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心之湖”玉隆拉措,與大多數遊人擦肩而過的川藏北線祕境

風兒吹過神湖的時候,

你牽住了我的手,

寬寬的草原我為你停留,

從此美麗在我左右... ...

那年國慶黃金週的一晚,在甘孜州有名的瑪尼干戈鎮的一家酒店,我們遇上青海玉樹州攝協採風團的攝友們。一位藏族老師唱了這首歌,說是玉樹當地的一位歌手專門為玉隆拉措所作,當他聽說我們從雀兒山下來後,因時間關係直接略過了神湖,再三嘆息,強烈建議我們明天再次返回。

“傾心之湖”玉隆拉措,與大多數遊人擦肩而過的川藏北線秘境

第二天上午,我們重新返回十幾公里外的玉隆拉措,景區就在雀兒山下的川藏公路(國道317線)旁,海拔4040米,這裡是雀兒山東麓最美麗的一段,雪峰皚皚,白色的冰川從峰頂的粒雪盆逶迤而下,沒入山腰青黛色的高山林中,下面是大片平緩的山坡,青黃色的草甸如厚厚的地毯延展開來,點綴著無數牛羊和馬匹。

“傾心之湖”玉隆拉措,與大多數遊人擦肩而過的川藏北線秘境

走進景區就是一座小橋,橋下是清澈見底的措曲河,自神湖湖尾而來。如絲帶般蜿蜒而去。我們沿著緩坡向裡面走去,一路上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遊客,與川西諸如九寨溝、亞丁等人山人海的景區形成鮮明反差,說它是藏在深閨人未識也未嘗不可。

起伏不大的草原上。零星的散落著一簇簇枯萎的高山杜鵑,狼毒花叢,更多的是沙底紅字的瑪尼石,大小不一,層疊錯落,越往裡走,瑪尼石越來越大,“六字真言”也越寫越磅礴,

“傾心之湖”玉隆拉措,與大多數遊人擦肩而過的川藏北線秘境

將觀音心咒雕刻在石頭上,此石頭被稱作瑪尼石。 "瑪尼"是佛經中觀世音菩薩六字真言"嗡嘛呢唄咪吽"的簡稱。 六字大明咒是一切善法功德的本源,涅槃解脫的大道。傳說此大明咒能證悟清淨菩提心,除卻一切煩惱,斷除一切垢染,具足一切功德。

在藏區,佛塔,經幡和瑪尼石是最常見之物。這些靜靜躺在大地上的瑪尼石,似乎有一種超自然的靈性,是高原人最天長地久的祈願。吹過瑪尼石的風,再吹到的一切地方的人們,吉祥諸事,清淨罪障,水流經瑪尼石,所有水族有情均得救贖,往生歡喜。凡是過往的眾生都可以得受加持利益。

“傾心之湖”玉隆拉措,與大多數遊人擦肩而過的川藏北線秘境

走在路上,四周一片寂靜。只有草和灌木在腳步下的細語,以及犛牛低頭吃草的嚓嚓聲,天空的清朗如洗,雲帶飄舞著從天上下來,縈繞在山巒之間,雪白裡泛出清幽的淡藍色,讓人有了一種自在從容的感覺,同伴說:它是一種“安心”的感覺。

連續翻過兩個緩坡,我們進入一片茂密的樹林。高大的冷杉,雲杉和落葉松直插雲間。青岡、樺樹、楓樹等都已染上秋色,或深或淺,金黃,豔紅,紫色,一團團點綴其間,林中,光影松間變幻,清泉石上流動,甚囂之外,風過樹梢如天籟之音。

“傾心之湖”玉隆拉措,與大多數遊人擦肩而過的川藏北線秘境

走出樹林,碧綠的玉隆拉措毫無保留的展現在我們面前,一如鑲嵌在這高山之中的一方明鏡,不垢不淨,無悲無喜。

“傾心之湖”玉隆拉措,與大多數遊人擦肩而過的川藏北線秘境

似乎有些猝不及防。昨晚已被撩撥起了一路風塵的心,彷彿找到了安放之處,即便在神奇的川西高原,這顆心被無數次的安放,又無數次的帶走,總是在剎那的停頓後,讓它釋放於這聖潔而寂靜的天地間。

湖泊周圍由高原雲杉、冷杉、柏樹、杜鵑樹和草甸環繞。湖岸邊依然是隨處可見,大小不一的瑪尼石。清澈的湖水。在藍天白雲下、呈現出一種靜謐的藍綠色、在陽光下幻化出萬千粼粼波光。背陰的一面,水面又是一種泛著淡青的乳白色,靜靜的,像夢裡的樣子,與這天空,山巒和我們的身心融為一體。

同無數次覲見藏地神湖一樣,這一刻,我們總會莫名相信前世今生,好像曾經來過。

“傾心之湖”玉隆拉措,與大多數遊人擦肩而過的川藏北線秘境

玉隆拉措還有個名字叫新路海,據說是當年川藏公路的築路大軍所命名。實際上它是雀兒山的冰川冰蝕挖深、冰磧物阻塞河谷出口而形成的冰川湖,面積6.2平方公里,湖水最深處約75米,為川西高原最大的冰川堰塞湖。

雀兒山,藏語稱措拉山,意為大鳥羽翼。地處橫斷山脈中部的沙魯裡山系北段,最高峰海拔6168米,雪峰連綿,雄奇巍峨。山體由花崗岩侵入體構成。經千萬年流水、冰川等作用後,石峰嶙峋,山脊呈鋸齒狀。晶瑩的大型冰川從海拔五千米的直瀉湖中,極為壯觀。

“傾心之湖”玉隆拉措,與大多數遊人擦肩而過的川藏北線秘境

玉隆拉措下部是藏傳佛教吉祥薩迦派玉隆拉加寺的道場,也是勝樂金剛的住錫地,也有人說神湖上緣的白色雪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重疊的山峰是金剛手菩薩的道場,東面黃色的草原是文殊菩薩的道場。這一帶是真正隱者的天堂,是名符其實的佛國仙境。

“傾心之湖”玉隆拉措,與大多數遊人擦肩而過的川藏北線秘境

神山聖湖崇拜是雪域藏族人民具有共性且歷史悠久的大眾傳統信仰。這種信仰既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象徵內涵,也體現著一種寬容博大的佛教哲理精神,一種對一切自然、生物的無限慈悲、尊崇和憐憫之情,同時又表達著善良的藏族人民追求和平、寧靜、美好的生命願望。

這裡有位非常出名的多呷喇嘛,因習慣光腳行被人們稱為“赤腳大仙”,他原本是文革期間進山避亂的藏民,因鍾情於雀兒山的山林鳥獸,在山腳下結廬修行,一住就是40年。被譽為“雀兒山的守護者”,他一直極力勸告當地人不要打獵、砍樹、挖藥,保護好賴以生存的家園,可惜我們終究無緣得見。

“傾心之湖”玉隆拉措,與大多數遊人擦肩而過的川藏北線秘境

在藏語中,“玉隆”即“傾心”,“拉措”即“神湖”,玉隆拉措就是“傾心神湖”的意思,相傳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中英雄格薩爾的愛妃珠姆來到這裡,被秀麗的湖光水色深深地打動,她徘徊湖邊,流連忘返,和格薩爾王離開時,那顆眷戀美麗河山的心靈彷彿仍然留在這裡。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她對山川的熱愛之情,將這個海子取名為“玉隆拉措”即“珠姆傾心的神湖”。

據說:史詩英雄格薩爾王於公元1038年出生於離此地一百二十公里的現阿須草原,歿於公元1119年,享年81歲。格薩爾自幼家貧,16歲賽馬選王並登位,遂進住嶺國都城森周達澤宗,並娶珠姆為妻。格薩爾一生降妖伏魔,除暴安良,南征北戰,統一了大小150多個部落,嶺國領土始歸一統。以他的故事為原型,藏族人民創作了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

“傾心之湖”玉隆拉措,與大多數遊人擦肩而過的川藏北線秘境

玉隆拉措的美麗,除了那些組成它的美景的每一個元素——藍天,白雲,雪山,淡綠色湖水,綠色的森林。秋天黃色的高山草場,白塔,湖岸邊的瑪尼石,飄揚的彩色經幡,更有這些將神性和世俗完美結合在一起的美麗傳說。

神湖所屬的德格是格薩爾王傳說最集中的地域之一,在這裡,格薩爾王時代金戈鐵馬的驚心動魄與英雄美人的纏綿浪漫交織重疊,幻化出一幅幅壯麗的歷史畫卷,穿越時空,若隱若現。

“傾心之湖”玉隆拉措,與大多數遊人擦肩而過的川藏北線秘境

人們常說:“法域衛藏、馬域安多、人域康巴”,這句話概括出衛藏之宗教,安藏之馬,康藏之人的獨到魅力。山高谷深,江河密佈的甘孜州及相鄰的玉樹州等地域為傳統康區,也是英俊豪爽的康巴漢子縱橫馳騁之地。

喝最濃的酒,騎最烈的馬,牽手最美的人,這才配得上康巴漢子,多年前看過一本關於阿須草原的書,阿須活佛的哥哥,一個英俊的康巴漢,愛上一位美麗的女人。當他知道自己的朋友也愛上這個女人,大醉一場後選擇了放手,女人給了他狠狠一耳光,頭也不回地跟他的朋友走了。幾年後,活佛的哥哥因一時氣盛獲罪,出來後避禍印度,女人收拾好行李,毫不猶豫跟隨他遠走天涯而去。

“傾心之湖”玉隆拉措,與大多數遊人擦肩而過的川藏北線秘境

不負如來不負卿,信仰與愛情,這種對比強烈的人文風情,才是川藏北線有別於南線的最大魅力。

“傾心之湖”玉隆拉措,與大多數遊人擦肩而過的川藏北線秘境

流雲飛度,映入玉隆拉措的天光水色,似乎要與湖水耳鬢廝磨,卻又飄過去,與雪山纏綿成絮。一碧萬傾的湖水是神湖清澈的眼波,一直流進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思緒萬千。坐在湖邊,只需聽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的聲音,時光凝固,每當風吹過,天地彷彿就會自然彈撥著如水的琴絃,唯願年年歲歲,生生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