺素是一種兒茶酚胺,既可以作為神經遞質,又可以作為激素。它參與大腦的覺醒系統和交感神經系統,引起血壓,呼吸和呼吸頻率的增加。作為一種激素,它由腎上腺釋放,並參與人體對壓力的抵抗或逃避反應。

    上圖:腎上腺素
    腎上腺髓質釋放的腎上腺素或腎上腺素在驚慌和緊急情況下會激增。它激發了壓力反應,並激發了諸如恐懼,憤怒或娛樂之類的極端情緒。已發現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過少與抑鬱症有關,而在精神分裂症等情緒障礙中發現有過量的情況。

  10. 內啡肽–止痛藥
    上圖:β–內啡肽
    內啡肽是神經遞質,是將信號從一個神經元傳遞到另一個神經元的化學物質。神經遞質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中起關鍵作用,可以促進或抑制附近神經元的進一步信號傳導。內啡肽的類別包括三種化合物-α-內啡肽,β-內啡肽和γ-內啡肽。產生內啡肽是對某些刺激(特別是壓力,恐懼或疼痛)的反應。它們起源於身體的各個部位-垂體,脊髓以及整個大腦和神經系統的其他部位-並主要與大腦區域中發現的負責阻斷疼痛和控制情緒的細胞中的受體相互作用。內啡肽可以阻止疼痛,但是它們也負責我們的愉悅感。人們普遍認為,這些愉悅感的存在是為了讓我們知道什麼時候我們已經得到了滿足,並且還鼓勵我們追求更好的事物以感受相關的愉悅感。保持這些大腦化學物質的平衡是平衡情緒的關鍵。通過平衡飲食,限制壓力,建設性思想、瑜伽、呼吸法和冥想,可以通過改變這些關鍵化學物質的含量來在某種程度上幫助維持情緒健康。


幾乎所有這些化學物質也被稱為神經遞質,這意味著它們有助於在神經元和其他細胞之間傳遞和調節信號。一組約10個分子和50多種神經活性蛋白形成神經遞質。幾種奇異離子以及幾種脂肪酸也可以歸為此類。化學物質本身無法確定其作用,這取決於它們所接受的受體。


大腦中的化學失衡

大腦中的化學失衡被認為是造成情緒困擾和干擾的原因。科學家們已經進行了許多研究,但是尚未能夠找到這種化學不平衡的確切原因。但是,最有效的理論是大腦中的各種化學失衡實際上是人自身思想和行為的本體和結果。
我們的大腦對化學物質進行編程以處理任何傳入的信息並創建相應的響應,這個過程非常迅速。例如,如果一個人坐在車上,並且在幾秒鐘前幾乎出了車禍,他的心律就會突然變得很快,他會很緊張,甚至可能發抖。今後,即使該人很安全,在可能發生的事故發生時,該人的大腦也會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解釋這些信號,從而導致隨後的恐懼。這就形成了一種不合理的“失衡”。在心理學上稱為“泛化”。

上圖:不同情緒下的生理反應(體溫)。


化學物質不合理失衡會導致過度的壓力、憂慮和緊張。但是正是由於這些化學物質的失衡,人們才知道如何笑、哭、愛或擔心。化學失衡是人性的有機組成部分,有助於解釋和應對不同情況,因此無法避免。

總結

關於人類大腦中存在的各種化學物質的科學研究仍在繼續,我們正在努力盡可能簡化人類大腦的功能。


小宇堂


多巴胺,內啡肽。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物和人的情慾,感覺有關,它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

內酚酞:是一種內成性(腦下垂體分泌)的類嗎啡生物化學合成物激素。它是由腦下垂體和脊椎動物的丘腦下部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肽) 。它能與嗎啡受體結合,產生跟嗎啡,鴉片劑一樣的止痛效果和欣快感。等同天然的鎮痛劑。利用藥物可增加腦內啡的分泌效果。


cj談情


這還用研究嗎,虛榮臉面利害關係主載一切。別盡念些花哨洋文。種,性,情,酒壯英雄膽,權勢勝敗。喜怒憂思悲驚恐,都可主載。用另一種方法可控制情緒,中醫早就有方法,七情可治七情之病。假如這家正喜氣揚揚,院內出悲事,氣份馬上就變。

新戰士初入戰場都會害怕的,甚至嚇的尿褲拉浠不敢動。久經殺埸就不懼怕了,還需要什麼藥嗎?軍事訓煉是白費功夫嗎?

韓信胯下之辱能說明他膽小怕事嗎?能視為沒出息嗎?後來也沒吃什麼藥吧?此一時彼一時也。


馬振廷1


一切在於務實於現實!一切太物實不利於生!科學太愛以物實定局世界!你上火星生活於物實試一試!可別向地球求救啊??!你敢嗎?!人類當前一切危機於不明智的抉擇!一一一思想者!在引航!


法度之家


把人類的情緒歸結為大腦的反應就是大錯特錯!


狼叔咖啡館


荷爾蒙,是影響人的情緒的主要原因。喜,怒,愛,樂。是受人的荷爾蒙支配。


iwanxu88


遞質


赭紅


多巴胺,腎上腺素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