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的清真寺

編者心語

我是一名退休老年人,閒暇時喜歡去陌生城市自由行,走街串巷尋找那些不被人注意的人文印記。懷著一顆敬畏之心,走近那些漸行漸遠的人文歷史,感受有溫度的文字記錄,不求是否值得,只求不錯過。四年時間走過85座大小城市,行程67550公里,橫跨15個省市,記錄人文景點2052個,那些閃光的印記,像行進的號角催我繼續前行。


走在瀋陽街裡的一條路上,路邊出現一座清真寺,門口牌子上寫著:南清真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幾個字。靜悄悄的大院看不到一個人。

路邊的清真寺

南清真寺,俗稱“南寺”,位於瀋河區小西路附近。南清真寺是瀋陽市伊斯蘭教協會所在地,是瀋陽地區穆斯林活動中心。

路邊的清真寺

南清真寺,建於明永樂元年(1403年),是由當地回族穆斯林民眾創建。這座清真寺的建築年代說法不一,不過,清順治以前已存在。此寺始建人名叫鐵率吾,據《鐵氏族譜》記載,鐵家先世為避明朝燕王之亂,隱居醫巫閭山之陽的錦西郎君洞,明朝末年又遷到瀋陽。鐵率吾因功被授騎都尉,他熱心教門,出私財建造了這座寺院。

路邊的清真寺

南寺是瀋陽地區最大的伊斯蘭教禮拜寺。前後四進四合院落,內有“大殿”、“禮拜殿”、“望月樓”、“講堂”、“浴室”、“茶房”、“後殿”等建築。整個寺院造型淡雅、堅固大方、風格古樸、結構嚴謹,是全國著名百座清真寺之一。 

路邊的清真寺

南清真寺,作為伊斯蘭教文化的載體其豐富的內涵,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作為古代建築的典範,其優美的造型,巧妙的結構,使它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充分顯示了古代伊斯蘭民族在建築藝術上的高度智慧和創造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