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孩子應該教導,去下地幹農活嗎?

心理之路


農村的孩子不能教育下地幹農活,應從小教育好好學習,家長是第一任老師,引導養成好的習慣,好的教養,好的品質,好好學習,做國家的有用人才。


天辰助鼠


看到您這個問題,我還是頗有感觸的。

我是一個農村長大的90後小孩,06年我考上了我們這的市重點中學,但是我只上了半年就輟學回家了。因為我們這小學初中都是在鄉下上的,只有高中是在市裡。那時候剛入高中的我滿口黃牙,一張嘴說話是村裡的土話,在周邊全是普通話的同學裡顯得格格不入,讓我形成了很大的自卑心理。那段時間現在想想也是真的很難熬。但是隨後慢慢的融入同學後,我發現我並不比他們的見識差,有次課上講植物,老師的幻燈片上有很多隻有鄉下才有的照片,好多同學表示沒見過,更有可笑的是有的同學把小麥認成韭菜,這讓我重拾了自信。但是那個時候由於家裡也確實困難又逢上我父親住院,我那個時候也有網癮了,就決定輟學了,我父母因為我輟學特別傷心,現在還是歷歷在目。

回到家後做過好多事,只有幫著父母下地幹活的時候,我才最開心,一次秋收後,玉米棒子都掰下來拉回家了,但是秸稈還都立在地裡,父母很累了,第二天還要去出攤趕集,我就手持鐮刀伴著月色伐倒一棵棵玉米秸稈,第二天父母回到田裡看到農活都幹完時候驚訝的表情完全能夠讓我忘記手上水泡帶來的痛楚,真的很是幸福!

我要感謝父母,感謝他們對我的教導,也要感激自己生在農村,因為在農村長大的日子裡,我學會了堅韌不拔,學會了積極向上,正是因為這些基本素質的養成讓我一個沒有學歷的農村孩子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

我現在在一家肥料企業任職市場部經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崗位,正是農村的生活經歷讓我堅持不懈,從一個小小的業務員做到高管。15年我25歲買了14萬的車子,去年我29歲在市區買了百萬的房子。我想這應該是一個農村小子的合格答卷了。

所以,我認為孩子教導,還是要讓他體驗下各種生活的,雖然現在網絡發達了,很多東西網上就能看到學到,但是親身經歷是不一樣的。像我的孩子我還是經常帶她回來老家去地裡幹活,去集市上趕大集,去爬樹摘蘋果。這些經歷會讓他的人生更精彩。


中仁智農


我是地地道道農村人,這個問題,我最願意分享。

農村的孩子那是絕對的應該去地裡面幫著大人幹活,對他而言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十幾歲的孩子正是一生中最活躍的時候,正是動手能力的最佳鍛鍊期。去地裡幹活,能開闊他的視野,增加他的靈活度等等很多特別有益的東西。還有就是,幹了一天活,出了好多汗,這個時候他吃的也飽,睡的也香,慢慢的小臉也紅潤多了,身體也壯實了,何樂而不為……

還有一點,我覺得必須要說一下。前幾年有個新聞,河南的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由於從小缺乏鍛鍊,缺少生活能力,在雙親去世後不久,也隨之而去。這可是活生生的例子啊……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打字不易,留個免費的贊再走……


山西追夢小吳


不管是農村和城市,我覺得從小就應該培養孩子做點該做的事,更何況在農村,要窮養孩子,不能富養,在節假日適當地教他們做些農活,讓孩子們,真正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和父母的辛苦,我們生在農村,必須接受這個現實,孩子們吃點苦對他將來也是一個磨鍊。吃苦的孩子都知道孝順父母。

就拿我簡單地來說下吧,我家兩個兒子,當時我們出來創業很辛苦,當時大兒子5歲,一直跟著我們,小兒子三歲跟著奶奶住在鄉下,一直上到小學畢業,初中就住學校,每次回家就告訴小兒子,好好學習,父母沒有文化,不要走父母的路,要幫奶奶爺爺做家務和農活,大兒子一直跟隨我們住城裡,結果小兒子上學很努力,考上一類大學,大兒子跟我們在一起反而只考進了普通高中。

後來我問過小兒子學習的事,他說看到奶奶爺爺和你們都這麼辛苦,學習才是我唯一出路。大兒子跟我們住在城裡,只知道上學吃飯,吃飯上學,那能體諒到父母的心酸。

小兒子上大學時間,自己想辦法掙學費,從來不問家裡多要錢,進入社會,遇到困難,向家裡都是報喜不報憂的,自己省吃儉用,買這買那的往家裡寄,自己賺錢買房,也不問家裡要錢。反而還說我們多管哥哥,他自己能過好。

所以農村的孩子多做點農活是有好處的,他們看到父母風裡來雨裡去搶收莊稼,拖著泥巴和汗水,在他們心裡都會落下深深的感受,反而更能促進孩子發奮學習,誰都知道疼愛自己孩子,可是溺愛是害,嚴是愛。

從小就讓孩子養成愛做事的習慣,他踏入社會即使受到挫折也能挺過去,最起碼他是一個不懶惰的人。什麼困難都不怕的。

這是我作為一個母親的親身體驗,如果我的問題能幫助到你,請多關注,我們繼續交流。


湖北農民劉姐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大家好,我是康康!

我們這一代都是做農活長大的,放學回家就是幫家裡做農活,割豬草,餵豬,煮飯,插秧,割稻穀,挖地,什麼都幹過!那時候我們見到城市裡的孩子都有一種自卑的心理!

但現在農村跟城市都差不多了,農村的孩子也基本上不會幹農活了,但俗話說得好,沒有吃過豬肉但也見過豬跑,家裡的農活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還是會教導孩子們一起動手乾的,因為現在讀書不分農村城市,學校也總是在組織幹農活,孩子們放學回家說城裡的孩子這也不會那也不會,而我們農村的孩子基本上都會,動手能力都比多數城裡孩子要強,老師也經常表揚,孩子會更加自信,汪洋說過孩子就是要在表揚中成長,這句話我很贊同,因為不但能讓孩子有自信心,正確引導下能讓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會更加積極,以後成長的道路上也會學到很多很多東西!


夏陽村康康


大家好,我今天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農村的孩子應該教導,去下地幹農活嗎?

首先我作為一個90後,我小的時候。除了上學回來做作業,其他的時間都是跟著我的爸媽一起到田裡幹農活,那也不是幹農活,就是跟著他們一起,他們也放心,我們也開心嘛,他們從不要求我幹什麼,但是我會看著他們做的很累很辛苦,會主動幫忙的,當然我現在也還是一個農民,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跟我一樣,不要求她幫我做任何的農活,只要在我的身邊就行,但他也會幫忙做他能所力及的一些事情,教導孩子不能強求他幹一些他不願意乾的事情,要他心甘情願發自內心的幫忙,你強求的太厲害,他會產生自卑,還有抱怨埋怨。


鄉野麗妹


我覺得應該的,出生在農村的孩子要讓他懂得生活在農村的艱苦,從小讓他懂得農村條件是這樣,這對他學習有好處。或者適當的讓其歷練對他成長會有好處,豐富一下他的課外生活,讓其在學習過程中找到更好的題材。但要注意,適量的去增加農活的強度,不要讓孩子太過勞累,而變成厭倦。因為我本身是在農村長大的,記得小時候父母親讓我去地裡挑玉米,一下就給挑幾十斤,走了幾里的山路,肩膀都磨出血了,那樣會讓孩子對這樣的工作負擔太重選擇逃避。久而久之會激發他的逆反心理。所以適當的增加農活的輕重,鼓勵他慢慢的去適應。功夫不負有心人,養兒育女,重在引導。


廣西阮哥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農村有農村的生活方式,小時候跟父母下地幹活是常有的事,父母在幹活的時候,剛懂事的我,就會不自覺的學習父母幹活的樣子,此時父母就會教導我正確的幹活方式,也沒有要求我做過什麼。

但是我在家裡時,給地打壟,撒種子施化肥,打理地苗一直到秋收的農活都不在話下。現在回想起來,都是兒時最美的生活體驗,和父母一起幹活的畫面都是幸福的。農村孩子幹農活,有助於孩子瞭解他身處的環境是什麼樣的,而且更加的貼近自然,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一份不小的財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特別3觀的形成,起著特別重的作用,不要說放任成長,而是引領成長,在農村做農活是一項技能,人走四方不能忘本,不懂農活的人怎麼會是農村人。

現在農村孩子有農村孩子特有的生活方式,城裡孩子有城裡孩子的生活方式,但無論哪種,農村和城市可以區分環境,卻不能左右人們選擇生活的方式,引導孩子也是一樣,真實的帶領孩子認識環境,從而認識他自己!!!


青青草原上的放牛妹


下地幹活是很正常的事,我們以前小時候不是經常到地裡面幫大人幹活嗎,現在的孩子為什麼就不能去地裡面幹活了,想想我們那時候一放學放下手包就跟著大人到地裡面去了,給地除草,打農藥,秋收了幫大人去掰玉米,收小麥,挖玉米稈,種地,摘蘋果,摘桃子,等等……我們那時候什麼農活沒幹過,只能說現在的小孩太幸福了,出生在這麼好的環境裡,孩子乾點農活沒什麼,反而讓他知道自己的父母是多麼的不容易,這樣他們就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朋友祝你們一家人幸福快樂的生活,2020發大財



語辰麻麻


你好,我是蔓蔓,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關於怎樣教育農村孩子下地幹活這個問題,我想說,農村的孩子都很懂事,知道幫爸爸媽媽幹活。比如我家有姊妹五個,我們都很懂事,也許是因為姊妹多的原因,爸爸媽媽忙不過來,我們就會幫媽媽分擔一點,媽媽很高興。記得小時候,玉米熟了,我們一家去地裡幹活,擺玉米,我們姊妹五個往下襬,爸爸媽媽兩個人裝車,不一會的功夫就擺完了,這就是團結的力量,是爸爸媽媽給我們的愛,我們才會感恩,才會知道回報,幫他們一起幹活,我們一家七口很幸福。孩子孝不孝順,懂不懂事,完全取決於父母的如何管理,如何把無私的愛奉獻到兒女的身上,孩子們會懂的,也會回報,因為他知道你對他好,他也會對你好,你有事情,不用你說,他就會主動幫你去幹點的,一起分擔,我想我爸爸媽媽做的就非常好,把我們教育的都非常棒,我們都很懂事,所以孩子們幹不幹活,就取決於父母了,是我的親身經歷,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