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有朋、陳志朋十年後同臺,一個導師一個選手,不變的是兄弟情誼

2月21日,蘇有朋與陳志朋在某綜藝同臺,兩人的大方擁抱破除了多年不和的傳聞。這是自2010年春晚時隔十年之後,兩人最新的一次同臺了。節目中,蘇有朋聽到陳志朋的歌聲,一度動情當場落淚。

蘇有朋、陳志朋十年後同臺,一個導師一個選手,不變的是兄弟情誼

然而,時隔多年已經滄桑鉅變,曾經同為“小虎隊”成員的蘇有朋和陳志朋兩人,如今一個在臺上當導師,一個臺下在臺下成為了學員,實在讓人心生感慨。

不過,蘇有朋看到陳志朋登臺,第一時間就站了起來,臉上的笑容溢於言表,說“二哥來了,我得站著聽。”很明顯在蘇有朋心裡,陳志朋永遠是自己的兄弟,必須堅決力挺。陳志朋表演完畢就迫不及待地下臺擁抱了蘇有朋。旁邊的王力宏說:“二哥來了,還沒有唱,你就已經受不了了”。

蘇有朋、陳志朋十年後同臺,一個導師一個選手,不變的是兄弟情誼

可見,不管現實再怎麼變,兩人還保留著當初的兄弟情誼,這一點著實難得。

縱觀整個娛樂圈,無論是明星與明星、明星與老闆還是曾經的合作伙伴,始於甜蜜、止於齟齬、甚至終於反目的事例屢見不鮮,讓我們每每為曾經的親密戰友無比惋惜。

其實,明星由於生活在聚光燈下,一言一行備受關注,所以聚散離合才被廣泛傳播,但生活中生意上的夥伴、工作裡的搭檔、事業中的兄弟,因種種原因分道揚鑣的事例更是比比皆是,而蘇有朋與陳志朋的情誼,無疑為大家樹立了正面的樣本,值得我們在處理兄弟、搭檔、夥伴關係時借鑑。

1. 知己難求,緣分應當珍惜

網上有篇小文章《人生得一友,是緣、是運也是福》,裡面一句話我很感動:

芸芸眾生、茫茫人海中,相互認識、相互瞭解、相互走近,實在是緣分;能夠彼此相遇、相識、相知,可以說是一種幸運。

每一段兄弟情誼、夥伴關係,都是始於相遇、相識、相知,都是基於友情,才會有當初的信任與合作。

選擇對方為事業夥伴,多多少少由於對方有自己認可的地方,或有獨特的優勢,或有過人的長處,或有人格的魅力,最低也是源自朋友間的情誼。

知音難覓,摯友難求,我們常講“買賣不成情義在”,就算不是事業上的夥伴,應該還是生活中的朋友,臨別之時彼此多一些祝福、少一些埋怨,多一些褒獎、少一些貶損,這樣不是更好的選擇嗎?

我們這些年常講“不忘初心”,對事業夥伴也是一樣,無論何時不要忘記和對方握手時刻的初心,相處時多想想對方的不易,分別後多念念對方的優點,就算因性格、理念等原因不合終有一散,不如平心靜氣、好聚好散。

2. 相愛相殺,彼此都難堪

陳可辛的電影《中國合夥人》中有一句經典臺詞:

千萬別跟丈母孃打麻將,千萬別跟想法比你多的女人上床,千萬別跟好朋友合夥開公司。電影裡三位合夥人最終分道揚鑣,電影外劇本原型的新東方三位創始人也以散夥收場,而生活中像國美、真功夫這樣劍拔弩張、不歡而散的事例也不勝枚舉。

曾經多少並肩戰鬥的兄弟,白手起家時講的是“苟富貴,無相忘”的豪言,然而事業順風順水以後,上演的卻是“同患難易,同富貴難”的悲劇。

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半聲六月寒。前幾年,我們對娛樂圈的明星與經紀人、經紀公司“開撕”已經司空見慣,很多甚至惡語相向、潦草收場。

蘇有朋、陳志朋十年後同臺,一個導師一個選手,不變的是兄弟情誼

張藝謀、張偉平的“雙張組合”曾經是中國電影界難得的“黃金搭檔”,最終卻一拍兩散,關於“到底問題出在誰身上”兩人各執一詞,一度成為大家議論紛紛的焦點,孰是孰非我們姑且不去探討,但散夥是事實,且場面有些難堪。畢竟是相識幾十年、合作十六載的故人,何必鬧得這麼僵?

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別說是曾經的隊友,即便觀點不同、針鋒相對的政敵,也沒必要撕破臉面,這方面古人早已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北宋的兩大文豪司馬光、王安石都曾經先後擔任宰相,一個保守派、一個改革派,由於政見不同,都認為對方的執政方針荒謬至極,因此用盡各種手段把對方拉下馬。

蘇有朋、陳志朋十年後同臺,一個導師一個選手,不變的是兄弟情誼

然而,王安石大權在握,在皇帝面前卻對司馬光大加讚賞,稱其為“國之棟樑”,對他的能力、人品、文學造詣給出很高評價。司馬光擔任宰相,王安石失勢,很多言官藉機發難,皇帝欲向王安石問罪,司馬光卻稱讚王安石嫉惡如仇、胸懷坦蕩,有古君子之風,苦勸皇帝莫聽他人傳言。

因此,並肩的時刻好好相處,分開了以後也不必“相愛相殺”,即便有一天與夥伴、兄弟水火不容難以相處,也應該多一分包容、少一分責難,給彼此留一條後路。

3. 好聚好散,再見依然是朋友

想當年,盧庚戌、李健聯手創辦“水木年華”組合,然而由於創作理念的分析,最終兩人友好分手,讓大家看到的是對於彼此的認可、肯定、祝福,感受的是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體諒,傳播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和平相處、和衷共濟的正能量。其實,像他們一樣分手後依然是朋友的事例並不少見。

在娛樂圈,李宇春與天娛的10年合約到期,轉而成立自己的獨立工作室,雙方的關係可以說是圓滿融洽。周迅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一直表示非常感激曾經合作過的榮信達影視和華誼兄弟。而楊天真之前就與喬欣、鹿晗體面分手,充分展示了她的高情商和睿智面。

在生意場,“萬通六君子”也是友好分手的典範。

蘇有朋、陳志朋十年後同臺,一個導師一個選手,不變的是兄弟情誼

馮侖、王功權、潘石屹、易小迪、王啟富、劉軍,這六人曾經攜手創業,引領中國地產半壁江山。

1991年,“萬通六君子”在海南成立開發公司,這就是萬通的前身。起初幾年六兄弟配合得很好,後來隨著攤子越來越大,加上溝通不便、性格不同,以及在發展戰略產生分歧等因素,從1995年至2003年,逐步完成從六個人到一個人的轉變,大家最終分道揚鑣,只有馮侖獨自固守萬通。分手後,大家並未因此交惡,依然保持往來、互相關注,用行動證明了“再見依然是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