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伏能2分鐘內消滅SARS>99.99%,作用機制可能是這樣

本文中的碘伏特指(PVP-I中文是聚維酮碘又稱聚乙烯吡咯烷酮)。根據日本團隊的研究,碘伏對另外一種冠狀病毒MHV更加有效。所以,它對COVID-19到底有多大作用效果,會比SARS更容易/更難消滅?最終需要試驗證實。<strong>PVP(聚乙烯吡咯烷酮)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劃分到第三類致癌物清單,但與茶鹼和咖啡因相當。

目前大多數碘伏都為"聚乙烯毗咯烷酮碘 (PVP-I)",它是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與碘的絡合物,又稱"聚維酮碘",英文是"PVP-Iodine"。PVP-I為棕色無定形粉末,微臭,水溶液呈酸性。溶於水、乙醇。不溶於乙醚、氯仿、丙酮、乙烷及四氯化碳。[1]。它是唯一通過FDA,也是唯一被中國衛生部列為國家基本消毒藥物的碘伏。<strong>PVP(聚乙烯吡咯烷酮)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劃分到第三類致癌物清單,但與茶鹼和咖啡因相當[2]。

已經有研究證明碘伏(PVP-I)對有包膜和無包膜的病毒包括埃博拉病毒,MERS,SARS冠狀病毒,流感病毒手足口病(腸道病毒71和柯薩奇病毒A16)的有效率>99.99%[3]。 但截止到目前,我沒看到證實對COVID-19也有同樣效果的研究結果或論文。

碘伏能2分鐘內消滅SARS>99.99%,作用機制可能是這樣

碘伏能2分鐘內消滅SARS>99.99%,作用機制可能是這樣

PVP-I的作用機制

首先,我想了解酒精怎麼弄死病毒。根據資料,70%-75%酒精的消毒機制是因為其是脂溶性溶劑,恰好像COVID-19這類有包膜的病毒,他的包膜(囊膜)是脂類、多糖、蛋白質構成。酒精作為一種脂溶性有機溶劑,可以溶解脂質包膜。包膜溶解之後,剩下病毒RNA由蛋白質構成的核衣殼包裹,酒精接下來又可以讓蛋白質脫水及破壞氫鍵。當然,這些消毒過程不會以光速進行,所以需要一些時間。

碘伏能2分鐘內消滅SARS>99.99%,作用機制可能是這樣

後頭再看碘伏。PVP-I由聚維酮,碘化氫和元素碘的複合物組成,元素碘可以在水溶液中以多種形式存在,就對與病毒的消滅和抑制而言,分子I2和次碘酸(HOI)最有效。碘分子可以自由氧化重要的病原體結構,例如氨基酸,核酸和膜成分[3]。

PVP-I製劑具有廣泛的抗病毒特性。這些在原理上與碘的抗菌活性上相似。例如,已經確定PVP-I的殺病毒作用機理包括抑制必需的病毒酶如神經氨酸酶。該酶的失活阻止病毒從宿主細胞釋放,從而阻止病毒進一步傳播到未感染的細胞。另外,PVP-I還抑制病毒血凝素,導致與宿主細胞受體的附著被阻斷[3]。



參考文獻:

1,https://china.guidechem.com/trade/pdetail13655909.html

2,http://www.sohu.com/a/201957091_100014645

3,Infectious Diseas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with Povidone Iodine.;Maren Eggers in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herapy, 2019 Dec;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85623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